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都研究哪些內容?

哲學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它都研究哪些內容?
4 個回答
通古博今农民工

精神與物質,唯物與唯心,辨證法與形而上學,現實與歷史,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現象與本質,假象與本質,質量與數量,個別與一般,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化合與分解,力的作用與反作用……?總之,一切事物即互相依存又彼此對立的雙方都是哲學研究的內容?平民百姓不<研究>?但知道基本知識也會受益無窮?

豫章郡人
2017-06-16

哲學都研究哪些內容?

眾所周知,哲學是一門愛智慧之學,可謂博大精深。但是這種愛智慧之學究竟是追求關於什麼的智慧呢?換言之,哲學家與哲學工作者們到底都在探討和研究什麼呢?這便涉及到哲學研究的內涵問題,不得不說這是個眾說紛紜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認真回答將使哲學本身對大眾而言變得不再神祕起來


哲學都研究哪些內容?
由於
複雜因素的影響,人類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哲學理論形態。從時間的維度來看,哲學是時代精神的象徵,不同時代的人關注的哲學問題有所差別。從共時性的維度來講,即便是在同一時代,在不同民族風俗、文化傳統與個人風格影響下的哲學研究也是各具特色因此,要回答哲學研究什麼內容這一問題難以一概而論,更為嚴謹的回答是什麼時代的什麼人在什麼背景下研究哪些具體問題。若不考慮以上各種因素而單純介紹哲學研究的問題域,我們不妨以當今中國對哲學二級學科的分類為參照系,為您簡要描繪出哲學研究內容的基本面貌。

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較馬克思哲學具有更為廣泛的內涵,不僅包括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論,而且涵蓋蘇聯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乃至廣義的社會批判理論思潮等。當今世界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基本呈現出“史”、“論”、“著”三者並行的局面,即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近年來突破傳統教科書哲學體系中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二分範式以及領域部門哲學的勃興值得關注)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不同時期文本著作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較之其他哲學形態更關注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與解放何以可能這一關鍵性的時代難題,圍繞“異化”、“實踐”、“資本”等主題展開了曠日持久且影響深遠的討論。

二是外國哲學或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傳統是當今世界的重要思想資源,對於現代哲學學科自身的形成、發展與成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按照西方哲學史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粗略勾勒出古希臘哲學對世界本原的追問—中世紀對上帝信仰的辯護理解—近代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對自我主體以及真理認識的重視—現當代哲學對語言分析的強調這樣一條線索(眾多線索之一),由此形成了形而上學、神學、認識論、倫理學、邏輯學等諸多分支傳統。

三是中國哲學。先秦哲學(諸子百家)、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唐朝佛學、近現代中國哲學構成了中國哲學史發展的主要階段道、氣、理、神、虛、誠、明、體用、太極、天人、陰陽等構成了中國哲學獨特的範疇體系中國哲學研究面臨著自身的合法性危機,即繞不開中國有沒有哲學這一問題,那麼這就進而涉及在何種意義上理解中國哲學性質內容以及在世界哲學中的獨特地位等問題。

四是邏輯學。嚴謹的哲學思考離不開推理論證,而邏輯學則是關於如何正當地進行論證的學科,因此被認為是哲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邏輯學不僅關注命題的要素與結構,還研究論證的類型、技巧、有效性以及謬誤悖論等內容。

五是倫理學。倫理學的傳統源遠流長,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哲學與中國先秦哲學,儘管各有特色,東西方普遍關注道德的起源與本質、道德原則的構建與論證、道德判斷與選擇的根據等問題。倫理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其中涉及的各種價值取向直接或間接地深刻影響了政治社會生活的具體實踐

