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10 個回答
大唐鱼玄机
2019-06-17

在古代,皇帝下葬是需要很多人陪葬的,皇陵當中會有很多的死屍,同時還會有很多的陪葬品,因此人們對皇陵總是會抱有一種好奇感,大家會好奇皇帝的下葬過程究竟是怎樣的呢,也會好奇建造皇陵的工匠們把皇陵建造好了之後,又要怎麼出來呢?畢竟這些工匠是建造皇陵的,而皇陵的內部結構肯定不能夠向他人透露,因此大多數參與建造皇陵的工匠都會被下令處死,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工匠逃了出來,因為他們在建造皇陵的時候都留了一手,畢竟在這方面他們是專業的!若是讓他們死在皇陵中,相信每一個人都不太甘心吧,那麼他們究竟是用哪一種辦法死裡逃生的呢?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是很早就著手修建皇陵了,皇陵一般是皇帝繼位後,又或者是到了中期時開始建造,而每一個朝代的喪葬禮儀都不同,而如今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清朝的喪葬禮,史書上面記載的比較詳細!皇陵至少也是需要建造十幾幾十年的,而歷史上皇陵規模最大,建造時間最長的並不是秦始皇陵,而是西漢的茂陵。劉徹非常重視皇陵,此人在位54年,但修建皇陵的時間竟然達到了53年。就連清朝皇陵修建的時間都沒有漢武帝修建的時間長。而歷朝歷代皇陵修建完之後,殺死工匠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這第一個原因就是讓工匠保守祕密!人們認為人一旦死了,那麼所有的祕密都不會洩露,因此工匠一旦死了,那麼就可以避免皇陵今後不被盜,可以保證皇家陵墓的安全!這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工匠比較專業,皇帝下葬之後,工匠需要封鎖墓門!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有一些工匠他們為了逃出來會採用一種特殊的辦法,那就是他們在封鎖墓門的時候會藉助其他的物品或者是方法,把墓門先固定住。比如說他們首先會在兩扇木門上進行打孔,然後再把一種拐釘鑰匙套在門石條上!他們在關墓門的時候會輕輕的移動抵住門的石條,然後墓門就會慢慢的打開了,接下來他們就可以逃離了,當墓門完全關閉之後他們再把拐釘鑰匙慢慢的向前拉,最終整個墓門就完全鎖死了。這種辦法是那些木匠們比較常用的一個辦法,但是後來這種方法被皇室得知了,因此這些工匠還是難逃一死。畢竟一旦木匠們這樣做了,那就代表著皇陵的門形同虛設,這是極不安全的。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之後,木匠們在建造皇陵的時候都是抱著一種視死如歸的心態,但也仍然會有一兩個例外,他們最終沒有死在皇陵!比如說孫殿英當時盜東陵的時候,就是因為找到了當時建造東陵的石匠,才能夠順利進入陵墓中。那麼這個石匠又是如何順利逃生的呢?其實他並不是從陵墓中逃出來的,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修建完慈禧墓之後就會死掉,因此他就提前“死”了,然後他就被人扔到了郊外。雖然說裝死很不容易,但是畢竟躲過了一劫,若是當真被鎖在了陵墓中,那想逃出來就難了!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另外,由於各朝各代皇帝下葬的禮儀都不一樣,那麼我們就以乾隆皇帝的下葬為例吧,乾隆皇帝的陵墓共耗19年才修建完成,一共用了203萬兩。在清朝之前皇帝下葬基本上都是實行的火葬,而喪禮也十分簡單,直到雍正皇帝時期才開始土葬,並且從雍正皇帝時期以後,基本上採用的都是明朝的喪葬儀式。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乾隆皇帝去世之後,三日的時候就沐浴入殮,然後把他的遺體放在乾清宮,這種做法被人們稱之為停靈!每個皇帝停留的時間都不一樣,比如說順治皇帝停靈了25天,這是歷史上停靈最長的一位皇帝了,而最短的則是光緒帝,他僅僅停留了11天,而乾隆皇帝則停了20天。20天之後,乾隆的棺槨就從前清宮移動到了皇殿,還有的皇帝是移到了其他的宮殿。人們把這些地方統一稱之為殯宮,每位皇帝在殯宮停留的時間也不相同,比如說乾隆停了半年,而福臨則停了兩年多,甚至還有皇帝只停了一個月!之後乾隆皇帝的棺槨才放到了裕陵中,然後停放一段時間之後,墓門就被封上了。

