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博物院看清代竹雕筆筒,想起自己家也有一個,還是韓國地攤買回的
書影
1/10 在四川成都遊覽省博物院,看見有一個展廳展出了十幾個竹子做的筆筒,非常精美,都是清代的。
2/10 所謂筆筒就是以筒狀盛筆的器皿,文房用具之一。雖然不屬“文房四寶”,但是中國古代除筆、墨、紙、硯以外它是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深的文人雅士喜愛。
3/10 筆筒雖然很實用,但它的歷史並不長,最早是出現在明朝中晚期,到了清朝才大量出現了。\n
4/10 古代筆筒材質有很多樣,使用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而竹子做筆筒不僅容易,而且好存放,所以現在傳世的清代竹筆筒很多了。
5/10 據說最早的一件竹筆筒在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是朱鬆鄰制松鶴紋竹筆筒,朱鬆鄰是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間嘉定派竹刻的開山始祖。
6/10 為什麼明代的竹筆筒卻很少見呢,主要是當時雕刻工藝不成熟,而到了清代,竹刻名家層出不窮,也就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竹雕筆筒。
7/10 而成都博物院所展覽的都是清朝的竹筆筒,此時的筆筒理念成熟,竹雕記憶也相當高超了,可以在竹子上刻出幾個層次,多個神態不同的人物。
8/10 興致勃勃看博物院的清代竹雕筆筒,突然想起自己也有一個,寫這篇文章時找出來放在ipad上拍幾個畫面照片,自己收藏的筆筒雖然在精美上同博物館藏的有差距,但也不錯的,關鍵是幾年前在地攤上買的,也沒有花幾個錢。
9/10 這個筆筒是早年在去韓國遊玩時,在東大門一個地攤上發現的,玩古玩朋友一眼看出它是清代的,就勸我買下,具體多少韓幣忘了,大約合200人民幣左右,那次逛地攤還買了幾本民國早期版的線裝書,都有快百年曆史,有一部是一碰就碎的《本草綱目》。
10/10 多說一句,朝鮮過去深受中華文明影響,古時完全使用漢字,推崇中國文化,以前去韓國能在地攤上買到好多中國的古書、古物、甚至文物的,我還買到過一把清朝紫砂壺。
2018-11-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