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10 個回答
秉烛读春秋
2019-04-19

金聖嘆人頭落地,那頭顱滾出數丈,突然從左耳跳出了一個紙團,監斬官打開一看上面寫著一個“好”字,隨之頭顱的右耳也滾出了一個紙團,上面寫著一個“疼”字,連起來就是“好疼”。

這就是明末清初一代批評家金聖嘆最後的歸宿,他用調侃的口氣面對死亡,到死都不改其玩世不恭、桀驁不馴的態度。

金聖嘆是一個怎樣的人?

金聖嘆(1608~1661)今江蘇蘇州人,小時候家貧,但人很聰明,有過目不忘之才,18歲中秀才,接下來是考舉人。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假如金聖嘆按部就班的一步步走下去,我覺得他不會被清廷砍頭,相反有可能像他舅舅錢謙益那樣做個高官。

但是人生不能重來,金聖嘆考中秀才後就止步不前了。原來他迷上了看《水滸》《西廂記》之類的書了,這種書籍在明、清時期屬於禁書。

他偷看也就罷了,竟動筆評論起這些書,不僅如此,他還蔑視科舉考試,本來憑他知識能夠考中狀元,走一條致仕之路。

但他屬於文人中的異類,每次考試不好好答題,故意寫些不著邊際諷刺挖苦之類的對子,名落孫山也在情理之中。

金聖嘆批評時政總是說些尖酸刻薄之言,你可以看不慣清朝的統治,你可以不出仕為官,但不要和傳統禮教為敵。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說實話,我真看不懂金聖嘆到底是憤世嫉俗還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比如他的舅舅錢謙益原來是明朝崇禎帝的禮部侍郎,後來清朝入關做了順治皇帝的禮部侍郎。

他舅舅的行為暫且不評,作為外甥的他竟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舅舅,在眾人鼓動下寫下了這樣的對子:“一代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錢謙益當著眾人的面差點碰死。

金聖嘆口口聲聲說崇拜孔子,但孔子的“仁、智、禮、義、信不知道他讀懂了多少?至少他不懂尊敬長輩,不要忘了“孃親舅大”這句古語。

金聖嘆如果是出於義憤也就罷了,畢竟清朝在入關之初做了一些不地道的事。可是當順治皇帝看了他寫的書評時誇獎了他幾句,他竟向北叩頭痛哭流泣拜謝。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真看不懂金聖嘆。也許他很想出仕做官,但囿於平時的狂放不羈抹不開臉去圍著皇帝轉,況且他羞辱舅舅的事盡人皆知,這樣一來無形之中斷了自己的退路。

既然如此就破罐子破摔吧!金聖嘆離經叛道、嬉笑怒罵遊戲人生,從一個聰明少年,一步步淪落成了一個癲狂的老年人了。

金聖嘆為何被清廷砍了?

都說年輕人“叛逆”情有可原,畢竟心智還不健全。但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金聖嘆到了50多歲依然不改初衷。

順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五日,清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清世祖福臨(順治帝)駕崩了。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本來這事和金聖嘆無關,既然他不愛清朝,順治死了他應該高興才是,結果他去哭廟,隨後被清廷抓了起來。歷史上稱之為“哭廟案”。

金聖嘆被殺遠沒有“哭一哭”這麼簡單。內情其實是這樣的:

金聖嘆的“父母官”,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為了完成稅收,鞭打辱罵百姓,激起了蘇州士人的憤怒。

三月初,金聖嘆與100多個士人到孔廟聚集,悼念順治帝駕崩,藉機發洩心中的憤懣,講真這是“借死人壓活人”。

金聖嘆等人到衙門給江蘇巡撫朱國治上呈狀紙,控訴縣令任維初的不法行為,要求罷免其職。

金聖嘆一行人就不想想,縣令收稅不就是為了大清國庫豐盈嗎?巡撫肯定要維護縣令的利益,畢竟還要靠基層官員辦事。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朱國治下令逮捕了其中11人,併為任維初遮掩迴護,上報京城說士人暴亂抗稅,並驚動先帝之靈。

清朝有意威懾江南士人,(腦補揚州十屠,清廷怕再鬧事)。增加批捕了金聖嘆等七名士人,隨即在南京會審,嚴刑拷問後以叛逆罪判處18人斬首,這才是金聖嘆被殺的原因。

說句難聽的話,金聖嘆算是趕上這撥了。這些人夠冤的,本來是正當訴求,結果被判謀反。

我們可以退一步想,假如金聖嘆平時不那麼叛逆,他還會被判刑嗎?要知道,他舅舅當時是朝中說一不二的重臣,假如他不羞辱舅舅,錢謙益能看著自己外甥身首異處嗎?