梁老师说历史
2019-06-13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人這一輩子,打出生起,吃夠了,喝夠了,玩也玩夠了,臨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死後埋葬這事。而皇帝崩了這事,那更是了不得的大事,大部分皇帝打登基開始就為自己個死後的事開始謀劃。

找地頭,玩規劃,還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別的不幹就忙乎給在世的皇帝修陵墓的事。那麼大傢伙都知道,當皇帝崩了之後,把那棺槨往地宮的棺床上一塞,一大幫人撤出來,最後要留一關門的,要求這門關了之後是不能從外邊打開的。

就這要求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這門裡邊就得蹲一個大活人,從裡邊把門鎖死了,外邊自然就打不開了。

可這事沒人幹呀!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哦!皇帝崩了埋進去,為了鎖門,就得留一個關門人,說好聽點您這是為了工作把自己個奉獻給皇上了,說不好聽點這就是活活的把自己個給葬了啊!這沒幾個人會情願幹這事,就算是您強迫人家去幹了,免不了這位瞅著外邊沒動靜,蹲裡邊給你整個破壞,把躺下這位拉出來,自己躺裡邊去,那叫得不償失啊,所以皇帝也真不會在關門的時候,留這麼一位蹲裡邊關門是吧。

當然這門關好了,他不介意在門外邊把這幹活的工匠弄死,守住他這地宮裡的消息。當然這事就不是本文要解決的問題了。

那這事咋整呢?要不說這智慧就出自民間呢?這事最後還是被咱玩石頭的工匠給解決了。

好了,咱就拿滿清地頭上的皇帝下葬過程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舉例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乾隆知道吧?有名的敗家子,活著的時候敗家,把個雍正留給他滿滿的一國庫的雪花銀糟蹋了個乾乾淨淨,臨到了眼瞅著國家都快撐不下去了,蹲紫禁城裡開始賣官掙錢,勉勉強強的把自己這波算是撐下去了。

那麼他修自己那裕陵用了九年時間,白花花的雪花銀就整出去二百多萬兩,整到最後,經費有點不足,加上需要的金絲楠木也不好找,他這本著好面子的原則,他這就把眼珠子瞪向了明十三陵的木頭疙瘩。

這明十三陵長陵、永陵和定陵這三家的金絲楠木是最棒的。有一天這乾隆打著要祭拜朱棣的幌子,跑到長陵去實地勘察。

“好啊!這木頭又粗又壯又大!”乾隆拍著金絲楠木這頓誇獎,可要把這木頭撬下來用在自己的陵墓上,這好說不好聽啊,咋整?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結果有那腦殼起泡的大臣想了一主意,打著修繕的名義,把這金絲楠木偷樑換柱了。

您這修咋也得討錢不是,他就這麼修,開始是大建築,他就改成小建築,人家開始有小建築,到他修的時候直接就修沒了,開頭十幾個建築,到修完了變成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的建築。

好吧,這也是一種盜取吧,乾隆妥妥的把修自己陵墓的木頭疙瘩算是找齊了,可他沒有想到,多年後有個叫孫殿英的主,把他這辛辛苦苦搞了的東西全弄沒了,啊,這也叫天意難違吧!

哎!這話頭扯的有點遠,咱拉回來繼續聊。

當年乾隆蹲在龍椅是崩了,雖然說當了太上皇,但手裡的權利只要是活著,就沒有一丁點給出去的意思。他這一崩,最開心的當然是嘉慶了。

所以這乾隆崩了三天之後,太監給這屍體洗了最後一個熱水澡,裝到棺材板裡這才結束了他掌權的生涯。

下葬的過程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按照滿清的規矩,乾隆這棺木蹲乾清宮停靈,這一停就是二十天。

當然這停靈的時候,下邊人還在忙乎著,一波人挑吉日,一波人開始整著儀式。

在德勝門這地頭上,就要槓演十天。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啥叫槓演?”

