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10 個回答
南方鹏
2019-06-09

“河北四庭柱”的稱謂出自演義小說,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甚至說這四人武藝能與張飛相若。從史實看,論信任重用程度,後兩位不用和前兩位比較“良、醜皆紹名將也”。而顏良文丑兩軍受挫後,袁軍登時聲威大降,戰力大減,劣勢漸顯,在這種形勢下才逼出許攸之降和張郃高覽繼之等事,可知二人的份量。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演義中顏良文丑皆為關羽所斬,顏良作為袁紹討曹第一支大軍主帥,一出現驍勇形象赫然,陣前斬了呂布原手下魏續宋憲,徐晃上去也被擊敗而逃。(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為了突出關二哥的武勇,演義安排他出場,快馬快刀乾淨利落就斬了顏良,以曹操手下之敗,關羽取勝之易進行對比烘托。文丑也是牛人,連敗張遼徐晃,也是關羽馬快,手起刀落就收官了。而史實上顏良確是關羽所殺,文丑則不是,“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這則記載涉及一個細節,到漢末時,騎兵雖然比之前能發揮更大作用,作戰不再限於騎射等方式,但馬蹬尚未普及,戰場上的衝殺危險性極大,對馬匹和騎將要求極高,而所記的“策馬刺良”,首先說明關羽用的武器極可能不是刀類而是矛槍類,才能用刺這個字。這也是三國中第一例陣前斬將的記載,以當時的條件,軍中騎馬衝殺需要極大的武勇和騎術,不然一不小心就得被反作用力推落馬下,可見關羽確實悍勇。(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顏良被關羽所殺,文丑死於亂軍中,河北四柱斷了兩根,袁曹戰事還呈膠著狀態,袁紹的性格弱點就來幫助曹操了,謀士內訌走了許攸,袁紹繼續集結人馬和運糧準備,應該是得知袁軍內幕後,荀攸和賈詡勸曹操襲擊袁軍糧倉,並勸他親自提兵前去,留曹洪守營寨。(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曹操聽從,親率大軍攻擊運糧的淳于瓊,以弱勢兵力打敗袁軍,在襲糧倉時,袁紹也接到探報,優柔寡斷的性格壞事,誤判了形勢,沒有全力救糧倉,而是兵分二路,一路軍救援淳于瓊,另一路由張郃、高覽帶領進攻曹洪,弄得兩路都無功失利,張郃、高覽見形勢不妙,陣前投降了曹操,一說是為郭圖所譖的緣故。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張郃跟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戰漢中,在三國中後期特別出彩,是諸葛亮的強勁對手,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追到木門穀道,被箭射死。都是降曹,高覽的下落就有點奇怪,投降後並無甚建樹,默默無聞,演義把他安排到荊州追殺劉備,被趙雲射死,也算結果。

历史黔
2019-06-17

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作為官渡之戰之前最大的軍閥袁紹也有五位虎將,除了熟悉的顏良、文丑之外,剩下三位分別是張郃、高覽和麴義,因為麴義得罪過袁紹,所以是不是屬於袁紹的虎將爭議比較大,所以一般稱袁紹有四虎將,也就是“河北四庭柱

題主沒提到五虎將,只提到了四虎將,筆者就簡單提一下麴義吧。

麴義

麴義原來是韓馥的部下,後來背叛韓馥,韓馥親自征剿麴義,結果被麴義打敗,無功而返,袁紹一直惦記韓馥的冀州城,而麴義和韓馥反目成仇,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共謀冀州城,麴義以為取得冀州城之後,冀州城會有自己得一半,結果袁紹捷足先登,成為冀州牧,麴義自己也成為了袁紹的部下。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雖然從軍閥變成了部下,麴義也沒有不自在,畢竟以前也是別人的部下,況且自己與韓馥已經交惡,不找個保護傘。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其他軍閥滅掉。

做袁紹部下的日子裡,麴義為袁紹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而麴義覺得袁紹能有今天都是自己給他打下的,目中無人,甚至頂撞袁紹,而袁紹也是個小氣之人,那受得了如此的屈辱,便將麴義軍法處置。