古語云:不作不死,金聖嘆就是明末清初的憤青。和三國時的孔融一樣,都是“小時了了,大必未佳”之人。(我不否認金聖嘆有文采,他評的《水滸》《西廂記》很精彩。當初孔融還是建安七子之一呢,最後不是一樣被曹操殺了?)

金聖嘆被關押期間,他的兩個兒子蓮子、梨兒去看他,兩個兒子哭得淚流滿面,而金聖嘆還有心情開玩笑,說,我給你倆出個對子,上聯是:蓮子心中苦。兒子們哪有心情理他,他自己對道:梨兒腹內酸。說罷嘿嘿笑了兩聲。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金聖嘆的笑比哭都難受,他就不想想,“你死了家中妻兒老小咋活?”金聖嘆你也太自私了,為了揚名立萬,為了虛無的狂士之名拋妻棄子,值得嗎?

種上蒺藜收穫刺,別指望你舅舅來救你了。

金聖嘆後悔來不及了,他只能硬著頭皮把狂士之名的身份做足。金聖嘆臨死前,神祕兮兮的對獄卒說,我寫了一封信,麻煩交給我的家人吧?

獄卒答應他並接過了信,轉頭交給了領導任維初“審查”。

任維初一看差點沒氣死,頭5個字是,“字付大兒看”,金聖嘆沾了縣令光了,任縣令做了一回他的大兒子。

後面是“花生與豆乾同吃,有胡桃(核桃)滋味”,此法流傳下去,吾死無遺恨矣!”得了,金聖嘆你夠瀟灑的,我服你了,縣令心中暗罵。

金聖嘆被押赴刑場,劊子手手起刀落,頭滾出多遠,於是出現了文中開頭一幕。

文/秉燭讀春秋

木剑温不胜
2019-05-13

我們所知道的金聖嘆是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他的文學批評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評點的《水滸傳》《西廂記》等作品,都以新的視角論述自己新的觀點,甚至脂硯齋評點紅樓夢都借鑑模仿了金聖嘆。而對於金聖嘆其人,愚以為卻是個怪才。《金聖嘆先生傳》裡描寫道:“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好飲酒,善衡文,評書議論皆發前人所未發”。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金聖嘆,生於明萬曆年間,少時家境貧困,但是愛好讀書,勤奮好學,後考取秀才,原名金採,後改名金聖嘆,來源於“金人在上,聖人焉能不嘆”他也被譽為古今第一狂人。據說他參加科舉考試一個題目是“西子來矣”西子也就是西施,金聖嘆在科考中開玩笑說西子從西邊來了,惹惱了主考官,在古代走仕進之路才能走向人生巔峰的時候,金聖嘆可以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可謂是狂妄至極。後來他自己開了一個私塾,自己編教材,他在歷史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不是來源於仕途,而是來源於自己偉大的靈魂。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十一歲開始學習佛學,將佛學和儒家思想緊密結合,後來看上了《水滸傳》和《西廂記》等書,當時的小說一是被邊緣化,二是被列為禁書,他不僅看起來,而且還興致勃勃地評論起來,這些當時的異類書籍,在金聖嘆看來,它們是對於男女愛情的歌頌,對《西廂記》中的愛情和叛逆卻大加欣賞。

在政治思想上也是一個異類,不為當時的人所容,他不滿於當時的政治狀況,所以拒絕入仕為官。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那為什麼他最後被殺掉了呢,自己當自己憤世嫉俗不問世事的人不好嗎?

