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袁隆平先生英語那麼棒?

為何袁隆平先生英語那麼棒?
3 個回答
二哥无天敌
2017-10-04

為何袁隆平先生英語那麼棒?

別以為袁隆平與水稻結緣,在田間看到他就以為他是農民伯伯呢!人家可是研究水稻的科學家!袁隆平的英語從小就很好,經常在國外的學術會議上用英文演講。

袁隆平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中國雜交水稻之父”。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其實,除了英語很好以外,今年87歲高齡的袁隆平在音樂、體育領域也有擅長的地方。

袁隆平的這次英文演講發生在7月11日的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為什麼選擇用英文演講?會議並沒有要求用英語還是中文演講,“因為這次來的外國院士比較多,翻譯可能把原來的意思變得不準確,尤其是一些專業術語,所以直接用英語溝通更加順暢”。他還說,袁隆平一直都可以用英語演講,“不存在準備的問題”。雖然在開場時,袁隆平謙虛地表示,“I speak broken English”(我的英語不好)。然而演講全程流暢,幾乎未見停頓或錯誤。要知道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演講,為了準確地介紹雜交水稻的情況,袁隆平得引用數據和專業術語。比如,他在演講中提到:It is expected that 60% more rice should be produced in 2030 than that in 1995。 Currently, 1 ha。 for rice production provides food for 27 people。 By 2050,1 ha。 Will have to support 43 people。

(據估計,2030年全球水稻產量應比1995年增加60%以上才能基本滿足人類需求。目前每公頃所產稻穀能養活27人,但到2050年,每公頃所產稻穀必須要養活43人才行。)

If 50% of the conventional rice is replaced by hybrid rice, and estimating on a 2t/ha yield advantage of hybrid rice,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total rice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will be increased by another 150 million tons,which can feed 400 million more people each year。

(如果全球有一半的常規水稻面積改種雜交水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稻穀估算,則全球可增產1.5億噸糧食,這相當於每年可多養活4億人。)

顯然,表達方式很地道,視頻中的發音也很地道,絕不是chinenglish(中國式英語)。

袁隆平的母親曾是英語老師,他英語基礎很好的,他的母親在解放前就是南京一所教會學校的英語老師,因此他從小就開始學英語,他讀的中學武漢四中原來也是教會中學,有些課是用英語上的。母親的言傳身教對袁隆平的影響不言而喻。2010年,袁隆平曾撰文懷念母親,他動情寫道:無法想象,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麼能夠用英語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象,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著和鼓勵,我怎麼能夠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此外,他在接受採訪時講過,自己在小學一年級時看過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英語教學可以說是“從娃娃抓起”。而他對英語的重視是一如既往的。據楊耀鬆介紹,國際學術會議他一般都會用英語。“論文都是自己把中文的譯成英文的然後傳播的。對於別人譯的,很多專業詞彙最後都是他自己校準的。我們水稻所、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每年有很多培訓班,很多外國學員來長沙蔘加雜交水稻技術培訓班,他都會給這些外國學員講授專業課的,用英語講授的。事實上,袁隆平早就在國際上展示過一流的英語水平。1979年4月是他第一次出席國際性會議。在位於菲律賓的Los BAnos(西班牙語)國際水稻研究所召開的國際水稻科研會議,他提前用英文寫好題目為《中國雜交水稻》的論文。按照會議安排,每組有兩名專家發言,一人宣讀論文,一人即席答辯。他以準確流利的英語答辯,震動全場。再比如,“2012年發展中國家糧食安全與種業發展高峰論壇” 上,袁隆平也用英文演講,向來賓介紹了我國超級雜交水稻研究的進展及成果,同樣博得了中外專家的掌聲。由此可見,袁隆平的英文好一點也不出奇。

愤怒野虎
2017-10-04

據資料簡歷,袁隆平先生乃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那時錄取的大學生,可畏千里挑一,謂稱“天之驕子”。學生勤奮好學,基礎紮實,根本沒有象現在的大學裡有學生掛科現象。袁隆平工作後,在西南的一間鄉鎮農科所工作,並經歷長達廿多年水稻觀察研究,終於培育出優質豐產雜交水稻。因歷年的田間水稻研究,所以看起來他更象一位農民老人。雜交水稻培育成功,使他名聞世界,也接觸更多的外國友人。當然,他的英語也得到實質交流應用。因而,其英語水平是很棒的。

傅书
2017-10-04

咳咳,承蒙厚愛再來打個醬油。

能問這個問題說明對老一輩的知識分子的瞭解肯定是不咋地。不談季羨林,梁實秋等眾多泰斗級人物,就說那陸小曼,都是精通多國語言的才女。鄧稼先,錢學森這些做核武器和導彈的都是喝過洋墨水的,袁隆平先生肯定也不差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