顏良

顏良的驍勇不在關羽張飛之下,也是袁紹心中的比愛將之一,對於顏良的介紹比較少,顏良奉命圍困白馬,曹操假裝從延津渡河要偷襲袁紹的後方,袁紹上當分兵馳援延津,結果中了曹操的計策,曹操突然突襲被顏良圍攻的白馬,顏良反應不及,被突然出現的關羽取了首級。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文丑

和顏良一樣袁紹的愛將,同樣驍勇不在關羽張飛之下,文丑奉命在延津攻打曹操,而因為顏良被曹操所殺,一心要為顏良報仇,卻中了曹操的計策,身死。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張郃

張郃雖然不如顏良、文丑驍勇,但是文武雙全,處事冷靜,如果讓張郃圍困白馬,說不定官渡之戰誰勝誰負還不一定。

張郃三次易主,張郃原本是韓馥帳下的軍司馬,後來袁紹取得冀州城之後,投降了袁紹,袁紹兵敗官渡之後,張郃投降了曹操。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雖然張郃三次易主,但是張郃每次都是盡心盡力,特別是投到曹操軍隊一後。

後來和蜀軍交戰的時候,被流矢射中而亡。

高覽

高覽和張郃一樣在袁紹兵敗官渡之後投降了曹操,後來跟隨曹操征戰汝南,追擊劉備的時候,被突然出現的趙雲刺死。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高覽的結局是《三國演義》當中的,具體如果正史沒有過多的記載,我覺得高覽可能跟張郃死於流矢。

流誉后
2019-06-05

袁紹手下曾有四員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是誰,下場如何?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提問說的是河北四庭柱,即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關羽斬顏良、誅文丑非常有名,題主已說結果,不再贅述。以下主要說說張郃、高覽。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張郃、高覽在顏良、文丑死後不久,由於袁紹輕信謀士郭圖一面之詞,強行派張郃、高覽偷襲曹操大本營,軍事行動遭遇埋伏,打了敗仗,本身就心中發虛,郭圖為掩飾自己判斷失誤,故意從中挑唆,逼使張郃、高覽毅然決然叛袁投曹。但在曹操時代,張郃表現不太出眾,比如就在投降曹操次年,曹操、劉備於穰山開戰,劉備先勝後敗,打算溜號時,被曹操事先佈置的伏兵,包圍在山谷中,堵住前面去路的,是張郃、截斷後退途徑的,是高覽,這兩位四庭柱,默契配合,極想立功表現。因為投降後,一年多了,業績平平,再不發力,就被人看偏了。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劉備危急時刻,在汝南加盟的劉闢,自告奉勇,拍馬上前,欲救劉備脫險,高覽大刀一揮,接住劉闢,不到三合,一刀就把劉闢斬於馬🐴下,眼看劉備絕望、千鈞一髮之時,亂軍中衝散的趙雲,自陣後殺出,高覽興奮還沒消散,就被一槍刺死。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按照部署,高覽是合圍劉備重要一環,高覽一死,缺口大開,趙雲又殺往前軍,三十合幹敗張郃,劉備就此逃出生天。張郃、高覽丟失隘口,放跑劉備,也算一大失誤。高覽已死,張郃估計會受點牽連,至少被申斥是很可能的。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在曹操時期,總體來說,由於總被五虎將、曹軍內部曹仁、張遼等壓著,張郃表現一般,多數情況下,都是被五虎將趕殺;曹丕時期,用兵不多,缺少機會;到了曹魏第三代,隨著關羽、張飛、馬超等陸續退出歷史舞臺,張郃開始發威,軍職也不斷提升,在諸葛亮北伐戰爭中,張郃官至左將軍,並屢屢挫敗蜀軍,令諸葛亮頭疼不已。最著名的,就是打敗馬謖,奪取街亭。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不過最輝煌的時刻,往往都很短暫。比如,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又比如,馬超渭橋之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然而很快就兵敗如山倒,遠逃安定。張郃這麼厲害,自然引起諸葛亮,甚至曹魏軍內,某些人物的關注,這通常不是好事,果不其然,只三年後,張郃就在木門道,被諸葛亮設計射殺,一顆將星⭐就此隕落,結束了褒貶不一、譭譽參半的一生。(12:19)

