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

10 個回答
宸海绿阳
2019-06-09

說得簡單些韓語就是在古漢字漢語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方塊拼音。韓語是在一個方塊內用音標組合出一個近似漢語的單字的拼音文字;韓語只保留了漢語60%左右的漢語近似發音,也可以說只能做到60%的模仿漢語發音,因為1397年-1450年世宗大王的語言研發團隊,覺得漢字太複雜了導致韓國的識字率太低文盲太多,於是發明了韓語這種方塊拼音文字。從一開始韓語這種方塊拼音字,就已經放棄了象形字的模式。當然現在韓語可以在日常徹底不用漢字。而且隨著現在英語的推廣,和英語使用權重的提升,不管韓國還是別的非英語國家,學習英語變得更加重要。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韓語這種方塊拼音字體,可以說發展得有些類似於四不像(既沒有英語的編碼組合的簡單又受限於古漢語的發音和方塊模式的限制),總有難成大器的感覺,總體來說韓語的體系結構是不如英語和日語靈活。所以說韓國人如果不學些或懂些漢語,總有些飲水不思源自廢武功的含義。

日語反而比較騎牆,日本人既覺得漢字太複雜學習太難,又想到了利用一些特殊符號(其實就是某些典型漢字的縮寫或者偏旁的提煉簡化)組合發明了日語這種連串拼音編碼文字。但日本人又太崇拜中國人的漢字思維和優勢,所以日本的日常約定俗成是書寫日語時既可以用純拼音也可以混合使用漢字,都不會認為是錯誤。而且在日本認識漢字的數量和水平是標榜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高低的標準。

寒木钓萌
2019-03-30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必然是……

民族自尊心。

然而,民族自尊心用在廢除漢字上是不對的。

因為文字這種東西,核心關鍵是:

用的人越多,越流行,含金量越高,越需要去學習。

我有預感:

未來韓國還要重新使用漢字。而那時,他們國家將付出極為巨大的學習成本。


其實不難理解。

就好比英語,這種語言與我們的漢語,毫不沾邊,但現在中國的教育怎樣?

幾乎所有的學校初中就開始學習英語,而不少是從小學開始學習。

我們的漢語那麼美,使用的人數又是全球第一,為什麼大家,以及國家還要鼓勵國人學英語?

這是因為:

早期,在國家還是非常貧困時,為了更好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科技……

為了更好地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更好地融入這個燦爛的世界,不得不採取的必要手段。

既然,我們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可以大力學習英語。

那麼可以肯定:

如果n年後,當中國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經濟總量全球第一,傲視全球時……

韓國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更無縫地與中國有著更順暢的貿易往來,他們是不是有一天要鼓勵韓國人學漢語?

即使韓國政府不鼓勵,韓國的民眾也會為了自身的前途,獨自學習漢語。

這是可以想象出來的。


語言這種東西,本質上就是:

剩者為王。

中國北方的蒙古國,人口318萬,母語是蒙古語。

我們假設,蒙古國這318萬人口中,有五千人精通漢語,那麼憑感覺,你認為這五千人是不是蒙古國的中上階層?

大概率是這樣的。

原因是,只有較為明智的蒙古父母才會發自內心地認識到漢語的極端重要性,並堅持自己的下一代學習漢語。

試想一下,以你對中國的瞭解,假如現在你換成是蒙古國某個家庭的父親,你是否會強迫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漢語?

我想是的。

在互聯網上,關於漢語的內容數不勝數。

而使用蒙古語創造的內容少之又少。

假如不學習漢語,你就是給他一臺超級計算機,就是給他提供1G的寬帶,也是沒多大用的。

不說什麼,一個外國人,他只要會漢語,則中國數以億萬的網絡小說,幾乎可以免費看。

無數的電視劇,不用翻譯,也可以看。

還有億萬的科普文章,有的還是精品科普,他們也可以免費看。

但如果只認識蒙古文的話,你說,他上網看什麼?

看什麼?

估計只能看抖音了。

這也是抖音在海外發展極為順利的原因之一:

不會漢語,也能看。


給我一個國家,開局就是500萬人,而且是處在強大中國的近鄰,那麼,如果我有德才一些,就會鼓勵國人學習漢語。

假如這個國家就是處在美國的北方,那就要學習英語,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可假如我自私一點,我會讓專家獨自開發一門語言,強制國人只能學“母語”。如此,一下子就能把他們封閉起來了,而我這個君主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不同的出生,掌握的資源就是不一樣,這是必然的。比如我的兒子和比爾蓋茨的兒子,雖然都是兒子,但未來掌握的資源必然是大不一樣。

同理,生在不同的國家,掌握的資源,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一樣。

如果我出生在一個小國,只有兩百萬人口,不幸的是,還有一個地位極為強悍的母語,比如dkdaskkahdf語,由於種種原因,我既沒有掌握好英語,也不認識漢語,那麼,在這個互聯網橫行的世界,我能看到什麼?

美劇嗎?兩百萬人口,翻譯後,受眾面太小,你有動力去翻譯?

中國的電視劇嗎?中國億萬的小說嗎?

同樣還是人口太少,失去了翻譯的動力。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必然是……

民族自尊心。

然而,民族自尊心用在廢除漢字上是不對的。

因為文字這種東西,核心關鍵是:

用的人越多,越流行,含金量越高,越需要去學習。

我有預感:

未來韓國還要重新使用漢字。而那時,他們國家將付出極為巨大的學習成本。


其實不難理解。

就好比英語,這種語言與我們的漢語,毫不沾邊,但現在中國的教育怎樣?

