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

10 個回答
乔鞅
2019-03-25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第二》,大概意思是說: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既不徇私護短,也沒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或私心,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一視同仁,從不拉幫結派;而小人卻總是喜歡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喜歡和與自己品性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一起排斥與自己品性不同的人。

孔子說,\

對孔子說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闡述的是,對待品性與自己相近以及品性與自己不同的人時,君子和小人所體現出來的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第一種情況:對待品性和自己相近的人時,君子的態度是絕不徇私護短;而小人的態度就是拉幫結派。

自古以來,大多數人對待不同的人時,自覺不自覺地都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如果對待與自己品性相近的人,往往更願意接近,彼此之間毫無疑問會走得更近,交流更多,很多時候能夠成為朋友或者知己,由此內心會有“愛屋及烏”的深切感情,即使朋友或知己犯錯了,也覺得可以原諒、可以理解,這是大部分人的正常態度。

孔子說,\

與此相區別的是,君子和小人與大部分人的態度不同。

如果是君子,即便是對待自己的朋友或者知己,也絕不徇私護短,如果朋友或者知己犯錯了,會客觀公正地指出來,絕不因為“愛屋及烏”而偏袒。這種人的品質,尤其難能可貴,但往往也容易得罪人,既不為朋友或知己所諒解,也不為小人所容忍。比如北宋新舊黨之爭十分慘烈,蘇軾就是以“周而不比”的態度對待新黨和舊黨勢力,以事情的客觀對錯而論,結果反而為兩黨所憎恨。所以,君子往往會被世人所誤解而付出沉重代價,也正因為如此,君子才彌足珍貴!

孔子說,\

如果是小人,則在對待自己的朋友與知己時,內心上比普通人更進一步,不只是將對方視為朋友與知己,而是要進一步結黨,將自己的朋友、知己凝聚在一起,結成一個以維護大家利益為核心的圈子,彼此呼應、同聲同氣,一直對外,這樣的做法就叫做拉幫結派。這種做法與君子的做法相比,被稱為小人作派。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北宋新舊黨的代表人物王安石與司馬光,雖然他們是偉大的政治家,但他們的做法無疑都屬於小人的一類了。再比如《水滸傳》裡的宋江對李逵,在三打祝家莊時,李逵莫名其妙砍殺了被扈成押送來的祝彪,還要追著砍扈成,沒砍到扈成,就跑去扈家莊把扈成一家砍了個乾乾淨淨。結果,宋江得知後只是罵了幾句就作罷。這就是典型的小人作派,自己的親信可以肆意殺人而不受懲處。

孔子說,\

第二種情況:對待品性和自己不同的人時,君子的態度是絕無先入為主的成見或者私心,一視同仁;而小人的態度就是排除異己。

大多數人對待與自己品性不同的人,往往話不投機半句多,彼此的交流很可能只是點到為止,就再也深入不下去了,有可能認識幾十年,雙方一直只是停留在了僅僅只是認識而已這個層次。彼此之間,既沒有深入的交往,也沒有相互的厭惡和憎恨,更不會去排斥或打擊對方。這種態度是大多數普通人的的表現。

孔子說,\

與此相區別的是,君子和小人與大部分人的態度不同。

如果是君子,即便是對待與自己品性不同的人,也絕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絕不會抱著先入為主的成見或者私心,而是很客觀公正地看待對方,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評價對方,絕不會無端去傷害或者攻擊對方,採取的是一種大公無私的心態。還拿蘇軾打比方,神宗去世,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得到高太后的支持而重新得勢後,他們一上臺就開始大肆打擊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不加區別地廢除所有新法,這讓蘇軾看不下去,又秉公直言,結果得罪舊黨,又遭放逐。

孔子說,\

如果是小人,在對待與自己品性不同的人時,採取的態度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們不論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他們只管你是不是和他站一個陣營裡,如果是,那就萬事大吉;如果不是,那就拿你開刀。他們維護的是自己那個小集團或者小團體的利益,對待與他們品性不同的人,往往都是心狠手辣地殘酷鎮壓、無情打擊,這就是典型的排除異己的做法。看看北宋新黨魁首王安石和舊黨魁首司馬光的做法,無不如出一轍。相比之下,王安石還稍微有點公正和愛才之心,“烏臺詩案”敢於為蘇軾犯言直諫,把蘇軾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玄学心灵导师春年
2019-03-24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發表一下個人的理解。