江暮云
2019-05-10

在征討董卓的時候,袁紹可謂是十八路諸侯中實力最強勁的一個。袁紹家族累世公卿,手下的兵力雄厚,謀士勇將眾多。不光如此,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個州,袁紹就獨佔了並、冀等四個州。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而袁紹手下四員虎將,“河北四庭柱”這個稱號我們都聽說過。顏良、文丑自然是為我們所熟知的,這二人是袁紹最得意的上將。當初在面對華雄的時候袁紹就感慨:“可惜我的兩位上將顏良文丑都不在,要是有一個人在,我們根本不怕他華雄!”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顏良和文丑的武力確實不俗;顏良三回合斬呂布降將宋憲、魏續,二十回合敗徐晃;文丑五十回合平趙雲。但更可惜的是,這兩個人都被關羽一刀秒了。

河北四庭柱另外兩個人其實我們也很熟悉,他們是張郃、高覽。顏良和文丑被關二爺殺了,那這兩位怎麼樣了呢?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張郃和高覽都投降了曹操。烏巢之戰前,謀士郭圖認為曹軍出來偷襲糧草輜重,營寨防守一定空虛,應當派兵偷襲曹軍營寨,這樣曹軍必定回救。張郃認為應當重點防守烏巢的自重,而搖擺不定又剛愎自用的袁紹不聽張郃的建議,仍然派他和高覽去劫營。結果因為兵力不足,被有準備的曹軍殺敗。而烏巢我們都知道,它更慘,直接被曹軍燒了個一乾二淨。烏巢之戰也成為了官渡之戰的重要轉折點。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郭圖這個人也是小人,誣陷張郃,說我軍都打了敗仗了張郃還幸災樂禍。張郃也是心灰意冷,怕被袁紹治罪,就和高覽一起投降了曹操。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在曹操手下,張郃得到了重用,參加了漢中之戰等諸多戰役,屢建功勳。在三國後期,張郃更是成為了蜀漢北伐的心腹大患,被諸葛亮視為必須要除掉的人。最後,張郃奉司馬懿的命令追擊退守的蜀軍,卻在木門谷被諸葛亮設計殺死。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而高覽自加入曹操的陣營之後就沒有什麼突出的建樹了,以至於我們都淡忘了這個人。他的結局則更為悲慘,在《三國演義》中,他是被趙雲一槍刺死的。他隨曹操出征汝南,率軍伏擊劉備,三個回合就斬殺了劉闢。也許是高覽急於立功,沒有意識到深厚的危險,在他正準備抓劉備的時候,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所以,這兩人作為優秀的戰將,當之無愧。但可惜的是,這二人都沒能安度晚年,也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是一個武將最高的榮耀吧!

我是江暮雲,天各一方,讓我們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

李治亚文史博客
2019-05-14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分別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顏良死於關羽之手,是關雲長為曹操結了白馬之圍。至於文丑,其實並非死於關羽之手,而是死於曹操手下。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三國志·關羽傳》:“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又記載曰:《三國志·袁紹傳》:“紹渡河,壁延津南,使劉備、文丑挑戰。太祖擊破之,斬醜。”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至於張郃高覽後來投降曹操,張郃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屢立戰功。高覽也是著名戰將,但三國演義說死於趙雲之手。

秋姨讲历史
2019-05-08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在三國時代早期,袁紹絕對屬於舉足輕重的人物,官渡之戰中,袁紹擁兵幾十萬,良將千員,謀士無數,但最終卻慘敗於曹軍。縱觀袁紹生平,可知其失敗並不偶然,原因也多種多樣,但主要一點則是其不諳用人之道。


官渡之戰初期,袁紹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曹操採納荀攸之計,引兵延津,佯裝渡河襲擊袁紹後方,乘袁紹分兵之機,再以輕裝部隊回襲白馬。袁紹果然中計,曹操派關羽突襲白馬,斬殺顏良於萬馬軍中;得勝後,袁紹渡河追擊,由此引發了延津之戰,這支軍隊被誘入曹操設下的埋伏,袁紹的又一名將文丑被殺。曹操大挫敵軍銳氣,順利撤回官渡。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決戰之前,袁紹與曹操這兩個統帥人物,一個排斥人才,一個接納人才,兩條用人路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袁紹因剛愎自用,排斥人才而優勢盡失;曹操因善於用人,採納良言,在戰爭爆發之前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為取得官渡之戰的全面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決策基礎、人才基礎。

