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是多大,為什麼存在爭議?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是多大,為什麼存在爭議?
10 個回答
视野新观
2019-05-23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在計算領土面積過程中,原本是不把水域計算在內的,只考慮陸地,所以美國只有93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面積廣闊的五大湖。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個湖統稱為“五大湖”,有著“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北美五大湖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屬於美國,其餘4湖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在計算領土面積過程中,原本是不把水域計算在內的,只考慮陸地,所以美國只有93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面積廣闊的五大湖。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個湖統稱為“五大湖”,有著“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北美五大湖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屬於美國,其餘4湖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五大湖總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其中72%屬於美國,28%屬於加拿大,算上五大湖,美國總面積也從937平方公里增長到962.9萬平方公里。

美國領土來源

美國領土主要分成三種方式獲取,第一種是獨立之初的建國13州,第二是通過戰爭奪取,第三是則是花錢買。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在計算領土面積過程中,原本是不把水域計算在內的,只考慮陸地,所以美國只有93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面積廣闊的五大湖。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個湖統稱為“五大湖”,有著“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北美五大湖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屬於美國,其餘4湖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五大湖總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其中72%屬於美國,28%屬於加拿大,算上五大湖,美國總面積也從937平方公里增長到962.9萬平方公里。

美國領土來源

美國領土主要分成三種方式獲取,第一種是獨立之初的建國13州,第二是通過戰爭奪取,第三是則是花錢買。

戰爭奪取:1846~1848年,美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奪取了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後來成為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州,墨西哥損失了190萬平方公里土地,超過總面積的一半。作為補償,美國向墨西哥政府支付1500萬美元,放棄墨西哥拖欠美國的325萬美元債務。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在計算領土面積過程中,原本是不把水域計算在內的,只考慮陸地,所以美國只有93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面積廣闊的五大湖。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個湖統稱為“五大湖”,有著“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北美五大湖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屬於美國,其餘4湖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五大湖總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其中72%屬於美國,28%屬於加拿大,算上五大湖,美國總面積也從937平方公里增長到962.9萬平方公里。

美國領土來源

美國領土主要分成三種方式獲取,第一種是獨立之初的建國13州,第二是通過戰爭奪取,第三是則是花錢買。

戰爭奪取:1846~1848年,美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奪取了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後來成為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州,墨西哥損失了190萬平方公里土地,超過總面積的一半。作為補償,美國向墨西哥政府支付1500萬美元,放棄墨西哥拖欠美國的325萬美元債務。

花錢購買:美國主要有兩片領土是花錢買的,一是路易斯安那,這片領土是從法國購買的,這筆買賣讓美國領土翻了一番。

另外就是阿拉斯加,由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於英國聯軍,俄羅斯擔心在加拿大(英國殖民地)的英國軍隊通過阿拉斯加入侵遠東,所以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用美國把俄羅斯和加拿大分割開。

美國由50個州組成,包括海外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總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的1700萬平方公里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美國領土之所以能夠從之前的937萬平方公里悄無聲息的漲到962.9平方公里,主要是計算方式變了。

美國在計算領土面積過程中,原本是不把水域計算在內的,只考慮陸地,所以美國只有937萬平方公里,而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有面積廣闊的五大湖。

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個湖統稱為“五大湖”,有著“北美大陸地中海”之稱,北美五大湖只有密歇根湖全部屬於美國,其餘4湖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五大湖總面積為24.5萬平方公里,其中72%屬於美國,28%屬於加拿大,算上五大湖,美國總面積也從937平方公里增長到962.9萬平方公里。

美國領土來源

美國領土主要分成三種方式獲取,第一種是獨立之初的建國13州,第二是通過戰爭奪取,第三是則是花錢買。

戰爭奪取:1846~1848年,美國與墨西哥爆發戰爭,奪取了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後來成為美國的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等州,墨西哥損失了190萬平方公里土地,超過總面積的一半。作為補償,美國向墨西哥政府支付1500萬美元,放棄墨西哥拖欠美國的325萬美元債務。

花錢購買:美國主要有兩片領土是花錢買的,一是路易斯安那,這片領土是從法國購買的,這筆買賣讓美國領土翻了一番。

另外就是阿拉斯加,由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敗於英國聯軍,俄羅斯擔心在加拿大(英國殖民地)的英國軍隊通過阿拉斯加入侵遠東,所以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150萬平方公里土地,用美國把俄羅斯和加拿大分割開。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美國不僅沒有尚未收回的領土,甚至一些國家想要加入,美國都不願意,比如波多黎各,舉行了多次全民公投,每一次都是贊成加入美國,但是美國就是不收。

美国观察室
2019-07-02

謝邀。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當初教科書上面美國的領土面積不是937萬平方公里嗎?下面,答主就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美國的領土問題,以及美國如何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謝邀。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當初教科書上面美國的領土面積不是937萬平方公里嗎?下面,答主就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美國的領土問題,以及美國如何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1.美國領土為何從937萬平方公里變成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比較熟悉的世界各大國領土面積排行,俄羅斯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7萬平方公里。不過,在1997年,美國為了成為世界第三領土大國,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共計26萬平方公里計入了領土面積。於是,美國領土面積變為962.9萬平方公里,成為了世界領土第3大國。2007年,美國又一次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領海也計入了領土面積,最終達到982.6萬平方公里。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目前,我們中國的沿海水域和領海沒有計算入領土面積,依舊是960萬平方公里。

謝邀。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當初教科書上面美國的領土面積不是937萬平方公里嗎?下面,答主就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美國的領土問題,以及美國如何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1.美國領土為何從937萬平方公里變成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比較熟悉的世界各大國領土面積排行,俄羅斯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7萬平方公里。不過,在1997年,美國為了成為世界第三領土大國,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共計26萬平方公里計入了領土面積。於是,美國領土面積變為962.9萬平方公里,成為了世界領土第3大國。2007年,美國又一次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領海也計入了領土面積,最終達到982.6萬平方公里。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目前,我們中國的沿海水域和領海沒有計算入領土面積,依舊是960萬平方公里。

