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7 個回答
拓跋翰
2017-11-03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各地的藩王都是非常安分的,對南京的中央政府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威脅,他們都在自己封地上老老實實的待著,可是在朱元璋逝世,朱允炆即位之後,各地的藩王就沒有這麼本分了,因為即位的朱允炆在他們這些久經沙場的叔叔們眼裡,實在是太嫩了,對於這個侄子做了皇帝,他們這些手握兵權的叔叔們,心裡還是很不服氣的。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朱允炆對於如何處置這些手握兵權的藩王叔叔,也是絞盡腦汁,寢食難安,因為如果他現在不拿出處置方略,等到這些藩王繼續做大,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時候,那時將更加的麻煩,於是他在齊泰,方孝孺等人的輔佐下,開始了削藩。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朱棣面對皇帝朱允炆的削藩,他剛開始也是很害怕的,雖然他一直都覬覦皇位,但是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他還是不敢造反的,因為一旦造反,也就等於把腦袋掛在了褲腰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失敗他朱棣一家滿門將無一人能夠活命。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由於朱允炆削藩政策的力度過大,使得朱棣覺得如果不反,朱允炆也不會放過他的,既然左右都是一死,何不放手一搏,這樣還有一絲生的希望,至此朱棣下定了造起兵造反的決心,不過天佑朱棣,最終成功奪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喵姬
2017-11-03

自古君王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

帝王不管是兄弟、妻兒、父母,只要傷害了其利益,想殺就殺,毫無感情可講。朱棣和侄子就是水火不容,只能留下一人,只是歷史選擇了朱棣而已。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做的最失敗的就是削藩。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朱允炆感受到了威脅,於是下令削藩。策略是先削力量弱的藩王,最後再來拿下燕王朱棣。

朱棣可不是吃素的,原本就想起兵謀反,正愁沒好的藉口,這不剛好師出有名了。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有人要拿刀殺你,你能安心地坐著讓他殺嗎?那些被削掉的藩王,肯定想反抗,無奈力量太弱,只能被削。局面已是有你朱允炆就沒我朱棣了,我還會管你是我侄子嗎,我是你叔叔你都不管!我不反抗只能被削,我反抗還有一線生機,我肯定要殊死一搏。

至於有沒有一把火燒死建文帝,那都是未解之迷了。

人若真有投胎轉世之說,千萬別投進政客的家庭,還是做個布衣安安穩穩過一生。

鲜于思
2017-11-03

太祖死後皇孫朱允炆繼位,這就是建文帝。上仼伊始,在文臣方孝儒等進諫下,建文帝開始推行消藩政策。當時的形勢朱元璋建立大明後,把功臣武將基本都幹掉。而把自己的兒子們封到地方並擁有軍隊而形成藩鎮。而在各藩鎮中又屬永王、寧王、燕王(朱棣)勢力最大,在這三個王爺中,又屬燕王最能打。文治武皆是魁:首。當中央開始消藩後,朱棣發動叛亂,經過三年的戰爭,朱棣造反成功。

北京西七环
2017-11-03

不造反,連王爺都沒有的做。能不反嗎?同樣是銷蕃,朱棣做的就好,採用移番策略,保住王爺的富貴,也保住了自己的江山。同樣的策略,建文帝沒有聽,非要弄死叔叔們,結果能征善戰的叔叔們,推翻了侄子的江山。移番是給夠級別的王爺,不固定的封地,避免做大造反。銷蕃是降級,撤職還要查辦,換成誰都要造反。

历史人物风云
2017-11-03

為爭皇位,親父子都不講道理,更何況是侄子

大声疾呼叫醒装睡的人
2017-11-03

侄子要削藩,等於要叔叔的命。朱棣不願束手就擒,索性魚死網破造反奪了侄子的江山自己做皇帝。在爭奪皇位這件事上,誰要是仁慈就等於自殺。朱允炆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颜威说历史
2017-11-03

要當皇帝。追求自由與夢想,因為在古代,皇權至上,皇帝或許才有機會踐行獨立,自由,平等的人性追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