“軍士未發,糧草先行”,說明了古代戰爭中“糧草”的重要性。官渡之戰的關鍵正體現在對抗雙方的糧草這一根本問題上。袁紹糧草充足,“宜且緩守”;曹操無糧,“利在急戰”。很明顯,總體戰局不利於曹軍。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既然袁紹的優勢是糧草豐足,就應選得力的戰將,下大力氣保住糧草,保證糧道暢通無阻;。謀臣審配早已向袁紹提出:“行軍以糧食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而袁紹卻使“性剛好酒,不得軍士愛戴”的淳于瓊運糧並把守儲糧之地烏巢,當時沮授就向袁紹建議:“派蔣奇另帶一支輔佐的軍隊與淳于瓊相為表裡,以隔絕曹操的抄襲,但袁紹不採納,這已是嚴重的失策;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張郃

更不該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給他獻良策的謀臣許攸,逼其投靠了曹操。許攸為曹操謀劃偷襲烏巢之計。事實確實如此,當曹軍打破了烏巢,戰局即急轉直下,袁軍兵敗如山倒,“於是紹軍驚擾,大潰。紹及譚等幅巾乘馬,與八百騎渡河。”袁紹的得力大將張郃、高覽又投靠了曹操,更使袁紹一方軍心惶惶。

生活问道
2019-05-08

我是生活問道。

《三國演義》中的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纜四員猛將或早或晚都死在了劉備手裡,不得不令人嗟嘆!

先說說顏良、文丑吧!

三國中很多人調侃說上將潘鳳屬於死的最冤的,其實那只是技不如人加上老闆死要面子。

顏良可不是。顏良是實打實的三國猛將,遺憾的是出場沒多久就去領了盒飯。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袁紹與曹操就天下霸主進行了空前的一場大戰。一直披著神祕外紗的顏良終於出現在眾人眼前。白馬一戰,先是連斬曹營中宋憲、魏續二人,後又輕鬆的以不到20回合打敗了徐晃。要知道,徐晃可是和許褚大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武力值絕對也是一流。

如此戰力曹操知道即使許褚上去了也同樣打不過顏良,正在發愁的時候,謀士荀彧出主意讓關羽出戰。理由是:劉備肯定在袁紹那裡,如果關羽殺了顏良,那麼袁紹肯定會遷怒於劉備,如果關羽被顏良殺了,說明名大於實,死不足惜!裡外裡不虧的事,曹操於是派人把關羽請來。

在別人眼裡屬於武功絕倫的顏良,在關羽看來不過是插標賣首之徒。不管顏良是不是以為關羽是來投誠的(我個人認為沒有這個原因),至少《三國演義》中寫的是被關羽一刀斬了。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文丑的死多少有些怪自己。《三國演義》中顏良死後文丑帶兵為顏良來報仇,由於中了曹操的驕兵之計,被張遼、徐晃趕殺。結果二人沒能殺了文丑,卻被文丑反殺不敵敗退,文丑追趕時又遇上關羽殺來。也許是從中計敗退,到反敗為勝追擊,再到能然見遇見強敵,劇情反轉的出乎人意料,於是文丑選擇逃跑。

按理說不佔主動權的時候避戰是正確的選擇,可是偏偏遇到了有赤兔馬的關羽,追上後一刀斬文丑於馬下。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關羽此時雖然是曹操手下,但歸根結底還是劉備的人,所以這筆賬算來算去還得算在劉備頭上。

再說說高纜。

高纜死的時候身份已經換成了曹操的部下。頗為遺憾的是投降了曹操後的高纜,似乎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知道是不是曹操手下相同水平的戰將太多了的緣故?