2.美國領土何總80萬平方公里變成937萬平方公里。美國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民族,這一點從美國領土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就可以體現出來。不論是如何獲得的領土,美國最後都會用錢加以確定。接下來,瞭解一下,美國的領土是如何一路買下來的。1776年,美國宣佈獨立的時候,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領土;1783年,英國承認了美國獨立,並將除13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送給了美國;1803年,美國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約2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19年,美國又花了500萬美元從西班牙手裡買下15萬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1848年,美國打敗了墨西哥,又花了1500萬美元強買下了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等14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7年,美國又僅僅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裡購買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就這樣,美國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謝邀。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為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當初教科書上面美國的領土面積不是937萬平方公里嗎?下面,答主就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美國的領土問題,以及美國如何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1.美國領土為何從937萬平方公里變成962.9萬平方公里。大家比較熟悉的世界各大國領土面積排行,俄羅斯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937萬平方公里。不過,在1997年,美國為了成為世界第三領土大國,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共計26萬平方公里計入了領土面積。於是,美國領土面積變為962.9萬平方公里,成為了世界領土第3大國。2007年,美國又一次修改了領土計算方法,將領海也計入了領土面積,最終達到982.6萬平方公里。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目前,我們中國的沿海水域和領海沒有計算入領土面積,依舊是960萬平方公里。

2.美國領土何總80萬平方公里變成937萬平方公里。美國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民族,這一點從美國領土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就可以體現出來。不論是如何獲得的領土,美國最後都會用錢加以確定。接下來,瞭解一下,美國的領土是如何一路買下來的。1776年,美國宣佈獨立的時候,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領土;1783年,英國承認了美國獨立,並將除13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送給了美國;1803年,美國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約2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19年,美國又花了500萬美元從西班牙手裡買下15萬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1848年,美國打敗了墨西哥,又花了1500萬美元強買下了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等14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7年,美國又僅僅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裡購買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就這樣,美國一路“買、買、買”,從一個邊陲小國,買成了世界領土大國!

歡迎大家討論,如果加入領海和沿海水域,我們的領土面積能不能超過加拿大?

澹奕
2019-07-03

美國《世界概況》最開始公佈的數據,美國面積937萬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83萬平方公里,2004年又有所變更,美國面積962.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是915.8萬平方公里,內水2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美國部分17萬平方公里,還有河口、港灣等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面積的爭議,主要就是在於五大湖、內水領域等水域面積的計算上。

美國《世界概況》最開始公佈的數據,美國面積937萬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83萬平方公里,2004年又有所變更,美國面積962.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是915.8萬平方公里,內水2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美國部分17萬平方公里,還有河口、港灣等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面積的爭議,主要就是在於五大湖、內水領域等水域面積的計算上。

1776年美國剛剛獨立誕生的時候,共有13個州,面積大約80萬平方公里;1783年獲得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部大片土地,領土擴大到230萬平方公里;此後通過戰爭擴張、購買等各種手段,美國領土達到了如今的驚人規模。

美國《世界概況》最開始公佈的數據,美國面積937萬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83萬平方公里,2004年又有所變更,美國面積962.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是915.8萬平方公里,內水2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美國部分17萬平方公里,還有河口、港灣等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面積的爭議,主要就是在於五大湖、內水領域等水域面積的計算上。

1776年美國剛剛獨立誕生的時候,共有13個州,面積大約80萬平方公里;1783年獲得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部大片土地,領土擴大到230萬平方公里;此後通過戰爭擴張、購買等各種手段,美國領土達到了如今的驚人規模。

美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南北無強鄰,東西是大洋,資源豐富是世界上可耕地最豐富國家,各種資源儲量也位居全球前列;除了美國本土,海外的夏威夷與阿拉斯加兩個州,美國還擁有美屬薩摩亞、美屬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北馬裡亞納、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

美國《世界概況》最開始公佈的數據,美國面積937萬平方公里,1997年修正為983萬平方公里,2004年又有所變更,美國面積962.9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是915.8萬平方公里,內水20萬平方公里,五大湖美國部分17萬平方公里,還有河口、港灣等1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

美國面積的爭議,主要就是在於五大湖、內水領域等水域面積的計算上。

1776年美國剛剛獨立誕生的時候,共有13個州,面積大約80萬平方公里;1783年獲得阿巴拉契亞山脈西部大片土地,領土擴大到230萬平方公里;此後通過戰爭擴張、購買等各種手段,美國領土達到了如今的驚人規模。

美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南北無強鄰,東西是大洋,資源豐富是世界上可耕地最豐富國家,各種資源儲量也位居全球前列;除了美國本土,海外的夏威夷與阿拉斯加兩個州,美國還擁有美屬薩摩亞、美屬維爾京群島、波多黎各、北馬裡亞納、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

小司马说
2019-01-30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由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及夏威夷群島、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國家。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由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及夏威夷群島、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國家。

(美國地圖)

美國目前是美洲面積第二大國家(第一為加拿大)。其領土主體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靠加拿大,南與墨西哥接壤,東西介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

據最新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不含水域面積和殖民地面積),美國領土面積在中國之後位列第四。

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數據目前主要有2個。一個是由美國官方按照自己標準統計得出的數據,另一個就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領土計算標準得出的數據。

而按照美國官方標準統計的數據,美國的領土面積又有2個,一個是9629091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國家審計局);第二個是9826630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

自小我們就只知道我們偉大祖國-中國的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只計算了陸地和內水面積)。