幾乎所有的學校初中就開始學習英語,而不少是從小學開始學習。

我們的漢語那麼美,使用的人數又是全球第一,為什麼大家,以及國家還要鼓勵國人學英語?

這是因為:

早期,在國家還是非常貧困時,為了更好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科技……

為了更好地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更好地融入這個燦爛的世界,不得不採取的必要手段。

既然,我們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可以大力學習英語。

那麼可以肯定:

如果n年後,當中國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經濟總量全球第一,傲視全球時……

韓國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更無縫地與中國有著更順暢的貿易往來,他們是不是有一天要鼓勵韓國人學漢語?

即使韓國政府不鼓勵,韓國的民眾也會為了自身的前途,獨自學習漢語。

這是可以想象出來的。


語言這種東西,本質上就是:

剩者為王。

中國北方的蒙古國,人口318萬,母語是蒙古語。

我們假設,蒙古國這318萬人口中,有五千人精通漢語,那麼憑感覺,你認為這五千人是不是蒙古國的中上階層?

大概率是這樣的。

原因是,只有較為明智的蒙古父母才會發自內心地認識到漢語的極端重要性,並堅持自己的下一代學習漢語。

試想一下,以你對中國的瞭解,假如現在你換成是蒙古國某個家庭的父親,你是否會強迫自己的孩子也學習漢語?

我想是的。

在互聯網上,關於漢語的內容數不勝數。

而使用蒙古語創造的內容少之又少。

假如不學習漢語,你就是給他一臺超級計算機,就是給他提供1G的寬帶,也是沒多大用的。

不說什麼,一個外國人,他只要會漢語,則中國數以億萬的網絡小說,幾乎可以免費看。

無數的電視劇,不用翻譯,也可以看。

還有億萬的科普文章,有的還是精品科普,他們也可以免費看。

但如果只認識蒙古文的話,你說,他上網看什麼?

看什麼?

估計只能看抖音了。

這也是抖音在海外發展極為順利的原因之一:

不會漢語,也能看。


給我一個國家,開局就是500萬人,而且是處在強大中國的近鄰,那麼,如果我有德才一些,就會鼓勵國人學習漢語。

假如這個國家就是處在美國的北方,那就要學習英語,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誰叫我只有500萬人口呢?

可假如我自私一點,我會讓專家獨自開發一門語言,強制國人只能學“母語”。如此,一下子就能把他們封閉起來了,而我這個君主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不同的出生,掌握的資源就是不一樣,這是必然的。比如我的兒子和比爾蓋茨的兒子,雖然都是兒子,但未來掌握的資源必然是大不一樣。

同理,生在不同的國家,掌握的資源,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一樣。

如果我出生在一個小國,只有兩百萬人口,不幸的是,還有一個地位極為強悍的母語,比如dkdaskkahdf語,由於種種原因,我既沒有掌握好英語,也不認識漢語,那麼,在這個互聯網橫行的世界,我能看到什麼?

美劇嗎?兩百萬人口,翻譯後,受眾面太小,你有動力去翻譯?

中國的電視劇嗎?中國億萬的小說嗎?

同樣還是人口太少,失去了翻譯的動力。

更別提《金瓶梅》這樣的名著了。

那麼你想想,我這一生,見識將是多麼的狹窄,用井底之蛙來形容也不為過。

綜上:

語言這種東西要隨大流!

人要有自尊心。

民族要有自尊心。

但不能用在語言上。


美國曾經是英國等國的殖民地,是不是?

那麼美國建國後,就說要廢除英語,自創一種語言,名曰:美巴拉巴拉語。

則,你認為,美國的做法對嗎?

同理,韓國本來已經有很好的漢語基礎,發揚光大是再容易不過的事。

且漢語的使用人數又是全球第一,就沒必要再推出韓語。

語言,本質上首先還是一種工具,其次才是代表文化。

既然是工具,就要用最流行的。

我們為何不放棄Windows系統呢?而且這種系統還有不少衍生收費。

我們為什麼不用免費的開源系統?

現在,韓國國內,如果他們不學好中文或者英文,則:

單純只會韓語的人,他們在網上查資料時,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畢竟,互聯網上的,還是英語和漢語居多。

當然,他們也可以採取網頁翻譯的形式,但限制還是非常大 。


隨著時間的推移……

隨著互聯網的大發展……

使用不流行的語言,其帶來的弊端,數十年累積起來,那是相當可怕的。

這種可怕針對的不止是個人,而是整個民族,整個國家。

我們在網上花五分鐘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而如果只使用韓語搜索,卻要花費半小時才能找到。

則這種低效率,在數十年上百年的累積過程中,會對整個民族造成傷害。

解決辦法是什麼呢?

很簡單,要求國人既要學習韓語,更要學習漢語和英語。

可是,問題來了。

既然解決辦法是學習漢語,那為什麼之前要去廢除呢?

