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10 個回答
邓海春
2018-11-17

遍觀明朝歷代皇后,馬皇后嫁於太祖時,太祖尚在寒微之時,成祖徐皇后出自開國勳貴之家,其後的皇后確實是由朝廷下旨自各地官員、軍民之家採選而來。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上圖孝慈馬皇后

仁宗張皇后和宣宗胡皇后分別是在洪武年間仁宗為燕世子時,永樂年間宣宗為皇太孫時採選自民間,出身於普通武官之家。宣宗孫貴妃,在胡皇后因病無子被廢后,於宣德三年(1428)冊立為後,其父先世為農家,初為永城縣主簿,只是個低品階職官。正統六年(1441),明朝歷史上第一次自民間採選皇后。後選得金吾右衛都指揮僉事,海州人錢貴之女,於正統七年(1442)五月,舉行大婚之禮,並冊立為皇后。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上圖明英宗孝莊錢皇后

明代從開始自民間採選后妃以來,其中有一部分出身自武將家庭或軍戶者,還有不少來自低品級官吏、地方儒生或平民之家,有些甚至家中極為貧困,如憲宗邵貴妃,其父在杭州是以淘沙尋金為生,因貧困,將女兒賣給杭州鎮守太監,邵貴妃才由此入宮。而思宗周皇后家也是家境貧窮。可見自民間採選后妃之後,后妃的來源確實已絕於勳臣權貴之家。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上圖孝定太后李氏,萬曆皇帝生母

不過一朝選在君王側,不管從前後妃的孃家人有無官職、是貧是富,既然已是皇親國戚,后妃之父兄在冊後封妃時也多會被授予官職,又以武職居多,比較多見的職位有兵馬司指揮、錦衣衛幹戶、錦衣衛指揮使等,又以錦衣衛官職居多。按《春明夢餘錄》所記,“自正統後,貴妃、尚主公侯、中貴子弟多寄祿衛中,遞進用事。”之後又可能因后妃地位的提升,皇帝榮寵推恩,再次加官進爵,升至都指揮使、都督同知等職,乃至進封侯伯。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上圖孝定太后之父武清侯李偉墓的翁仲,位於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園

但即便外戚得到再多的追崇,也只是名號上的風光和物質上的富足,畢竟后妃之家出自民間,並非高門大戶,本無權勢根基,“雖爵至公侯,位為師傅,亦優遊食祿奉朝請而已”,即便出現恃寵而驕、怙恩負乘之徒,“所好不過田宅、狗馬、音樂,所狎不過俳優、伎妾,非有軍國之權,賓客朋黨之勢”。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所以,明朝的后妃選自民間,而“不選公侯家”從源頭上就大大降低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清人趙翼所著《廿二史札記》中言:“來自民間,則習閭閻生計,可以佐人君節儉之治。若必出於勳舊,則勳而兼戚,戚而兼勳,王氏禍漢,賈氏禍晉,可為前鑑。”由此看來,祖宗所定家法,確實“其意深遠矣”。

灵石蕴珠宝
2018-11-19

漢朝有呂后竇太后權傾朝野,唐朝有武則天以周代唐,宋朝有劉太后臨朝稱制還把宋仁宗當貓養了十年。反觀大明一朝,真心沒有強勢壓君女主,沒有壓君女主,外戚又能成什麼事?

在明朝歷史中,有三位女主,有強權機遇

第一位,是馬皇后,朱元璋的老婆,強悍,和屬下的驕兵悍將文武百官,都是殺出來的交情,而且身為郭子興義女,眾人皆服從。如果朱元璋早死,馬皇后確有可能成為呂后一角,不過馬皇后到底沒活過朱元璋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第二位,是孫太后,朱棣孫媳婦,朱瞻基老婆。1449年,他兒子英宗被俘,大明無君,太子兩歲,這時如果能讓幼君登基,那太后臨朝或許能有機會,不過以于謙為首的大明文武,立了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第三位,是張太后,弘治皇帝朱祐樘媳婦,唯一的老婆。她的皇帝老公早死,她的皇帝兒子早死,外在藩王出身的繼任皇帝嘉靖只有15歲,在朝中還有盟友內閣首輔楊廷和。可以說,臨朝稱制就在眼前,可惜,連同楊廷和,都被嘉靖三年幹翻了,那年嘉靖18歲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馬皇后就不提了,遇到朱元璋啥也不用說。這孫太后和張太后,為什麼就不能成為壓君女主呢?