伴隨著高纜再次出場的結局則是以死亡而告終。

曹操擊敗袁紹後能對他構成最直接威脅的就是劉備,而荊州又是他必須要佔有的戰略要地。只有佔領荊州,剷除劉備,曹操才能繼續統一天下的大業。因此,荊州一戰曹操是傾盡全力的,實力上的懸殊差距讓戰事毫無懸念,劉備被戰敗落荒逃走,而追擊劉備的正是高纜。

對於降將來說,最能體現自己價值和獲取信任的方式莫過於戰場上的表現了,尤其面對的是曹操的心腹大患劉備。

也許就是高纜太過於專心擊殺劉備,所以才犯了兵家大忌,沒有及時觀察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以至於趙雲拍馬殺來居然一五察覺。趙雲本身就是三國中最頂尖的殺手,尤其善於逆境中的搏殺,因此,只是隱密的一槍,就將高纜刺於馬下。

最後死的是張郃。相對於前面三人的死,張郃更多的是悲壯色彩。

同高纜一起投降曹操的張郃,從一開始就深受曹操喜愛,稱張郃的到來如:“韓信歸漢……”由此可見對他的重視程度。

在曹營中,具備張郃智勇雙全的上將並不多,這或許是曹操偏愛他的原因。張郃也打過許多敗仗,尤其是漢中一戰盡墨,讓張飛大敗而回,曹操也沒有因此遷怒張郃。

曹操對張郃的重視在三國後期得到了回報。在三國後期大部分時間裡,張郃始終是蜀漢無法逾越的天塹。終於在第四次出祁山的作戰中,由於司馬懿錯誤的估計了諸葛亮退兵意圖,草率的命令張郃追殺,結果中了諸葛亮在劍閣的埋伏被射中膝蓋而死。

按照《三國演義》中的描寫,袁紹手下四員上將,應該應了那句話“生的平凡,死的憋屈”。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記載中對於幾個人的描述:

顏良:《三國志.武帝紀》中描述的與《三國演義》中沒有太大的出入,至於期間說過什麼話只能是個迷。

顏良與郭圖(袁紹謀士)、淳于瓊鎮守白馬,曹操採用聲東擊西戰術,用張遼和關羽為先鋒突襲白馬。因為是突襲,顏良屬於倉促應戰,被關羽刺於馬下。

對於顏良的死,戰前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曾做過預測:“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如果說荀彧是曹操的人說話有鼓舞士氣之嫌,那不妨再看看沮授對顏良的評價:“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我們再來看看文丑,同樣是《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斬殺顏良後,曹操清楚白馬並不是理想的用兵之地,於是率軍向官渡轉移,走到延津時被文丑和劉備率領的大軍追上。

曹操知道硬拼不過文丑,因此採用了驕兵之計,將隨身財物輜重沿途拋棄。果然,沒有嚴明紀律的文丑部下只顧哄搶,全然沒有防備的文丑和劉備被600騎兵衝殺。文丑稀裡糊塗的死於亂軍之中,劉備趁亂再次逃走。

在官渡之戰前,孔融曾不無擔心的說:“顏良、文丑,勇冠三軍”。但是不得不說,荀彧做出的判斷更加的毒辣。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高纜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都是個純悲劇人物,甚至連生猝年都不祥,《三國志》中只提到了歸降曹操,至於其他的信息就沒有記載。因此,還是按照《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做為他最後的歸宿吧,畢竟“瓦罐難免井口破,將軍不免陣中亡。”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我們最後來看看相對命運最好的張郃吧!

張郃自降了曹操後一直得到重用,首先第一個就是因為張郃與高纜的歸降,大大加快了袁紹滅亡的步伐,也讓曹操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勝利。

其後張郃不負眾望,屢立戰功,成為曹操的肱骨之臣。在三國後期蜀魏徵戰中,張郃更是成為了諸葛亮最忌憚的魏國將領,除掉張郃一度成為諸葛亮的頭等大事。

在第四次出祁山失利後,諸葛亮退守祁山。《魏略》記載,張郃是反對追擊諸葛亮的,但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結果中了諸葛亮的埋伏,被射中膝蓋而死。後人都認為是司馬懿與張郃不合,故意安排張郃去送死。至於真實的原因,恐怕只有司馬懿才知道了。

後人對張郃評價頗高。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說:“王保保以鐵騎勁兵,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謀臣如攸、彧,猛將如遼、郃,予兩人能高枕無憂乎。

《三國演義》縱然是大篇幅虛構的歷史載體的小說,但是很多情節還是忠實的遵循歷史,尤其是對於張郃的記載。這或許也是受張郃人格魅力的感染吧!