而從以上兩個數據則可以看出,無論那個數據,其結果均是美國的面積要稍大於中國的面積。

事實上,目前得到全球公認的領土面積計算方法(即只計算陸地和內水面積,不計算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得出的美國領土總面積約為9372610平方公里。這其中包括陸地面積約915.89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若再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的約17萬平方公里、河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的約10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的約20萬平方公里,則就又會出現上述美國官方兩個部門不同的統計數據。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由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及夏威夷群島、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國家。

(美國地圖)

美國目前是美洲面積第二大國家(第一為加拿大)。其領土主體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靠加拿大,南與墨西哥接壤,東西介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

據最新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不含水域面積和殖民地面積),美國領土面積在中國之後位列第四。

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數據目前主要有2個。一個是由美國官方按照自己標準統計得出的數據,另一個就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領土計算標準得出的數據。

而按照美國官方標準統計的數據,美國的領土面積又有2個,一個是9629091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國家審計局);第二個是9826630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

自小我們就只知道我們偉大祖國-中國的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只計算了陸地和內水面積)。

而從以上兩個數據則可以看出,無論那個數據,其結果均是美國的面積要稍大於中國的面積。

事實上,目前得到全球公認的領土面積計算方法(即只計算陸地和內水面積,不計算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得出的美國領土總面積約為9372610平方公里。這其中包括陸地面積約915.89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若再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的約17萬平方公里、河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的約10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的約20萬平方公里,則就又會出現上述美國官方兩個部門不同的統計數據。

(北美五大湖)

而我們在某些文獻統計中發現的中國領土面積稍小於美國的領土面積。

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國家在測量自己國家領土時所參考的標準不一樣所致,不同的標準及方法統計出的數據自然就會不一樣。

而造成美國領土比中國領土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在計算該國面積時加入了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而中國未加入。若是兩國均按陸地面積計算(即不加入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則中國實際面積還是大於美國。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是由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及夏威夷群島、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國家。

(美國地圖)

美國目前是美洲面積第二大國家(第一為加拿大)。其領土主體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靠加拿大,南與墨西哥接壤,東西介於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

據最新世界各國領土面積排名(不含水域面積和殖民地面積),美國領土面積在中國之後位列第四。

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數據目前主要有2個。一個是由美國官方按照自己標準統計得出的數據,另一個就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領土計算標準得出的數據。

而按照美國官方標準統計的數據,美國的領土面積又有2個,一個是9629091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國家審計局);第二個是9826630平方公里(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

自小我們就只知道我們偉大祖國-中國的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只計算了陸地和內水面積)。

而從以上兩個數據則可以看出,無論那個數據,其結果均是美國的面積要稍大於中國的面積。

事實上,目前得到全球公認的領土面積計算方法(即只計算陸地和內水面積,不計算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得出的美國領土總面積約為9372610平方公里。這其中包括陸地面積約915.89萬平方公里、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若再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的約17萬平方公里、河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的約10萬平方公里、領海面積的約20萬平方公里,則就又會出現上述美國官方兩個部門不同的統計數據。

(北美五大湖)

而我們在某些文獻統計中發現的中國領土面積稍小於美國的領土面積。

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國家在測量自己國家領土時所參考的標準不一樣所致,不同的標準及方法統計出的數據自然就會不一樣。

而造成美國領土比中國領土大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在計算該國面積時加入了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而中國未加入。若是兩國均按陸地面積計算(即不加入沿海水域和領海面積)則中國實際面積還是大於美國。

(紐約自由女神像)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大国布衣
2019-10-03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那是因為算法不同而造成的,美國作為面積大國,其國土結構相當特殊,除了美國本土,美國在加拿大的北面還有一塊麵積巨大的“飛地”,這就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同時在太平洋中部還有美國面積第二小州夏威夷州,面積最小的州羅德島州也不在美國本土。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那是因為算法不同而造成的,美國作為面積大國,其國土結構相當特殊,除了美國本土,美國在加拿大的北面還有一塊麵積巨大的“飛地”,這就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同時在太平洋中部還有美國面積第二小州夏威夷州,面積最小的州羅德島州也不在美國本土。



美國面積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15.8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單純只計算陸地面積,美國的面積比加拿大還大),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加上水域面積,美國面積937.2610萬平方公里就是這麼計算得來的。這個美國面積版本在世界廣為流傳,幾乎算是最標準的美國面積版本了。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那是因為算法不同而造成的,美國作為面積大國,其國土結構相當特殊,除了美國本土,美國在加拿大的北面還有一塊麵積巨大的“飛地”,這就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同時在太平洋中部還有美國面積第二小州夏威夷州,面積最小的州羅德島州也不在美國本土。



美國面積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15.8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單純只計算陸地面積,美國的面積比加拿大還大),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加上水域面積,美國面積937.2610萬平方公里就是這麼計算得來的。這個美國面積版本在世界廣為流傳,幾乎算是最標準的美國面積版本了。



但美國人自己卻不這麼認為,怎麼說?因為人們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區給遺漏了,面積為24.56萬平方公里的五大湖區是美、加兩國的天然國土分界線,其中美國部分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面積為58000平方公里的密歇根湖還全部位於美國境內。再加上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這樣東拼西湊一相加,美國面積為962.90萬平方公里就出來了,如果以這個面積為基準,美國僅比中國963.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少了不到1萬平方公里,依然位列世界第四。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那是因為算法不同而造成的,美國作為面積大國,其國土結構相當特殊,除了美國本土,美國在加拿大的北面還有一塊麵積巨大的“飛地”,這就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同時在太平洋中部還有美國面積第二小州夏威夷州,面積最小的州羅德島州也不在美國本土。



美國面積93726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915.8960萬平方公里(如果單純只計算陸地面積,美國的面積比加拿大還大),內陸水域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加上水域面積,美國面積937.2610萬平方公里就是這麼計算得來的。這個美國面積版本在世界廣為流傳,幾乎算是最標準的美國面積版本了。