其實他的死因也是來源於官官相護,他發動了百餘個知識分子,聯名上書江蘇巡撫朱國治,控訴縣令任維初不作為,不配當個父母官,逼巡撫將這個縣令的官職給罷黜。可以說他這個想法太幼稚,縣令,巡撫無論幹什麼不法行為,只要對朝廷有利,朝廷才不管你百姓怎樣,這就讓人想到《大明王朝》裡的改稻為桑,只要可以增加稅收,讓朝廷國庫豐盈,那些當官的才不會顧忌到百姓的死活,這也一樣,朱國治也因此以金聖嘆發動暴亂為由,加上當時順治皇帝剛剛駕崩,官官相護,就定了金聖嘆等十幾人的罪名,後被判斬首示眾。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但是面對死亡,金聖嘆卻毫不畏懼,據傳他在被斬首的時候,還向劊子手開玩笑,腦袋落地的時候,耳朵裡滾出來兩個紙團,上面寫著好疼,一代文學批評家,中國文學史上的批評巨擘就這樣走完了他的一生。

奕天读历史
2019-04-30

金聖嘆,生活在明末清初,最大的成就,就是點評、改編了《水滸傳》、《西廂記》等文學名著,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文學批評模式,是舉世公認的文學批評大家。

金聖嘆向來都是一個奇異的存在。他的奇異之處,就在於他獨特的思想觀點,以及坦坦蕩蕩的行事風格,看似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卻是一個講求實際,具體事務具體分析,形成自己觀點的人。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金聖嘆的一生充滿了矛盾。他篤信佛教,勸人向善,卻又對佛教的清修戒律不以為然,常常率性而為,狂放不羈。他認同儒家思想,敬佩杜甫的忠君愛國,也為孔聖人而讚歎,還因此取字為“聖嘆”。但是,他一邊認為王命和禮法不可違,認同禮制教化,譴責流寇盜匪,卻又一邊同情被欺壓的百姓,批評官府的苛政,認同“官逼民反”的事實。

金聖嘆認為宋江造反是抱著自己的私心,因此極其的鄙視厭惡宋江。但是,他卻對真正受害的武松等人,抱著極大的同情和好感。他同情《水滸裝》中的綠林好漢,卻又不滿於他們的無法無天。看來,金聖歎絕對是一位理想主義者。

金聖嘆認同忠君報國,他認為食君之祿,就應該忠君之事。所以,他也很嫌棄他的舅舅東林黨首錢謙益,諷刺錢謙益就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即錢謙益作為大明的三朝元老,卻貪生怕死投降了大清,就是一個跳樑小醜、大奸臣。

按照儒家傳統,在古代晚輩罵長輩,是大逆不道之舉,而金聖嘆卻不以為意。可見,金聖嘆並不是一個完全拘泥於大道理、死道理的迂腐學究。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相反的,金聖嘆認為自己並未入明朝為官,因此就不用有此負擔。金聖嘆在崇禎年間,曾以頭名的成績考中秀才。但他中秀才之後,無意仕途,而是以讀書著述為樂。因此,他的功名也就僅限於秀才,而且也從未入仕為官。

金聖嘆覺得自己作為一個普通百姓,誰做皇上無關緊要,他更看重當前的皇上是否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而他自己是否能夠繼續讀書,寫出更多的著作。對於大多數普通百姓來說,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畢竟都是底層的貢獻者,而不是既得利益者。

因此,當他聽到順治皇帝誇讚他的文章寫得好的時候,金聖嘆是“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金聖嘆才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不掩飾不做作,隨心隨性而為,認為好的就是好,壞的就是壞,然後去隨心意去做就是了。他不像錢謙益之流,都是語言上的偉人,行動上的矮子。

正是金聖嘆的這種性格,最終也害死了金聖嘆。畢竟社會很現實,而現實又很殘酷。

金聖嘆在五十三歲時,被稱為清朝“江南三大案”之一“哭廟案”牽連,最終被判處叛逆罪抄家處斬。

事情的經過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1661年,吳縣新任的縣令任維初到任後,私取公糧三千餘石,用以自己揮霍。任維初為了彌補虧空,將糧食攤派給了老百姓,讓老百姓在繳納稅糧時多繳。這在當時基本上都是慣用手法,什麼火耗銀之類的,名目繁多。總之,清朝的官府想要讓老百姓多繳糧,有的是辦法。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那老百姓繳不上來怎麼辦?任維初統統以拖欠稅糧為由,全部逮捕,鞭打,拷問,逼繳公糧。

