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影視原聲 《憤怒》是一部由韓裔導演李相日執導,渡邊謙、森山未來、松山健一、綾野剛、廣瀨絲絲、皮埃爾·瀧、三浦貴大等主演的電影,於2016年9月17日在日本上映,2016年10月7日登陸臺灣影院。影片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吉田修一的小說,講述了震驚全國的殺人案凶手整形後逃跑,一年後,日本三個地方分別出現三個來歷不明、貌似凶手的男子,與他們相關的人們因此陷入信任危機的故事。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2 個回答
一天一条
2017-04-21


電影以一起入室夫婦被殺的案件開始。案發逃離後的現場留下用被害者血跡寫下的大大“怒”字。以此點題,拉開尋找真相的帷幕。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接著,三個平行故事開始展開。影片中的懸疑氛圍也一直圍繞著這三個故事鋪墊。來路不明的三個人,田代,直人,田中,到底哪一個是凶手?

1、愛子的“怒”來源於後悔。

父親(渡邊謙飾演)去風俗店(妓院)接回自己離家出走的女兒愛子(小說中交代離家出走的原因是女兒有輕微智障,被同學嘲笑),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村裡的人議論紛紛。

這些流言蜚語足以壓垮這對父女。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愛子漸漸愛上剛來村裡打工不久,卻來歷不明的田代(松山健一飾)時,父親面對女兒的幸福不得不變得小心翼翼。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他擔心這個來路不明的人是危險人物,於是駕車去田代之前工作過的輕井澤調查他的背景。

後來新聞裡面播出殺害那對夫婦的山神已經整容,父親發現警方最新公佈的照片和田代有點像。於是很自然地懷疑田代是殺人犯。

可是愛子明明該相信田代的,最後卻還是報警了。當警方核對了指紋確定田代不是殺人犯山神時,她終於大哭出來。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她“怒”,對自己的憤怒。

2、優馬的“怒”,來源於猜忌。

優馬(妻夫木聰飾演),在東京知名企業工作,精英白領。小說中他童年辛苦,母親獨自撫養兄弟二人,優馬小小年紀就要送報紙補貼家用,大學畢業後才進入廣告公司,步入中產。

完美精英的表象下卻是難以言說的身份困惑。某日在一個同性趴上,他看上了大西直人(綾野剛飾),二話不說先上演了一出霸王硬上弓!之後優馬和直人便成了同居愛人,一起享受性福生活。


直人每天等他回家,幫他照顧臨終的母親,實際上扮演了妻子的角色。而優馬因某日看到直人在咖啡店與一妹紙有說有笑,開始對直人同性戀情的不確定性,以及直人神祕的身份引起了猜忌。

優馬的這種猜忌直接導致了直人的出走,沒想到這一出走,他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幸福。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得知真相的優馬在街頭痛哭,他“怒”,對自己的憤怒。

3、小泉的“怒”,來源於恨。

高中生小泉剛與母親二人搬來這座沖繩的離島。小泉的同學辰哉對小泉有好感。兩人一起去看電影,路上遇到在無人島遇到的揹包客田中(這才是嫌疑犯裡真正的殺人凶手大boss)便一起喝了個小酒。回來的途中小泉因為去找醉酒的辰哉而遭遇了美軍的強暴。(這段太虐)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這個故事,矛頭直指駐日美軍問題,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情節充滿了政治隱喻。電影中的駐日美軍形象,大家最熟悉的便是改編自森村誠一小說的電影《人證》裡的美國大兵,佔領軍幾乎是強權者和罪犯的代名詞,是日本過去的痛現在的疤。

說日本二戰後一直籠罩在戰爭的陰影裡毫不過分,駐日美軍的存在對於日本人來說更是微妙,既是求安全,也有妥協的痛楚。這種現實投射到電影中,便是辰哉面對心愛的人被美國大兵施暴時不敢怒的痛苦。

影片最後,小泉來到了離島,看到留在牆上的一行字,加深了她內心的痛苦,才有了最後那樣傷心欲絕的怒喊。

如何理解日本電影《怒》?

影片中三個所謂“嫌犯”都被本該最信任自己的人懷疑,他們固然滿腔悲憤。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無法信任,不才是最可悲嗎?

影片名字叫做“怒”,“怒”的真正內涵是“怒其不怒”,所以我們並沒有過多關注三個嫌疑人,罪案的凶手究竟是誰也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三句話是對於本片的總結: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我們一生中永遠不要打破四樣東西:信任,關係,諾言,心。因為當他們破了,是不會發出任何聲響,卻會異常的痛苦。

相愛說穿了,就是學習信任一個人。

云飞扬看电影
2017-05-01

這是一部有關信任與懷疑的逃跑主義電影,李相日導演根據吉田修一同名原著小說改編的《怒》,結構神奇,寓意深刻,雖然中後段有些控制不力,但是整體來說,還是很巧妙又有力量的日本世相電影。渡邊謙、妻夫木聰、森山未來、松山研一、三浦貴大、宮崎葵的等主演的《怒》,以一起凶殺案牽出三個陌生人在日本城鄉的各自際遇,A在東京遇到了同性伴侶,B在海濱相逢了略有些智商餘額不足的少女,C在沖繩離島萍水相逢和一男一女同齡人接下了友誼。他們或許都不是犯罪嫌疑人X,他們或許都是犯罪嫌疑人X,只不過是不同的時間。當然,真相是其中的一個,確實是罪犯。


配樂大師阪本龍一在相當程度上挽救了用力過猛的《怒》,導演對於疏離人的過度同情試圖影響觀眾對他們的評斷。無論ABC是怎樣的人,他們都是闖入者,對於闖入者,在地人是否應該不加甄別就“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而選擇徹底的信任呢?《怒》在有意無意之間,實質上扯出來當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白左”思潮對於社會的長遠影響。信任,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選擇。


人是一種典型的群體動物,都市密林還是海邊離島,都改變不了這一點。人性暗黑一面,與光明一面同樣值得審視。自私、怯懦、背叛、自卑、自負、自欺,在《怒》中有著鮮明的描寫,罪犯自書的“怒”,便是對自我的審判。鏡頭對準穿刺進當地人生活中的嫌疑人X,目光很有些同情,從更高的層面來看,當地人對於誤會的嫌疑人X的態度,很有些刻奇。概而言之,《怒》便是一部刻奇風格的逃跑主義電影,合理懷疑是必須的,但是本片去深度懷疑合理懷疑本身就有些向白左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