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10 個回答
史之策
2019-05-05

守陵人守的是一種信仰,守的是一方祖輩先人。清朝沒有滅亡的時候,工資肯定都是清政府發放。那麼清朝滅亡之後,為何仍然還有守陵人?他們的工資誰給發?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守陵人——守的是一方信仰

其實守陵人的傳統由來已久,早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設立了守陵人的職務。據說當年項羽火燒阿房宮之後,準備帶人去挖了秦始皇的墳。

沒想到半路被守陵人阻擊不說,甚至還出現了白起還魂的情況。據說後世守衛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後人,之後由於戰亂,漸漸的也消失了蹤影。那麼清朝的皇陵怎麼回事?

清朝剛入關的時候,在關內還沒有陵墓,只有關外的三個祖陵,即福陵、昭陵、永陵。埋的分別是太祖、太宗和四個遠祖,其中建造最早的是埋有四個遠祖的永陵。

永陵建立的時候,當時還沒有清朝,不過他們已經設立了守陵人的職業。主要是由愛新覺羅氏來擔任,一直傳到清朝入關之後,變成了守衛三個陵墓的工作。

他們平時的主要工作並不僅僅是看守陵墓,畢竟當時清政府地位在那裡,也很少有哪個不開眼的賊會去盜墓。主要是負責另外兩項工作——祭祀和運轉。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因為古人認為祖先有靈,後世子孫希望能夠得到祖先的保佑。於是在每年的特定季節,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祭祀。因此就需要有特殊人員提前準備,所以說規模最大的時候,清朝有3000多名守陵人。

清朝康熙年間,甚至還在永陵設置了總理衙門。而且官職設置合理,分工非常的明確,因此也保障了多次祭祖的工作。後來關內也有了陵墓,比如清東陵這些地區也多了守陵人的職業。

不過相對於關外的守陵人,關內的守陵人似乎只是把他們當成一種工作。因為關外的守陵人基本上都是世襲,對他們來說守陵是一種榮耀。即使沒有工資,他們也都會一直做下去。

守陵人的工資誰來發?

當然在清朝的時候,守陵人的工資基本上都是由清政府發放。不僅僅是工資上面有優待,而且其他方面的待遇也非常不錯。

比如說自從清西陵建立之後,清政府就在此地設置了七八個不同分工的衙門。小到每一個點,都有著對應的工人。比如說面匠、糖匠、酒匠等等無比瑣碎的東西,都會有專門的衙門特殊管理。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基本上這個人幹什麼工作,一輩子都是這個工作了。甚至有可能到了後代,都會延續這種工作。而且搬過來的守陵人,都會被分到一處三分三的小院(寬×長),這也是一畝三分地的由來。

而且為了方便子女的教育工作,清政府甚至在此地設立了學校。除了和正常滿族私塾一樣的滿漢雙文,他們平時還需要學習有關於祭祀的很多東西。畢竟他們成年之後,需要接任祖輩的工作。

由於他們的待遇實在是太好了,再加上平時工作也不多,因此養出來了一大批的懶漢。除了祭祀的時候之外,平時都是非常清閒。這些人沒事遛遛鳥、喝喝茶,可謂是非常快活了。

而且這些守陵人的後代,一出生就要被上上戶口。因為上了戶口之後,享受的可是朝廷7品官的待遇,也就是現在的正處級。有了戶口之後,就要享受國家的各種補貼。

後來清政府滅亡之後,有關於守陵人的管理越來越混亂。不過仍然留下來了一批人,負責守陵工作。再加上當時清政府和民國政府簽訂的條約,原先清政府的很多開支,都是由民國政府來買單。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所以這個時候的守陵人,他們的工資都是由民國政府發放。不過相對於清朝沒有滅亡之前,工資則是要少得多,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幹這種工作。

後來他們為了生計,有一段時間給溥儀寫過信,希望可以開發一部分的陵墓地,當然不是挖墳,就是在上面種地。再過分一點的,竟然監守自盜,倒賣陪葬品。

雖然不是非常珍貴的陪葬品,畢竟比較珍貴的都在裡面,不過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再加上一些陪葬品外流,吸引了一大批的盜墓賊。到了孫殿英偷盜清東陵的時候,守陵人只有幾十人。

據說如今竟然還有守陵人,不過也只剩下了幾戶人家。他們的工資沒有人會給他們發放,支撐他們的也只不過是一種信念。

老猪的碎碎念
2019-06-08

先了解下清代的皇陵都有那些,滿清朝入關後,在關內共修建有兩座皇陵,分別為河北馬蘭峪的清東陵,另外一個便是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其實,按照順治皇帝的設想,他的子孫們都應該隨著他一共安葬在清東陵,就如同大明朝的十三陵一樣,大家都在一個陵區,風水共享,而且對於子孫後代前來謁陵也方便。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俗語道:這計劃趕不上變化,順治帝萬萬沒有想到,清東陵包括他才剛剛入住兩位(順治,康熙)就開始另選陵址了,因為在雍正皇帝當年給自己選卜陵址的時候,在清東陵竟然找不到合適他心意的,要麼風水不行,要麼看中的地界土質不行,容易地宮進水,所以他一狠心,便開始在其他的地界兒找到了直隸易州,並在哪裡大規模營建了自己的陵寢,這便是清西陵。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兩座陵寢當年在大清朝還在的時候,自然是由朝廷派駐專門的首陵人員在此長期固守,然後由朝廷給派發工資,這些守陵人可以把工作傳給兒子,在傳給孫子,這也算是個鐵飯碗,所以在每個陵區都形成了村落,比如定陵旁邊就是定陵村,裕陵旁邊就是裕陵村,但大清滅亡後,在過渡民國的時期,由於是和平演變,所以清朝皇室和民國政府達成了協議,皇陵人員的開銷工資都是由民國支付,所以他們便一直堅守,但後來,民國政府食言了(在馮玉祥政變後),這些守陵人別沒有了工資收入,由於他們已經世代在此生活,已經不會幹別的了,在失去收入之後,他們大多數開始務農,靠雙手養活自己,當然有一些不肖子孫在後期也幹過挖陵的勾當,到了後來,這些皇陵都成為了旅遊區,這些人紛紛做起了導遊,農家樂等,現在過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木剑温不胜
2019-06-05