簡單的說一幫子槓夫蹲在這裡做個出殯的預演,他們先找一塊重達萬斤的木頭,就這分量要和乾隆那棺材一樣的重。上面再整滿滿的一碗水,要求很簡單,您這往起一抬這水碗裡的水不能有一滴掉出來。

他們這裡槓演,別人也不能停著,日夜搶修這陵墓的御道,方便乾隆大大方方的進去,舒舒服服的躺下去。

這事都整妥了,這就開始出靈。先找七十二個棒小夥子,把乾隆抬到東華門,跟著這拉藩的,扯旗的,舉傘的,吹喇叭的,玩嗩吶的,全塞到隊伍裡,光這些人就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

你就別說那些個舉著紙糊的洋槍,洋炮,洋人,那就更多了,這些東西到了地頭上全得燒了。

這一出了東華門這槓夫就整到了一百二十八個人(每班),路太長了不然累吐血了都抗不動,還得三班捯飭。

接著這吃啥啥不夠,幹啥啥不靈的八旗大兵跟著,那些個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懟在隊伍中間,扯著嗓門在哭上幾嗓子。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一路上叮叮噹噹的道士,和尚,尼姑一排排的往前走,這就十幾裡的送葬隊伍就出來了。

到了地頭上把乾隆塞進去,所有人一前一後的全出來。

接著就是最後的工匠玩手藝的時候了。

這大門裡邊有一塊立起來的長條形的封門石,這物件是卡在地面上的一個凹槽裡。這工匠先把這大門關一邊,這邊先弄死了,人再出來,接著把這石門的另半邊關虛掩著,從這門的一個空洞中伸進一把鑰匙。

當然這鑰匙不是咱鎖家門的鑰匙,他前頭是一個凹字形的一個扣,正好能套在那立起來的石條上,好吧,套上去以後,就這麼一拉,立起來的石條就倒了,一下就把剩下的半扇石門就給頂死了。齊活,這活也就幹完了,這人也不用蹲裡邊鎖門了。

當然這事處理完了,就該皇帝處理這幫子幹活的工匠,畢竟是他們修的這地宮,裡邊的情況比皇帝都清楚,所以被弄死是在所難免的。

據說當年慈禧掛了之前,就專門給她幹活的八十一個工匠下了旨,就等著這墓一封,就處死這波人。

這事還被整漏了一個,一個叫姜石的人,幹活過程中被石頭砸暈了,大傢伙以為這貨死了,就扔到了亂葬崗,結果這貨命不該絕又爬著回了家,沒敢聲張。這事到了孫殿英盜墓的時候,又把他找出來這才找到了慈禧的金剛牆,才順順利利的把慈禧的墓給盜掘了。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刚日读史
2019-06-14

皇帝死後有一套繁瑣的喪葬程序。皇帝死了不能說是死了,要說 “駕崩”。

駕崩的皇帝首先要處理屍體,將屍體淋浴後,塗抹各種香料,然後穿壽衣,嘴內放上玉或者珠子,名叫“口含”。

太子和其他子孫都要身穿孝服守孝,普天之下百日內不準奏樂,四十九天內不得屠宰牲畜,一個月內禁止婚嫁。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服喪期內天下寺廟、道觀每日整點鳴鐘一百零八下。 先皇遺詔頒佈後,僧侶們開始進入靈堂誦經。

此時抬棺人員開始在德勝門演練,要求在一根萬斤的獨龍木上放一碗水,抬這個木頭時要做到沒有一滴水灑出來。

同時民夫們日夜搶修通往陵墓的御道。 接下來將皇帝入殮“梓宮”,移到乾清宮,停放27天,進行祭奠。

守靈大臣在此期間不得離開靈堂。二十七日後,梓宮移到景山壽皇殿,等待擇日入葬。

到了吉日,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在前面引路,接著是一千六百人的滷薄儀仗隊,再下來是七十二名槓夫抬著皇帝的“梓宮”,出東華門往陵寢而去。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梓宮”後面是全副武裝的侍衛,然後是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的送葬隊伍,連綿數裡。

至於皇帝安葬入陵後,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就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了。