但美國人自己卻不這麼認為,怎麼說?因為人們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區給遺漏了,面積為24.56萬平方公里的五大湖區是美、加兩國的天然國土分界線,其中美國部分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面積為58000平方公里的密歇根湖還全部位於美國境內。再加上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10萬平方公里,這樣東拼西湊一相加,美國面積為962.90萬平方公里就出來了,如果以這個面積為基準,美國僅比中國963.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少了不到1萬平方公里,依然位列世界第四。



美國國土面積之所以存在爭議,怎麼會出現937萬平方公里和962萬平方公里兩個版本,主要原因就在於水域面積是否可以作為國土面積的一部分被統計,鑑於加拿大的國土面積水域面積比重極大,實際陸地面積還不如美國,所以這兩個版本的面積沒什麼毛病。

电视剧里看历史
2019-01-29

誠邀,如題。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主要是由於美國都領土計算方法與聯合國公認的領土計算方法不同所導致的。

誠邀,如題。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主要是由於美國都領土計算方法與聯合國公認的領土計算方法不同所導致的。

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都是以領土的陸地面積來指代領土的總面積的。按照這個算法,俄羅斯領土最大,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第二,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第三,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只能排第四,為937萬平方公里。

誠邀,如題。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主要是由於美國都領土計算方法與聯合國公認的領土計算方法不同所導致的。

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都是以領土的陸地面積來指代領土的總面積的。按照這個算法,俄羅斯領土最大,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第二,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第三,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只能排第四,為937萬平方公里。



很顯然,這個“大多數國家”不包括美國。

實際上,美國為了爭奪“領土第三大國”的虛名,在領土面積計算的方法上動了些手腳。美國在聯合國的方法上,增加了湖泊的水域面積,這樣的話美國陸地領土加上五大湖泊的面積就達到了962.9萬平方公里,成功實現了其超越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夢想,也許這就是美國領土面積存在爭議的原因吧!

誠邀,如題。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主要是由於美國都領土計算方法與聯合國公認的領土計算方法不同所導致的。

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都是以領土的陸地面積來指代領土的總面積的。按照這個算法,俄羅斯領土最大,為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第二,為998萬平方公里、中國第三,為960萬平方公里、美國只能排第四,為937萬平方公里。



很顯然,這個“大多數國家”不包括美國。

實際上,美國為了爭奪“領土第三大國”的虛名,在領土面積計算的方法上動了些手腳。美國在聯合國的方法上,增加了湖泊的水域面積,這樣的話美國陸地領土加上五大湖泊的面積就達到了962.9萬平方公里,成功實現了其超越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夢想,也許這就是美國領土面積存在爭議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围知历史
2019-02-08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信息來源上,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中國外交部公佈的美國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51萬平方公里,而在MICROSOFT的電子百科全書記載則是962萬平方公里。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信息來源上,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中國外交部公佈的美國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51萬平方公里,而在MICROSOFT的電子百科全書記載則是962萬平方公里。

所以不同的信息來源,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但一定在937萬平方公里以上。至於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何存在這麼大的爭議?主要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有關係。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信息來源上,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中國外交部公佈的美國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51萬平方公里,而在MICROSOFT的電子百科全書記載則是962萬平方公里。

所以不同的信息來源,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但一定在937萬平方公里以上。至於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何存在這麼大的爭議?主要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有關係。

最早的937萬平方公里是最早的領土計算方法,但在1997年,美國人將屬於美國的水域面積也計算在內,這樣就“無緣無故”的多了2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了2007年,美國再一次修改了計算方法,將領海也算入了領土面積,就這樣美國領土再一次完成了“擴張”。

而美國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部擴張史。它除了最開始的13個洲是美聯邦的根本以外,其餘的全都是靠買和搶奪來的。俄國的阿拉斯加,丹麥的維京群島,法國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的佛羅里達,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等等。不過最後迫於美國如今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各國才逼不得已被迫忍讓。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信息來源上,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中國外交部公佈的美國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51萬平方公里,而在MICROSOFT的電子百科全書記載則是962萬平方公里。

所以不同的信息來源,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但一定在937萬平方公里以上。至於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何存在這麼大的爭議?主要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有關係。

最早的937萬平方公里是最早的領土計算方法,但在1997年,美國人將屬於美國的水域面積也計算在內,這樣就“無緣無故”的多了2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了2007年,美國再一次修改了計算方法,將領海也算入了領土面積,就這樣美國領土再一次完成了“擴張”。

而美國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部擴張史。它除了最開始的13個洲是美聯邦的根本以外,其餘的全都是靠買和搶奪來的。俄國的阿拉斯加,丹麥的維京群島,法國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的佛羅里達,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等等。不過最後迫於美國如今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各國才逼不得已被迫忍讓。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美國的國土面積到底有多大?在不同的信息來源上,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中國外交部公佈的美國國土面積是937萬平方公里,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51萬平方公里,而在MICROSOFT的電子百科全書記載則是962萬平方公里。

所以不同的信息來源,美國的國土面積也是不一定的,但一定在937萬平方公里以上。至於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何存在這麼大的爭議?主要和計算方法的不同有關係。

最早的937萬平方公里是最早的領土計算方法,但在1997年,美國人將屬於美國的水域面積也計算在內,這樣就“無緣無故”的多了2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到了2007年,美國再一次修改了計算方法,將領海也算入了領土面積,就這樣美國領土再一次完成了“擴張”。

