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10 個回答
历史有妖气
2018-11-07

常遇春(1330~1369),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安徽懷遠人。初為綠林草寇,後來參加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屢立戰功,被授中翼大元帥。參加了朱元璋消滅陳友諒、張士誠和元朝勢力的主要戰役。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渭能以十萬大軍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

不過,洪武二年(1369),元丞相伊蘇以萬騎駐白河,想攻佔通州。朱元璋調常遇春回守通州,並以平章李文忠輔助他。常遇春率軍北征,俘虜了元宗王慶生及平章鼎住等將士一萬多人,獲車一萬多輛。馬3000匹、牛五萬頭,其他珍寶無數。然後還師北平,駐紮在柳河川,但常遇春突然得暴病身亡,年僅40歲。

有人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朱元璋殺功臣是有名的,徐達、湯和、鄧愈是朱元璋害死的,常遇春的死肯定也是朱元璋殺死的,不過這話也不對。常遇春是公元1369年死的,大明朝是1368年開國的,當時天下初定,各個地方還有不少叛軍,而且元朝的殘餘勢力隨時隨地可能再打過來,這正是用人之際,大將常遇春是不可能讓朱元璋害死的。民間傳說中則一致認為他得的是卸甲風。

不過,朱元璋聽到常遇春暴卒的消息,悲痛不已,寫下了一首悼詩,別具風味:

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

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走过路过自然飘过
2018-11-05

常遇春,死於1369年,也就是洪武二年,這個時候大明朝還沒有統一全中國呢,只是打下來元大都而已。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胡惟庸勢力逐大,威脅皇權,朱元璋大開殺戒是1380年,前後差距11年,朱元璋怎麼迫害常遇春!

常遇春死後,朱元璋非常傷心,親自出奠。封常遇春兒子常茂為鄭國公,後來違反軍令被削爵。又封次子常升為開國公。而追封常遇春本人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

常遇春,諡號是忠武啊,武將裡面極品諡號,而且是僅一朝之臣。後來明朝進忠武的,幾乎都是追封,或幾朝老臣了。

由此可見朱元璋是多麼重視常遇春,怎麼可能迫害?胡謅八咧!

仁勇校尉
2018-11-07

朱元璋對功臣比較殘酷是事實,但被很多人嚴重誇大了。連早死的常遇春也要遭受朱元璋迫害了,真是無語之極。

常遇春明初在軍中是僅次於徐達的大將。洪武元年(1367年)10月,朱元璋出兵北伐,就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兩人領兵一戰攻破元大都(今北京),奠定了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基礎。洪武二年,常遇春又領兵攻取了元朝的另一政治中心:元上都開平。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常遇春在從開平率師南歸的途中,突然暴卒,年僅40歲。

此時的明朝,還遠未到天下安定的時候,元朝雖然已經失去大都和上都,但殘餘勢力依舊強大。明玉珍建立的割據巴蜀的大夏政權、元朝統治雲南的樑王政權等割據勢力依舊存在。明朝平定天下的過程中,還需要常遇春這樣的大將建功立業。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常遇春)

很多人印象中的朱元璋大規模誅殺功臣,要到常遇春死後21年的洪武二十三年。之前有過零星的功臣被殺事件,但根本稱不上刻意的大規模殺功臣。

朱元璋是個雄才大略的成熟政治家,不是腦殘。要是像有些人想象的常遇春去世的洪武二年天下未定時就去殺軍方第二號大將,這等政治智商的朱元璋別說統一天下,連成為元末一方諸侯的機會都不會有。

一直到洪武中前期,朱元璋的形象都還是賞罰發明、有功必賞、善待功勳的,看待歷史問題千萬別用穿越眼光去看。

左将军
2018-11-13

明朝開國將軍常遇春暴斃(病逝)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那時的朱元璋還沒有開始大肆屠殺功臣【如果常遇春沒有病逝,到後來朱元璋還是否會加害於常遇春就不知道了,如果非要問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那答案就是早死,常遇春在朱元璋迫害他之前就早早的先死了,還落個好名聲】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而常遇春的突然暴斃也非朱元璋所為,而是早已註定。

由於張無忌小時候中了玄冥神掌,張三丰多處尋醫無果,後來在漢水河畔遇到了周芷若。同時也遇到了正在與元軍交戰的常遇春,交戰中常遇春中了西域番僧的截心掌,後幸得張三丰出手打跑元軍。常遇春感激張三丰出手,遂帶張無忌一同去找蝶谷醫仙胡青牛。