我們以萬曆的定陵舉例。

定陵地下玄宮外部是由23層城磚疊壘的“圭”字形封牆,後面是六十多米的長方形隧道,前面連接著金剛牆,兩壁用九層石條疊砌,頂部用灰磚起券,地面同兩券一樣,也由光滑的石條鋪成。

由地面至券頂通高7.3米,隧道後部與地宮大門相連。位於金剛牆內的地宮隧道,實際上是石隧道的最後部分,也是地宮的引導建築,這部分建築稱為“隧道券”。券門之下,就是兩扇輝煌威武的石門。

石門內有石條把兩扇大門死死頂住,使外來的衝擊力無法破門而入,防止有人打擾皇帝的靈魂。

這塊封門石是怎麼進去的呢?放石頭的人又怎樣出來的呢? 首先可以排除是殉葬的放置的封石。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殉葬者都是殺死之後和皇帝的棺槨一起入葬的。地宮也不可能有別的祕密通道,讓人用石頭把門堵死後再從祕密通道爬出來。

只能是安葬完畢後,墓門在外面關閉,裡面的封門石自動將門堵住。

宋元時期有些皇陵墓道的石門,是採用石球滾動的方法將門頂住的。

先在石門內側做成一個斜坡石面,門檻處鑿出溝槽,槽的頂部放好石球,用敞開的門擋住。

入葬完畢,人走出門外,兩門逐漸關閉,石球便沿著地面斜坡滾動,直到石門完全關閉,石球在兩門交合處的一個更深的石槽內停住,門也就被堵死了。

明清皇陵墓門是用封門石條封住的,這就必須使用一種特製的工具——“拐釘鑰匙”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由一根長條形鐵製成有拐彎的鑰匙,頭部折成一個“∩”形,墓門關上後,將這把鑰匙豎起來順著石門中間的縫隙的最高處塞進去,套住封石的上部往下一拉,立著的石條就斜倒下來,靠在門後,在外面無論使多大的力氣,再也推不開了。

這樣就不需要人工在裡面關門,也不存在怎麼出來的問題了。 怎麼樣,看到這個辦法,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稷下学社
2019-02-16

在民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情:孫殿英光明正大的盜了慈禧的墓。在孫殿英去世之前,他道出了一個祕密:他們設計了一個長石條從陵墓內部將整個門頂住,這樣就沒有人可以從外面推門而入。但是這樣做的話,就必須有一個人留在內部關門,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人要留在墓中出不來。其實呢,是門上有一個非常細小的縫,工匠們會根據這個細分的大小,作為一個特殊的開門工具。這樣就可以在外面將石條放倒,從而頂住門。這樣一來你就不用有人專門留在裡面關門了。當然了,這種設計是十分精密的。它保證了只能往外拉,不能向裡推。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其實每個朝代每個墓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也不能以偏概全的說都是一樣。孫殿英所說的是清朝慈禧的墓。但是基本上也是大同小異,筆者就順著慈禧的講一些有關清朝的皇室下葬制度。

首先是是出靈那天,用72人將棺木抬出東華門。皇室官府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接著是皇帝的儀仗隊,有1628人甚至更多組成。儀仗隊舉著各種兵器翻旗和各式各樣的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燒活”就是燒給死人用的紙品,比如紙做的衣服啦啥的。在後面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扛夫每班有128人,分3班輪流抬送。在棺木後面是全副武裝的八旗兵勇,然後接著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和宗室覺羅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們身穿法衣手持法器,不斷的吹奏誦經。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整個送葬隊伍長達十餘里,從北京到林地沿途幾百裡在一些地段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也不是簡簡單單的茅草屋,而是仔細修建的工程,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如此看來皇室和普通百姓的下葬過程是一樣的,只不過規模更加宏大、參與人員更多、用品更加奢靡。

等到了陵地之後下葬的形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一般來說,先將皇帝遺體裝入“梓宮”,再抬入地宮,最後封閉。如此一來一個皇帝的下葬過程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其實除了元代皇帝是“密葬”以外,歷朝歷代的帝王下葬的制度以及規格都是差不多的。

至於有人說會把工匠關在墓宮裡面,筆者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情。首先,如果真的把工匠關在裡面的話,修建整個陵墓的是工匠,工匠肯定知道整個陵墓的構造。保不齊他們會對陵墓進行破壞,甚至勾結盜墓賊,進行盜墓。

他們肯定有自己的辦法出來,而皇室也不會對他們進行過多的殘害。至於筆者剛剛提到的細小的門縫是一種方式,工匠們那麼聰明,肯定會有自己更多的方法。所以是不可能會留在裡面的。那些說把工匠留在裡面殺害的,應該是誇張了封建統治的殘暴。

HuiNanHistory
2019-06-16

給皇帝建墳,你還想活著出來?

