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紅樓夢》是人們研究最多的一部名著,裡面涉及到的知識太多太細了,這部書會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嗎?《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10 個回答
灵芙醉客
2017-08-02

當然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不能因為經典就懷疑人家的能力。寫出經典著作的大有人在,人人都去懷疑有意思嗎?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這個無聊的問題上,不如多通讀幾遍《紅樓夢》,相信會收穫更多!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潮州梦江南
2017-08-02

感謝《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地邀請!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四大名著中,最引人爭議要數《紅樓夢》的作者了,《紅樓夢》亦叫《石頭記》,這部書的前八十回究竟是曹雪芹寫的還是其他人所寫呢?這個命題的關健詞是“前八十回”。二百多年來可謂眾說紛紜,寞衷一是!《紅樓夢》最初的成書,它不叫《紅樓夢》,而叫《石頭記》,只有八十回本,戚蓼生所序八十回本之第一回雲: “ 乾隆中(一七六五年頃),有小說曰《石頭記》者忽出於北京,歷五六年而盛行,然皆抄寫本,以數十金鬻於廟市。” 其本只八十回,開篇即敘本書之由來。有空空道人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海溪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近現代紅學興起,紅學專家人數之眾比《紅樓夢》版本還要多十倍,《紅樓夢》一時蔚然為一門專門之紅學,成績成就喜人。筆者參考採納百家之長,又以魯迅先生的學術名著《中國小史略》為主要依據來談談《紅樓夢》這部神品曠世之作,它被後世所揣測的作者究竟有哪些人?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一.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說,後世之人相信《紅樓夢》是納蘭性德所撰寫的甚多,並認為是納蘭性德自寫家事的自傳體小說。

二.清世祖與董小婉(董鄂妃)故事說。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三.曹雪芹自敘說,《紅樓夢》之作者是曹雪芹之說在中國近代學術界和紅學界爭議很大,後經胡適作過大力考證才得以彰明,塵埃落定,的確是曹雪芹所撰著。紅樓的作者是曹雪芹,以此說為後世學者和紅學專家認可最多,亦最可信。但令筆者最深信不疑的還是清代大學者詩評家袁枚的《隨園詩話》雲: “ 康熙中,曹棟亭為江寧織造,……其孫雪芹撰《紅樓夢》一書,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隨園也。”筆者認為袁大才子後二句關於大觀園和隨園乃屬文人調侃之詞,袁枚之隨園乃自家悠閒養生讀書寫作養老修築之園,與紅樓夢之大觀園實無半點關係的;但前兩句確是驚喜地發現和最有力的佐證。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四.《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高鶚說,好多人認為續《紅樓夢》後四十回本者,尚不只一高鶚,更令《紅樓夢》充滿著撲朔迷離之感。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最後,我執筆而深思: 古今中外之曠世之才與曠世偉大之作,他們和它們的出世為何總是如此坎坷曲折呢?夜巳闌,我看到窗外蒼空之上的北斗星星,它們似乎在為我默默詮釋著答案……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
2017-08-02

本人不認為《紅樓夢》是曹雪芹所著。首先,滿紙荒唐言的《紅樓夢》並無一個真實的名字,皆為作者所杜撰,如果只有曹雪芹的真名實姓寫在上面,有點不可思議。其次,小說在古代中國是不入流的,著作者一般不署自己的名字,不止《紅樓夢》的作者,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的作者也都是後人考證而來。第三,《紅樓夢》所寫的內容與紅學家考證出來的曹雪芹所生活的背景相去甚遠。第四,熟讀《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著作者對雪持厭惡憎恨的態度,絕不可能以雪為號。綜上所述,《紅樓夢》非曹雪芹所作,既然非其所作,也就不存在前八十回是不是曹雪芹一人所作的問題了。那麼,《紅樓夢》究竟是誰寫的呢,有清以來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答案,所以,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將永遠沒有答案。試想,一部沒有署名的作品,要憑空考證出一位著作者來,是多麼不可能的一件事啊!

云海路
2017-08-02

謝邀,有關《紅樓夢》前八十回是否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在回答這個有爭論的問題前,本人事先闡明,我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只是抱著能與大家共同探討的目的,決無他意。《紅樓夢》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撰寫應當無可爭議,關鍵是後續作者是誰?一則說後續40回是程偉元和高鶚"細加釐剔,截長補短";二則說是續書另有其人,程高只是作了編輯;三則說全120回是由曹雪芹一人原作。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今,學術界依舊沒有對此達成一致共識。


《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嗎?

Thomas绳
2017-08-03

《紅樓夢》自胡適考證其為曹雪芹所著以來,將近百年來,陸續發現的證據有十幾處,各紅學大家基本認同此書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著。但本人認為在此書前,曹雪芹的父輩寫過一本自傳類型的書,曹雪芹在此書基礎上批閱十載,增改五次而成。當然這本自傳篇幅較小,主要功勞還在曹雪芹。總之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著在紅學界已經形成共識。

wsyddw
2017-08-02

如果是兩個人寫的,那麼可以分擔罪過,如果是一個人寫的,那麼曹雪芹的罪過太大了,這是中國最爛的書,誤人子弟,害人不淺。紅樓夢,沒寫什麼正經事,他只不過寫兩個院子裡的一群小青年吃喝玩樂,吟詩猜迷,一些毫無意義的事,除了浪費時間,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可151753208
2017-08-02

謝邀回答問題。也不知是我看錯了題目,還是問得有些“不著調兒"。反正讓人有些費解。

《紅樓夢》前八十回為曹先生所著。歷經十載增刪五次完成的。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曹雪芹先生幼子夭亡,曹先生悲痛至極,從此一病不起,又因貧病無醫,在第二年除夕(1764年2月1日)逝世,還是朋友們資肋安葬的。

後四十回由高鶚續寫,是在曹先生零散手稿的基礎上完成的,由同時期陳偉之先生編輯完成。

這些事早被學術界確認,今天又提出前八十回著作的問題,不覺得很可笑嗎?

不知怎麼了,有些人什麼都懷疑。前段時間,甚至有人懷疑公認的英雄先烈,不知是因為他們自己無知,還是心懷叵測另有用意?此種歪風不可助也!

不多說了,感謝您的閱讀。

彬da叔
2017-08-04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以下問題。

《紅樓夢》寫的是哪個朝代的事?

【按:《紅樓夢》寫的是哪個朝代的事?是明末的國破【家亡血史】。認為本書寫的是清朝正盛時期某些家族沒落的說法是膚淺的,家族的沒落固然痛心,但遠當不起【萬豔同悲】的格局,更別提【地陷東南】,【白骨如山】的【末世】這般宏大的視野。且看無名寒士的精確論證:】

一、這本書是寫的真實還是虛構?

  《紅樓夢》的書是真實的。

  第一回中原文說

  【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傳者。】

  意思就是作者說自己不敢瞎雕飾,都是照著真人真事來寫。《石頭記》是一本“真傳”。

  【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稱。】

  意思就是說這本書是真實的,別老懷疑作者寫的都是編造。

二、紅樓夢中總提到的“末世”,是指什麼情況?

  胡州也是末世【賈雨村本是胡州人氏,因他出於末世】

  金陵也是末世【凡鳥偏從末世來】這裡是金陵王家的王熙鳳

  長安都中也是末世【生於末世運偏消】這裡賈探春生於長安都中國公府,祖籍金陵

  於是道理很簡單,不同地方(胡州和金陵)都是末世,那麼這個末世,就是國家的末世,到處都是末世,朝代的末世!