六是美學。真、善之外,人類對美的思索亙古至今,具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發展路徑。美的本質與表現形態、美感的形成與特徵、藝術的本質類型、審美活動的過程與標準、美育的功能與實踐等問題,是美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七是宗教學,存在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宗教學既不同於無神論,也不同於神學。宗教學之父麥克斯·繆勒1873《宗教學導論》一書中率先使用宗教學一詞旨在通過對各大宗教現象宗教本質、要素、類型、起源、演化規律、作用等問題的客觀研究,揭示人類社會文化發展規律廣義的宗教學研究還包括宗教哲學,涉及對宗教教義信念的哲學思考,接近於神學研究。在現當代學科交流對話的趨勢下,宗教學作為哲學的二級學科發展出宗教心理學以及宗教社會學、宗教人類學、宗教地理學、宗教生態學等一系列代分支學科。

八是科學技術哲學。對科學的系統哲學反思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然而科學技術哲學作為一門學科是在現當代西方哲學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的。科學技術哲學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規律(例如自然辯證法的研究)、科學技術活動的基本方法(注意是方法論思維反思而非具體的科研方法)、科學技術及其發展中的哲學問題(例如為科幻迷們所熱衷的科技倫理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各領域之間的相互作用、科技政策的原則和制定等內容。

總而言之,哲學研究的內容致廣大而盡精微從廣度而言,哲學研究的內容如前面所言幾乎涉及自然、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凡事皆可進行哲學性的思考。從深度而言,即便是研究同一內容,哲學觀照世界的方式與其他學科存在重大的差別,具有一種高屋建瓴的洞察力與直擊前提或本質的穿透力,我將在“哲學是一門怎麼樣的學科”這一問題中進行回答。

當然為求使您快速瞭解哲學各分支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以上回答只是從外部進行比較簡要通俗的羅列介紹,難免掛一漏萬,更為詳細的問題歡迎您在今日頭條的問答中進一步諮詢

电影老赵
2017-03-10

相信我,哲學所研究的那些東西,都是扯淡。唯一有價值的就是邏輯學。本人自學哲學也有三年五載了,看過很多關於哲學的書籍,比如《歐洲哲學史》,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康德,還有古典哲學關於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結合自己的思考,我認為哲學談論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具有意義的,倒不是哲學問題沒意義,而是哲學問題所涉及到的對象根本無法認識。哲學說到底不過是一種詭辯,其中的訣竅就是說起來通順,有韻律感就行,就跟編順口溜一樣。

刍狗仁
2017-12-15

按照西方哲學的思想譜系,哲學通常被分成本體論(世界的本源問題)、認識論(認識是否可能,如何認識等等)、價值論(價值確定與實現)三個部分,但是這三個部分通常是密不可分、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然而這種區分實際上有很大問題,絕大部分偉大的哲學家有深切的社會關懷,早至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就深入討論過政治問題,現代國家政治制度設計更是與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國家學說密不可分。近一點的,後現代哲學就很難在這種三分法獲得合適的地位與評價,它們所關注的問題更多的是碎片式的反叛與對哲學傳統的突圍。

按照馬原教材的經典理解,哲學研究的是人與世界的關係問題。這是一句無用的廢話,它根本難以體現出哲學的特色與精神。任何一個從事哲學研究的人,世界必然進入他/她的視野之中,因為世界並不僅僅是個體活動得以可能的背景,更是活動指向的最終承擔者。關於將哲學視為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或者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的偏頗之處可以參見下文: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嗎?

《哲學研究》2013年 第8期

|

俞吾金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回到開始的問題,哲學研究什麼?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可以轉化成,哲學家們共同研究什麼問題?因為哲學家們的著作在深深地影響了我們對於“何為哲學” 的理解。在西方哲學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線索是,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的鬥爭史。但是每個哲學家所具體討論的問題,無論是方向還是側重點都有所不同。那到底有沒有一個問題,是西方哲學家都關心和討論的呢?有,下面這個問題,不僅對於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其理論來源乃至理論樣態都當歸屬於西方哲學),對於印度哲學,中國哲學,乃至其他哲學形態而言,都是中心問題:


什麼是好的生活?或者說,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