而美國的成長史其實就是一部擴張史。它除了最開始的13個洲是美聯邦的根本以外,其餘的全都是靠買和搶奪來的。俄國的阿拉斯加,丹麥的維京群島,法國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的佛羅里達,墨西哥的加利福利亞等等。不過最後迫於美國如今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各國才逼不得已被迫忍讓。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世界史图鉴
2019-05-23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其實之間的差額,26萬平方公里,事實上是美國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進入到了領土面積之中。這樣美國便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大領土國家。美國是一個純粹的由商業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除了原本的13塊英屬殖民地獨立之後形成之外。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而美國領土面積之大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花錢購買,這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當中是絕無僅有,也不會出現的。美國的擴張,實際上是從1776年開始,在當時美國剛剛獨立,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其實之間的差額,26萬平方公里,事實上是美國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進入到了領土面積之中。這樣美國便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大領土國家。美國是一個純粹的由商業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除了原本的13塊英屬殖民地獨立之後形成之外。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而美國領土面積之大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花錢購買,這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當中是絕無僅有,也不會出現的。美國的擴張,實際上是從1776年開始,在當時美國剛剛獨立,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



在英美兩國剛剛結束獨立戰爭的較量之後的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並且還將內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給了美國。當然,與其說是贈給,倒不如說是13州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無法管理,剩下的230萬的殖民地。便順水推舟,為了緩和與新成立的美國之間的關係,而達成的一項政治妥協。拿破崙戰爭時,1803年,美國又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的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2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於這一次購買很多人認為法國虧了本,美國簡直的大便宜,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其實之間的差額,26萬平方公里,事實上是美國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進入到了領土面積之中。這樣美國便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大領土國家。美國是一個純粹的由商業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除了原本的13塊英屬殖民地獨立之後形成之外。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而美國領土面積之大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花錢購買,這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當中是絕無僅有,也不會出現的。美國的擴張,實際上是從1776年開始,在當時美國剛剛獨立,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



在英美兩國剛剛結束獨立戰爭的較量之後的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並且還將內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給了美國。當然,與其說是贈給,倒不如說是13州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無法管理,剩下的230萬的殖民地。便順水推舟,為了緩和與新成立的美國之間的關係,而達成的一項政治妥協。拿破崙戰爭時,1803年,美國又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的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2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於這一次購買很多人認為法國虧了本,美國簡直的大便宜,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雖然這一時期的拿破崙處在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在海外實力方面與英國還是難以較量,並且在美洲法軍並不佔優勢。路易斯安那州早就被美國所盯上。在歐洲爭霸戰爭當中,拿破崙無法分身。 同時也為了穩住這個新興大國,將路易斯安那州拱手賣給美國,以尋求美國的中立。隨後的美國在30年後又打敗了墨西哥,用1500萬美元強行買下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等1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之後在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的手裡購買了阿拉斯加。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其實之間的差額,26萬平方公里,事實上是美國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進入到了領土面積之中。這樣美國便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大領土國家。美國是一個純粹的由商業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除了原本的13塊英屬殖民地獨立之後形成之外。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而美國領土面積之大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花錢購買,這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當中是絕無僅有,也不會出現的。美國的擴張,實際上是從1776年開始,在當時美國剛剛獨立,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



在英美兩國剛剛結束獨立戰爭的較量之後的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並且還將內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給了美國。當然,與其說是贈給,倒不如說是13州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無法管理,剩下的230萬的殖民地。便順水推舟,為了緩和與新成立的美國之間的關係,而達成的一項政治妥協。拿破崙戰爭時,1803年,美國又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的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2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於這一次購買很多人認為法國虧了本,美國簡直的大便宜,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雖然這一時期的拿破崙處在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在海外實力方面與英國還是難以較量,並且在美洲法軍並不佔優勢。路易斯安那州早就被美國所盯上。在歐洲爭霸戰爭當中,拿破崙無法分身。 同時也為了穩住這個新興大國,將路易斯安那州拱手賣給美國,以尋求美國的中立。隨後的美國在30年後又打敗了墨西哥,用1500萬美元強行買下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等1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之後在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的手裡購買了阿拉斯加。



雖然在這一過程,當中美國都動用了軍事手段和外交手段,但大體而言,美國的領土擴張是以購買完成的。當然,如果按世界常規的算法。美國其實依然是930多萬平方公里,稍小於中國。但是誰又願意在意計算領土範圍面積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國家算小了呢?美國的算法其實也並無道理,按美國的算法,美國將天然的國土分界作為邊境。邊境以內的全為美國領土,以此劃分,美國變得出了96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美國的全稱是美利堅合眾國共有50個州和聯邦政府所在地的特區以及夏威夷群島和關島等諸多海外領土所組成的聯邦國家。當然,在其位於的美洲來看,美國是美洲面積第二大的國家。並且還抱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諸多強國當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由原本英屬美洲的13塊殖民地獨立,並且組成聯邦。對於美國的領土面積不同的計算標準。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在美國對外公佈的領土面積中,美國共有962.9萬平方公里,但在通常意義的教科書中美國的領土面積卻是937萬平方公里。



其實之間的差額,26萬平方公里,事實上是美國將五大湖,屬於美國的部分和沿海水域進入到了領土面積之中。這樣美國便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大領土國家。美國是一個純粹的由商業殖民地發展而來的國家。美國的領土除了原本的13塊英屬殖民地獨立之後形成之外。更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而美國領土面積之大最特殊的一點就是花錢購買,這在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歷程當中是絕無僅有,也不會出現的。美國的擴張,實際上是從1776年開始,在當時美國剛剛獨立,只有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



在英美兩國剛剛結束獨立戰爭的較量之後的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的獨立,並且還將內外大西洋沿岸約230萬領土贈給了美國。當然,與其說是贈給,倒不如說是13州殖民地獨立之後,英國無法管理,剩下的230萬的殖民地。便順水推舟,為了緩和與新成立的美國之間的關係,而達成的一項政治妥協。拿破崙戰爭時,1803年,美國又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拿破崙的手中購買了路易斯安那地區2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對於這一次購買很多人認為法國虧了本,美國簡直的大便宜,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雖然這一時期的拿破崙處在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是在海外實力方面與英國還是難以較量,並且在美洲法軍並不佔優勢。路易斯安那州早就被美國所盯上。在歐洲爭霸戰爭當中,拿破崙無法分身。 同時也為了穩住這個新興大國,將路易斯安那州拱手賣給美國,以尋求美國的中立。隨後的美國在30年後又打敗了墨西哥,用1500萬美元強行買下了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等1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之後在1867年,美國又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的手裡購買了阿拉斯加。