三、這本書是哪個朝代的末世?

  作者採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文學手段,他在書中提到了大量的真實歷史人物,如堯舜許由——上古時期,莊子——春秋時期,劉伶嵇康阮籍——魏晉時期,杜工部李義山唐明皇——唐朝時期,陸游秦檜宋徽宗趙子昂——宋朝時期,倪雲林——元朝時期,唐伯虎祝枝山仇十洲——明朝時期。

書中提到了大量的歷史風流人物,有男有女,但一個清朝的也沒有!

  明末清初有柳如是董小宛冒闢疆侯方域洪昇孔尚任王士禎八大山人等一眾人物,但在清朝生活過的歷史人物在全書中出現概率為零!你懂的。

  這是非常明確的一種寫作玩法,根本不是假借漢唐了,書中如果真的寫漢唐故事,會寫元朝和明朝風流人物麼,不會!

【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

  這句話表明了書中所寫距離明朝較近,這三個人都是元朝和明朝的人物!!!

  因此,此書中提到的末世只能是明朝的末世,明朝中國的末世!(清朝那時自然不可能末世)

  女媧氏煉石補天是因為出現了天塌地陷的滅世之災。

  而後面小說正文第一句是【當日地陷東南】。

  正常小說第一句都是介紹年代或時間背景。

  紅樓夢也不例外,這個當日地陷東南就是小說第一回的時間。

  女媧補天的神話裡發生了天傾西北地陷東南的滅世災難!當日地陷東南,意思就是天塌了的那會。

  上面說了,書中寫的是明朝末世!

  1644年甲申國難崇禎上吊明朝滅亡,對於天下漢人,就像天塌了!

  這個【當日地陷東南】,就是點明瞭第一回故事是1644 年崇禎皇帝死亡之後的事情。


《紅樓夢》作者是誰?

【按:《紅樓夢》作者是誰?這原是個百年謎案,雖說現在被普及的常識認為“曹學芹”是作者,但否認作者是他的觀點也是此起彼伏。細細考究的學者都知道,原本這個作者還是佚名的,至於為什麼書中的幾位作者”石頭“、”空空道人“、”吳玉峰“、”孔梅溪“和”曹雪芹“都寫得明明白白,獨獨曹雪芹坐到了封面上,難道就是因為寫他的文字比較多一點?問題在於,“曹雪芹”在書中明確是一個”批閱增刪者“,當前所”考據“出來的清朝包衣“曹雪芹"本就不是書中的曹雪芹。在本文當中,無名寒士給出了從未有過的答案,《紅樓夢》(《石頭記》)的真正原始作者是山西學海傅山,也就是說,書中的”石頭”如果是個筆名,傅山就是他的真名。為什麼是傅山?其實從《紅樓夢》的文字當中已經透露出來了,寒士的解讀令我們耳目一新:】

先不急著看石上所記小說,先看看書名來歷,再看看第一回提到的此石來歷。

【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這個石頭是傅山。傅山,號石道人,又號石頭。傅山自幼苦讀,煉就學海之名。1644年大學士李建泰代崇禎帝率軍出征,招山西傅山為軍前贊畫,傅山投軍路上,其軍已潰,崇禎也死了,天塌了,但傅山沒能起到作用。

傅山無奈返回,日夜痛哭。

傅山,自號石道人,亦號石頭,取石堅貞之意,世稱山右義士。

傅山為數百年來山西省第一文學家思想家,是第一!數百年來第一人。

傅山通曉諸子百家,精擅老莊楚辭,博極群書,時稱學海,醫術高明,人謂醫聖。

傅山屬於文學家、思想家、醫學家、戲曲家。

他最欣賞智慧高的人,老子和莊子。他從不自稱文人,只說自己是莊子徒弟。

傅山是個被史書快要抹殺掉的人物,只有山西太原府,一直膜拜他到今天。

在山西,傅山可說是婦孺皆知,醫聖!學海!

那些紅樓夢裡的怪藥,沒看懂吧?深刻著吶!因為是醫聖,寫出來的醫理和藥方,強大到完全沒朋友。

那些藥方別的醫學家和文學家還真寫不來!

寶玉續的南華經,那需要超高的文學造詣,而四百年來,沒人對莊子像傅山那樣精通!完全找不到第二個人了!

除了“吾師莊先生”的傅山,再沒人能把莊子各種道理輕鬆糅雜在小說裡!

至於寶玉寫的芙蓉女兒誄,寫得比離騷都不差了!那需要精通離騷楚辭,而傅山,就是這幾百年來,最精擅離騷楚辭的人,再沒人能寫來那麼強大的誄文,當然,還夾入了超級深刻的深意!

【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

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裡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卻又參悟佛家的事情。明清歷史上符合這樣條件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傅山。山西傅山,取石堅貞之意,自號石頭。友人多稱之為石道人、石兄。傅山被當時世人稱作”學海”、”醫聖”。傅山在明亡後出家為道人,讀遍道家典籍,後又讀遍佛家典籍,起法號櫱禪,學究天人,道兼仙釋,將釋道儒各家學說互相轉化盡皆貫通。最早闡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理論的反清志士大思想家顧炎武一生尊傅山先生為師長,稱其”蕭然物外,自得天機”。

石頭記,就是傅山記。情僧錄,就是櫱禪錄。

【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

吳玉峰,是江蘇吳偉業,號梅村,世居崑山,崑山的地理標誌和獨有景點為玉峰山,所以叫吳玉峰。

因吳偉業好友抗清名將陳子龍詩裡曾說”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故吳偉業題此書為紅樓夢,這個題目是朱樓夢、朱明夢的意思。

【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

東魯孔梅溪,是山東孔尚任。

自古在中國只有一個地方是正宗東魯,那就是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山東有個孔尚任,曾寫桃花扇的孔尚任,他是孔子後代,世居東魯曲阜。孔尚任自號東魯狂生。

有一天孔尚任在紅橋下的溪邊玩耍,去尋找梅花,觀賞”紅白綠蕚”的梅花!孔尚任特意寫了一篇遊記——《傍花村尋梅記》,記下這次溪邊尋梅的事情,所以叫孔梅溪。

因清風明月國寶史鑑之隱喻,故題此書為風月寶鑑,這個題目是清明國史的意思。

【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

曹雪芹,是江蘇嚴繩孫,是江南三布衣之一。曹為朱姓最大的起源姓氏,其字有庶人、布衣百姓之意,以霜雪喻清,以書生賦芹,心向朱明的清朝布衣書生,故自號曹雪芹。 其摯友尤侗以”自向彤編傳左芬” 來懷念嚴繩孫的一生,這句話指出嚴繩孫一生最值得頌揚的事情就是編撰一本紅色的書籍去傳播奇女子的故事。以此告訴世人嚴繩孫增刪編撰紅樓故事的事情。

嚴繩孫題此書為金陵十二釵,金陵省是以小見大手法寫出的明末中國,這個題目是明末十二雄的意思。

【至脂硯齋甲戌鈔閱再評,仍用《石頭記》。】

脂硯齋,江蘇尤侗,號西堂,擅文學與戲曲,是傅山與嚴繩孫的摯友。

此處甲戌為1694 年,康熙三十三年。最終仍用最初的書名石頭記,即傅山記。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沒有挽救民族危亡的能力,傅山在世上空活這許多載。不知有誰會抄下這些故事,讓世人看到傅山以夢筆述出的這個時代。