胡青牛的原則是非明教中人不醫(張無忌那時還非明教人),常遇春則以命換一命,讓胡青牛就張無忌而不用管他【當時胡青牛明確的說了常遇春中的截心掌,若不及時醫治必死】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無奈之下,張無忌便自學醫術救常遇春,最後成功醫好了常遇春,但是由於張無忌用藥有誤、下針手法也不對導致常遇春落下病根,壽命也大減。

蝶谷醫仙胡青牛認定常遇春頂多活到四十。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所以,常遇春之死並非朱元璋所迫害,朱元璋暫時也沒想過要迫害常遇春。

以礼观书
2018-11-10

向敬之

常遇春起於草莽,歸附朱元璋後,自請為先鋒,攻城略地,勇猛敢戰,為朱元璋打了很多勝仗。

朱元璋攻取應天府、大敗陳友諒、佔領元大都,以先鋒成為都元帥的常遇春厥功至偉。雖然他經常只是徐達的副將軍,但是,朱元璋卻說:“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朱元璋命其長子朱標,娶常遇春之女。朱標為儲君,常氏則為太子妃。而常遇春三子名字,也都是朱元璋的賜名。

遺憾的是,朱元璋開國第二年,即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班師途中病逝,年僅四十歲,追封其為開平王,以紀念其攻佔開平,全殲留守元軍,且斬獲數萬牲口。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群臣,首封六國公,即以常遇春之公,封其長子常茂為鄭國公。

由是可知,常遇春死於朱元璋正與大臣們還在蜜月期時,自然不會招致朱元璋的迫害,當然也談不上如何躲避。

至於常茂後來被朱元璋革爵流放,那是後話,主要常茂驕縱所致。但是,朱元璋仍以常遇春次子常升襲爵,改稱開國公,也算是對常遇春功勞的世代紀念。

古先生说
2018-11-06

常遇春,明朝開國名將,自幼家貧,酷愛習武,長大後,練就一身高強武藝。他體貌奇偉,身高臂長,力大過人,精於騎射,各種兵器樣樣精通。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早年為了生計,曾為綠林,但他志向遠大,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

他久聞朱元璋大名,認為他是有抱負能幹大事的人,在25歲那年投奔其帳下,從此開始了其開掛一般的人生。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1、1355年六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在著名的採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中,面對著元朝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縱身登岸,衝入敵陣,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即揮軍登岸,元軍紛紛潰退,緣江堡壘紛紛歸附。朱元璋乘勝率軍攻佔太平。 常遇春鋒芒初露,立了頭功,開始受到朱元璋的信任,由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2、1359年,在奪取衢州的過程中,常遇春大將軍以奇兵出其不意地突入,元軍支持不住,遣使密約投降,破殘元的伯顏不花的斤。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3、1363年,陳友諒以號稱六十萬大軍傾巢來攻,在鄱陽湖與朱元璋軍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決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決戰。常遇春親自射傷陳友諒大將張定邊,危急時刻救下朱元璋,而陳友諒死於亂軍之中,全軍覆沒。不久,升為平章政事。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4、1366年,常遇春隨明朝頭號名將徐達一年時間平滅割據勢力張士誠,第二年九月底,徐達、常遇春率領大軍返回應天,朱元璋論功行賞,封李善長為宣國公、徐達為信國公、常遇春為鄂國公。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5、1367 十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徵虜副將軍,率二十五萬大軍出師北伐。取得塔兒灣大捷,常遇春單騎突陣,率軍破元軍五萬; 1368年八月二日,徐達、常遇春一舉攻佔大都。先後平定山西、陝西,擊敗元朝最後的王牌——擴廓帖木兒(中文名王保保)。攻佔元上都開平,全殲守軍,將蒙古人徹底逐出中原!

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開平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龍關縣西),突然病卒,年僅四十歲。朱元璋聞喪大為震悼,賜葬鐘山之下,並親自出奠。安排常遇春後事時,朱元璋提出按宋太宗為韓王趙普的治喪禮儀來為其治喪。朱元璋追封常遇春為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日忠武。配享太廟,給常遇春最高榮譽。古至明代,封鄂諡忠武,只有唐朝尉遲氏、宋朝岳飛。遇春公是第三個。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1370年,朱元璋封了六位公爵,也即明朝開國六公爵。因為常遇春在北伐過程中病逝,沒趕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勞,就將其長子常茂封為鄭國公,歲祿二千石。從中可見朱元璋和常遇春的關係非同尋常。