少學一門語言,就能節約一個學生好幾年的時間。

時間就是競爭力,就是全球競爭力。

日本二三事
2019-03-27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韓國初代領導人李承晚政權時,就曾經主張廢除漢字,然而並沒有按照他所設想的廢除掉。上圖是韓國新聞中使用漢字和韓文的比例變遷,可以看出來,到1963年的時候,韓文的使用比例已經接近30%。

漢字的廢除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韓國初代領導人李承晚政權時,就曾經主張廢除漢字,然而並沒有按照他所設想的廢除掉。上圖是韓國新聞中使用漢字和韓文的比例變遷,可以看出來,到1963年的時候,韓文的使用比例已經接近30%。

漢字的廢除

漢字的教育在1945年以後貫穿了韓國小學、中學和高中。上圖是韓國從1945年~1980年之間,在教育方面使用文字的變遷。可以看出,隨著韓文的影響力增強,在1970年的一段時間內,採用全部韓文教育的方式。直接導致這一代人對於漢字的斷層,這也是後來推行漢字廢除政策時阻力較少的人。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韓國初代領導人李承晚政權時,就曾經主張廢除漢字,然而並沒有按照他所設想的廢除掉。上圖是韓國新聞中使用漢字和韓文的比例變遷,可以看出來,到1963年的時候,韓文的使用比例已經接近30%。

漢字的廢除

漢字的教育在1945年以後貫穿了韓國小學、中學和高中。上圖是韓國從1945年~1980年之間,在教育方面使用文字的變遷。可以看出,隨著韓文的影響力增強,在1970年的一段時間內,採用全部韓文教育的方式。直接導致這一代人對於漢字的斷層,這也是後來推行漢字廢除政策時阻力較少的人。

韓國第五代領導人朴正熙(1963年12月17日 – 1979年10月26日),是軍人出身,延續了李承晚的漢字廢除政策。從他在位的時間來看,剛好是韓國教育全部使用韓文教育的階段。1970年,韓國政府正式發佈宣言,廢除漢字。但是輿論的反映十分強烈,1972年被迫更改。但是更改以後的漢字課程,只是作為選擇科目,不作為考試必考科目,而且在現實的社會中也不會使用,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足。而且小學階段完全是韓文的教學,並不會教漢字。韓國還有規定,隨意教小學生漢字的學校,會被處以十分嚴格的處罰。所以逐漸漢字在韓國的地位越來越低,直到近年的韓國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夠用漢字寫名字的。

日本不會廢除漢字

首先日語中的發音來看,不像韓語的人為“造語”富有對變形,最簡單的例子就如同下圖一樣。

提前需要說明的是:日本不可能廢除漢字的。之前日本也有討論過廢除漢字的事情,但是由於各種阻力沒有完成。韓國的國情和日本不同,能夠廢除漢字和其自身有很大的原因。

韓語中的漢字

在說韓國徹底廢除漢字之前,先了解一下廢除之前韓語中漢字的情況。原本的韓語中分為三種詞彙構成:漢字語、固有語和外來語。顧名思義,漢字語就是用漢字構成的詞語,能夠用韓文和漢字兩種方式書寫;固有語就是韓語中固有的詞語,只能用韓文書寫;外來語是外國傳入韓國的語言,同樣只能用韓文書寫。根據韓國國立國語研究所的資料顯示,廢除漢字之前漢字語所佔比例為66%,固有語約有26%,外來語大約有4%,還有一部分是漢字和韓語固有文字構成的詞語。由此可以看出,漢字詞彙在韓語中所佔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的,廢除漢字一事也不是十分簡單。

韓國使用漢字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推崇儒學,修習漢文化。世宗大王在頒佈訓民正音(1443年)之時,還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訓民正音之後,韓國獨有的文字就出現了。直到1894年的甲午更張之時,還是以漢字為中心的語言。在1895年韓國頒佈了《高宗勅令》,其中的“第86號第9條”中,將韓國的公用文改為“漢字和韓文共用”。不過,在日本殖民時代,日本推崇的是漢字文化,韓文並未有太大的發展。韓國解放以後,其“使用固有文字”的意識逐漸增強,也是韓文得到發展的重要時期。

韓國初代領導人李承晚政權時,就曾經主張廢除漢字,然而並沒有按照他所設想的廢除掉。上圖是韓國新聞中使用漢字和韓文的比例變遷,可以看出來,到1963年的時候,韓文的使用比例已經接近30%。

漢字的廢除

漢字的教育在1945年以後貫穿了韓國小學、中學和高中。上圖是韓國從1945年~1980年之間,在教育方面使用文字的變遷。可以看出,隨著韓文的影響力增強,在1970年的一段時間內,採用全部韓文教育的方式。直接導致這一代人對於漢字的斷層,這也是後來推行漢字廢除政策時阻力較少的人。

韓國第五代領導人朴正熙(1963年12月17日 – 1979年10月26日),是軍人出身,延續了李承晚的漢字廢除政策。從他在位的時間來看,剛好是韓國教育全部使用韓文教育的階段。1970年,韓國政府正式發佈宣言,廢除漢字。但是輿論的反映十分強烈,1972年被迫更改。但是更改以後的漢字課程,只是作為選擇科目,不作為考試必考科目,而且在現實的社會中也不會使用,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足。而且小學階段完全是韓文的教學,並不會教漢字。韓國還有規定,隨意教小學生漢字的學校,會被處以十分嚴格的處罰。所以逐漸漢字在韓國的地位越來越低,直到近年的韓國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夠用漢字寫名字的。

日本不會廢除漢字

首先日語中的發音來看,不像韓語的人為“造語”富有對變形,最簡單的例子就如同下圖一樣。

日語同樣的一個“こうしょう”的發音,在奈良時代的時候還有很多種寫法,但是到了江戶時代以後,就統一成一個了,如果沒有漢字,如此多的文字全部採用一種寫法,完全是亂了章法。而韓文則不同,雖然也有同音字,但是畢竟是少數,通過語義還是可以理解的。