或許是朱元璋遺訓,後宮不得干政

或許是天下選妃,後宮之主皆出自平民

或許是明末的那句話,女子無才便是德

七獵八娼九儒十丐,個人認為,經歷過元朝打壓之後的明朝大夫階層,對女子束縛達到變態程度。三從四德之害,連後宮女主,都不能倖免,否則就算無外戚幫襯,出一個劉蛾也應不是難事,畢竟人家劉太后也是孤女出生

當然,大明官場連皇帝都敢換,女後又算得了什麼呢,順帶搭贈罷了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澹奕
2018-11-19

明朝後妃出身大多不高,成為后妃之後其母家又被嚴格約束。歷朝歷代,外戚干政都是讓統治者非常頭疼卻又似乎無可奈何的一個巨大症結。然而國祚延續200多年的明王朝卻並沒有外戚干政,這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鑑於以往後妃外戚禍亂朝綱的教訓,明朝從一開始就嚴格約束外戚勢力。

首先,就是明朝後妃出身普遍比較低。一般封建王朝都講究個門當戶對,即便現代社會,英國王室的威廉王子迎娶平民王妃凱特都引起轟動。然而,除了明成祖朱棣正宮徐皇后之外,明朝後妃幾乎都是出身平民,很多明朝皇后都是普通小門小戶出身
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明朝皇室選擇后妃,講究個身家清白,並不看重門第有多高貴。相反,明朝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如果其母家勢力大了,父兄官位高了,還真不一定能夠被選中

其次,明朝對后妃的嚴格約束。明朝在皇后之下設立眾多的妃嬪,等級禮法森嚴。雖然明朝昏庸荒唐的皇帝不少,可明朝祖訓“後宮不得干政”卻堅持了下來
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歷史上很多外戚都是因為家族女兒入宮得寵而興盛,然而在明朝,即便女兒貴為皇后,其母家要榮譽可以,要富貴可以,要權勢不行。甚至很多貴為皇親國戚,其母家兄弟就與朝政仕途絕緣了。

其實歷代都有後宮不能幹政的教條,但幾乎都沒啥作用,然而明朝是個例外,這也與當時明朝的歷史背景有關

明朝時期封建禮法森禁,女性被約束得非常嚴格。而明朝內閣等崛起以後,即便如同張太后等那樣垂簾聽政,也無法做到大權獨攬——死腦筋的讀書人可不好對付。所以,明朝雖然沒有外戚干政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準確來說,明朝有掌權的后妃,但是亂政的外戚倒還真不怎麼見。
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直江信纲
2018-11-18

“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明朝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元朝百年而亡的教訓,才能堅持了三百年時間。

元順帝的皇后奇氏是高麗人,在內“提攜”樸不花,誣告丞相太平;在外意圖讓自己的兄弟當上高麗國王,結果奇氏留在高麗的親戚謀反不成,被高麗王滅族,奇氏又慫恿元朝討伐高麗,結果被高麗軍擊敗。

明朝吸取了元朝的教訓,對於后妃干政嚴加限制。

一方面,后妃的出身大多非常寒微(除了明成祖的皇后徐氏,是明太祖與功臣聯姻的一部分),而且以武人家庭居多。這也就保證了他們的家族沒有什麼政治勢力,沒有和朝中大臣非常深厚的關係。這樣的家庭也決定了他們乍富以後大多沒有政治野心,只不過是喜歡良田美宅鬥雞走馬之類的享樂而已。