在古時的很多朝代,只要皇帝的梓宮葬入陵寢地宮後,所有的工匠們,不分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工匠,全部都難逃一死,會被迫給皇帝殉葬。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活殉匠人的目的是防止他們洩漏陵寢的機密。

舉例而言,秦始皇的陵寢就活生生殉死了上萬名工匠。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初,就開始了驪山的陵寢工程,當時調派了70多萬人去“穿三泉,下銅而致槨”,最終建成規模浩大的陵寢工程。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陵寢,為之喪命的工匠數目之多令人髮指。秦始皇入葬後,秦二世胡亥便即刻下令關閉陵寢,“生薶工匠,計以萬數”。

這上萬名工匠最後都在裡面被悶死了,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秦始皇如此,其他古代帝王也都是如此。

殺工匠,無非是為確保陵寢不被盜竊。但是,這些自大的皇帝可能想不到——有些工匠還有子孫後代。

你殺了人家老子,沒準還有兒子報復回來,把你的墓葬偷的精光。

例如,北齊時期高歡入葬時,工匠也全都被殺了,但出乎人預料的是,有工匠還留後後人。史載:

甲申,虛葬齊獻武王於漳水之西,潛鑿鼓山石窟天宮之旁為穴,納其柩而塞之,殺其群匠,及齊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發石取金而逃。

這話的意思是——有一個被殉葬的工匠的兒子不甘心父親被殺,就在北齊滅亡時,找到高歡的墓葬,偷了裡面的金子跑路了。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當然,這種情況到後來就不存在了。

像是清朝時期,就不會有這種事發生。如果都把工匠搞死了,誰還敢做這行啊?

福垊
2019-02-16

人生最大的事是生死,王朝最大的事是皇帝繼位和駕崩。歷朝歷代的陵墓都是皇帝繼位中期甚至早期都開始為自己興建。歷朝歷代喪葬禮儀(下葬過程)不盡相同,較為詳盡的是清代。故而福垊先談談清代建陵的最後一名工匠如何出來,然後再談談清代皇帝的下葬過程。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建陵工匠累死累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最終陵成人死。建造皇陵時間最長花費最大不是秦始皇陵而是西漢的茂陵。劉徹在位54年,光修建皇陵都用了53年。當然福垊這裡說的是清代,清代建設皇陵用時都沒漢武帝那麼久。修完陵墓殺死工匠的目的有二:第一保密原因,防止盜墓。第二、下葬後,需要工匠封鎖墓門。那麼工匠甘心就這樣死掉嗎?他們怎麼逃出?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當然不甘心!他們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採用上面的抵墓門的方法固定墓門。首先,他們事前在兩扇墓門上打孔。其次,將拐釘鑰匙套在抵門石條上方。再次,困在裡面的他們挪動抵門石條。然後打開墓門,偷偷逃離,關閉墓門後,用拐釘鑰匙將抵門石條向前拉,最終抵住墓門。這樣墓門就成了形同虛設,後來被皇室得知,工匠全部處死,並堵死了他們出來的一切可能。想出來,不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的。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不過總有例外。當年孫殿英盜東陵,就是找到當年的石匠才找到墓門的。那麼這個石匠是如何逃生的呢?他知道自己完成慈禧的陵墓會死,於是提前“死”了。他被扔到了郊外。其實孫殿英盜慈禧、乾隆的陵墓還有一條鮮為人知的原因。

那就是當年乾隆在修建自陵墓時,曾以對明陵進行修葺的名義而“偷樑換柱”和破壞式的修葺。他這種做法主要是為更好地建設自己的陵墓。福垊認為,乾隆皇帝的陵墓被孫殿英盜竊,也算是報應吧。那我們就以乾隆為例看看皇帝的下葬過程吧。