關於日本會不會廢除漢字,我們看一下一位日本的論述:

そもそも、なんで廃止する必要があるのか? この質問を見たとき、最初に抱いた疑問はそれです。漢字は文化の根元に関わる文化、それも遺産ではなく生きている文化であり、漢字を廃止するということは、漢字に関連する文化全體を捨てる事です。本気で漢字の廃止を主張される方、日本語教育より英語教育を優先せよという暴論を平気で唱える方をたまに見かけます。殘念ながらそうした方々の主張には、文化に対する敬意やその価値に対する驚くべき見識の欠落が見られます。

大致翻譯:原本為何要廢除漢字?關於這個問題,我從最初就抱有疑問。漢字是文化的根本,不是一種遺產而是活著的文化,廢除漢字就意味著將漢字相關的文化全部拋棄。現在依然還有歌頌“英語教育優先的,廢除漢字”主張的人。很遺憾,對於這樣的主張,我認為他們缺乏對於文化的敬意和無法看到其中的價值。

結束語

韓文從其語言結構上來講,具備廢除漢字的條件。當然,也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巨大的關係。只不過,日本是不可能廢除漢字的!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筆者頭條號:日本二三事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的不可思議:你的常識在日本行不通!》

《談日本人國民性:“忍”並非本意,“嫉妒”與生俱來?!》

大海142973878
2019-07-30

棒子一邊想消除中化文明的影響,一邊又搶奪中華文明的遺產去申遺,這種自相矛盾的神經病,這回被日本的經濟制裁打回原形了,原來就是一夥沒進化完全的類人猿,沒有什麼文明史,沒有什麼發明創造,只靠奪靠搶別人的東西來粉飾自己,連對自己的長相都不自信,全靠整容活著,還能有什麼出息?離自消自滅不遠了!棒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迴歸中華文化圈,認祖歸宗。看看棒子的歷史,哪一次有難,不是我中華大囯出手相救?還想去中國化?離開中華的母體,你棒子啥也不是,這回如果沒人出手相救,估計棒子要被小日本整回原始社會了!另外一條道就是向小日本投降,認個日本爹,以後寄人籬下狗延殘喘吧!

小小嬴政
2019-07-28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文字的起源

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

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文字的起源

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

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歷史上朝鮮語人民如何造字

早期的朝鮮語種人如何使用漢語呢?他們原本沒有文字,在記錄自己的發音的時候,一直在嘗試著使用漢字來描述。

但是從6世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這個工作一直都很困難,因為漢字是用來描述漢語的,所以用漢字來表達朝鮮語,那是極為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於是經過長期的嘗試以後,他們就發現了兩種辦法。

一個是去處某些漢字的漢語意思,將朝鮮語的一些意義賦予這些漢字上,並用這些漢字來表達相應的朝鮮語的意思。

另一個就是放棄漢字的讀音,只採用其意義,以此來描述朝鮮語的某些發音和表述內容。

韓文文字的分類

在1945朝鮮獲得了獨立,1948年的時候,他們開始提出文字上的獨立,也就是要徹底廢除漢字。後來經過研究,他們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三類,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文字的起源

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

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歷史上朝鮮語人民如何造字

早期的朝鮮語種人如何使用漢語呢?他們原本沒有文字,在記錄自己的發音的時候,一直在嘗試著使用漢字來描述。

但是從6世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這個工作一直都很困難,因為漢字是用來描述漢語的,所以用漢字來表達朝鮮語,那是極為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於是經過長期的嘗試以後,他們就發現了兩種辦法。

一個是去處某些漢字的漢語意思,將朝鮮語的一些意義賦予這些漢字上,並用這些漢字來表達相應的朝鮮語的意思。

另一個就是放棄漢字的讀音,只採用其意義,以此來描述朝鮮語的某些發音和表述內容。

韓文文字的分類

在1945朝鮮獲得了獨立,1948年的時候,他們開始提出文字上的獨立,也就是要徹底廢除漢字。後來經過研究,他們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三類,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

1、固有詞

這類詞組成和英語相似,在基本構成上和我們使用的漢語拼音相似。這類詞由24個字母組成,包括了10個元音字母,還有14個輔音字母,由這些字母構成不同的組合後,就是韓國人使用的韓文,這些文字和漢字是毫無關係的。

2、漢字詞

這些字就是早期人們使用的時候,主要用漢語的音、意逐漸發明出來的一些字,這些和我們漢字有關的字,在這類字中佔比很高,高達70%。

韓國因為在造字上面,選用了不同的辦法,所以最終算是比較徹底地廢除了漢字,在發音、字形上面,和漢語迥異,而日本因為深受中國影響,早已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還是沒能廢除漢字。

文字的起源

似乎所有的民族,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只有自己的“音”,第二個階段才有自己的文字。

日本早就有了自己的土語,但是直到漢語詞彙的大量傳入,他們才逐漸借鑑,然後有了表達自己發音的文字,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語言。

韓國也是如此,韓語其實早先都是被稱為“朝鮮語”的,歷史上他們說了很長時間的朝鮮語,但是在朝廷、民間卻一直都是在使用漢字,直到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世界各國都追求民族的獨立,有意識地在文字上追求獨立,韓國也不例外,於是創造了一套相對獨立的語言。因為有了日本的教訓,所以他們在造字的時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歷史上朝鮮語人民如何造字