文理邏輯介紹:

讀石頭記的三大要素:尊重原文,尊重歷史,尊重文學。

第一,先從原文中找出原文描述內容的時間地點。

1,原文首先強調了所記內容是”不敢稍加穿鑿”的”真傳”,全書都是”實錄其事”。尊重原文,可以知道書中所寫文字是真事真傳的記錄。

2,原文記錄了大量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如上古時期的”堯舜許由”,春秋時期的”莊子”,魏晉時期的”劉伶嵇康阮籍”,唐朝時期的”杜工部李義山唐明皇”,宋朝時期的”陸游秦檜宋徽宗”,元朝時期的”倪雲林”,明朝時期的”唐伯虎祝枝山仇十洲”。沒有清朝時期名人,清初和清末的真實人物,一個都沒有。通過這樣的方法,道出了本書記載的是明朝或者清朝。

3,書中在元妃省親情節裡提到了”五城兵備道”,”兵備道”在歷史上是明朝開始獨有的官職名,”五城”在歷史上是北京五大城區的專用稱呼。這裡就可以得知原文寫的是明朝事情,元妃省親發生在北京,也就是書中的都城實際是指北京。

4,”束髮嵌寶紫金冠”、”束髮銀冠”等描寫,書中男子都戴頂冠,清人無發可束,多處束髮描寫再次點出是明朝。

5,書中大量提到了”末世”。”賈雨村本是胡州人氏,因他出於末世”,”凡鳥偏從末世來”,”生於末世運偏消”,眾多人物,有胡州的,有金陵的,胡州是末世,金陵也是末世,都中賈府也是末世,各地都是末世,那就是國家的末世,朝代的末世。石頭記流傳於康乾年間,那時的清朝統治很穩固,完全不可能是清朝末世,於是這個末世指的是明朝的末世。

第二,結合原文與歷史尋找作者。

因為書中寫的是明朝末世,所以作者只能是明末清初或清朝人。

1,這本書是刻在”石頭”這個物體上,被”空空道人”抄下帶走。因此,”石頭”和”空空道人”是作者。

2,”吳玉峰”看完題書名叫紅樓夢。”東魯孔梅溪”看完題書名叫風月寶鑑。”曹雪芹”對這本書增刪五次後題書名叫金陵十二釵。”脂硯齋”抄寫這本書後還用書的本名——石頭記。

原文道出的意思很明確,這幾個人是閱讀者和修訂者。

3,先在明清之間尋找”吳玉峰”。

江蘇吳偉業,號梅村,世居崑山,崑山地理標誌和獨有景點為玉峰山,”吳玉峰”這個筆名就這樣得來。

吳偉業好友,抗清名將陳子龍曾寫下著名詩句”始知昨夜紅樓夢,身在桃花萬樹中”。所以吳偉業題此書為紅樓夢。

4,接著在明清之間尋找”東魯孔梅溪”。

在中國只有一個地方叫東魯,那就是孔子故鄉——山東曲阜。曲阜有個孔尚任,孔子後人,自號東魯狂生,曾寫著名戲劇桃花扇,曾寫著名遊記——《傍花村尋梅記》,講述了孔尚任在紅橋下的溪邊尋找梅花,看到了紅白綠萼各色梅花。孔尚任溪邊尋梅,所以化名孔梅溪。

5,尋找真正作者”石頭”和”空空道人”。

在明清之際的大文學家裡,有一個山西傅山,號”石頭”。”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遂易名為情僧”,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裡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卻又參悟佛家的事情。明清歷史上符合這樣條件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傅山。

根據史上記載,傅山,為了逃避剃髮令,出家為道人,愛穿紅衣,人稱朱衣道人,自號石道人。傅山出家為道人後精研道家理論和佛家經典,後來傅山給自己起了法號——櫱禪。既有道人道號又有僧人法號的人,明清歷史上只能找到傅山一人。

因此石頭記的作者,”石頭”和”空空道人”,就是山西傅山。傅山與化名吳玉峰的吳梅村和化名曹雪芹的嚴繩孫俱是相識好友,曾共作聚芳齋圖。傅山與化名脂硯齋的尤侗、化名畸笏叟的王士禎等人亦是知己好友。

第三,從原文的敘述中找到清晰的對應關係。

1,作者開卷自稱”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傅山出身書香門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雙塔,其中的西塔為傅山父親傅之謨所建。傅山自幼為嚴父傅之謨所教,博極群書,聰慧絕倫,卻是憂國憂民,無意仕途經濟。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飽學名士,曾評價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對功利事務漠不關心。傅山一生讀書行醫,慷慨任俠,灑義氣傾盡家資,樂苦甘貧,潦倒中恬淡自如。傅山生平與石頭記中的作者自稱是完全相符的。

2,寶玉”愛紅”,寶玉自稱”濁物”。朱明的朱,就是赤色紅色的意思。傅山穿紅色道袍,就是為了紀念朱明。寶玉愛紅,傅山愛朱明。寶玉自稱濁物,傅山自稱濁翁。以濁自稱,以濁作為名號的人,石頭記中,只有寶玉,明清歷史裡,只有傅山。

故千古奇書《石頭記》,其真正作者只能是山西傅山。

附言:關於現在當作常識來普及的”曹雪芹”,寒士完全不願提及,因為”曹雪芹”的邏輯非常可笑。作為這樣的博學奇人,史上卻沒有一位人物與這位曹雪芹結交併記錄他的詩文或生平,沒有任何家譜、地方誌、記事文集裡提到這位”曹雪芹”。在可靠性文獻裡,僅存於一位清室宗室子弟愛新覺羅敦誠的幻想性詩文中的”曹雪芹”,竟然被當作”不容置疑”的鐵證。

石頭記中明寫了”雪芹”死於壬午除夕,也就是壬午年大年初一的前一天。這樣一個常識,竟然會成為後世困擾,只因為那位宗室子弟的幻想性詩文裡”曹雪芹”在壬午年還沒死。

拿這種詩文去否定原書,而不是捨去錯誤詩文,這其實完全不合語文邏輯。

好似寒士寫了詩文,講述自己和孫中山先生暢談中華復興的痛快淋漓。那在數百年後,可以作為寒士和孫中山先生熟絡的證明麼?顯然不能的。因為寒士與孫中山所處年代有很大差距,這樣異常的幻想性詩文是不足為信的,以寒士一人的詩文去證實孫中山先生活到了二十一世紀,是很可笑的行為。

有沒有真正靠譜點的證據呢,其實是有的,何必西廂、芹溪摺扇等,真實有效的證據輕易被定為偽證,而虛假無效的證據卻被反覆重申。最重要的原文證據反而總被輕鄙無視。一個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人在北京竟然還有故居,引來後世無數人膜拜並編造其生平,真是世事遠比”滿紙荒唐言”還要荒唐,歎服。

傅山先生與紅樓夢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三晉大地的傳奇人物,他博極群書,時稱學海,醫術高明,人謂醫聖。他對阮籍老莊的出世智慧讚歎欣賞,而對世人熱衷的功名利祿視若浮雲。