君子和小人的含義大家都知道,不用解釋了,這裡面的周和比的意思包含就廣了。

周代表了,團結,遠見,包容,平和,處處為公。

比代表了,對立,狹隘,嫉妒,攀比,處處為私。

君子周而不比這句話是概括,是形容,正人君子無論身處何地,想到的是他人,是團體。

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也是概括,是形容,小人無論身處何地,想的都是自己,是個體。

周和比的含義都比較廣義。

這兩句話是孔子形容君子和小人的為人處世的風格,不能侷限於一種解釋。

純屬個人理解。


孔子說,\
澄波万里
2019-03-26

對於孔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解釋,現在大多解釋成這樣,當然了,我對這樣的解釋是非常不認同的。說君子待人忠信,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忠信。這樣的解釋源於朱熹。朱熹說,君子小人所為不同,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就是說,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泰而不驕。

朱熹把周解釋成忠信,我不知道這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他把比解釋成勾結,同志同志,價值取向一致,這還多少有點說得過去。

回到論語本義。

在探索文義正確的內涵時,如果不把文字放到具體的語境裡,那他的態度是不科學公正的。

孔子在論語裡面好多地方提到君子和小人,並且總是對立來講。而且,君子和小人在具體的語境裡,意思差別還是挺大的。在這裡不向遠處延伸。

“周而不比”出現在《為政》篇裡面,本篇針對的是為政做官,牧養人民的人應當怎麼做。所以,本篇君子指的就是官員。那作為一名官員在施政時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是地穢生萬物。一個人的心胸要包容,尤其一名官員更是如此。他要構建一個完美的生態圈,使整個社會秩序井然,無論各色人等,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並且他能夠推動轄區內社會各要素合理流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官員,他就要對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知識進行全面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全才。周就是周遍,是全才,有包容心的意思。

第二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是生命之源,善於在細微之處滋養萬物。水對生命的滋養就像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它的滋養沒有分別,沒有好惡,周遍一切。

第三是君子不器。“比”在甲骨文中是兩個人併成一排向著一個方向走,所以他說小人具有的“比”的屬性,是專門人才的屬性,就像一個器物一樣,只能做一個用途。你不能讓一名技藝精湛的打鐵匠來做官。所以一名君子,一名官員,既然想為政一方,造福蒼生,那就要成為一名綜合性的人才。

當然了,關於“周而不比,比而不周”的認識,下面的說法最大眾化。我寫出來,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君子應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天下大眾的利益為利益,沒有自己的利益,心憂天下,不服從於任何一個集團,不需要結黨營私。現實生活中的爾虞我詐,拉幫結派,凡此種種,為正人君子們所深惡痛絕,而君子之行往往為小人所不容。

孔子說,\

對於我的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七月流火140400643
2019-03-2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論語》中的一句活,孔子說的。意思很簡單,周是“周遍”,東西南北,四面八方全部包括就是周,近於“周圍”之意。“比“的象形是兩個人緊緊靠在一起,有連結連絡勾結之意,詞語“比鄰而居”“比翼雙飛““朋比為奸“都是此意。全句意思是說,君子的行為特點是能和周圍所有人搞好關係,平等相待,而不僅僅和自己走的近的人結成朋黨,相互照應。而小人的行為方式與此恰恰相反,他們是小部分人之間為了利益相互勾結在一起,拉邦結派,很難和大多數人普遍搞好關係。

今天我們說到君子和小人的時候,側重於人格的評價。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而小人是品格低下之人。按中國傳統“內聖外王“的思想,內德高尚的君子人格可以獲得廣泛的支持,受到大多數人的擁護,這就是內聖自然外王的道理。所以,君子的品格本質上就是領導者的品格。人道效法天地之道,天不私覆,地不私載。所以君子之道周而不比。

小人之道,也就是相對於領導者的普通人之道。所以,在孔子這裡,君子與小人只是人的品格的自然差異,並不包含道德歧視在內。也就是說,小人品格,也是合理的。“小人比而不周“體現的是,人的社會關係是有親疏之別的,情感上自然也會有差異。對家人和親戚自然更好一些,這就是所謂的“比“。

周,也可以理解為“周到“,一個人辦事能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就可以當領導了,也會是一個好領導。此之謂“周“。如果當領導的只關心自己的親戚朋友,就是所謂的“比“了。此小人所為,非君子之品,久必失其位。

普通人在考慮問題之時自然會先考慮親近的人。這是人情之常。對於親近的人來說,這是小人的可愛處。可是,如果小人當了領導,必然偏心。於是,古人云:小人用事,必亂家國。原因也正在此,。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喻於利,小人常慼慼。

听不烦的乡里乡亲
2019-03-27

👊第一 集體主義和山頭主義的區別!