早期的朝鮮語種人如何使用漢語呢?他們原本沒有文字,在記錄自己的發音的時候,一直在嘗試著使用漢字來描述。

但是從6世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這個工作一直都很困難,因為漢字是用來描述漢語的,所以用漢字來表達朝鮮語,那是極為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於是經過長期的嘗試以後,他們就發現了兩種辦法。

一個是去處某些漢字的漢語意思,將朝鮮語的一些意義賦予這些漢字上,並用這些漢字來表達相應的朝鮮語的意思。

另一個就是放棄漢字的讀音,只採用其意義,以此來描述朝鮮語的某些發音和表述內容。

韓文文字的分類

在1945朝鮮獲得了獨立,1948年的時候,他們開始提出文字上的獨立,也就是要徹底廢除漢字。後來經過研究,他們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三類,固有詞、漢字詞、外來詞。

1、固有詞

這類詞組成和英語相似,在基本構成上和我們使用的漢語拼音相似。這類詞由24個字母組成,包括了10個元音字母,還有14個輔音字母,由這些字母構成不同的組合後,就是韓國人使用的韓文,這些文字和漢字是毫無關係的。

2、漢字詞

這些字就是早期人們使用的時候,主要用漢語的音、意逐漸發明出來的一些字,這些和我們漢字有關的字,在這類字中佔比很高,高達70%。

3、外來詞

這就和我們漢語裡面逐漸冒出來的外國詞一樣,比如我們經常說“酷”,就是從英語的“cool”轉換而來的,只不過,韓語還會給這些詞專門弄個新的樣子。

也就是說,韓語的改革,除了讀音上幾乎完全不同以外,造字的時候,採用的辦法也和日本完全不同,他們現行文字的主體是固有詞,而這些文字和漢字完全不同,所以他們就很好地廢除掉了漢字。

电视剧里看历史
2019-08-04

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原因很簡單

漢字是中國人的驕傲,代表著中國最高的文化成就,自商朝開始,中國的文字以甲骨文的形式成熟並且得到了官方的使用。和英文,阿拉伯語不同,漢語是象形字,因此漢語有著十分優美的字形,形成了一種藝術——書法。這也是為何漢語能在越南,日本,韓國地區流行了。

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原因很簡單

漢字是中國人的驕傲,代表著中國最高的文化成就,自商朝開始,中國的文字以甲骨文的形式成熟並且得到了官方的使用。和英文,阿拉伯語不同,漢語是象形字,因此漢語有著十分優美的字形,形成了一種藝術——書法。這也是為何漢語能在越南,日本,韓國地區流行了。

但是韓國人在幾十年前徹底廢除了漢字,日本就做不到這一點,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日本也曾經想廢除漢字文部省約束漢字的運用。可是由於民間以及文字、語言學者的反對聲浪適當激烈,該改革無法進行。而韓國為了很多地削減文盲和促進常識的傳遞,進而推進韓國政治、經濟及文化的發展,才想廢除漢字。不過也造成了很多的同音同形異義詞,得不償失

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原因很簡單

漢字是中國人的驕傲,代表著中國最高的文化成就,自商朝開始,中國的文字以甲骨文的形式成熟並且得到了官方的使用。和英文,阿拉伯語不同,漢語是象形字,因此漢語有著十分優美的字形,形成了一種藝術——書法。這也是為何漢語能在越南,日本,韓國地區流行了。

但是韓國人在幾十年前徹底廢除了漢字,日本就做不到這一點,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日本也曾經想廢除漢字文部省約束漢字的運用。可是由於民間以及文字、語言學者的反對聲浪適當激烈,該改革無法進行。而韓國為了很多地削減文盲和促進常識的傳遞,進而推進韓國政治、經濟及文化的發展,才想廢除漢字。不過也造成了很多的同音同形異義詞,得不償失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陕西智云牧场
2019-07-23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分了幾個原因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分了幾個原因

1. 教育:雖然日韓自古以來掌握漢字的都是精英居多,但近代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識字率,起碼生活最基本的那一部分,還是不錯的。

2.發音:日語發音不如韓語豐富(20多個諺文可以組成的音節數遠多於日語),且一個字可對應多個音節,自然日語在表音缺乏的前提下更有表意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不少片假名拼寫的外來語被轉為同音,使得寫在紙上也不知所云。

3.歷史:朝鮮半島先後成為中國的附庸國、日本的殖民地,自身的文化根基底蘊要遜於日本,而棄用漢字一說也是為了擺脫日本的印記,不僅僅是古代中國的問題。即便如此,韓語還是有很多和制漢字詞。漢諺混寫和假名混寫的形式太像了,可能有羞恥感。

4.訓讀的存在,使得日本固有詞也可以方便地用漢字表示,私watashi山yama,相比之下韓語的訓讀詞很少,也就是與本土語言的結合程度不夠。

5.輸入法:韓文字母和鍵盤幾乎是一對一結合 因此轉換漢字輸入反而不方便,而日文輸入就是漢字假名混合輸入的。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分了幾個原因

1. 教育:雖然日韓自古以來掌握漢字的都是精英居多,但近代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識字率,起碼生活最基本的那一部分,還是不錯的。