1371年,朱元璋與常遇春結為兒女親家,太子朱標娶常遇春女兒。

至於後來朱元璋誅殺功臣,常遇春由於早逝,並不在誅殺之列,從而保全了他的榮譽,使他的英雄業績得以流芳百世。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如果那時常遇春還在,會不會躲過去呢?恐怕只有老朱自己知道吧。

有何可怕
2018-11-07

其實要我是徐達,湯和,我就擁兵自重,擁兵自立,養寇自重,以他們的軍事能力,只要兵力達到30萬,朱元璋是沒有辦法的,等朱元璋死了,然後南下奪取他子孫的江山,

知足常乐6144539457
2018-11-06

首先朱元璋與常遇春也算是老鄉,他若連老鄉都殺害,也會為此遭受罵名,再說來朱元璋殺那麼多功臣,總得留幾個做“樣品”,而且常遇春自明朝成立,身體也很差,一個病人應該沒有構成威脅,也許因此而逃過一劫,其實不要朱元璋親自動手,常遇春也活不到40歲。但常遇春究竟是怎麼死,總也是無法確認。

五味社
2018-11-07

作為重刑主義者的朱元璋,將族誅在功臣身上發揮到了極致。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朱元璋通過“胡惟庸”和“藍玉”兩大案,將明朝開國功臣悉數鏟盡。

常遇春死於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這時候雖然明朝已經建立,但僅將元朝統治者從中原驅逐,天下尚未統一,如四川的大夏國,雲南和遼東的蒙元勢力,以及北元的威脅。這時候朱元璋還需要這些開國功臣替朱家安定天下。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族誅功臣的開端,藍玉案是朱元璋族誅功臣的巔峰,幾乎將明朝開國功臣剷除殆盡,其中就包括李善長。

最大玄机
2018-11-06

明朝大將常遇春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暗藏了

最大玄機

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鳳陽府懷遠縣人。常遇春出身貧寒,在他年輕的時候,他不甘心於在田裡耕作,所以就跟別人學習武術,但是家裡窮,付不起學費,就給人家打些零工用來支付學費。

正因為如此,常遇春從小身體素質就十分的好,身材高大有臂力,而且擅長騎射,各種兵器也都能熟練使用。

元末時期,各地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同時還有各種盜匪,常遇春為了不捱餓,就投奔了在懷遠一帶活動的綠林大盜劉聚,劉聚看常遇春長得人高馬大,就讓常遇春做為自己的心腹。

常遇春就這樣跟著劉聚打家劫舍,開始的時候,有飯有肉吃,常遇春覺得還不錯,但時間一久,他就覺得劉聚他們這樣子肯定沒什麼前途的,所以心裡就萌生了另尋出路的打算。

公元1355年,常遇春隨劉聚在和州的時候,剛好碰上朱元璋率軍在攻打和州,常遇春經常聽別人說朱元璋這個行俠仗義,又十分的有作為,常遇春就裝扮成老百姓,暗中觀察朱元璋。他發現朱元璋確實不是一般人,而且對士卒如兄弟一般。

而且還看到朱元璋的部隊紀律嚴明,沒有侵擾老百姓,常遇春知道朱元璋是能成大事的,就當機立斷,離開劉聚,去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看他身體魁梧,而且十分的誠懇,就接納了常遇春。

常遇春隨朱元璋南下,在採石磯一戰中,常遇春面對著嚴守的元軍,乘著一艘小船,冒著敵軍的亂箭勇進,到岸後,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極大的振奮了朱元璋的軍隊,最終打敗了元軍,攻佔了太平,隨後又打下了集慶,也就是應天府。

常遇春也這次的功勞由先鋒升任元帥。公元1360年,常遇春與徐達鎮守池州,陳友諒率重兵前來攻打,徐達命常遇春率兵萬餘,埋伏在六泉口,等陳友諒的部隊到達之後,徐達出城迎戰,而常遇春率軍攻打陳友諒的後方,殲滅陳友諒萬餘人,俘虜三千。

五月,陳友諒率數十萬水軍攻打應天府,常遇春與馮國勝在龍灣設伏,陳友諒大敗而歸,龍灣大捷,使得朱元璋轉危為安。

公元1366年,朱元璋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攻打張士誠,張士誠最後身敗而死,常遇春因功升為鄂國公。公元1367年,徐達與常遇春率二十五萬軍北伐,在塔兒灣大敗元軍。

公元1368年,徐達與常遇春一舉攻取元大都,改為北平府,常遇春又率軍攻取元上都開平,元順帝逃至應昌府。公元1369年,常遇春自開平班師南歸,走到柳河川,暴病于軍中,享年四十歲。