爱尚文史
2019-05-07

袁紹帳下四員虎將分別是顏良、文丑、高覽、張郃;顏良、文丑二人,在“演義”中被關羽所殺;高覽被趙雲一槍刺於馬下,死於非命;張郃之死,與正史比較接近,追擊諸葛亮的北伐軍,被伏兵射死;

關於這四員猛將的死因,我想從正史的角度出發,詳細的分析一遍;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顏良

  • 顏良,袁紹方第一上將,顏良之死,在正史中,也是被關羽殺死的,而且是萬軍叢中斬殺,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有一點我必須得說,單槍匹馬於萬軍叢中斬殺大將,在正史中基本上是扯淡;現實世界,能敵萬人者,不可能存在;關羽斬顏良的實際情況,應該是兩軍交鋒之際;
  • 曹操方的先鋒部隊,由關羽、張遼統領二將統領,曹操使用荀攸的計謀,使二人突襲顏良,顏良慌忙應戰,全軍潰敗;關羽斬顏良,應該是在兩軍交兵之際,關羽見到了顏良的帥旗,衝上去單挑顏良,結果顏良武藝不佳,被關羽斬殺了;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文丑

  • 文丑之死,跟關羽就沒關係了,文丑死於亂軍混戰之中;依然是荀攸的計謀,執行者是曹老闆;
  • 當時方只有五六百人,而文丑、劉備的追兵,多達五六千,十倍於曹操;所有人都很害怕,勸說曹操退守大營;只有荀攸反對撤退,其實抓住劉備、文丑軍的弱點,出其不意將其擊敗,斬殺大將文丑,劉備倉惶奔逃;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高覽

  • 高覽的生死,與“演義”中差別還是有的,演義中被趙雲刺死,正史中並無此記載;
  • 高覽與張郃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同時脫離袁紹,投靠曹操,曹操任命的官職也都是一樣的,他的軍事能力,應該不弱於張郃;但是,高覽投曹後,卻離奇的失蹤了,對於他的生死,並沒有任何記載;高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再沒有任何領兵記錄,他的死,也成了千古迷案;但是,被趙雲斬殺的可能性應該不大,這麼一個大將,被敵國大將趙雲斬首,史書不可能一點記載不給;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張郃

  • 張郃之死就不用多說了,與演義基本雷同;正史中,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敗,退軍之際被張郃追趕,激戰中,張郃被流矢射中,死於非命;

如切如磨
2019-05-14

在蘇州長篇評話《三國》裡,這四位被譽為“河北四庭柱”,即顏良、文丑這對難兄難弟,加上張郃、高覽二將。在當初袁紹手底下確實是名噪一時的大將。可惜下場都不咋地。

顏良、文丑在演義中做了關二爺的背景牆。

顏良在萬軍中被突襲刺殺,文丑被追斬,兩者成就關公赫赫威名。《三國志》中也記載顏良死在關公手裡,過程和演義所寫差不多。文丑卻是死在亂軍之中,是不是關公所殺沒有記載。但關公就是在此戰過後,感覺立功報效了曹操的恩德,決然離開曹操去尋找失散的劉備。

高覽在演義裡做了趙子龍的槍下亡魂。

高覽追擊劉備,逼得他走投無路,幾欲自殺。黃巾劉闢用小命擋了一擋,趙雲及時趕到,秒殺高覽。真是也不想想,劉備能是那麼好殺的?

正史裡高覽隨張郃官渡之戰中一起投降了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之後便再無關於他的事蹟記載了。

張郃其實是四將中最大頭的一位。

張郃是真正的將才,勇而有謀。降曹後隨曹操東征西討,屢立戰功。又與夏侯淵一起鎮守漢中前線。在夏侯淵被黃忠陣斬後,又代他出任統帥,全軍而退。既有威望又得軍心,無論在演義還是正史中都是魏國的中流砥柱,蜀國的心腹之患。

演義裡,西蜀將星凋零,張郃遂成大患,無人可擋。諸葛亮在木門誘敵,本欲殺司馬懿。張郃輕身追擊,被射殺。正史中,也同樣記載張郃追擊蜀軍,在木門中伏被射死。但《魏略》記載,張郃是被司馬懿強逼去追敵,導致身死的。