傅山先生極具民族氣節,然而這也致使先生的生平未能記入清朝史冊。

傅山先生在戲曲、書畫、醫學、詩文、哲學等方面都稱得上是一代宗師,在三晉大地曾是婦孺皆知的傳奇人物,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文化遺產。

人盡皆知的明清第一奇書紅樓夢,與傅山先生的生平,其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傅山的生平

傅山出身書香門第官宦大家。太原著名的雙塔,其中的西塔文峰塔即為傅山父親傅之謨與傅山祖父傅霖所建。傅山自幼為嚴父傅之謨所教,博極群書,聰慧絕倫,卻是憂國憂民,無意仕途經濟。傅山的胞兄傅庚亦是飽學名士,曾說弟弟傅山生有寒骨,對世俗功利事務漠不關心。

傅山在家貧後一直以行醫為生計,曾長期居住在土窯中。終其一生,讀書不倦。慷慨任俠,灑義氣傾盡家資,樂苦甘貧,潦倒中恬淡自如。

傅山年輕時曾在當時山西最高學府的太原三立書院師從山西提學袁繼鹹。”大官好做大節難移”的民族英雄袁繼鹹教給傅山和大家的並不僅僅是學識與道理,更多的是氣節與精神。

傅山相結交的友人都是重德行輕勢利的風流名士,如嚴繩孫、尤侗、吳梅村、王士禎、顧炎武、曹溶等。

紅樓夢的作者開卷自稱”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袴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紅樓夢作者這段自稱,與傅山先生的坎坷生平其實是非常相符的。

傅山的民族氣節

傅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最具民族氣節的一位名士。

在明朝滅亡後,傅山先生寧肯出家成為道士,也不願意放棄氣節與精神,去剃髮成為異族統治下的順民。

傅山穿上硃紅色道袍,寫下”真人心印一珠明”的大膽詩文來表達自己不順從異族政權的決心,更用”怕眠誰與聞雞舞,戀著崇禎十七年”的露骨詩文去勉勵那些有民族氣節的志士與他一同聞雞起舞共圖大事。

傅山先生身在太原,卻認為自己已是亡國之人在異國他鄉,寫下了”太原人作太原僑”的落寞感慨。

反清志士顧炎武先生,就是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的那位著名大思想家,曾多次前來山西拜訪傅山,視傅山既如師長又似摯友,寫下”儻許相隨拾芝草”的詩文來表達想要常伴傅山先生一同學習交流的願望。

紅樓夢作者在書中也表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民族氣節。第六十三回中寶玉很露骨地自稱”大舜之正裔”,應當”作踐”那些”為中華之患”的”犬戎”。全書中還使用了”腥羶”、”騷達子”、”雄奴”、”胡”等大量貶低異族的詞語。書中”玄墓”、”參玄”等處也並不畏懼冒犯彼時新君康熙的名字”玄燁”。各處都展現出了紅樓夢作者強烈的民族氣節。這與傅山先生的民族氣節,是極其吻合的。

傅山的字號

傅山先生曾寫作《兩漢書姓名韻》一書,對漢字用意有深刻研究。併為訴情表意給自己起了很多字號,分別賦予不同的思想感情。

1,和石有關,形容意志堅定的字號有石頭、石人、石道人、石老人等。

紅樓夢,其書的書名,起初和最後都叫石頭記,因為是”石頭”所記之事。

2,和紅有關,形容愛紅愛朱的字號有紅葉樓主、丹崖老人、朱衣道人等。

紅樓夢,寶玉極其愛紅,愛紅成痴。

3,和濁有關,表達自慚無能的字號有濁翁、濁道人、濁堂老人等。

紅樓夢,寶玉自稱”濁物”。以濁為號,千古之奇。翻遍典籍,只能找到書中的寶玉和書外的傅山。

4,傅山法號櫱禪。櫱這個字,上薛下木。薛在木上,雜草在樹木之上,比喻滿人對漢人的壓迫。

櫱字本意是枯木上長出新芽,作者眼裡,漢人雖喪國,但還有希望和生機,終究枯木新芽還會重新長成參天大樹。

紅樓夢,兩大主角,一個姓薛,一個姓林。

《傅山與寶玉》

書中寶玉自稱”濁物”。傅山自號濁翁。

書中寶玉”每日家雜學旁收”。傅山博極群書。

書中寶玉”愛紅”。傅山以愛硃紅來表達心繫朱明的情感。

書中寶玉”無心仕途經濟”,視鑽營名利的讀書人為”碌蠹”。傅山一生未曾科舉,斥鑽營名利喪失氣節的讀書人為奴儒,稱明非亡於滿實亡於奴。

書中寶玉”過目不忘”。傅山閱讀《文選》時三遍即成誦,有一次起床洗漱到早飯的短暫時間裡更是背誦好了五十三篇文章。

書中寶玉續寫”南華經”。傅山自稱吾師莊先生,為明清老莊研究造詣最高之人。”莊生原不是荒唐,只為天才莫敢當。”

書中寶玉效法楚辭離騷、大人先生傳等文,撰寫”芙蓉女兒誄”。傅山先生極其喜愛楚辭離騷,”應將清靜結心期,靜對梅花讀楚辭。”更曾效法大人先生傳,寫下《如何先生傳》來自嘲。

書中寶玉認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傅山說”粉黛山澤精”,與寶玉表達了完全相同的意思。

書中寶玉稱自己如戲文中魯智深一般,”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傅山亦如戲文中魯智深一樣是被迫出家,”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傅處士的一生苦難艱辛而無怨無悔。

書中寶玉參禪,”無可雲證,是立足境。”最後”無立足境,是方乾淨。”傅山先生向來崇”無”,以視有若無作為真正的乾淨領悟。

書中寶玉對黛玉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傅山先生正是這樣的情痴,妻子張靜君逝世後,傅山先生始終沉浸在傷痛和緬懷之中,後來出家為道,再未娶妻。

附:對於後世很多說法,如寶玉看到,想來只會再次說出原文裡的那句話。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聖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世事荒唐,可堪一嘆。

傅山徹夜醉霜紅

傅山雖擅詩文,但一向以吟風弄月的閒情詩詞為恥。傅山所寫的詩詞有兩大特點,第一就是信手拈來典故融入詩中,第二就是有情感表達和敘事深意。紅樓夢亦是如此,每一首詩詞,都有大量信手拈來的典故和巧妙的深意。

傅山近千萬字的各類著作裡,始終存在著非常明顯的綱目。那就是以霜雪象徵殘酷的滿清壓迫,以紅花象徵不屈的漢人精神。傲霜雪而不屈的紅梅和松柏都是抗清的力量。花木都是漢族人民的象徵,青竹則是漢人政權的象徵。而數十萬字寫就的紅樓夢,完整運用了這些象徵和綱目。通過這些綱目來讀紅樓夢的話,會驚異地發現紅樓夢實在是一本”正反皆可照人”的蓋世奇書。

深秋霜降,崛圍山滿山紅葉如朱如紫。四方雲遊聯繫反清力量的傅山先生在1660 年回到了他在崛圍山上建造的霜紅龕中,開始專心著書。”江泌惜陰趁月白,傅山徹夜醉霜紅。”這句詩生動繪出傅山先生珍惜光陰著書痴醉的景象。