常遇春之所以在四十歲暴病而亡,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常遇春常年征戰,過勞成疾。第二個原因,常遇春是南方人,對北方的嚴寒氣候十分的不適應,所以就容易得病,而且還不容易好。

明朝皇帝朱元璋,從小以放牛為生,最後成為了一個大國的統治者,他的個人才能不用多說,還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有一群兄弟能為他奮不顧身。一畢竟個人的能力有限, 但是一群人的共同努力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是為明太祖,同年,一群大將被封官進爵,這些人曾經都是他的好兄弟,他們一起不顧生死的奮戰著,為大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等到局勢穩定了一些後,朱元璋竟然對他的兄弟起了殺心,當朝各類大官無一倖免,就連與他一起的發小都被殘忍殺害。但是,卻有那麼個人他屢建戰功而且官職也很高,但是朱元璋並沒有對他下殺心,那麼他是哪個人呢?怎麼會成功的避免此次殺身之禍?

這個人就是常遇春,他和朱元璋一樣出生在安徽農村的貧困人家裡,不願意簡簡單單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從小刻苦習武,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所作為。那個時候,元朝處於末代年,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嚴重,尤其是在南方的漢族,為了能夠活下去,許許多多的農民要麼起義,要麼佔山為王做了土匪。

青年時期的常遇春,自小練習武術,身材高大,力量驚人,熟知各種武術套路,雖說在地方上已經混的挺好的,但是他一直不滿足當下的緊湊日子,經過後來的思索,後來決定去投奔當地的一個土匪大王, 瞬間成了土匪,常遇春再過上了好就好肉的生活一段時間以後,他又覺得不滿足,畢竟是做土匪說出去也不光彩,他覺得大丈夫應該為國效力,不能再這麼繼續為非作歹,欺壓百姓的事情。恰逢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跟著土匪頭到和州打家劫舍,遇到了一位將軍,部隊士兵遵守紀律,對鄉親非常誠懇,常遇春覺得這是一個能夠跟隨的任務,後來在晚上他溜到軍營找到將軍主動推薦自己。將軍看到他身強體壯而且一心報國,考慮了一下,就同意讓他加入了軍隊。從那以後,常遇春的生命開始慢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個將軍就是赫赫有名的朱元璋。

剛加入朱元璋的陣營時,常遇春只是一個官職低微的開路先鋒,很快他便屢建戰功,先後奪取衢州,九華山,打敗了陳友諒,直取元朝都城,朱元璋也暗自慶幸能夠找到這麼有能力的部下,並且高度評價其為自古以來少有的英勇善戰的人!之後,常遇春仕途平順,還被朱元璋封為鄂國公,並且與朱元璋成為了親家。

殊不知的是,常遇春相對於朱元璋來說是一個好兵好部下好將軍,但是對於地方人民來說,他卻是一個殘忍無比的劊子手。這樣從他當年攻打河南的戰役說起來,那次,常遇春的部隊攻打河南之前,老百姓聞之色變,人人心中膽怯,自古以來的所有的戰爭其實百姓才是最遭殃的。

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城中的老百姓不最後是元軍還是常遇春的軍隊能夠勝利,百姓們為了保命,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弄一個木牌子,牌子的反正兩面都寫上字,在牌子一面寫上歡迎元軍的,牌子的另一面寫上恭迎朱元璋的起義部隊的,最後是誰勝利,就在他們進入城裡的時候,將那一面作為正面。後來每家每戶都都用了這麼一個辦法想著倖免於禍。

後來,常遇春他們勝利了,在部隊興高采烈的進入城裡後,老百姓們舉著牌子歡迎他們進來。但當部隊行進幾十米以後,常遇春便發現了這件事情,他臉上高興的表情瞬間變為發怒的神情,隨後立馬下達讓士兵們不知所措的命令:屠城!

老百姓驚慌失措,城內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常遇春雖然屢建戰功,驍勇善戰,但是做事情卻反覆無常不能體恤民情。雖然戰場上他是常勝將軍,勇猛無比,但是四十歲的時候,卻因風寒小病慘死軍營中。戰鬥了一生卻沒有看到為明朝打下來的江河山土, 戎馬一生卻沒能享受榮華富貴。所以這也是他能夠避免遭到朱元璋殺害的原因。

要說常遇春到底是怎麼死的,怎麼39歲就沒了呢?有人說,這事兒我知道,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裡邊有記載:

他跟張無忌之間還有這麼段故事。張三丰帶著中了玄冥神掌的張無忌,想到少室山找少林寺,把沒學全的九陽真經都弄過來,驅走張無忌體內的寒毒。但是少林寺囿於門戶之見,不能傳這功夫。沒辦法,張三丰一老一少從少室山下來,經過漢水的時候搭船,巧遇常遇春。

常遇春這時候是明教中人,和一個番僧打鬥,被這番僧一記截心掌打中胸口,就去找明教中人蝶谷醫仙胡青牛給他治傷,正好在漢水舟中碰到了張三丰和張無忌。結果常遇春就答應,說老真人你放心,我這個師伯胡青牛醫術非常玄妙,他有可能治好玄冥神掌的傷——他要不給這孩子治,大不了把我這命搭上。所以,常遇春領著張無忌就到了蝶谷。

蝶谷醫仙胡青牛一看,這孩子不是明教中人,但他也不是外人,他母親是白眉鷹王殷天正的女兒,殷白眉的外孫,那可以給治。可一問,他爸爸是武當七俠之一張翠山。於是說,你得加入我們明教,張無忌說不行,我太師父再三告訴我,治病是治病,我是名門正派武當派門下,不能加入明教!胡青牛說,那我沒法給你治了。結果常遇春說,一命換一命,我不治了,你給他治。

這蝶谷醫仙胡青牛說,你知道我外號叫“見死不救胡青牛”,你以為這能嚇著我了?隨便,你倆在外邊待著吧!結果張無忌年少聰明,在這兒待的幾天,看胡青牛怎麼治病,怎麼鍼灸,還翻醫書,就想給常遇春常大哥把病治好了。結果,一個電閃雷鳴之夜,他研究了個方子來給他治。

這個方子倒對,但是藥劑量重了一倍,胡青牛說按你這方子來,這人不死都怪!結果,陰差陽錯,常遇春身體很健壯,居然還把這截心掌治好了。但是藥量重一倍,所以胡青牛最後得出結論——你下藥下得重,施針手法又不對,常遇春本來身體挺強壯,可能活到80多歲,可是經你這麼一攪和,我看他最多活到40歲。《倚天屠龍記》作為一本武俠小說,是這麼解釋常遇春為何39歲暴斃的。

有人說,朱元璋殺功臣是有名的,你看這徐達、湯和、鄧愈,哪個不是朱元璋害死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常遇春的死還用說嗎,肯定是這麼死的!其實這話也不對。常遇春是公元1369年死的,大明朝是1368年開國的,當時天下初定,各個地方還有不少叛軍,而且元朝的殘餘勢力隨時隨地可能再打過來,這正是用人之際,大將常遇春怎麼可能這個時候就讓朱元璋害死呢?所以從年代上看不對。

那麼,常遇春到底是怎麼死的?一些野史上的記載有一定道理,說他得了“卸甲風”而死。什麼叫卸甲風?就是兩軍陣前交鋒,頂盔貫甲,罩袍束帶,這個盔甲是很厚的。你要穿著盔甲,不用有什麼動作,穿一會兒裡頭就都是汗,何況兩軍陣前還有激烈的爭鬥。所以,穿戴上盔甲之後,兩軍陣前一上陣,這頭汗就滿了。人出了汗不能馬上被涼風吹,否則容易風寒攻心。卸甲風就是因為熱得不行,盔甲一摘,趕緊找個有風的地方吹風,貪涼,風寒攻心,人就可能死。所以說,常遇春兩軍陣前交鋒之後,一脫盔甲,犯毛病死了,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管怎麼說,對於常遇春的死因,沒有確切的一個歷史定論。正因為常遇春的死是個謎,所以拍影視劇的、說評書的,都願意拿他來說事兒。只有它是個謎,才能有多種傳奇的解釋,才能吸引大家來聽。所以說常遇春身上這些故事就決定了他在影視文學題材裡邊佔的分量比徐達要多得多。

常遇春死後,他的靈柩運到龍江關,也就是今天南京下關時,朱元璋親往祭奠,扶靈大哭,並泣詠輓詩一首:

朕有千行鐵液汁,平生不為兒女泣。

昨日忽聞常君薨,一灑乾坤草木溼。

常遇春被賜葬鐘山之下,又被追贈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忠武。從古至明代,封鄂諡忠武的,只有唐代的尉遲恭和宋代的岳飛,常遇春是第三個。

《明史》中評價常遇春說:

遇春沉鷙果敢,善撫士卒,摧鋒陷陣,未嘗敗北。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

常遇春一生為將,未曾敗北,這可以說是對他的中肯評價了。


明朝大將常遇春是如何躲避朱元璋的迫害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