乾隆皇帝的下葬過程

乾隆皇帝的裕陵耗時9年,用銀203萬兩銀子。其實清朝前期實行火葬,喪儀簡單。雍正皇帝時命令皇帝以後實現土葬,基本採用明朝喪葬儀式。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乾隆去世之後,稱大行皇帝還是大行太上皇呢?福垊認為應該還是大行皇帝。去世三日後,沐浴入殮於梓宮,蓋棺定論尊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尊廟號高宗。然後在乾清宮停靈,清朝皇帝停靈時間不一樣。停靈最長的是順治皇帝,有25天;停靈最短的是光緒皇帝,僅11天;乾隆皇帝停靈為20天。

20天后,將乾隆的梓宮(棺槨)由乾清宮移動到壽皇殿,有的皇帝的梓宮則移到觀德殿。壽皇殿、觀德殿統稱為殯宮,在殯宮的時間也不統一。最長的是福臨——兩年兩個月;最短的是胤禛——一個月;乾隆的是半年。

一個月後,乾隆皇帝的靈柩入葬於裕陵。在裕陵也要停放一段時間才封墓門,這個時間也不統一。最長的是同治皇帝——停放五年,最短的嘉慶——停放一週,乾隆皇帝則是10天。

謝謝大家,敬請評論指教。如果喜歡還請點關注和贊哦。

灵石蕴珠宝
2019-06-14

各朝各代帝王下葬過程並不一樣

比如蒙古鐵木真

他們那時候實行祕葬制度。所謂祕葬,就是對於埋葬地點,不做標記、不做記錄、也不公佈。1277年鐵木真死後,據說其子孫部下人就在草原某地挖個坑安置,葬禮結束,重新附上草皮,蒙古騎兵萬馬縱橫,毀滅了一切資料。當前的成吉思汗陵,只是後來為便於祭祀,搭建的衣冠冢陵……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商周時期實行人殉

古代殯葬制度很殘忍,為了防止陵內祕密洩露,參與築造的工匠一般都被殉葬。那段時期,別說工匠了,陵寢挖好之後,還會運進去大量人口陪葬,邊殺邊埋,最後在葬道上放下斷龍石,覆蓋大量土方。據現代考古發現,那個時候一些大的貴族寢陵,都有數千人殉葬,帝王類的寢陵,估計得數萬人……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人殉畢竟是陋習,有些帝王不願意那麼幹

帝王陵寢一般都在帝王登基之初就開始興建,挖個幾年十幾年,和築城池一樣,裡面有各種通道,只不過一個在地面,一個在地下罷了,估計沒地圖,跟迷宮差不多。廢除殉葬制度後,掌控機密的工匠,估計還是要殺上一些的,但最終送葬過程中,那些抬棺以及司儀們,能走出來……最後出來的人隨手關門唄

最終封閉之前,這墓室門可以打開,畢竟皇后和皇帝一起死的機率太小,先來後到嘛,總要有人先進去等一等的

一家之言,畢竟也沒參加過,說錯莫怪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魏青衣
2019-06-20

中國人極為重視葬禮之事,古代皇帝自然更是如此,皇帝為一國之主,下葬的時候必定是風光大葬,皇帝入葬的整個過程跟普通小百姓的入葬過程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簡單來講,古代皇帝下葬的整個過程就是修建陵墓,舉行葬禮,皇帝棺槨放入墓中,整個陵墓完全封閉。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少不了工匠們的極力付出。

在這裡,就先說一下古代修建皇陵工匠們的下場。

自古至今,從秦始皇時期開始,皇陵的修建就一直是一件浩大的工程,秦始皇陵墓的修建,動用了七十餘萬勞役前後修建了近四十年,秦始皇陵的修建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而在陵墓關閉的時候,被困死在裡面的工匠數目都有數萬之多。