”月畫槐枝作老梅,離奇一筆拂窗開。解衣畫史三更醒,夢自羅浮香裡來。”傅山解衣畫史,明月梅花一夢。所畫的史,與正是點出奇書紅樓夢的真實來歷。無獨有偶,紅樓夢中薛寶琴亦作詞雲”明月梅花一夢”。

紅樓夢中第一回曾說”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遂易名為情僧”,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裡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卻又參悟佛家的事情。明清歷史上本是道人卻參悟佛法的人,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傅山。

始終抱恨未能在明朝危亡時挽救大局的石頭傅山,一如紅樓夢中那個在天塌地陷時無材可去補蒼天的石頭,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紅樓夢一書運用了姓名字號各賦來歷的怪異手法和藥物飲食各分屬性的新奇手法。傅山先生對姓名學和醫藥學都有精深研究,這樣用來自是輕而易舉。

紅樓夢的作者,其實是山西傅山。

傅山,就是書中的”石頭”和”空空道人”。

看懂了原文,也就明白了真相。

數百年光陰已逝,如今寒士將和大家一起努力,讓塵封在歲月裡的石頭記謎案重見天日。

正傅山先生創作之名,揚三晉奇人痴絕之才。

希望那一天,不會遙遙無期。

為什麼”曹雪芹”要改動增刪傅山的《石頭記》?


 【按:《石頭記》原文中關於故事來源有詳細的說明:【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在這裡面,曹雪芹只是"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他本不是作者,但是他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那就是長期研讀並對其進行了多次增刪,這是為什麼呢?寒士先生給我們講出了答案。】

  拋開那個現代人塑造的曹寅後人不談。

  我們談談書中的曹雪芹。

  曹雪芹,曹為朱姓最大的起源姓氏(曹挾),曹這個字有庶人、布衣百姓之意,以霜雪喻清,以書生賦芹,故稱曹雪芹。

  書中提到的曹雪芹是有江南三布衣之美譽的江南名士,江蘇無錫嚴繩孫。

  嚴繩孫的一生就是他自述的【自向彤編傳左芬】,意思就是編撰紅色的書籍,為了傳播那些奇女子的事蹟!

  以這樣隱晦的一生總結和死後悼文,來隱喻他增刪編撰《紅樓夢》此書的事情。

  嚴繩孫為傅山這本偉大的書分出目錄章回並擬出了回前詩。

  那麼傅山寫的很好,嚴繩孫為什麼要改動增刪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要避禍,傅山雖然把書寫得像風月小說,可一些文字裡流露出的感情還是太明顯了。太像國破家亡了!所以要改,改得安全一些,把一些過於激進的字詞改到不激進。把一些可能被禁書的段落都刪去,補一些進去,讓故事能銜接起來。

  那麼曹雪芹改動水平如何呢?嚴繩孫不是傅山,所以水準肯定是低於傅山的,但他很努力,所以前六十回的原著的美好性並沒有損傷!雖然有大段文字刪除,但並不影響讀者閱讀,該看懂的人,看懂還是毫無問題!

  後面二十回增刪完成,但並沒有把補上去的文字校改好,出現了有1/3的文筆遠遠遜色於另外2/3的現象!!!但這不怪嚴繩孫,因為,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1702年他逝世了,沒有能力對補上去的鳳姐訊家童、薛蟠擺宴請夥計、賈母過壽等這些文字平庸且情節對應上明顯出錯的過渡情節加以潤色。

  幸有傅山先生作得絕世之文,別出心裁藏血淚史事於風月!!!

  幸有第一回中提到的那一干風流名士冒死收藏傳抄此書令其傳世,讓其經歷康乾年間那段滅國毀史的恐怖文字獄歲月之後,依然能流傳於今。他們保護此書,功勞亦不亞於作者傅山!

  脂硯齋是尤侗,畸笏叟是王士禎。他二人都與傅山先生有深厚友誼。

  脂粉為硯,並不是說尤侗尤西堂是女子,這個筆名是為紅樓夢批改而取,書寫脂粉之事,批改紅樓之書。

  畸笏叟從來不是什麼曹家長輩,王士禎只是感慨自己祖上是明朝官員,而自己是清朝大官,雖然和明朝遺老的尤侗嚴繩孫傅山感情很好,也很照拂漢族讀書人,但總像是官位不正,所以自嘲為畸笏叟。

  孔梅溪,也就是孔尚任去橋下溪邊尋梅,去的那個紅橋就是王士禎親自改名為紅橋的。

  以前叫“虹橋”,有虫部,王士禎按照石頭記裡的“尊紅貶蟲”,改為了“紅橋”~

  【按:至於“尊紅貶蟲”的意思,我們要通過寒士先生總結出來的一個體系來理解,那就是作者傅山寫此書而採用的”綱目",這個“傅山綱目說”,是解開紅樓之謎的唯一鑰匙。】

什麼是傅山的“綱目”?

 【按:這是讀懂《石頭記》的鑰匙,這把鑰匙打開了《風月寶鑑》背後的門,終令人看到了那“要緊"的背面,"千紅一哭 ,萬豔同悲"。 三百年來,此鑰匙失傳,或者被深藏了,幸得寒士先生,還原了這把沉甸甸的鑰匙。】

  雖然全書是完整貫穿的,但是要一點一點講,你每看到的任意一段解釋,都是放在後文裡也完美匹配的。一個詞解釋一次,全書以後這個詞都是這個意思!

  作者這樣太神奇!

  下面先開始講兩個字:薛和林。兩個主角的姓!

  賈寶玉的兩個表姐妹。一個是兩姨表姐薛寶釵,一個是姑舅表妹林黛玉。

  林家設為九流中的上三流,鐘鼎之家。

  薛家設為九流中的下三流,九流最末是商,薛家是商家。

  林與薛的種族?

  林家是姑蘇人氏,同姑蘇甄家,大舜之正裔,是漢族。

  薛家是夷族人氏,薛蟠入京【一為送妹待選,……其實則為遊覽上國風光之意。】,上國是指比自己國家先進發達的國家,你去北京會說去遊覽上國麼?只會說去大城市。這裡點出了薛家去京城是從自己國家去外國!

  在古代,漢人自稱上國都是對四海番邦表示狂妄的說辭!四海稱中國為上國是尊奉中國的說法!

  林,薛二個字有什麼典故?

  有典故。明初四傑高青丘有詩:【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作者妙用此句,令前後對立。前者第二字為【滿】,後者第二字為【明】!

  紅樓夢書中的鐘山懷古曾以北山移文諷刺山中高士虛偽勢利,假作隱士真求名利。

  堅持看下去,你會成為世間第一批看懂紅樓夢的人!

  此書會顛覆所有文學寫作技巧,讓你見識到傅山究竟可以天才到何等地步,這個一生比傳奇還傳奇的神仙人物,這個為亡妻終身不娶的情痴奇葩!

 作者傅山對薛家的感情如何呢?

  看懂正面故事就知道了。對薛家是,平淡寫出,暗蘊鄙薄。

  你看寶玉文采風流,薛蟠卻不識字。

  薛蟠草菅人命,寶釵陰險嫁禍!

  男人最惡劣的行徑和女人最惡劣的行徑分別賦予此二人,用心自然明瞭。

  平民分士農工商,傅山賦薛家以商,令薛家從商!

  景物分木石花草,傅山賦薛家以草,令薛為雜草!

  賞玩分花鳥魚蟲,傅山賦薛家以蟲,令名有虫部!