2.發音:日語發音不如韓語豐富(20多個諺文可以組成的音節數遠多於日語),且一個字可對應多個音節,自然日語在表音缺乏的前提下更有表意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不少片假名拼寫的外來語被轉為同音,使得寫在紙上也不知所云。

3.歷史:朝鮮半島先後成為中國的附庸國、日本的殖民地,自身的文化根基底蘊要遜於日本,而棄用漢字一說也是為了擺脫日本的印記,不僅僅是古代中國的問題。即便如此,韓語還是有很多和制漢字詞。漢諺混寫和假名混寫的形式太像了,可能有羞恥感。

4.訓讀的存在,使得日本固有詞也可以方便地用漢字表示,私watashi山yama,相比之下韓語的訓讀詞很少,也就是與本土語言的結合程度不夠。

5.輸入法:韓文字母和鍵盤幾乎是一對一結合 因此轉換漢字輸入反而不方便,而日文輸入就是漢字假名混合輸入的。

但是無論日文和韓文,因為大量的中文詞彙的存在,去掉漢字都會產生歧義等對語言理解造成障礙問題,但是從韓國的實踐來看,這反而會改變人們的寫作與說話習慣,最終讓語言反過來去適應漢字的缺失,減少歧義的產生。

剪不断的思绪2016
2019-04-29

首先你要搞清楚一點,韓國更徹底去除漢字,是他為了去除以前附庸國事實而放棄使用漢字!!現有的所謂韓語說白點就是韓語拼音。你能指望拼音表達正確意思?單獨一句話你拼音能理解啥意思,單獨一個拼音是啥意思鬼曉得!!所以你看韓國人的身份證名字會發現標註了漢字加韓文就是這個意思!!韓國徹底拋棄漢字的弊端就是我可以說全民都可以算是半文盲!試想下要是在中國,全民都只會漢語拼音會是啥樣子😊!哦,聽說近段時間韓國有關人士想恢復漢字,不過貌似蠻難!當初我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等有識之士還主張廢除漢字全民英語的,還好沒成功!也算萬幸。

桃花石杂谈
2019-07-03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朝鮮世宗創立諺文時的說明:“國之語音,異乎中國”,其實就是在說朝鮮語(韓語)和漢字很難兼容

但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卻還都是典型的綜合語,也就是說這兩種語言裡都存在著超大量的時態和格位變化,比英語要複雜的多的多,而這些元素都是漢字所沒法表達的,因為漢字是針對漢語這種典型的分析語所發明的。所以日本和朝鮮半島雖然願意使用漢字,但卻始終是非常糾結的,因為漢字的形式和他們語言的形式有根本的矛盾,沒法調和。而這就是這兩個地區最終分別發明出本民族文字根本原因。

漢字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不同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而日本因為在歷史上幾乎一直是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存在,所以它在對待文字的態度上其實是比較靈活的。在公元5世紀前後,日本就發明了一種叫“萬葉假名”的文字。但其實說它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是對漢字的一種變通使用,即它把漢字完全變成了一種表音符號,只是用漢字來表達日語裡與其相近的語音,漢字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把一段漢字組合在一起,能念出一段日語,而懂日語的人能明白這段漢字的意思。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朝鮮世宗創立諺文時的說明:“國之語音,異乎中國”,其實就是在說朝鮮語(韓語)和漢字很難兼容

但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卻還都是典型的綜合語,也就是說這兩種語言裡都存在著超大量的時態和格位變化,比英語要複雜的多的多,而這些元素都是漢字所沒法表達的,因為漢字是針對漢語這種典型的分析語所發明的。所以日本和朝鮮半島雖然願意使用漢字,但卻始終是非常糾結的,因為漢字的形式和他們語言的形式有根本的矛盾,沒法調和。而這就是這兩個地區最終分別發明出本民族文字根本原因。

漢字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不同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而日本因為在歷史上幾乎一直是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存在,所以它在對待文字的態度上其實是比較靈活的。在公元5世紀前後,日本就發明了一種叫“萬葉假名”的文字。但其實說它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是對漢字的一種變通使用,即它把漢字完全變成了一種表音符號,只是用漢字來表達日語裡與其相近的語音,漢字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把一段漢字組合在一起,能念出一段日語,而懂日語的人能明白這段漢字的意思。

日本的萬葉假名,雖然都是用漢字寫成,但不會日語的人看這段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這本身已經是在日語和漢字無法調和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了。而且這種文字其實是對漢字極大的浪費,因為如果這樣用漢字,漢字每個字的形聲、會意和指事等字形形成原理都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

所以日本人很快就對萬葉假名進行了改良,即不再使用規範漢字,而是用漢字草體和一些部首創造出了筆畫簡單的片假名與平假名,來表示日語裡那些沒法用漢字表達的語法結構。但對於漢字本身可以表達的詞彙,比如幾乎所有的名詞和相當數量的形容詞,則繼續使用漢字來表達,而這就基本上形成了現代日語的書寫結構。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朝鮮世宗創立諺文時的說明:“國之語音,異乎中國”,其實就是在說朝鮮語(韓語)和漢字很難兼容

但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卻還都是典型的綜合語,也就是說這兩種語言裡都存在著超大量的時態和格位變化,比英語要複雜的多的多,而這些元素都是漢字所沒法表達的,因為漢字是針對漢語這種典型的分析語所發明的。所以日本和朝鮮半島雖然願意使用漢字,但卻始終是非常糾結的,因為漢字的形式和他們語言的形式有根本的矛盾,沒法調和。而這就是這兩個地區最終分別發明出本民族文字根本原因。