另一方面,明朝的外戚雖然位高,但是大多是虛職(比如在錦衣衛掛職或者乾脆到沒有什麼實際權力的五軍都督府去),所以無權可言。沒有權力,自然沒有干政的心思了。

一只讲道理的兔子
2018-11-17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仔細想了想好像還真沒有看到過明朝外戚干政的例子。

我覺得原因有三:

1.明朝是極度推崇禮教的時代,像這種大多數時罵以皇帝為榮的時代,看不起外戚是很正常的。朝臣們本就以攀權附勢為恥(至少表面上是這樣),又怎麼會與外戚過度親近,幫助外戚?

2.明朝皇后妃子們大多出自中下層甚至民間。在宮外壓根沒什麼根基。咱們可以看看正統朝的張太皇太后和萬曆朝的李太后,都是可以干預皇權的後宮主宰,也照樣提不起外戚,只能依賴朝臣與朝臣合作。而且還是以朝臣為主導地位的。

3.這是最重要的,明朝官員都喜歡用祖法來說事。朱元璋在位時就定下了規矩,不準外戚干政。更強的是,開國的馬皇后和固國的徐皇后(朱棣)都是賢后的表率,都拒絕了皇帝給她們親屬的封賞。成例在此,後世還有誰哪個皇帝敢開先例?(朱祁鎮是個例外,不過對比他差點亡國的政績,提拔外戚這事顯然問題不大。)

實屬個人見解,有錯誤煩請指教🇨🇳


明朝是如何規避外戚干政風險的?
岁七夸父
2018-11-17

外戚干政,本質上來源於皇權。當皇帝不重用外戚時,外戚自然不能幹政了。後宮的娘娘們,是外戚權力的重要來源。當後宮的娘娘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干涉到大明朝的政事之中時,外戚權力的重要來源就被切斷了。

明朝建國時,朱元璋接受文官們的建議:必須要堅定“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並將其定為祖訓。從中國歷史長河看來,歷代王朝但凡衰落,多少都與外戚有些聯繫,如剛剛滅亡的元朝,在元順宗、成宗時期的後黨勢力作亂,導致元朝民變四起;遠的還有西漢的呂氏外戚,東漢的霍光外戚干政等等,所以國家要想穩定,必須要堅定“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對此,朱元璋全盤接受,即後宮不能幹政,外戚只能享受榮華富貴和爵位,並將這條定為祖訓。因而後續皇帝一直堅持執行,一直對後宮保持高度警惕;發展到嘉靖帝,甚至把外戚的爵位都取消了;之後直到大明朝滅亡也沒有外戚掌權。

明朝時期,文官集團很是強大,堅決反對外戚干政。光有皇帝堅持“後宮不得干政”的原則是不行的。皇帝天天跟妃子們在一起,妃子們吹吹枕邊風,哪天一不留神皇帝就會把妃子的親戚提拔了,重用了,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所以文官集團但凡發現皇帝的風吹草動,就聯名上奏,發揚文官不怕死的精神,最後嚴格把關“後宮不得干政”的原則。縱觀明朝的文官集團,在決策以及實行權力過程中,都是佔有重要地位的,所以文官集團的嚴格把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明朝的後宮妃子,大都來自民間的秀女,因而外戚地位低下,難以形成政治力量。來自民間的女子,在朝中並無外戚大臣。縱使女子得勢,也沒有朝中勢力的足夠支撐,自然就難以形成左右國家的勢力。

莱驹为右
2018-11-21

良好的制度使明朝免於后妃干政、外戚弄權。

1、對后妃嚴格要求,使其不得干政

歷史上的外戚干政其實是從后妃開始的,后妃希望自己的母家強大,對自己有支持,所以開國之初,朱元璋就昭告後宮:「……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櫛;恩寵或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歷代宮闈,政由內出,鮮不為禍。惟明主能察於未然,下此多為所惑。卿等其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為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明史·后妃傳》