這些工匠被活活鎖死在裡面,一是為了保證陵墓的祕密不會外洩,二是為了陵墓能夠完全閉合,讓一扇門關死的辦法,就是從裡面鎖上。

自古至今,被坑死在陵墓裡面的工匠不知道有多少,時間久了,這些工匠自然會想出來一種辦法,那就是在門上設置機關,那就是自來石,工匠在開門出去以後,只要關上門,這個石頭就會自動倒下,從而將整個大門再次封死。這也是工匠們的求生之道,在門上做機關。

自來石可以在工匠逃出去以後,讓外人也不知道工匠已經從陵墓中逃出來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從此一點一覽無餘。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接下來簡單講一下帝王的下葬過程

而皇帝下葬的整個過程,首先就是修建陵墓,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從秦始皇陵的陵墓修建就能看出來,皇陵的修建是一個勞民傷財的過程,一般皇帝登基不久就要開始修建陵墓,等到皇帝駕崩之前,甚至是駕崩以後都沒有修好。

皇帝下葬的日期都是要仔細挑選的,在這個日期之前,皇帝的遺體會被塗上各種藥物,防止蚊蟲毀壞黃帝的軀體,大清皇帝出殯之前,還要“彩排”,幾百人上千人每天要演戲皇帝下葬的整個過程。

送葬的時候,和尚道士,手持法器不斷誦經,送葬的隊伍經常都會蔓延十幾裡,皇帝下葬的時候,會擺上貢品,此外就沒有什麼特別地方了。

當然了,享受這些崇高待遇的一般都是國家強盛的帝王,就算國家不強盛,帝王的下葬儀式也不會寒磣了,但那些亡國之君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亡國之君能有個正式的葬禮都算不錯了,很多甚至都是直接死在敵軍的鐵騎之下。

古代皇帝下葬的整個過程都是極為奢侈的,期間不容許出一丁點錯誤,就連裡面的工匠,都是要困死在裡面的,幸好一些聰明之輩發明出了自來石這種東西,這才讓眾多枉死在陵墓中的工匠得以保存自身。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當然了,不排除某些皇帝會愛惜生命,不讓工匠進去陪葬,但大多數皇帝都是會讓工匠進去陪葬的,畢竟,人葬的傳統,從商周時期開始,一直到大清王朝,都是存在的。妃子都能陪葬,更何況那些微不足道的工匠呢。

史之策
2019-02-17

我看很多答主已經介紹了墓穴關門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畢竟還是很少的。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其他答主供圖

皇帝在人間貴為天子也願意相信自己死後到了地下也能夠享盡榮華富貴,所以皇帝死後的陵寢絕大多數都是按照帝王的規格來。

把人間所有的一切自己曾經享受過的都帶到地下,繼續魚肉百姓。

皇帝是如何下葬的?這個問題的範圍實在是太廣了,自秦始皇登基稱帝以來在中國歷史上的皇帝真的是太多了,說實話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

絕大多數帝王自登基的第一天就開始準備身後事,一座陵寢的修建往往要修建數年甚至於數十年的時間,動用數十萬人的勞動力才能將這陵寢修完。

在歷史上沒有一位皇帝的陵墓不宏大,沒有一位帝王的陵墓不耗費巨資。在這裡我想注重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漢初的皇帝是怎麼下葬的。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漢初的時候剛剛經歷了秦末的戰亂,推崇黃老之學所以漢朝的皇帝節儉的有些嚇人。

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時候,國庫富裕到穿銅錢的繩子都爛掉了,糧食在國庫中堆積如山新糧壓著舊糧食。但是即使如此在厚葬成風的古代社會,按照現代的眼光來看漢文帝的下葬過程依然是有些奢侈。

漢文帝以山為陵、力求節儉,修建陵墓也沒有用什麼金銀裝飾,用的都是些磚瓦之類的。

古人都有為皇帝守孝的禮節,但是漢文帝卻說讓天下百姓只需要服喪三日,三日之後脫去孝服就可以了。

在皇帝死後的一段日子裡需要禁止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但是漢文帝卻要求各級官府不得禁止百姓嫁娶、祭祀、飲酒食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

皇帝死了這可是天塌下來的大事情,守孝三年都是一般情況。但是在漢文帝的囑託之後,皇宮中服喪一個多月就行了,就可以脫去孝服了。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當時漢朝的嬪妃分為:夫人、美人、良子、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但是夫人以下的全部都放回孃家。

