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自己是從哪生出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5 個回答
亲子关系咨询师
2017-05-31

回答:你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就可以。

應儘量從孩子能看到、能明白的事情入手回答他。比如當孩子看到大肚子阿姨問:那是什麼的時候?

孩子問自己是從哪生出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我們就可以趁機告訴她裡面坐了一個小寶寶,小寶寶住的地方叫子宮,那是她還沒有生出來之前住的王宮。

孩子問自己是從哪生出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因為他還太小,所以阿姨把它先放在肚子裡,養到足夠大時才讓他出來,你也是這樣被我養到足夠大時,才從我肚子裡出來的。

孩子問自己是從哪生出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也可以藉助其他動物生育寶寶的時候。邀請孩子一起觀察。這樣他便能慢慢明白他的生命是如何開始。

优儿学堂
2017-09-13

YoKID優兒學堂心理專家李嬌老師:

3歲左右的孩子會對於“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除此之外可能還會關心“瑩瑩為什麼扎小辮?”“怎麼濤濤站著小便?”諸如此類的問題。面對孩子提出的性問題,中國很多父母一般都會困惑,總感覺難以啟齒,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清楚。

心理學研究表示,學齡前兒童性問題的提出,意味著兒童開始了性社會化的進程。大約在3-6歲,孩子進入性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這個時候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性別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兒童自我意識萌芽,會關心自己從哪裡來的、對身體部位產生好奇等等。在這個年齡,孩子逐漸參與到社會中去,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差別,也思索許多的“為什麼”,引發了許多關於自我認識的思考。而且從大人們對男女孩子的觀念中,獲得性別觀念。

另外,此時的兒童已具有基本語言表達能力,開始逐漸使用話語權。好奇心的驅使以及話語權的使用,使得兒童開始對自身的性問題和生活中的性現象進行發問。需要注意的是,一個3-6歲的孩子,模仿大人,與異性孩子產生親暱的行為,擁抱、牽手、親吻,這很常見。孩子的這些行為,並不是在“使壞”,而是在學習:瞭解性別的差異,體驗異性孩子間的相處,這是人類最初始的兩性的學習,是很純真的事情。可以藉助繪本、動畫,給孩子講解性的知識。如果孩子問的詳細,可以藉助繪本和視頻講解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可能孩子會覺得更有樂趣。一些國外兒童性教育的繪本,家長可以借鑑,比如英國的《小威向前衝》。

理财早知道
2017-02-22

多數父母都遭遇過這幾個問題,在父母們大腦的潛意識裡跳出來的,往往是中國式的傳統觀念:避而不談、轉移注意力、或者強行制止。中國的父母們已不避諱談性,但對於孩子,依然“談性色變”,出於本能的保護,讓孩子與性信息隔離,直到初中孩子上了生理衛生課。互聯網的性信息氾濫,讓父母們防不勝防;商業廣告對性的尺度,也時常引發父母們的擔心;影視裡愛情與性的不朽題材,也時常被孩子撞見。對於想當一位好的“守門員”的父母,結果應該是崩潰的:防不勝防!

 孩子問自己是從哪生出來的,你會怎麼回答? 

怎樣告訴孩子從哪裡來的?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父母會告訴她,你是路邊撿來的。這種玩笑的話,大人“一笑泯追問”,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卻投射了一道陰影;原來自己不從屬於這個家庭,是外來的!當家庭日常瑣事產生了矛盾,孩子的內心在暗暗地哭泣:我是撿來的,所以這樣對待我!多數的人,到了青春期,明白了父母的玩笑話,此種陰影隨之風消雲散;而有些人,這種陰影,卻在與父母的心理對抗中沉澱下來了,一句玩笑話,生根了一輩子。我曾聽到一位30多歲的男子,與他媽媽吵架時,還在大吼:我是撿來的,不是你親生的!這看似是這位男子的無知,被看客們譏笑,而實際上誰能理解小時候對他的傷害有多深?“我從哪裡來的?”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好奇,每位孩子都從父母那裡得到了稀奇古怪的答案,有的恐懼,有的夢幻;但與事實,都存在偏離。對於中國的父母,這不是孩子“不該擁有知情權”的問題,而是一方面難以啟齒,另一方面不知道該如何說得清楚。社會也沒有給父母們提供範本,雖然現在有了一些出版物,給孩子提供性教育,但影響力太弱,幾乎沒有引起大眾的關注。孩子一般關心自己從哪裡來的,年齡在3歲左右開始,因為這個年齡,孩子已參與到社會中去,他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差別,也思索許多的“為什麼”,引發了許多關於自我認識的思考。在孩子2歲前,主要關注日常生活事物,關注與家庭成員的人際關係,還沒有明顯的自省意識;在2歲至3歲的過程中,從家庭生活走向社區生活,越來越多人際關係的建立,讓他有了自省意識的萌芽;3-6歲階段,廣泛的社會生活經驗,使孩子建立了獨立意識與自省意識,基本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你會看到,他像大人一樣地思考了。對於明顯向父母提出“性問題”的孩子,都基本具備了閱讀能力,因此,藉助繪本,給孩子講解性的知識,這是不錯的選擇。有些父母喜歡帶著孩子一起去發現,這樣自然更有樂趣:“噢,這很有意思,我們一起去看看書,看看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我們一起從網上查一查,看看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循著孩子的問題,一起去找答案,這比直接給孩子答案,更有樂趣。有圖文的解說,比父母口頭講述,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家裡有養貓的,一起觀察過小貓生產過程的,那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對生育、母愛、互相關懷等生活與倫理觀念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是家裡有養育小動物經驗的孩子,更富有愛心與家庭生活觀念的原因。

郭郭168670293
2017-05-24

這是一個關於性教育的問題,是許多中國家長不願回答的問題。上一輩的父母很多會用“你是撿來之類的”糊弄孩子。卻讓孩子產生恐慌和不安全感。

我的孩子今年9歲,他四歲左右,也問過同樣的問題。當時我直接告訴他,你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並且找來百科全書,和相關繪本,陪他一起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生長過程。

後來6歲左右,他又問:自己是怎麼進到我肚子裡。我也是用專業術語簡潔告訴他。不多講,講明白就行。孩子並未感到有任何不適,對於孩子,身體任何器官都是一樣的。是成人在講到有些名詞時,不好開口。所以,我們只用科學的方式,把孩子那個年齡段的疑問解決就行。也萬不可畫蛇添足多講,問到哪講到哪。

大刘教育
2017-09-30

一本書《小威向前衝》及對應的視頻就可以輕鬆搞定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36, "thumb_url": "3cd4001256129eb0c1c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