後世都照此辦理,終有明一朝沒有出現后妃專權的現象。

2、不加封外戚

明朝開國後,朱元璋想給馬皇后家裡人加封,馬皇后說:「國家爵祿,宜與賢士大夫共之,不當私妾家。」------《明史·外戚傳》而且援引歷史上其他王朝外戚專權、跋扈導致禍及自身及家人的例子,拒絕了明太祖的好意,到臨終馬皇后仍然勸朱元璋不要加封外戚,不要驕縱外戚使他們做大。定國之封,文皇后謂非己志,臨終猶勸帝,毋驕畜外家。------《明史·外戚傳》

開國如此,後代也以此為規矩沒有給外戚封爵也沒有額外提拔這些人。外戚中只有應明英宗時候的孫繼宗,因為參加了奪門之變,輔佐英宗再次登基,因功進侯爵,參與國家大事。

內閣及言官制監督后妃及外戚

有機會掌權的后妃有明武宗的母親張太后、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張太后在武宗死後沒有繼承人的情況下決定讓嘉靖皇帝繼位;李太后在萬曆年幼時與張居正共同執掌超綱直到萬曆親政。但是這兩人都沒有專權,因為沒有外戚作為支持,皇帝大了就得把權利交給皇帝。至於憲宗的萬貴妃、萬曆的鄭貴妃,也只能在宮內跋扈,做不到專權。

另外內閣制和言官制度也不容許后妃與外戚結合,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建立了言官制度,大臣們可以放開了提意見,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後宮瑣事,有啥想法,你就儘管說來,說錯話了也不會砍頭。明史記載:

而在廷諸臣好為危言激論,汰如壽寧兄弟,庸駑如鄭國泰,已逐影尋聲,抨擊不遺餘力。故有明一代,外戚最為孱弱。------《明史·外戚傳》

壽寧兄弟指的是周壽、周彧兄弟,周彧為長寧伯,故曰壽寧兄弟。都是憲宗生母周皇后的弟弟,鄭國泰是萬曆鄭貴妃的弟弟,這些人在朝中驕橫跋扈,被言官彈劾,對他們不遺餘力的抨擊,最終兩家的後人都被逐出朝廷。

凤城不肖生
2018-11-17

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

首先講一下何為外戚?說直白點,外戚即為後宮皇后或者妃子的孃家人(更多的是皇后),外戚和王朝統治或者皇權的唯一聯繫是後宮,權利來源也是皇帝的愛屋及烏!

儒家文化的影響,隨著封建王朝的發展,儒家文化滲透進封建王朝統治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宋明理學進一步發展,女子無才便是德更是深入人心,這就導致了後宮文化水平不高,更進一步來說政治水平不高!作為自己孃家人和皇權的聯繫紐帶,為孃家人謀取不到更大的政治利益!

再加上明朝也很注重後宮不能幹政這一鐵律,即使有皇帝特別寵信的後宮妃嬪,也不會違背這個原則,撐死也就能為孃家人謀點官職和錢財!

唐朝以後門閥世祖隨著王朝更替,戰亂日益衰落,沒有影響力特別大的世家大祖(像袁紹家這種四世三公的),這樣即使是因為政治聯姻,女兒嫁給皇帝,也是沒有謀奪皇權的本錢!!!!

C墨泡
2018-11-17

明朝廢除宰相,建立內閣制度。明朝內閣是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的顧問機構,後來權勢日大,皇帝為了壓制內閣,設立了由宦官為主體的司禮監,來壓制內閣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內閣手下有三法司,司禮監有錦衣衛、東廠;內閣手下有總督、巡撫,司禮監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所以在明朝時期宦官的地位比任何一個朝代地位都高,即使有外臣入內閣也會收到司禮監製約。

內廷、外廷相互制約確保了明朝皇帝吃喝玩樂中依然掌控天下但是因為沒有決策權不得不受到司禮監太監的壓制,內閣輔臣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

一片叶儿飞
2018-11-17

後宮選民間良家,無權勢,不得干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