這要是放在其他的朝代,估摸著全部都得進去陪葬了。

但是即使如此根基史料記載出喪動用人力達三萬一千人,其中長安徵發一萬六千人,關中徵發一萬五千人。

漢文帝力求節儉都如此,更別提後世的皇帝了。

1:小半個國庫都得填進去,而且不一定能填滿。

2:上諡號,在沒有諡號之前都叫大行皇帝。諡號就是根據皇帝生前的功績來定的,絕大多數都是使勁兒的吹捧。

3:子孫穿孝服,百官之類的祭拜得有一個月的時間。

4:皇子們說不定守孝三年。

5:人殉制度自古都有,秦朝就不用說了。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成吉思汗衣冠冢

但是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到了宋代就已經徹底廢除殉葬制度了,但是後來由於遊牧民族的崛起和入主中原殉葬制度再次興起。

明朝中期明英宗廢除殉葬制度,清代初期殉葬制度再次興起,最終人殉制度終止於康熙年間。總結一下

1、皇帝也是人,就是想讓自己死後也過得氣派一點兒,所以得修個好的房子。

2、給自己的臣子和兒子一點時間祭奠一下自己,然後給自己留點人間美名。兒子們和臣子們為了顯示自己的忠孝這個時候肯定會好好地表現表現,怎麼變態怎麼來,哭暈才能證明你孝順。

3、皇帝死了民間也得做做樣子,不能皇帝剛死你家就娶媳婦不是?所以……你懂得。

4、生前被人伺候著,死後也得讓人伺候,以前喜歡誰死的時候一併帶走。

皇陵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類似於明十三陵那樣的陵墓。這樣的陵墓匠人基本上不用擔心,都有斷龍石之類的機關,基本上都能出來,朝廷也不會說瘋狂到屠殺匠人的地步。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還有一種類似於成吉思汗的那種陵墓,誰也不知道它修在那裡了,所以一般修建這種陵墓的時候也不用擔心,人家是不會讓你活著出來的。

事實證明,絕大多數這種不為人知怕後世盜竊的帝王皇陵,修建帝王皇陵的工匠們都是被殺死的然後埋在皇陵之中。

不要擔心活不活的問題,先要讓陵墓地址永遠藏匿的辦法就是讓所有知情人都死,尤其是那些能工巧匠們。

人家也擔心那些能工巧匠們先倒斗然後再出來……

淡看天上月
2019-03-09

工匠都會掛掉嗎?

《史記·秦始皇》記載胡亥把知道秦始皇陵祕密的人全部都屠殺了,有些人就認為替皇帝修陵墓的和埋葬皇帝的工匠都得掛?若是後世皇帝都是效法如此,那麼誰還願意替皇帝修建陵墓?那麼這些修建陵墓工藝如何傳承?難道還被硬逼傳給徒弟之後,自己等著被殺?一代接一代如此?這樣的技藝誰會願意去學?所以這修建陵墓的工匠很多都能活下來,除非是死刑犯或者遇到想殉葬的君主還差不多,或者勞累致死。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不識字的聾啞人來封墓

越往後世,其實陵墓越來越趨於只能找到墓道才能盜墓,不然很費勁。所以在封墓的時候一般找的都是不識字的聾啞人,他們封了墓口之後,也會留在那裡守陵。古來皇家陵墓都是重兵把手,再加上自己不識字又不會說話,所以他們這祕密也很難帶出去。至於有些工匠,他們都是世襲傳承製,只供皇家驅使,外人也接觸不到,所以也難有洩密的風險。
皇帝下葬的過程是怎樣的?最後一名工匠是如何出來的呢?


至於這個問題問的皇帝下葬之後,把皇帝靈柩送進去的那些工匠,當然都是原路返回出來,至於封墓的和下葬的工匠是不是同一批人,就不得而知。萬曆皇帝的墓被考古過,也並沒有發現裡面有其他人的屍骨,乾隆皇帝的墓被盜,也是由於守陵人洩露了墓道口所在,如果這些都被殺了,又怎能找到墓道口所在,故工匠怎麼進去,當然還是怎麼出來,就這麼簡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