  蟠是盤曲的意思。傅山以一條盤曲的蟲子來譏諷薛蟠。

  而【遊覽上國風光】正點出薛家並非漢人一族,乃是異國人士。

  筆者雖然不歧視商人農民和草蟲,但這裡是講解紅樓夢裡傅山先生原本的創作方式。

  草頭的字,只有薛、蘆葦、蓼草、蒿草、草芥、荳芰這些無用草為貶義,逢草質的草必定貶低,尊木貶草,尊花貶草!

  像芹是芹菜芸是油菜蘭是蘭花薔是薔薇花,就是傅山未存貶意的字。

  雖然玉部尊貴,這代表了傅山肯定賈璉賈珍的尊貴身份,但對二人人品還是極其貶低的。

  至於虫部,虫部的詞語,除了花間起舞的蝴蝶是褒義(蝴蝶並沒有用在任何人名字裡),其它帶蟲的字都有身份貶低意!

  連象徵月亮的蟾都有特殊意義!月是好字,但蟾不是。後文會講到這樣的妙用。

  作者傅山為什麼叫櫱禪?

  傅山法號櫱禪!櫱,上薛下木。上面是薛寶釵的薛,下面是林黛玉的木!

  象徵滿人壓迫漢人!

  櫱字意思是枯木上長出新芽,作者眼裡,漢人雖喪國,但還有希望和生機,終究枯木新芽還會長成參天大樹。

  這是一種比較深刻隱晦的願望,是一個遺民的不平。

  住在山西的傅山稱自己是僑居於太原,因為漢人政權滅亡了,他感覺自己是住在了外國!

  傅山為什麼固執地不喜歡漢人以外的滿人???

  我們都知道順治是個信佛的好人,是過得去的,對不武力反抗的漢人還是很和睦的政策。

  但康熙雍正乾隆就不一樣了不可以,大搞文字獄,懷念故國不爽清朝的詩詞被舉報的話,滿門抄斬!

  【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這句話是不是讓你想起了薛蟠?

  就是著名的劉墉把這個作為反詩舉報給乾隆,於是,徐家被滿門抄斬了。

  乾隆說:“徐述夔所作逆詞,若非劉墉據實陳奏,幾至漏網。”

  那冤不冤呢?不冤。只是文字獄太殘酷,不許文人諷刺和不喜歡!

  那麼這兩句詩是不是諷刺清朝懷念明朝?當然是。但沒有想要起兵造反,就滅族重罪,太狠了些!

  那時滿漢還沒真正一家,古時還是比較注重血脈與根源的!

  雍正:“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

  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

  慈禧:“寧與友邦,不予家奴。”

  作者傅山先生曾講述自己【傅山徹夜醉霜紅】!

  意思就是傅山晝夜不分地醉心於霜紅的寫作!霜是霜雪,紅是紅花!

  認真看過傅山霜紅龕集的人都明白霜紅的含義,那就是以霜雪喻清人,以紅花喻漢人!

  到紅樓夢這個小說裡,霜雪是薛家!薛家不玩花木的,第十七回蘅蕪苑景色描寫原話這麼寫的【一株花木也無】,就是沒有一整株的花或一整棵的樹!(摘下來的一朵花或一枝花不算一株花)

  你可以看出,紅樓夢依然是以雪為貶低,以紅為尊貴!

  紅是什麼紅?當然是朱明王朝的朱!是朱的顏色!

  寫這麼多,還沒寫完紅樓夢裡的百分之一,連百分之一都沒寫完,每章都有大量的奇妙!

  接下來說說曹雪芹,我說的是書裡的曹雪芹,和課本或文學界裡莫名其妙只存在於幾首詩中的曹寅家的曹雪芹是沒有關係的。

  古代人也不是每個文人智慧都能讀懂紅樓夢,很多時候對作者的瞎猜比現代人還不靠譜。曹寅家譜裡並沒有符合條件的人,但文學界還是在二十世紀製造了一個人出來。死亡年齡也不是壬午年,但還是不要緊,竟然說是書裡的錯誤!

  現代人找了一個人來替代紅樓夢作家,而且還把他的出身定為受清朝隆恩的奴才!

  猜了個人物說是作者,死亡年齡怎麼都對不上書裡說的雪芹死於壬午除夕,於是就說他死於壬午後的兩三年!說書裡搞錯了!

  這是不是非常滑稽?

  紅樓夢一書,除了違禁詞彙,其它的罵外族強盜的詞用遍了!

  胡虜不讓用,作者改用【葫蘆】!還讓一些人姓【胡】!

  夷狄不讓用,傅山改用【耶律雄奴】!還有【腥羶】!還有【騷達子】!(韃子的意思)

  作者傅山先生最喜歡用【胡】和【奴】來諷刺滿人和巴結滿人的文人!

  作者傅山曾說【奴人害奴病,自有奴醫與奴藥,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醫與胡藥,正經者不能治。】

  大家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奴與胡的鄙視!這也是為什麼紅樓夢裡庸醫姓胡的原因!因為胡這個字充滿了鄙視。

  作者給每個人的名字和姓氏都有文學賦予,因為他是學海,他熟知海量典故,看過無數書作!

  有一次和人比拼記憶力,傅山在吃早飯前背完五十多篇文章,分毫不錯!和他比的人才背完兩篇!這是傅山訓子侄書裡感慨子孫魯鈍時所寫的激勵之文!

  【以高爽之醫治奴人,奴人不許;以正經之醫治胡人,胡人不許。】

  作者傅山是高爽正經的醫聖,雖然是山西醫聖,他並不去為當權的滿族老爺們看病。

  騷達子是指韃子,是對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輕侮輕視的稱呼。

  腥羶就更露骨了!

  東周列國志裡曾說【掃蕩腥羶,全仗上國】!

  腥羶是指夷族,野蠻民族,所以說他們【腥羶】!

  【上國】是指漢人大統下的政權!

  紅樓夢裡的【腥羶】,紅樓夢裡的【上國】,就是這個用法!

  薛蟠去賈府,是【遊覽上國風光】!千萬不要被現代文學的奇葩解釋給欺騙!

  作者傅山是一雙空靈眼睛,不唯不許今人瞞過,並不許古人瞞過。書中很多人物的真實性情為史家顛倒扭曲,在此書中可謂盡還其本真。

  傅山先生學識淵博好用典故,且向來恥於吟詠風月,文句多有典故借喻,詩詞皆含綱目深意。隨著後文的講解,大家會漸漸明白傅山先生寫作石頭記的奇妙文學手法。

 【按:傅山的綱目深深的隱藏在作品的文字當中,以微言而現大義,這種春秋筆法在其小說中的全面應用達到中國文學的頂峰,令《石頭記》成為”一喉二歌,一手二牘“的一部奇書。本文此處僅展示了傅山綱目中淺顯的一部分,我們將在寒士先生對石頭記的每一章節的解讀中領略其文字的魅力、感受其思想的震撼。】