雖然在這一過程,當中美國都動用了軍事手段和外交手段,但大體而言,美國的領土擴張是以購買完成的。當然,如果按世界常規的算法。美國其實依然是930多萬平方公里,稍小於中國。但是誰又願意在意計算領土範圍面積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國家算小了呢?美國的算法其實也並無道理,按美國的算法,美國將天然的國土分界作為邊境。邊境以內的全為美國領土,以此劃分,美國變得出了96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少年春哥
2019-07-25

爭議不可怕,因為這無非就是小打小鬧。美國目前最主要的事應該是,儘快統一北美洲,並且加以整好,我想美國照樣又是超級大國或者說超級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估計這樣的話,世界各國估計會更怕美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2019-05-06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1917年美國用2500萬美元向丹麥買下該群島,由美國海軍部管轄,1931年移交給內政部——由總統任命一位文職總督治理該群島。該群島居民從1927年起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在本島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1954年美國政府修訂了1936年通過的《維爾京群島組織法》,規定該島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選舉權,成立了經選舉產生由15人組成的參議院。自1970年開始行政權被交給民選總督。從1973年起普選產生一名駐美國眾院代表,但只在眾院的委員會有表決權。1976年美屬維爾京群島被授予起草憲法的權利,但需經美國國會和總統的批准。1978年憲法起草完成,但在1979年公民表決中被否決,1981年修改後再次被否決。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1917年美國用2500萬美元向丹麥買下該群島,由美國海軍部管轄,1931年移交給內政部——由總統任命一位文職總督治理該群島。該群島居民從1927年起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在本島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1954年美國政府修訂了1936年通過的《維爾京群島組織法》,規定該島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選舉權,成立了經選舉產生由15人組成的參議院。自1970年開始行政權被交給民選總督。從1973年起普選產生一名駐美國眾院代表,但只在眾院的委員會有表決權。1976年美屬維爾京群島被授予起草憲法的權利,但需經美國國會和總統的批准。1978年憲法起草完成,但在1979年公民表決中被否決,1981年修改後再次被否決。

18世紀歐洲探險家陸續到達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19世紀中葉後德國、英國和美國為爭奪薩摩亞群島發生了嚴重的國際對抗。1899年根據美、英、德三國達成協定:西經171°以東的薩摩亞地區被劃歸美國,由此這裡正式成為美國殖民地。1922年起成為美國的非建制領土,由海軍部管轄,1951年後劃歸內政部管轄。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1917年美國用2500萬美元向丹麥買下該群島,由美國海軍部管轄,1931年移交給內政部——由總統任命一位文職總督治理該群島。該群島居民從1927年起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在本島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1954年美國政府修訂了1936年通過的《維爾京群島組織法》,規定該島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選舉權,成立了經選舉產生由15人組成的參議院。自1970年開始行政權被交給民選總督。從1973年起普選產生一名駐美國眾院代表,但只在眾院的委員會有表決權。1976年美屬維爾京群島被授予起草憲法的權利,但需經美國國會和總統的批准。1978年憲法起草完成,但在1979年公民表決中被否決,1981年修改後再次被否決。

18世紀歐洲探險家陸續到達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19世紀中葉後德國、英國和美國為爭奪薩摩亞群島發生了嚴重的國際對抗。1899年根據美、英、德三國達成協定:西經171°以東的薩摩亞地區被劃歸美國,由此這裡正式成為美國殖民地。1922年起成為美國的非建制領土,由海軍部管轄,1951年後劃歸內政部管轄。

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來自菲律賓群島的早期移民成為了北馬裡亞納群島最早的開發建設者。1521年航海家麥哲倫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時發現該地。1565年西班牙人登陸該島後宣佈永久佔有為其領地並用西班牙皇后的名字將其命名為“馬里亞那” 。1898年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該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趁歐洲列強無暇東顧之機援引英日同盟對德宣戰,佔領了德國控制下的中國山東及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島嶼,這其中就包括馬里亞納。1918年德國戰敗後同日本正式締約:將馬里亞納轉讓給日本。二戰期間這裡成為美國和日本反覆爭奪的地區。日本戰敗後聯合國將北馬裡亞納群島交給美國託管,1985年託管期屆滿,於是在1986年北馬裡亞納群島舉行了全民公投,最終的公投結果顯示:島上居民願意歸屬美國。島上居民自1986年起全部持美國公民護照,社會福利卡(即稅卡)由美國加州統一管理。由於是當地政府自治管理,所以進出北馬裡亞納群島不必經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簽證,而由當地移民局自行解決,凡在當地出生的嬰兒均可申領美國護照,成為美國公民。

美國的國土面積為什麼存在爭議?這個話題其實由來已久:1989年至1996年美國中情局初始版《世界概況》中公佈的官方國土數據為9372610平方公里。我國教科書在引入這一數據時將其四捨五入為937萬平方公里,這一面積位於俄羅斯的1709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我國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後,位居世界第四。1997年美國中情局在調整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屬於美國一側的水域面積計算方式後將國土面積變更至9629091平方公里,從而使國土面積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三。2004年美國中情局又進一步將國土面積變更為9631418平方公里,2006年又變更至9631420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一直延續至今。不過在聯合國公佈的各個國家領土面積中美國依舊是962.9萬平方公里。