想當時,司馬懿正逐步蠶食曹魏軍權。張郃作為曹魏皇族的心腹,軍中元老舊臣,既有威望又有軍心,自然成為司馬懿的眼中釘肉中刺。借諸葛亮之手除去,正是司馬懿最高明最無後患的選擇。所以張郃死於司馬懿的圈套,應該是大有可能的。

小小小百科全书
2019-05-09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袁紹手下所謂的四大虎將也就是後世人稱的“河北四庭柱”而這四庭柱實際上就是指的顏良,文丑,張頜,高覽四人。而“四庭柱”這種說法和“五子良將”“五虎上將”一樣都是後世對於三國時期魏蜀吳陣營將領的稱謂。實際上在三國時期並沒有這些說法。很多人認為顏良,文丑,張頜,高覽跟了袁紹算是“明珠暗投”了。如果四人跟隨一個更加賢明的君主肯定會青史留名的。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河北四庭柱”在歷史上兩死兩降。顏良死的憋屈,文丑死的冤枉,高覽更是成了路人甲的存在。唯獨張頜好一些。在歷史上起碼有了相當的記載。在《三國志》中,除了張頜之外,其他三人都沒有單獨立傳。對於其他三人的描述也通常都是在別人的傳記裡一筆帶過。由此可見此三人的存在感極低。但除了張頜之外其他三人真的如此不堪嗎?其實也不盡然。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眾數十萬,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騎萬匹,將攻許。從這一點歷史記載可以看出,顏良文丑乃是袁紹手下統軍大將。可以說是袁紹軍中的武將代表性人物,業點明瞭兩人統帥的能力。而袁紹做為當時天下最大的諸侯,其手下武將自然不可小視。《三國志》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這一段通過大儒孔融之口我們又可以瞭解到顏良文丑武力值那是相當不錯的。在古代能用上勇冠三軍這個稱謂的都不是簡單人物。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而歷史上顏良在兩軍陣前被關羽所殺也著實被人驚歎。關羽的武力值這個不否認,單關羽斬殺顏良在我看來偷襲的成分居多。因為以顏良的武藝來說,即使他不是關羽的對手也不至於被一刀斬殺。而實際上的關羽也沒有那麼變態的能力。而且當時劉備正好投靠在袁紹麾下,顏良在面對關羽的時候很可能是想招降關羽,或者認為關羽是來投降攀談的。所以對關羽放鬆了警惕之心。這才被關羽所趁,一刀斬殺。否則的話,關羽根本沒有能力秒殺顏良。關羽擊敗顏良這個很可能。但是一到秒殺這就誇張了。而文丑死的就太冤枉了。本來和劉備一起領著騎兵追擊曹操。但是警惕性不高,越追兵力越分散。最後文丑中了曹操的計,被殺於亂軍之中。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再說張頜高覽這對難兄難弟。在官渡之戰中兩人本來是要救援烏巢的淳于瓊。但是見到淳于瓊兵敗後,知道以袁紹的性格回去也會被袁紹給殺掉。所以兩人就乾脆投降了曹操。從這裡來看。兩人有點貪生怕死的嫌疑。曹操對於張頜的投效還是十分高興的。據記載太祖得郃甚喜,謂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曹操把張頜比作韓信。可見曹操對於張頜是十分看好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曹操這個人性格多疑,對於權利的把控也是比較嚴格的。除了曹氏和夏侯氏自己家人之外,曹操對於其他的外姓將領都保留了一絲警惕。更別說張頜也算個“三姓家奴”吧。先後投效過韓馥,袁紹,曹操。所以雖然曹操很重用張頜。但是一直也沒有給過張頜獨自領軍的權利。也就是說張頜一直以來都是二把手。從來沒當過一把手。後來在三國後期張頜也成為了蜀漢大敵。諸葛亮也一直是張頜為對手。張頜最後也死在了戰場之上中箭而亡。
袁紹手中曾有4位虎將,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另外兩位下場如何?

最後就是高覽了。高覽在歷史上的記載實在是少的可憐。和張頜一起投降了曹操之後,高覽就好像消失了一樣。有說高覽離開時軍隊變成了平民。也有說高覽病死的。但都沒有確切的記載。但高覽和其他三人能並稱為河北名將。單純看這一點高覽也差不到哪去。但由於沒有後續記載。高覽也只能算是一個“失蹤人口”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