漢字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不同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而日本因為在歷史上幾乎一直是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存在,所以它在對待文字的態度上其實是比較靈活的。在公元5世紀前後,日本就發明了一種叫“萬葉假名”的文字。但其實說它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是對漢字的一種變通使用,即它把漢字完全變成了一種表音符號,只是用漢字來表達日語裡與其相近的語音,漢字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把一段漢字組合在一起,能念出一段日語,而懂日語的人能明白這段漢字的意思。

日本的萬葉假名,雖然都是用漢字寫成,但不會日語的人看這段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這本身已經是在日語和漢字無法調和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了。而且這種文字其實是對漢字極大的浪費,因為如果這樣用漢字,漢字每個字的形聲、會意和指事等字形形成原理都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

所以日本人很快就對萬葉假名進行了改良,即不再使用規範漢字,而是用漢字草體和一些部首創造出了筆畫簡單的片假名與平假名,來表示日語裡那些沒法用漢字表達的語法結構。但對於漢字本身可以表達的詞彙,比如幾乎所有的名詞和相當數量的形容詞,則繼續使用漢字來表達,而這就基本上形成了現代日語的書寫結構。

日文平假名的創制過程

所以日文裡的假名,從一開始就是針對漢字與日語的不協調而進行的一種補救。用它雖然可以取代漢字,把日語按照發音完全寫出來,但卻有幾個缺點,導致日本人不願意完全廢止漢字。首先的一點是日語的發音相對來說是世界上所有語言裡最簡單的,因為日語裡基本上沒有雙元音音節,就算遇到從外語裡音譯過來的雙元音詞彙,在日語裡也必須要分解成兩個或者多個連在一起的單元音。同時日語不象漢語有四聲這樣的結構,所以這種過於簡單的發音也就導致了日語裡同音詞特別特別多,一個拼寫一樣的詞彙有20個左右的同音詞在日語裡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而這種現象用漢字就能很容易區分。比如日語裡的替代、抗體和後退等等詞彙如果用假名寫出來,都是こうたい(koudai),這樣不結合上下文就沒法區分,但如果用日本漢字寫出來,則分別是“交代”、“抗體”和“後退”,就很容易區分了。

另外日語因為本身綜合語的特點,所以特別強調每個單詞在句子裡的詞性,如果都用假名去書寫的話,這些詞性的差異就沒那麼直觀。但用漢字配合假名去書寫,因為漢字主要是名詞和形容詞,所以直觀地一看就能從漢字本身和假名的差別判斷出許多詞彙的詞性,可以大大加快日語的閱讀速度。另外由於假名和日語本身的特點,使得如果完全用它書寫,其字符數量會比漢字多一倍左右,而這樣其實也會影響閱讀效率。再加上日本沒有被中國中原王朝統治的歷史,漢字對他們來說只是代表借用書寫方式,沒有其它含義,因此日本也沒有發明其它方式取代漢字的動力,所以日語裡直到現代也還在大量使用漢字。

而其實朝鮮語(韓語)的文字諺文在現代也沒有完全取代漢字,因為它和日語的假名一樣,在被創造出來時其實也不是為了完全取代漢字,而是希望和漢字混合使用的。而且它也沒法很好的解決朝鮮語(韓語)裡的同音字問題。不過朝鮮語(韓語)比日語要好的一點是它的發音相對要複雜一些,所以在其固有詞彙裡同音詞相對要少一些,所以同音詞問題沒有日語那麼嚴重。但因為朝鮮語(韓語)裡也有大量漢語藉詞,而且朝鮮語(韓語)裡也沒有四聲這種結構,所以也還是存在同音詞這個問題。因此直到現在,其實無論是韓國還是朝鮮,也都是在把諺文和漢字結合使用,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相比日本,為什麼韓國能更徹底地廢除漢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些誤導的,因為韓國其實也沒有徹底廢除漢字,即使在確實不使用漢字的朝鮮,漢字在現在也仍然在其語言文字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日本和朝鮮半島的文字體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日本與朝鮮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朝鮮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兼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一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兼容日語和朝鮮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朝鮮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一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一個-s的後綴。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朝鮮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朝鮮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分析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朝鮮世宗創立諺文時的說明:“國之語音,異乎中國”,其實就是在說朝鮮語(韓語)和漢字很難兼容

但日語和朝鮮語(韓語)卻還都是典型的綜合語,也就是說這兩種語言裡都存在著超大量的時態和格位變化,比英語要複雜的多的多,而這些元素都是漢字所沒法表達的,因為漢字是針對漢語這種典型的分析語所發明的。所以日本和朝鮮半島雖然願意使用漢字,但卻始終是非常糾結的,因為漢字的形式和他們語言的形式有根本的矛盾,沒法調和。而這就是這兩個地區最終分別發明出本民族文字根本原因。

漢字在日本和朝鮮半島不同現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而日本因為在歷史上幾乎一直是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的存在,所以它在對待文字的態度上其實是比較靈活的。在公元5世紀前後,日本就發明了一種叫“萬葉假名”的文字。但其實說它是一種文字,不如說它是對漢字的一種變通使用,即它把漢字完全變成了一種表音符號,只是用漢字來表達日語裡與其相近的語音,漢字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把一段漢字組合在一起,能念出一段日語,而懂日語的人能明白這段漢字的意思。