以金聖嘆為首的江南士人聽聞後,非常同情這些農民的遭遇,並憤慨於任維初的做法。當時適逢順治駕崩,金聖嘆就寫了《哭廟文》,和一百多名士人,到順治的哭靈廟前聚集悼念,藉機發洩憤怒。其實,這些人也就是藉助順治的靈位,希望清朝廷能夠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而已。

金聖嘆《哭廟文》寫道:“順治十八年二月初四,江南生員為吳充任維初,膽大包天,欺世滅祖,公然破千百年來之規矩,置聖朝仁政於不顧,潛赴常平乏,夥同部曹吳之行,鼠窩狗盜,偷賣公糧……”揭發了任維初的罪行。

這些士人同時還到江蘇巡撫衙門,找到了時任江蘇巡撫朱國治,呈上了狀紙,控訴任維初的罪行,要求罷免任維初的官職。

戲劇性的部分來臨了,原本這只是一樁縣令貪沒公糧,逼稅毆打百姓的普通案件而已。結果呢,最後卻被江蘇巡撫朱國治夥同清廷,狼狽為奸,一同給斷成了一樁“謀逆大案”,處死了十八名士人,徒刑流配無數。

朱國治在收到狀紙後,袒護任維初,拘捕了告狀的士人。同時,他上報朝廷,說是諸生倡亂抗稅,並驚動先帝之靈。清廷當時立國不久,正想借機震懾江南士族。於是,上下配合,共同製造了這起有名的冤案“哭廟案”。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清廷令朱國治徹底嚴查。朱國治在接到諭令後,先後逮捕了數十名江南士人,而金聖嘆被作為首犯拘捕。經過會審和嚴刑拷問之後,包括金聖嘆在內的十八人被判處斬首,其餘人則是罰金、徒刑、流放。而所謂的主犯金聖嘆,財產充公,家屬發配東北。

金聖嘆死了,但是金聖嘆的著作和思想留了下來,金聖嘆的事蹟也留了下來。這也將醜陋的清廷,所秉持的所謂“仁政”的真實面目昭然於天下。清廷、清朝官員、士人和百姓的作為和結局,全部濃縮在了這件看似尋常的“哭廟案”中。

這也正應了孟子的名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清廷根本就不關心百姓疾苦,那麼清朝天下的百姓會如何呢?清朝的滅亡,在清朝建立之時,已經註定了。

白话历史君
2019-04-21

金聖嘆之死源於“哭廟案”!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順治皇帝過世之時,朱國治(時任江蘇巡撫)設靈哭祭。當時因為大家對任維初(時任知縣)這個貪官相當地不滿,於是,以金聖嘆為首的一幫文人,有樣學樣,拿著文書跑到孔廟去哭祭。然而這樣觸犯了順治帝的靈位,犯下了大不敬之罪,這些人包括金聖嘆在內,全部被處死。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至辰刻,獄卒於獄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旌,口塞慄木,挾走如飛。親人觀者稍近,則披甲者槍柄刀背亂打。俄爾炮聲一震,一百二十一人皆斃死。披甲者亂馳,群官皆散。法場之上,惟血腥觸鼻,身首異處而已。”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關於“哭廟案”的是非眾說紛紜,也可以說歷史上的一筆糊塗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清朝早年入關後殘暴統治的一個縮影,因為“哭廟”歷來有之,在蘇州一代,當官府有不法之事不當之舉,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聖人哭訴後,更召集民眾向上級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勢眾的“哭廟”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視而採納。而到了清朝,卻是這樣的結果,可想而自,金聖嘆死的很冤,算是倒黴。