👉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的解釋倒是沒有人抹黑,理解上的偏差也不會太大,估計理解成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應該是比較主流的思想。再深入就是君子比較開房和包容,小人比較封閉和斥外;君子為集體謀利益,小人為自己和小團伙謀利益。其實就是集體主義和山頭主義的區別。

👉2 這不由讓我想到了常見的山頭主義。從大里說,歷史上的牛李之爭,閹宦之爭,明珠和索額圖之鬥,都算是典型的大型山頭主義,派系少,但派裡的人數多,他們結黨營私,禍國殃民。從小裡說,偷奸耍滑者總是躲在角落裡嘰嘰歪歪,黑惡勢力總是一撮撮地盤踞在民間,拐賣婦幼的犯罪分子總是活躍在大街小巷,這些都是典型的小型山頭主義,雖然每個派的人數少,但這樣的派卻遍及全國。比如國家有了專項的打黑除惡運動,就是一場全國性的運動。

👊第二 正確看待圈子文化的周和比。

👉1 中國是典型的人情社會,我們必須正確理解圈子文化,最起碼不能不分青紅皁白,都一棒子打死。從狹義上來說,從今天來講,圈子可以分為山頭,社會利益組織,志同道合的興趣體,其他互助體等。下邊我簡單說說,這幾種圈子是否具有合法合理性。

👉2 山頭,比如某些腐敗團伙,他們組成金錢,利益結合體,大搞裙帶關係,依附關係,嚴重敗壞了d的威望和建設。最終被一窩端,連根拔起,完全是咎由自取,也昭示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3 社會利益組織。比如黑惡勢力,網絡公知等顏色運動的馬前卒們,詐騙團伙,拐賣人口團伙,販毒團伙等犯罪團伙,這些都是社會的毒瘤,都是罪大惡極的違法分子,他們的圈子就是一個個犯罪分子組成的。

👉4 志同道合的興趣體。比如因為愛好相同組建的驢友組織,各種健身俱樂部,文學團體,武術團體,網上論壇,朋友圈等圈子,這些都是應該支持和提倡的。這些圈子都是以健康,娛樂,交流,為目的的正能量圈子。

👉5 其他互助團體。比如大學裡的老鄉會,外國的華裔組織,養老互助組織等,這些都是互助式的團體,也會有為了自己小集體的合法利益進行的維權活動,但只要不是違法和違背基本道德的,也都是需要支持個提倡的。

👉6 圈子是否合理合法,最主要的區別是不是群而不黨,是不是黨同伐異,是不是違背法律和道德!

👊第三 鄉村裡的比和周,必須重視日益家族式選ju趨勢。

👉1 現在鄉村選ju,第一個亂象是村裡姓氏越多,選ju越混亂。每一個姓氏都想推選自己家族的人,於是不可避免出現了賄xuan,拼鬥現象,甚至出現了人命案都不稀奇。近幾年,隨著國家的控制和打擊,雖然有所改善,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問題。

👉2 尤其是小姓氏普通村民,往往是選擇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甚至收到打擊報復,痛苦不堪!

👉3 我的建議:從根本上改變本村任職制度,大力提倡大學生村官,或者村官非本村化任職制度!!!


孔子說,\
祖述文
2019-03-2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注釋

周:忠信,周徧。

比:阿私,阿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待人以忠信而不阿私,小人待人阿黨而不周徧。」

此章明君子之行與小人異也。君子小人以德言,君子有德,小人無德也。君子常以忠信為心,而無相阿黨也。小人則與君子相反,小人唯更相阿黨而並不忠信。周為周徧,理備為周;比為阿黨,阿私為比。可知「周」公而「比」私。

朱注「君子小人所為不同,如陰陽晝夜,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分,則在公私之際,毫釐之差耳。故聖人於周比和同驕泰之屬,常對舉而互言之,欲學者察乎兩間,而審其取捨之幾也。」