日本的萬葉假名,雖然都是用漢字寫成,但不會日語的人看這段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這本身已經是在日語和漢字無法調和的情況下采取的一種無奈之舉了。而且這種文字其實是對漢字極大的浪費,因為如果這樣用漢字,漢字每個字的形聲、會意和指事等字形形成原理都已經完全沒有了意義。

所以日本人很快就對萬葉假名進行了改良,即不再使用規範漢字,而是用漢字草體和一些部首創造出了筆畫簡單的片假名與平假名,來表示日語裡那些沒法用漢字表達的語法結構。但對於漢字本身可以表達的詞彙,比如幾乎所有的名詞和相當數量的形容詞,則繼續使用漢字來表達,而這就基本上形成了現代日語的書寫結構。

日文平假名的創制過程

所以日文裡的假名,從一開始就是針對漢字與日語的不協調而進行的一種補救。用它雖然可以取代漢字,把日語按照發音完全寫出來,但卻有幾個缺點,導致日本人不願意完全廢止漢字。首先的一點是日語的發音相對來說是世界上所有語言裡最簡單的,因為日語裡基本上沒有雙元音音節,就算遇到從外語裡音譯過來的雙元音詞彙,在日語裡也必須要分解成兩個或者多個連在一起的單元音。同時日語不象漢語有四聲這樣的結構,所以這種過於簡單的發音也就導致了日語裡同音詞特別特別多,一個拼寫一樣的詞彙有20個左右的同音詞在日語裡可以說是家常便飯,而這種現象用漢字就能很容易區分。比如日語裡的替代、抗體和後退等等詞彙如果用假名寫出來,都是こうたい(koudai),這樣不結合上下文就沒法區分,但如果用日本漢字寫出來,則分別是“交代”、“抗體”和“後退”,就很容易區分了。

另外日語因為本身綜合語的特點,所以特別強調每個單詞在句子裡的詞性,如果都用假名去書寫的話,這些詞性的差異就沒那麼直觀。但用漢字配合假名去書寫,因為漢字主要是名詞和形容詞,所以直觀地一看就能從漢字本身和假名的差別判斷出許多詞彙的詞性,可以大大加快日語的閱讀速度。另外由於假名和日語本身的特點,使得如果完全用它書寫,其字符數量會比漢字多一倍左右,而這樣其實也會影響閱讀效率。再加上日本沒有被中國中原王朝統治的歷史,漢字對他們來說只是代表借用書寫方式,沒有其它含義,因此日本也沒有發明其它方式取代漢字的動力,所以日語裡直到現代也還在大量使用漢字。

而其實朝鮮語(韓語)的文字諺文在現代也沒有完全取代漢字,因為它和日語的假名一樣,在被創造出來時其實也不是為了完全取代漢字,而是希望和漢字混合使用的。而且它也沒法很好的解決朝鮮語(韓語)裡的同音字問題。不過朝鮮語(韓語)比日語要好的一點是它的發音相對要複雜一些,所以在其固有詞彙裡同音詞相對要少一些,所以同音詞問題沒有日語那麼嚴重。但因為朝鮮語(韓語)裡也有大量漢語藉詞,而且朝鮮語(韓語)裡也沒有四聲這種結構,所以也還是存在同音詞這個問題。因此直到現在,其實無論是韓國還是朝鮮,也都是在把諺文和漢字結合使用,只是方法有所不同。

諺文雖然看起來也是一個一個的字,但卻是用字母拼出來的

在韓國,本身漢字就沒有被廢止,只是韓國人會有意儘量不用漢字,但在一些報刊文章的標題、學術寫作、出版物署名、身份證姓名欄以及任何相對正式,而且使用諺文有可能導致歧義的地方,都還會標註上漢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基本避免同音字混淆的問題。韓國人在上學時從小學六年級會開始學習漢字,初中畢業時會學900個漢字,高中畢業會再學900個,所以通常一個韓國成年人能認識大約1000多個漢字。而朝鮮雖然在出版物和日常寫作時都已經不用漢字,但其普通人在學校要學習的漢字數量卻遠遠超過韓國。根據一些資料,現在每個朝鮮人在學校5至9年級(相當於初中畢業)要學習1500個漢字,到高中畢業要再學500個。而如果上大學,在大學裡要再學1000個漢字。所以普通的朝鮮成年人掌握的漢字數量應該在2000到3000個左右。所以雖然朝鮮人平常不用漢字,但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認識大量漢字,所以其實遇到同音詞很多時候在其認知裡是能有漢字不同的意識的,因此其實在實際上也沒有完全脫離開漢字。


所以總體上,日本和朝鮮半島發明本民族文字是其語言與漢字無法兼容的必然結果,但其本民族的文字其實在本質上也都還無法單獨使用,只是日本從便捷角度對漢字使用的更多,而朝鮮半島從民族意識的角度,使用少一些,但其實直到現代也都在變相地使用之中。

飞猫789
2019-07-11

主要是日語字母少,韓語字母多。

日語有五十音圖,平假名片假名,再加上一些變化的讀音,一共也沒有多少,如果沒有漢字,就會有大量的重複,或者寫得很長。

但韓語不一樣,韓語的字(由字母拼出來的)有一萬多個,常用的也有四千多,和常用漢字數量也差不多了,取消漢字後的重複也有,但要比日語少很多。所以韓語取消漢字後出現的問題要比日語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