或許是因為金聖嘆的處事相對地高傲,並沒有將外界某些人的質疑放在心上。也正是因為這樣子的一種高傲,使得金聖嘆最終走上了死於刀下這種悲慘之路。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金聖嘆在獄中給家裡的人寫信之時,感嘆自己非常地悲慘,這種倒黴事讓自己撞了個正著。可是,如果他沒有那麼高傲地多事,也就不會死於刀下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金聖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以及貢獻,這裡可以從兩個側面來說,第一個,就是他對白話文以及通俗文學宣傳跟提倡,如果沒有象金聖嘆這種有才情、有遠見的人去宣傳推廣白話文的話,相信白話文在歷史上是肯定要倒退好幾年了。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至於通俗文學就更不用說了,在周遭那麼多人不去接觸通俗文學的情況之下,金聖嘆依然以自己的一片熱誠,讓後來的很多人感受到通俗文學的魅力所在。第二個,就是金聖嘆對文學批評的另闢新方向,從金聖嘆的前人,到金聖嘆的同輩人,大家都在文學批評的過程中,儘可能地走相同的路線,可是金聖嘆認為自己的文學批評應該有所不同,因此,也就有了不少留傳下來的文學批評著作,在當時算是比較奇特跟幾分怪誕的。

他的評《水滸傳》非常值得一讀!

史圖行者
2019-05-17

像我這種一天到晚窩在辦公室的肥宅,自以為生在了一個狂放不羈年代的人,在看完金聖嘆的生平之後,真是覺得自己平庸的一個好服帖,幽默到一個好無趣。他是清朝文化界的周星馳,玩世的態度或許不必效法,但他豁達的心境卻值得忙碌到麻木的現代人學習。人的一生有太多看著重要但其實根本不重要的小事,不要讓這些小事吞噬了你寶貴的人生。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扯得有點遠了!

在回答問題前先來介紹下金老先生,他是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原名張採,字人瑞,號若採。因為後來過繼給了姓金的親戚所以也改金姓,至於這個家喻戶曉的別號“聖嘆”,據說是他出生時自家附近孔廟裡的老夫子忽然嘆了口氣,於是便自封“聖嘆”。他是清初有名的文學批評家,以評論“六才子書”而享譽清朝文壇,所謂六君子書就是指《水滸傳》、《西廂記》、《莊子》、《離騷》、《史記》及《杜詩》。他的一生從未入仕,卻以超俗的文采留名於世。在清兵入關時,他說:“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以隱喻滿人不識華夏文化。他視金錢如糞土,大有古代文化人的傲骨和張狂。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話說金聖嘆年輕時參加鄉試,那屆的考題為“西子來矣”,題意要求以越國的西施出使吳國為背景給與評說。面對這樣的試題金聖嘆想都不想奮筆疾書:開東城,西子不來;開南城,西子不來,開北城,西子不來!開西城,則西子來矣!西子來矣。主考見他把功名視若兒戲,即在捲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於是,金聖嘆名落孫山。如果說金聖嘆的考試之舉是對當時科舉制度的藐視,那麼他批判自己的舅舅則表現出了古代文人常有的氣節。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金聖嘆有個舅舅叫錢謙益,說到這錢謙益我在之前的回答裡也有所提及,他是明朝萬曆、天啟、崇禎三朝元老,是當時一代大儒,東林黨領袖,在明朝被東林黨玩倒臺之後本想做個有氣節的文人,打算跳湖自盡,但是後來發現湖水太冷於是果斷降清混了個禮部侍郎。

這天錢謙益大壽,宴請賓朋,作為外甥的金聖嘆儘管心裡十分看不起變節的舅舅,但是迫於家中老母的威嚇,也前來祝壽。酒席上有人提議:“錢大人、令甥乃江南才子,今日盛會,正好置酒論文,讓我等開開眼界。”話音未落,眾人皆附和。金聖嘆也不推辭,站起來淡淡一笑:“盛情難卻,那就只好獻醜了。就提一對聯給各位助助興!”只見金聖嘆提筆一揮,寫道:“一個文官小花臉”,眾人見後,面面相覷。老舅錢謙益更是氣的鬍子都直了。只見金聖嘆不慌不忙,接著寫了四個大字:“三朝元老......”眾賓一見,臉上露出笑容,錢謙益見到外甥筆鋒一轉忙讚道“人瑞,真人才也!”誰知金聖嘆冷冷一笑,刷刷刷寫完後面三個字,把筆一扔就跑了!等眾人反應過來卻見對聯上寫的是“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錢謙益頓時氣的兩眼一翻白,背過氣去。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這樣一個狂放不羈而且帶有反清思想的文人,清政府怎麼能容得下呢。於是藉著一起案子,就把金聖嘆給辦了。這案子就是清朝江南三大案之一的“抗糧哭廟”案。