凡知人之術,官人之方,皆必辨乎此矣。夫子惡似是而非,所以有「周而不比」「比而不周」「和而不同」「同而不和」「驕而不泰」「泰而不驕」之辨,所存幾微,以此正人心也。

三十三画1936
2019-04-0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此章為《論語.為政篇第二》的第14章。標號:2.14。這裡“君子”系泛指有才能品德高尚之人,概括講,即德才兼備者。“小人”,指行為不正派和見聞淺薄之人。周,動詞,親密。杜預注:“周,密也。"比,動詞,勾結,結黨營私。

此章,孔子在另一層面上區分君子與小人。在人際關係方面,君子對人親密、友善、愛人,卻不互相勾結,不結黨營私。小人,互相勾結,為一已私利而苟活,結黨就是為營私。而不是真正的親密,尤不是真正的朋友。孔子看得很準,把形形色色的人,一刀切,區分成君子與小人,容易給人劃類,分出好人與壞人。

卿雨润
2019-03-24

這句話收在《論語.為政第二》裡面,是有“大成至聖”之稱的孔子說的。

先簡單地解釋一下里面的兩個字“周”與“比”:

周:普遍的意思;

比:偏黨,勾結的意思。

君子對人,

不管他是億萬富翁,還是他是一個身無分文的乞丐;

不管他是一國之君,還是他是一個農夫;

也不管他是一個手握生殺之權的大將軍,還是他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都一樣平等地對待,都對他們一樣好。
孔子說,\

雖然君子在平常的為人處世中,在與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打交道時,可能會對某些人稍稍好一些,對某些人的感情會好一些,雙方會走得近一些,但君子絕對不會和他們互相勾結起來,更不會和他們結成某個小團體,謀求個人和小團體的利益。

君子在工作關係當中,可能會照顧一部分人,多給他們一些物資上的好處,在提拔任用上,有所偏袒,優先安排較好的職位,但君子絕不會要求那些得到自己照顧的人,親附自己,依附自己,成為不是奴才的奴才。
孔子說,\

小人的做法,就與君子的完全不一樣。小人對個人好,是為了做某種利益上的交換,是為了從那個人手裡,謀求一些特殊的利益。

他們互相利用,相互勾結,結成一個小圈子,乃至一個利益共同體。小人一旦不能從自己所依附的那個人手裡,謀取到自己想要謀取到的利益,或那個人由於某個原因,不能迅速地滿足小人的謂口,或一時難以如小人所願,小人立刻反目成仇,翻臉不認人,把自己效忠時所講的那些話,忘得一乾二淨。

小人想方設法,要把自己曾經依附的那個人,搞倒搞垮搞臭。那個人被搞倒了,小人還不願罷手,還要跳到那個人的身上,用力地踩幾腳。

不如此,實在難以解心頭之恨。
孔子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說的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本質上的區別。
孔子說,\

趣味疏谈
2019-03-2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 為政》,對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一、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定義有:

《論語.衛靈公十五》:“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釋義:“君子以義為本質,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來表達,用信用而成就,這就是君子啊。”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地位和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所以不敬畏,輕佻地對待地位高、德行高的人,輕侮聖人的。”

可見,“君子”是有著高尚的品德和才能的人,行為有禮、有節、有義。而“小人”則恰恰相反,行為輕佻,無言以禮節和品德。

二、對“周”和“比”的註解:

《論語集註》中解釋:周即是普遍也,比即是偏黨也。

《論語義疏》說:周是博遍之法,故謂為忠信。比是親狎之法,故謂為阿黨耳。

二者都有與人交往之意,“周”含有公而不私之意,為忠信;“比”含有私而不公之意,為偏黨阿黨耳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可解釋為:品德高尚和有才能的人忠信不結黨為私,無德之人不忠信,結黨為私;孔子說,\

望大家交流!

屯元国学文化
2019-03-24

這句話裡面有兩個關鍵詞,把這兩個關鍵詞理解了,這句話也就理解了。

周:合群。
比:勾結。

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君子合群但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但並不合群。

孔子非常強調“群而不黨”的觀念。“群”就是大家在一起共事,就是大家去掉私心去掉雜音為了一個總目標而努力奮鬥。“黨”就是小利益集團,在一個大團隊中形成很多個小利益集團,各個小利益集團之間又各不相容,互相打壓。這是非常糟糕的事,不管是國家還是公司,這種小利益集團都是危害很大的,所以也有企業把“結黨營私”直接寫入公司的管理制度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