手机用户6844152672
2017-08-02

謝邀請,這麼深入的問題,恐難答好!首先,我以為前八十回,好象只名“石頭記”,脂硯齋及戚蓼等刀筆手一評再再評的,也是針對僅八十回的“石頭記”。至於“紅樓夢”之名我不知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可能跟後人續編的後四十回一起硬刷出來的嗎?這不知經原著者認可了不?我認為未必可,因為“石頭記”重視的是前十六回的苦情節,而“紅樓夢”則重十六回後乃至八十回後人們“喜聞樂見”的情節!必竟人家花費了大量的排印出版的精力,還續編了後四十回,題個好書名,講求些出書效益,無可厚非!只是原作者是“不願世人稱奇道妙,也不要世人喜悅檢讀。”。這點書商做不到的。 還有,脂硯齋、戚蓼生等那筆力可不是一般的喲!有機會總可以邦些小忙的吧……。如常言道“沒功勞也有苦勞”,“眾人拾柴火焰高”,“得到多助…”!。 問是不是一人寫的?這怎麼說呢……。

RencyZ
2017-08-02

我認為是,因為受到認可的曹雪芹版是指脂評本,但它是由幾個版本合在一起湊成的、如甲戌本、庚辰本、蒙府本等,在彙編在一起的脂評本中,第八十回為《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主要是講薛蟠之妻金桂刁難香菱之事。下面為脂評本第八十回原文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

【蒙回前總批:敘桂花妒用實筆,敘孫家惡用虛筆,敘寶玉病是省筆,敘寶玉燒香是停筆。】
庚辰本此回無題。

話說金桂聽了,將脖項一扭,嘴脣一撇,【庚辰雙行夾批:畫出一個悍婦來。】鼻孔裡哧了兩聲,【庚辰雙行夾批:真真追魂攝魄之筆。】拍著掌冷笑道:“菱角花誰聞見香來著?若說菱角香了,正經那些香花放在那裡?可是不通之極!”香菱道:“不獨菱角花,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兒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庚辰雙行夾批:說得出便是慧心人,何況菱卿哉?】金桂道:“依你說,那蘭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庚辰雙行夾批:又虛陪一個蘭花,一則是自高身價,二則是誘人犯法。】香菱說到熱鬧頭上,忘了忌諱,便接口道:“蘭花

桂花的香

,又非別花之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喚寶蟾者,忙指著香菱的臉兒說道:“要死,要死!你怎麼真叫起姑娘的名字來!”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賠罪說:“一時說順了嘴,奶奶別計較。”金桂笑道:“這有什麼,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是我想這個‘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換一個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忙笑道:“奶奶說那裡話,此刻連我一身一體俱屬奶奶,何得換一名字反問我服不服,叫我如何當得起。奶奶說那一個字好,就用那一個。”金桂笑道:“你雖說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說:‘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你能來了幾日,就駁我的回了。’”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當日買了我來時,原是老奶奶使喚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後來我自伏侍了爺,就與姑娘無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益發不與姑娘相干。況且姑娘又是極明白的人,如何惱得這些呢。”金桂道:“既這樣說,‘香’字竟不如‘秋’字妥當。菱角菱花皆盛於秋,豈不比‘香’字有來歷些。”香菱道:“就依奶奶這樣罷了。”自此後遂改了秋字,寶釵亦不在意。
只因薛蟠天性是“得隴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見金桂的丫鬟寶蟾有三分姿色,舉止輕浮可愛,便時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寶蟾雖亦解事,只是怕著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金桂亦頗覺察其意,想著:"正要擺佈香菱,無處尋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寶蟾, 如今且捨出寶蟾去與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遠了,我且乘他疏遠之時,便擺佈了香菱。那時寶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處了。"打定了主意,伺機而發。
這日薛蟠晚間微醺,又命寶蟾倒茶來吃。薛蟠接碗時,故意捏他的手。寶蟾又喬裝躲閃,連忙縮手。兩下失誤,豁啷一聲,茶碗落地,潑了一身一地的茶。薛蟠不好意思,佯說寶蟾不好生拿著。寶蟾說:“姑爺不好生接。”金桂冷笑道:“兩個人的腔調兒都夠使了。別打諒誰是傻子。”薛蟠低頭微笑不語,寶蟾紅了臉出去。一時安歇之時,金桂便故意的攆薛蟠別處去睡,“省得你饞癆餓眼。”薛蟠只是笑。金桂道:“要作什麼和我說,別偷偷摸摸的不中用。”薛蟠聽了,仗著酒蓋臉,便趁勢跪在被上拉著金桂笑道:“好姐姐,你若要把寶蟾賞了我,你要怎樣就怎樣。你要人腦子也弄來給你。”金桂笑道:“這話好不通。你愛誰,說明了,就收在房裡,省得別人看著不雅。我可要什麼呢。”薛蟠得了這話,喜的稱謝不盡,是夜曲盡丈夫之道,【庚辰雙行夾批:“曲盡丈夫之道”,奇文奇語。】奉承金桂。次日也不出門,只在家中廝奈,越發放大了膽。
至午後,金桂故意出去,讓個空兒與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的起來。寶蟾心裡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正要入港。誰知金桂是有心等候的,料必在難分之際,便叫丫頭小舍兒過來。原來這小丫頭也是金桂從小兒在家使喚的,因他自幼父母雙亡,無人看管,便大家叫他作小舍兒,專作些粗笨的生活。【庚辰雙行夾批:鋪敘小舍兒首尾,忙中又點“薄命”二字,與痴丫頭遙遙作對。】金桂如今有意獨喚他來吩咐道:“你去告訴秋菱,到我屋裡將手帕取來,不必說我說的。”【庚辰雙行夾批:金桂壞極!所以獨使小舍為此。】小舍兒聽了,一徑尋著香菱說:“菱姑娘,奶奶的手帕子忘記在屋裡了。你去取來送上去豈不好?”香菱正因金桂近日每每的折挫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不暇。【庚辰雙行夾批:總為痴心人一嘆。】聽了這話,忙往房裡來取。不防正遇見他二人推就之際,一頭撞了進去,自己倒羞的耳面飛紅,忙轉身迴避不迭。那薛蟠自為是過了明路的,除了金桂,無人可怕,所以連門也不掩,今見香菱撞來,故也略有些慚愧,還不十分在意。無奈寶蟾素日最是說嘴要強的,今遇見了香菱,便恨無地縫兒可入,忙推開薛蟠,一徑跑了,口內還恨怨不迭,說他強姦力逼等語。薛蟠好容易圈哄的要上手,卻被香菱打散,不免一腔興頭變作了一腔惡怒,都在香菱身上,不容分說,趕出來啐了兩口,罵道:“死娼婦,你這會子作什麼來撞屍遊魂!”香菱料事不好,三步兩步早已跑了。薛蟠再來找寶蟾,已無蹤跡了,於是恨的只罵香菱。至晚飯後,已吃得醺醺然,洗澡時不防水略熱了些,燙了腳,便說香菱有意害他,赤條精光趕著香菱踢打了兩下。香菱雖未受過這氣苦,既到此時,也說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開。
彼時金桂已暗和寶蟾說明,今夜令薛蟠和寶蟾在香菱房中去成親,命香菱過來陪自己先睡。先是香菱不肯,金桂說他嫌髒了,再必是圖安逸,怕夜裡勞動伏侍,又罵說:“你那沒見世面的主子,見一個,愛一個,把我的人霸佔了去,又不叫你來。到底是什麼主意,想必是逼我死罷了。”薛蟠聽了這話,又怕鬧黃了寶蟾之事,忙又趕來罵香菱:“不識抬舉!再不去便要打了!”香菱無奈,只得抱了鋪蓋來。金桂命他在地下鋪睡。香菱無奈,只得依命。剛睡下,便叫倒茶,一時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總不使其安逸穩臥片時。那薛蟠得了寶蟾,如獲珍寶,一概都置之不顧。恨的金桂暗暗的發恨道:“且叫你樂這幾天,等我慢慢的擺佈了來,那時可別怨我!”一面隱忍,一面設計擺佈香菱。
半月光景,忽又裝起病來,只說心疼難忍,四肢不能轉動。【庚辰雙行夾批:半月工夫,諸計安矣。】請醫療治不效,眾人都說是香菱氣的。鬧了兩日,忽又從金桂的枕頭內抖出紙人來,上面寫著金桂的

