明朝時期南陽地區的行政版圖有多大?經歷了哪些變化?

2 個回答
冷冰酒678
2019-06-05

南陽簡稱“宛”,現今為豫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重點城市,面積2.66萬平方公里,下轄13縣市區:宛城區,臥龍區,西峽縣,內鄉縣,鎮平縣,淅川縣,南召縣,方城縣,社旗縣,唐河縣,桐柏縣,新野縣,鄧州市。

南陽古轄區和現轄區變化較大,南陽轄區最大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的南陽郡轄37縣,後隨著朝代的更替轄區也在不斷地縮小,至明朝時,南陽府是河南布政司最大的府,當時的南陽府除了管轄現在的13縣市區外,另外還管轄著現在駐馬店市的泌陽以及許昌市的舞陽和葉縣。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3月,舞陽和葉縣劃歸許昌管轄,南陽拆分內鄉縣析出西峽縣,這樣南陽依舊管轄12縣市區。這時的南陽雖然仍是12縣,但管轄的領土卻大為縮水。1965年,南陽將方城縣南部,唐河縣北部以及臥龍區東部劃出,析出社旗縣,這樣南陽管轄縣區由12個變為13個,但是第二年,泌陽縣由南陽劃歸駐馬店,這樣南陽管轄區縣在次變為12個。

1994年南陽撤地設市,原南陽縣撤銷一分為二變成現在的宛城區和臥龍區,南陽也就形成了現在的13縣市區。


明朝時期南陽地區的行政版圖有多大?經歷了哪些變化?
奔流到海不停留
2019-06-05

問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應該問諸葛亮上《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時南陽郡的範圍有多大。明代的南陽府和今天的南陽市沒有什麼差別,而形成今天南陽襄陽區劃的正是《出師表》二十年前的建安十三年曹操設立襄陽郡的時候。亮率軍北駐漢中,臨發上《出師表》的時間為三國蜀建興五年(227),此前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曹操攻佔南郡北部,設襄陽郡。據《晉書•地理志》載:“襄陽郡,魏置。統縣八,戶二萬二千七百。宜城故鄢也、中廬、臨沮荊山在東北、邔、襄陽 侯相、山都、鄧城、鄾。”同書還有:“義陽郡,太康中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九千。新野 侯相、穰、鄧故鄧侯國、蔡陽……”此次行政區劃變動,除原南郡編縣以北的5縣劃歸襄陽郡外,原屬南陽郡轄境的山都、鄧城、鄾縣也劃歸了襄陽郡。山都為兩漢舊縣,而鄧城和鄾縣兩漢史書無載,是曹魏新置縣,但其地望很清楚,就是和襄陽隔漢水相望的兩漢鄧縣舊地。因此時漢水北的鄧城、鄾二縣此時已屬襄陽郡,不論漢水南岸的今隆中地區是否屬江北鄧縣,在此階段,在諸葛亮和陳壽的心目中,已升格為郡且管轄著今隆中地區的襄陽絕對不可能和同為郡並遠離漢水的南陽混為一談的,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陽畫上等號。所以,別把個別人的臆想強加給諸葛亮,別鬧自以為是的笑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