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順治帝駕崩於紫禁城養心殿。二月一日,順治帝駕崩的文書傳到蘇州,按照當時的制度,全國各地都要到當地的廟中去設靈哀悼。由於當時清廷對於反清思想最嚴重的江南地區施以苛徵重稅,導致素以魚米之鄉文名與世的江南各縣民不聊生,上任還不到一年的吳縣知縣任維初在徵收公糧時因怕不能徵收到足夠的糧食難以覆命,所以對不按時繳糧的百姓採用竹片鞭打,結果打出了人命,激起民憤。金聖嘆同情百姓遭遇,寫了一篇“揭帖”率領當地的讀書秀才到文廟藉著哀悼順治帝的名義控訴縣官,約有百餘人聚集在廟裡,這也引來的吳縣周圍四鄰八鄉的農民,他們各個群情激憤,最後演變到上街遊行示威,要官府給個說法。當得知巡撫朱國治將在當地設幕哭靈時,便將矛頭指向包庇部下的江蘇巡撫朱國治。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之前說了當時清廷對於江南地區的反清思想已經甚感惱火,所以對於這樣的非法集會和遊行事件,巡撫朱國治採用了最強硬的手段進行鎮壓,並且下令逮捕帶頭的幾個人,而偏偏不巧的是金聖嘆雖然未參加遊行,但正是他寫的“揭帖”導致民眾聚集引發遊行,而且金聖嘆有反清思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正好藉著這個機會除掉。於是金聖嘆作為首犯被拘捕,冠以“動搖人心倡亂,殊於國法”罪與其餘八人被判斬首示眾。

金聖嘆在即將行刑前,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蓮兒、梨兒淚如泉湧,金聖嘆雖心中難過,可他從容不迫,文思更加敏捷,為了安慰兒子,他泰然自若地說:“哭什麼哭,咱們父子來對個對子怎麼樣,為父出上聯:蓮子心中苦”兒子跪在地上肝膽欲裂,哪有心思對對聯,金聖嘆稍加思索,對兒子們說道:“起來吧,別哭了,我替你們對下聯:梨兒腹內酸”。此聯一語雙關,上聯的“蓮”與“憐”諧音,意為可憐兒子即將失去父親內心的痛苦,下聯“梨”與“離”諧音,意為知道自己要與兒子離別,心中萬分酸楚。聽得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最後當兒子詢問父親有何囑託時,金聖嘆叫他們附耳過來悄聲說:花生米與五香豆乾一起嚼能吃出火腿的味道。說完只見寒光一閃,一生放蕩不羈,死前也要幽默一把的飽學之士就這樣隕落了。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图文绘历史
2019-04-18

金聖嘆,此人說好聽點是文學批評家,說直白一點就是個妄人。他是明朝萬曆年間生人,從小喜歡讀書,尤其是迷《水滸傳》,後來又考中了秀才,但基本是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屌絲,為了生存他學會了一項技能“扶乩降靈”,俗稱跳大神。老話講術業有專攻,金聖漢在鬼神業找到了自己的專長,後來乾的風生水起,專門去大戶人家充當“門客”,有事時替主人溝通神靈指點迷津,沒事時寫點優美的文章讚美主人,為了打開知名度,時不時還寫點對名著的點評,文字辛辣、語言精妙,篇篇爆文,崇禎年間在江南地區名氣非常高。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圖為金聖嘆扇面書法。

當時的大儒、東林黨的領袖錢謙益,就是水太涼的那位,對金聖嘆的文章大加讚賞,到處去吹捧,金聖嘆由於士大夫們都抬舉自己,名氣很高,自己越來越狂妄,看什麼都很輕蔑,其實錢謙益是他的親舅舅,舅舅幫親外甥也說得過去,可是這位曾是明朝禮部尚書,誓與明朝共存亡的錢謙益,投降了滿清,做了朝廷的禮部侍郎,一次錢謙益過壽,金聖嘆也去了,宴席上眾人起鬨要金聖嘆題幾句詩助助興,於是金聖嘆張口就來: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寫完筆一扔,走了,搞得眾人灰頭土臉,對自己舅舅都這麼狂妄。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圖為錢謙益畫像。