這一數據所統計的是美國本土5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的總面積,事實上如果以實際控制為準,那麼美國還擁有以下海外領地:關島面積約549平方公里、北馬裡亞納群島185平方公里、波多黎各9104平方公里、美屬維爾京群島351平方公里、美屬薩摩亞199平方公里、貝克島1.18平方公里、豪蘭島1.6平方公里、賈維斯島4.5平方公里、約翰斯頓環礁1.031平方公里、金曼礁1平方公里、中途島5平方公里、納弗沙島5.2平方公里、威克島6.5平方公里......美國本土及其海外領土總面積大致為964萬平方公里。相比之下我國領土則存在被別國非法佔據的現象——日本非法竊取的釣魚島等地,所以如果計算實際控制的領土面積作為標準,那麼美國的確是排在全球第三位。

事實上這種單純統計陸地國土面積的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因為隨著人類征服海洋的能力日漸提升就使各種海洋資源和海上航線成為支撐一國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我國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之外還有30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和大約173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那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有多大呢?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關於專屬經濟區的概念: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根據聯合國海洋法的這一定義而言:專屬經濟區並非一國之領海,任何國家都有權在別國的專屬經濟區內自由航行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但對該區域內的資源則不具有勘探開發的權利。舉個例子就是說B國船隻可以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通航,但不得從事勘探作業,B國漁船甚至不能在A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因為A國對自己專屬經濟區的一切資源享有排他性權利。一般而言:擁有遠離大陸的海島領土較多的國家容易獲得較大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由於位於太平洋正中心的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屬於美國領土,這就使美國得以將幾乎小半個太平洋納入自己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範圍內,以致於美國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面積高達1218萬平方公里,這一數據位居全球第一。以海陸總面積計算:美國高達2182萬平方公里左右,在全世界僅次於海陸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三的是海陸總面積1619萬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亞,全球第四的是1558萬平方公里的加拿大,第五的是14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內湖”,而理由是太平洋西岸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過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國的控制。其實這種說法混淆了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區別:美國固然在日、韓、澳、新有相當的權力,但這並不改變日、韓、澳、新作為主權國家的事實。美國可以利用與日、韓、澳、新之間的特殊關係把太平洋打造成為自己的戰略縱深,但將整個太平洋納入美國的面積之內進行計算顯然是不科學的,否則加拿大是不是也該計入美國的陸地國土計算呢?那麼美國豈不是成為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拋開關於美國領土面積的爭議不談,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美國的確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土大國。然而美國如此龐大的領土領海面積並不是一開始就擁有的:1775年4月19日在今天馬薩諸塞州的列克星頓北美殖民地民兵打響了與大英帝國正規軍的第一槍,由此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序幕。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簽署了《獨立宣言》,這被視為是美國獨立建國的開始,7月4日也因此被美國作為國慶日,距今有243年的歷史。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後美軍已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北美大陸基本已不存在大規模戰事。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與北美殖民地代表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迄今有236年的歷史。獨立之初的美國僅僅只是由大西洋沿岸十三個前英屬殖民地組成的聯邦,身處英國、法國、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圍之中,人口也只有三百萬左右。那麼美國是怎麼擴張成為如今這樣大的規模呢?

1607年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

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1821年在美國的南方墨西哥從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墨西哥獨立之初經歷了一個短命的帝國:1821年9月伊圖維德黃袍加身宣佈自己為墨西哥皇帝,然而僅僅兩年後他就在墨西哥內部的政治亂局中被趕下了臺,而這次內亂還帶來一個副產品: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伊圖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

除了國內政局上的混亂之外,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情況:儘管墨西哥擁有遼闊的疆域,但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只有生活在德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開發北方國土和強化國防採取了鼓勵向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到1820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得克薩斯“獨立”,成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得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得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選擇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戰爭開始後美軍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扎卡里·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隨即遭到墨西哥方面桑塔安納將軍率領的部隊阻擊。在今天新墨西哥州的土地上斯蒂芬·卡尼率2500美軍佔領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短暫談判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地區。隨後卡尼分出部分人馬支援泰勒,另一部分部隊則前往加利福尼亞,以美國政府的名義接管了此前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只到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此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

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這時的美國鑑於同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以及國內南北方之間的矛盾而沒進一步擴張。1848年2月美國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得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在同墨西哥交戰的同時美國的探險隊到達了位於今天美國西北部的俄勒岡地區,西進運動隨即從路易斯安娜等地向俄勒岡擴散,在這一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從中西部遷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他們當年所走過的道路就被成為俄勒岡小道。1848年地區成立,1859年俄勒岡正式成為美國第33個州。

1728年和1740年沙俄和丹麥混血的海軍軍官維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之命渡過楚科奇半島東部的海峽兩次前往美洲探險考察,後來這一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維圖斯·白令考察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此後俄國的毛皮商人大規模前往美洲獵殺海獺,他們還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皮毛貿易公司。1799年俄國各種經營美洲貿易的公司聯合組成俄美公司並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活動:1811年11月俄國人在聖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羅斯河旁建立了羅斯堡,截至1819年他們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塊殖民地。隨著美國的興起,俄國逐漸放棄了自己在美洲的絕大多數殖民地,僅僅只保留了距離自己的遠東領土較近的阿拉斯加。

1855年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這場戰爭在俄國引起了很多後遺症。克里米亞戰爭的後遺症之一是沙皇俄國的財政困難——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花銷巨大,但卻以戰敗告終,如此一來沙俄的戰爭開銷無法在戰後得到彌補。戰敗的恥辱和因為戰爭導致的財政困難使沙皇的統治面臨危機:一方面臣民們難以接受戰敗的恥辱;另一方面糟糕的國內經濟使老百姓的生活陷於困頓。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事實上就當時的交通條件而言:這對沙俄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與東歐本部在地緣距離上日益疏遠,沙皇政府的控制力度也越來越弱,而阿拉斯加恰恰是距離沙俄中心地帶最為遙遠的地方。更糟的是這塊沙皇政府原本就鞭長莫及之地還靠近英屬加拿大,而沙俄剛跟英法聯軍打仗,這意味著阿拉斯加隨時有被英國吞併的可能。如此一來阿拉斯加就成為沙皇政府眼中不折不扣的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沙皇政府再三思考後決定出售自己眼中的這塊雞肋,趁著還能賣個價趕緊換點錢花,否則真被英國佔了去就啥都沒了。