年庚八字

,有五根針釘在心窩並四肢骨節等處。於是眾人反亂起來,當作新聞,先報與薛姨媽。薛姨媽先忙手忙腳的,薛蟠自然更亂起來,立刻要拷打眾人。金桂笑道:“何必冤枉眾人,大約是寶蟾的鎮魘法兒。”【庚辰雙行夾批:惡極!壞極!】薛蟠道:“他這些時並沒多空兒在你房裡,何苦賴好人。”【庚辰雙行夾批:正要老兄此句。】金桂冷笑道:“除了他還有誰,莫不是我自己不成!雖有別人,誰可敢進我的房呢。”薛蟠道:“香菱如今是天天跟著你,他自然知道,先拷問他就知道了。”金桂冷笑道:“拷問誰,誰肯認?依我說竟裝個不知道,大家丟開手罷了。橫豎治死我也沒什麼要緊,樂得再娶好的。若據良心上說,左不過你三個多嫌我一個。”說著,一面痛哭起來。薛蟠更被這一席話激怒,順手抓起一根門閂來,【庚辰雙行夾批:與前要打死寶玉遙遙一對。】一徑搶步找著香菱,不容分說便劈頭劈面打起來,

一口咬定

是香菱所施。香菱叫屈,薛姨媽跑來禁喝說:“不問明白,你就打起人來了。這丫頭伏侍了你這幾年,那一點不周到,不盡心?他豈肯如今作這沒良心的事!你且問個清渾皁白,再動粗鹵。”金桂聽見他婆婆如此說著,怕薛蟠耳軟心活,便益發嚎啕大哭起來,一面又哭喊說:“這半個多月把我的寶蟾霸佔了去,不容他進我的房,唯有秋菱跟著我睡。我要拷問寶蟾,你又護到頭裡。你這會子又賭氣打他去。治死我,再揀富貴的標緻的娶來就是了,何苦作出這些把戲來!”薛蟠聽了這些話,越發著了急。薛姨媽聽見金桂句句挾制著兒子,百般惡賴的樣子,十分可恨。無奈兒子偏不硬氣,已是被他挾制軟慣了。如今又勾搭上丫頭,被他說霸佔了去,他自己反要佔溫柔讓夫之禮。這魘魔法究竟不知誰作的,實是俗語說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此事正是公婆難斷床幃事了。因此無法,只得賭氣喝罵薛蟠說:“不爭氣的孽障!騷狗也比你體面些!誰知你三不知的把陪房丫頭也摸索上了,叫老婆說嘴霸佔了丫頭,什麼臉出去見人!也不知誰使的法子,也不問青紅皁白,好歹就打人。我知道你是個得新棄舊的東西,白辜負了我當日的心。他既不好,你也不許打,我立即叫人牙子來賣了他,你就心淨了。”說著,命香菱“收拾了東西跟我來”,一面叫人去,“快叫個人牙子來,多少賣幾兩銀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釘,大家過太平日子。”薛蟠見母親動了氣,早也低下頭了。金桂聽了這話,便隔著窗子往外哭道:“你老人家只管賣人,不必說著一個扯著一個的。我們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怎麼‘拔出肉中刺,眼中釘’?是誰的釘,誰的刺?但凡多嫌著他,也不肯把我的丫頭也收在房裡了。”薛姨媽聽說,氣的身戰氣咽道:“這是誰家的規矩?婆婆這裡說話,媳婦隔著窗子拌嘴。虧你是舊家人家的女兒!滿嘴裡大呼小喊,說的是些什麼!”薛蟠急的跺腳說:“罷喲,罷喲!看人聽見笑話。"金桂意謂一不作,二不休,越發發潑喊起來了,說:"我不怕人笑話!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話了!再不然,留下他,就賣了我。誰還不知道你薛家有錢,行動拿錢墊人,又有好親戚挾制著別人。 你不趁早施為,還等什麼?嫌我不好,誰叫你們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們家作什麼去了!這會子人也來了,金的銀的也賠了,略有個眼睛鼻子的也霸佔去了,該擠發我了!"一面哭喊,一面滾揉,自己拍打。薛蟠急的說又不好,勸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聲嘆氣,抱怨說

運氣不好

。【庚辰雙行夾批:果然不差。】當下薛姨媽早被薛寶釵勸進去了,只命人來賣香菱。寶釵笑道:“咱們家從來只知買人,並不知賣人之說。媽可是氣的胡塗了,倘或叫人聽見,豈不笑話。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喚,我正也沒人使呢。”薛姨媽道:“留著他還是淘氣,不如打發了他倒乾淨。”寶釵笑道:“他跟著我也是一樣,橫豎不叫他到前頭去。從此斷絕了他那裡,也如賣了一般。”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媽跟前痛哭哀求,只不願出去,情願跟著姑娘,薛姨媽也只得罷了。
自此以後,香菱果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徑竟一心斷絕。雖然如此,終不免對月傷悲,挑燈自嘆。本來怯弱,雖在薛蟠房中幾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今復加以氣怒傷感,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

幹血之症

,日漸羸瘦作燒,飲食懶進,請醫診視服藥亦不效驗。那時金桂又吵鬧了數次,氣的薛姨媽母女惟暗自垂淚,怨命而已。薛蟠雖曾仗著酒膽挺撞過兩三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遞與他身子隨意叫打;這裡持刀欲殺時,便伸與他脖項。薛蟠也實不能下手,只得亂鬧了一陣罷了。如今習慣成自然,反使金桂越發長了威風,薛蟠越發軟了氣骨。雖是香菱猶在,卻亦如不在的一般,雖不能十分暢快,就不覺的礙眼了,且姑置不究。如此又漸次尋趁寶蟾。寶蟾卻不比香菱的情性,最是個烈火乾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忘在腦後。近見金桂又作踐他,他便不肯服低容讓半點。先是一衝一撞的拌嘴,後來金桂氣急了,甚至於罵,再至於打。他雖不敢還言還手,便大撒潑性,拾頭打滾,尋死覓活,晝則刀剪,夜則繩索,無所不鬧。薛蟠此時一身難以兩顧,惟徘徊觀望於二者之間,十分鬧的無法,便出門躲在外廂。金桂不發作性氣,有時歡喜,便糾聚人來鬥紙牌、擲骰子作樂。又生平最喜啃骨頭,每日務要殺雞鴨,將肉賞人吃,只單以油炸焦骨頭下酒。吃的不奈煩或動了氣,便肆行海罵,說:“有別的忘八粉頭樂的,我為什麼不樂!”薛家母女總不去理他。薛蟠亦無別法,惟日夜悔恨不該娶這攪家星罷了,都是一時沒了主意。【庚辰雙行夾批:補足本題。】於是寧榮二宅之人,上上下下,無有不知,無有不嘆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