搞清他路數的人都遠離他,有些矇在鼓裡的人就倒黴了,一次金聖嘆又無米下鍋了,一豁達的朋友叫王斫山給他送來了3000兩白銀,教他把錢去放債,一段時間後本錢還給他,利息留著自己花,結果不到一個月,金聖嘆把3000兩白銀全揮霍掉了,王斫山來找他時,金聖嘆還質問,這3000兩放在家裡,你不過是個守財奴,我幫你把錢都散掉了,你應該感謝我,從此,再無人敢招惹金聖嘆。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圖為金聖嘆墓,隱藏在蘇州五峰山。

當然,古時候狂妄到出名的人,肯定是有一定本事的,金聖嘆的學問水平很高,在他點評的六才子書裡面,尤其是《水滸傳》、《西廂記》都精品之作,他也推動了白話文小說的發展。在對待改朝換代的事情上,金聖嘆的態度是不反抗,不做官,只想做一個順民,到了1661年順治皇帝死了,金聖嘆所在的吳縣縣令各種壓榨百姓,於是妄人金聖嘆領著一幫人去孔廟哭泣,一邊藉著哭死去的順治皇帝,一邊通過扶乩降靈向順治呼籲這個縣令不行,其實哭廟這事,百姓想找個領頭的來伸冤,金聖嘆平時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刺頭正合適,而金聖嘆呢,只想通過“哭廟”玩一把行為藝術,誰知當地政府沒有理解他這個行為,認為這夥人想造反,三下五除二就拿下,當時清廷在江南地區統治還不穩固,為了震懾江南士人,嚴肅的處理了此事,於是當年金聖嘆被砍頭。

历史小跟班
2019-04-21

金聖嘆是明末清初的人,一生經歷了明朝滅亡和清朝的建立,他是一位文學家,更是一位文學批評家,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以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

一般普通人對他少有了解,接觸到他恐怕都是因為他為《推背圖》做了評點。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那麼他為何會被康熙處死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書生意氣,自己作死

順治18年,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為追收欠稅鞭打百姓,虧空常平倉的漕糧,這引起了蘇州民間民意沸騰。

三月初,順治皇帝駕崩,金聖嘆與100多個有功名的讀書人到孔廟聚會悼念。並藉機發洩積憤,到衙門向江蘇巡撫朱國治告狀,控訴任維初,還要求罷免他。

金聖嘆和這群書生還以為是在明朝,動不動就可以到孔廟和官府哭訴,威脅皇帝和官員。以往在明朝,這招屢試不爽,皇帝不僅不敢殺了他們,多數時候都要妥協安撫他們。即便遇到強勢的皇帝,也頂多就是仗責,活下來還可以得到好的名聲。

可是他們也不想想現在是誰在坐天下!滿清韃子本來就懼怕江南士人勢力太根深蒂固,藉口文字獄搞掉很多人。又豈會顧及你讀書人的身份?讀書人在他們眼中也不過是高級一點的奴才罷了!

於是,朱國治下令逮捕其中11人,併為任維初遮蓋掩飾。最後上報京城,說他們山東百姓抗稅,並驚動先帝之靈。清朝政府,本來就有意打壓江南世族。於是又逮捕了金聖嘆等七名士子。在江寧會審,嚴刑拷問,最以叛逆罪判處斬首,7月13日行刑。這就是歷史上的”哭廟案”。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洩露“天機”太多,遭到“人為報應”

金聖嘆曾為《推背圖》批註,且解釋得非常到位,時至如今已是最流行的版本了。

《推背圖》是什麼?!那是歷史上最有名的預言書,自誕生之日起,在歷朝歷代都是禁書,皇家管控極嚴,更何況是大興文字獄的滿清!