事實上沙皇政府出售阿拉斯加也不僅僅只是盯著賣地那點錢,沙俄還試圖利用美國在美洲牽制英、法的力量,從而緩解自己在歐洲面臨的英、法的壓力。在美國南北內戰的過程中英、法等國出於遏制美國發展的目的紛紛宣佈在美國內戰中保持中立,表面上看這很正常,然而林肯領導的美國聯邦政府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對南方邦聯的承認,是蓄意製造“兩個美國”。這時的沙俄出於對克里米亞戰爭的報復,同時也是希望通過扶植新興的美國從而對英、法形成牽制不僅明確表態支持聯邦政府,更是讓自己的艦隊不遠萬里勞師動眾遠赴紐約港,迫使英、法放棄干涉美國內戰的圖謀。正因為如此美國才在戰後出於聯合俄國以牽制英、法的目的而購買俄國的阿拉斯加,事實上當時的阿拉斯加並不是誰都想要的香餑餑,恰恰相反的是儘管俄國急於出手,卻幾乎無人問津,最後美國出面當了接盤俠。

實際上美國內部對購買阿拉斯加一事也有爭議,所以當時具體主持經辦阿拉斯加購地的西華德在美國國內也遭到了不小的非議——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阿拉斯加就是一塊除了海獺皮毛啥都木有的冰天雪地,能為美國帶來的利益極其有限,此時剛結束內戰的美國仍處於財政相對緊張的狀態,因此人們認為西華德是用有限的資金買了一個天然大冰櫃。當然此時的俄國和美國都無法預料到後來的阿拉斯加會發展到何等程度:1897年阿拉斯加發現金礦,隨後又發現了豐富的石油,不到50年美國就已經賺回了幾倍的利益。等有了飛機,阿拉斯加又成為太平洋間航空線路的中轉站,節省了不可計數的燃料。至今阿拉斯加還為美國提供著四分之一的天然氣,地價約值3萬億美元。美國的戰略武器很多部署在此,導彈指向的正是自己的原主人——俄國。

1795年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一個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部落酋長統一了歐胡島、茂夷島、莫洛凱島、拉奈島及夏威夷等島嶼上原本各自獨立的部族,建立了統一的夏威夷王國。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843年和1849年入侵夏威夷。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夏威夷王國。1894年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夏威夷第一個女王也是末代女王被逼退位,由杜亨任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統。1898年美國正式宣佈將夏威夷合併,但這時美國並未將夏威夷設立成為同本土一樣的州,而是像英、法一樣在島上建立殖民統治。事實上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隸屬於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時夏威夷都還不是美國的正式領土,而依然是一塊海外殖民地。1959年8月21日夏威夷才正式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至此結束了夏威夷作為殖民地存在的歷史,成為和美國本土各州平等的行政區。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以此事系佔領古巴的西班牙殖民當局所為作為理由對西班牙開戰。早已淪為“歐洲病夫”的西班牙在新興的美國的打擊以及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下節節敗退。12月10日戰敗的西班牙被迫在巴黎和美國締結和約: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關島和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還以2000萬美元為代價將菲律賓群島主權轉讓給美國。在美西戰爭的過程中美國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等地。戰後古巴成為名義上獨立、實際上受美國控制的保護國,而菲律賓、關島、波多黎各等地則淪為美國殖民地。直到1946年7月4日美國才正式承認菲律賓的獨立,但仍在菲律賓保持諸多政治、經濟、軍事特權。

1917年美國用2500萬美元向丹麥買下該群島,由美國海軍部管轄,1931年移交給內政部——由總統任命一位文職總督治理該群島。該群島居民從1927年起成為美國公民,但不能在本島參加美國總統的選舉。1954年美國政府修訂了1936年通過的《維爾京群島組織法》,規定該島居民享有一定限度的選舉權,成立了經選舉產生由15人組成的參議院。自1970年開始行政權被交給民選總督。從1973年起普選產生一名駐美國眾院代表,但只在眾院的委員會有表決權。1976年美屬維爾京群島被授予起草憲法的權利,但需經美國國會和總統的批准。1978年憲法起草完成,但在1979年公民表決中被否決,1981年修改後再次被否決。

18世紀歐洲探險家陸續到達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19世紀中葉後德國、英國和美國為爭奪薩摩亞群島發生了嚴重的國際對抗。1899年根據美、英、德三國達成協定:西經171°以東的薩摩亞地區被劃歸美國,由此這裡正式成為美國殖民地。1922年起成為美國的非建制領土,由海軍部管轄,1951年後劃歸內政部管轄。

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來自菲律賓群島的早期移民成為了北馬裡亞納群島最早的開發建設者。1521年航海家麥哲倫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時發現該地。1565年西班牙人登陸該島後宣佈永久佔有為其領地並用西班牙皇后的名字將其命名為“馬里亞那” 。1898年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該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趁歐洲列強無暇東顧之機援引英日同盟對德宣戰,佔領了德國控制下的中國山東及太平洋上的一系列島嶼,這其中就包括馬里亞納。1918年德國戰敗後同日本正式締約:將馬里亞納轉讓給日本。二戰期間這裡成為美國和日本反覆爭奪的地區。日本戰敗後聯合國將北馬裡亞納群島交給美國託管,1985年託管期屆滿,於是在1986年北馬裡亞納群島舉行了全民公投,最終的公投結果顯示:島上居民願意歸屬美國。島上居民自1986年起全部持美國公民護照,社會福利卡(即稅卡)由美國加州統一管理。由於是當地政府自治管理,所以進出北馬裡亞納群島不必經美國大使館或領事館簽證,而由當地移民局自行解決,凡在當地出生的嬰兒均可申領美國護照,成為美國公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