所以大有可能是因為“洩露天機”太多,遭到了當權者的報復,早已經上了黑名單,“哭廟案”正好給了滿清藉口,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所以說金聖嘆之死是死於滿清打壓江南士族,也是死於他自己作死。

小镇月明
2019-04-23

要說金聖嘆,其實和李白的風格倒是蠻像的。李白的一生多數都是豪放不羈,不拘泥於當時的士人進階之路,偏偏要走不尋常的途徑。面對權貴,李白的做法更是離經叛道。所以金聖嘆在生活上的離經叛道,倒是與李白相一致。但是金聖嘆是看不上李白的。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後人探究,其實想把原因歸咎於金聖嘆對於詩文的喜好,因為李白不如杜甫詩工。但是不盡然,李白是一個怪才,不走尋常路的怪才。而金聖嘆也自詡為怪人,自然在潛意識中認為這世上只能自己怪,即使是數百年前的人物也不能比得過自己。

所以標榜自己為怪才的金聖嘆,在做事的許多方面都與常人格格不入。若是一直如此,其實未必不是一件壞事。但是金聖嘆的運氣不好,起碼在這一點上比不上李白的運氣。李白被流放之時,正好碰上皇帝大赦天下。但是金聖嘆被捕時,卻碰上了順治帝的去世,乃是雪上加霜。

順治帝時期,金聖嘆所在的吳縣縣官任維初為了完成稅收和倒賣官米,隨意欺壓百姓,引起了當地士人們的不滿,其中首要帶頭人就是金聖嘆。若是放在明朝時期,一幫士人向著孔夫子哭訴,對於朝廷來說是一件大事。而心仍然繫著明朝的金聖嘆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金聖嘆可能壓根沒有考慮一個朝廷一種法,集結了一幫士人開始哭廟。

清朝的哭廟,其實金聖嘆也罪不至死。奈何金聖嘆的做法沒有考慮當下的政治,時值順治帝駕崩,康熙帝剛剛繼位,四位攝政大臣把控朝政。而朝中又傳出鄭成功與江南的一幫士人勾結,種種罪過加起來,這就是殺頭之罪了。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而金聖嘆顯然就是這麼一個炮灰,若是他不集結人們哭廟,論追查也不大可能追查到他的身上。但是金聖嘆的點太背,一個是哭聲驚動了先帝亡靈,另一個是與朝廷認定的反賊勾結,這兩樁罪名就把金聖嘆壓得死死的。

金聖嘆的點背還不只是這一個層次上,與其舅舅錢謙益的關係也是一個間接原因。

金聖嘆自詡為遵從孔孟之道,當然這從他哭廟的行為上就可以得知。但是金聖嘆是一個怪才,他一方面遵從,另一方面卻是極力抨擊。

在會試的考題《吾四十而不動心》上,金聖嘆故意曲解孟子的著作。認為孟子所說四十歲不動心,但是前三十九年面對黃金與美女,不動心使不可能的。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金聖嘆對於孔孟之道,並沒有他表面所做的那般尊敬。

至於孔孟所推崇的仁義禮智,對於金聖嘆更是一個笑話。否則,在他舅舅錢謙益從明朝的禮部侍郎變為清朝的禮部侍郎之時,金聖嘆就不會當眾羞辱,乃至錢謙益差點撞牆而亡了。

本來若是金聖嘆與他舅舅關係好一些,就算是入獄,那麼也能找關係查明情況。奈何金聖嘆早已將人得罪了個遍,又怎麼可能有人在刀下留人呢?

有意思的是,金聖嘆臨死前的遺言,竟然是這樣的:花生米和豆腐皮一起吃,有火腿的味道。
一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為何被清廷處決?

别当真58
2019-04-20

殺害金聖嘆的劊子手就是巡撫朱國治,也是個大漢奸,並非朱明鳳子龍孫。深得滿酋康熙寵幸,以後又被派往雲南,監視另一大漢奸吳三桂。後吳三桂起兵造反,殺死朱國治,惡人還需惡人磨,惡人殺了惡人,也算為金聖嘆報了仇。

嗚呼,一代才子金聖嘆!

刘禹锡游玄都观
2019-04-20

害死金聖嘆的罪魁禍首朱國治也被吳三桂在雲南賜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