從秦始皇時期開始,各朝各代都是有皇陵的,而且還有專門的人去守皇陵,這些人被稱之為守陵人!隨著我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滅亡,大家就很少聽說過守陵和守陵人了!其實守陵人並沒有消失,他們仍然在堅守著皇陵。相信很多人都比較困惑,清朝已經滅亡了,為什麼他們還要守皇陵呢?他們有工資可以拿嗎?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大家都知道,皇陵對古代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會把自己的墓地裝飾得非常的豪華,一點都不比自己生前所居住的房子差,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還會給自己安排守陵人,這些守陵人大多都是一輩子生活在皇陵中的,甚至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要堅守著皇陵。這種事情放在古代自然不足為奇,但清朝滅亡了之後就進入了民國時期,在民國怎麼還會有守陵人呢?其實他們之所以還在守著,有的是因為一項規定。清朝皇帝的退位協議裡有一條規定,就是民國政府必須要派專門人去保護皇家陵園。剛開始時確實有專門的人去守皇陵,但是由於社會發生了一些動亂,而民國時期的戰爭也越來越頻繁,因此這份協議當中的部分內容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實施起來也沒有很到位。就算民國政府想要保護皇陵,也沒有足夠的心思和人放在守皇陵上了,因此守皇陵這件事情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之後,在1928年的7月,孫殿英帶著一幫人把東陵給盜了!當時這兒還是有部分守陵人的,而且人數並不少,不過孫殿英以手下人要在這兒訓練為名,把守陵人趕走了!然後,孫殿英又讓手下的人把這片陵地給封鎖上,就這樣,守陵人守護了那麼長時間的陵地,就被孫殿英這幫強盜給摧毀了。他們不僅把裡面值錢的東西全拿走了,還對裡面的建築進行破壞,甚至沒放過屍體。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在清朝,能夠去守陵的人身份地位一定是相當高的,大多都是愛新覺羅家族中的人。而且他們也能夠當上守陵人為榮,畢竟他們要守護的是自己的祖先,如果沒有祖先的話,就沒有他們如今幸福的生活,守陵人十分感激這些已經去世的祖先,所以他們並不覺得守陵墓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儘管他們每天的事情確實比較簡單,看管皇陵要做的事情,主要就是擺祭品,打掃衛生,然後更換壞的東西等等。比較忙的就是祭祀,每每到祭祀時,他們都需要提前把一些工作做好,萬萬不能出差錯。清朝的守陵人所拿的工資都是國庫給的,而且工資相當的高!不過清朝滅亡之後,就沒有人給他們發工資了!既然沒有工資拿,那麼他們真的是因為一個規定而心甘情願的守皇陵嗎?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守陵人沒有錢還願意守皇陵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對職業的熱愛,否則僅靠清朝皇帝退位時的協議中的規定是留不住他們的!他們認為自己的職業相當的神聖,所以也就算沒有錢,也不會輕易的放棄自己的職業!另外,守陵人已經把皇陵當成自己的家了!更何況,當時的社會非常的亂,守陵人若不待在皇陵中,那麼多數人是無處可去的!皇陵的所在地大多都非常的偏僻安靜,這些地方受戰爭的影響較小,而且在這兒生活也非常的舒適。整個皇陵就像是一個避難場所一樣,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的待在皇陵中為祖先守陵,哪怕沒有工資!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滅亡後,在民國時期還有很多的守陵人!但是新中國成立之後,這種職業就沒有了。原先守皇陵的那一些人紛紛投入了新的行業當中,有的人當起了農民,而有的人則到了工廠中上班,還有一些人選擇創業!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一些職業終究是要被慢慢淘汰的,守陵人就是其中一種。

蓝风破晓
2019-05-13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大清關外有三陵,關內有清東陵,清西陵。

皇家陵墓從一開始就有專門的守陵人,大清陵墓更是如此,守陵人不是一個,是有很多,於是在陵墓附近有了守陵村。

河北易縣的忠義村,就是著名的守陵村,守的主要就是清西陵。接下來,我們就聊一聊這些守陵人,以及過去“發工資”的情況,還有現在的生存狀態。通過忠義村,也許我們可以看到整體守陵人的生活狀態。

守皇陵是世代守陵人的職責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守陵人,對身份是有要求的,基本上都是滿族人,否則難以做到盡心盡力。當然,滿族男子娶了漢族老婆的是有的。忠義村,到現在為止,所有男性都是滿族。

清朝時,守陵人的後代一出生,就成了新的守陵人,戶口一上,守陵人的身份就確定了。“守陵”在這些守陵村的人看來,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職業。

所以,就算清朝滅亡了,還是有人繼續守陵。

守皇陵是有工資的,清朝有,民國也有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就拿清西陵忠義村來說,早期是有工資的,而且工資不低,這和清朝重視皇家陵墓有關。

而且,守陵人還有等級,有守陵的宗室王公,有守陵的大臣,還有守陵的平民百姓。宗室王公有各王爺,大臣從三品到九品不等。但是,守陵王爺和官員並不固定,他們是守陵的管理者,會來回調動,只有守陵的基層百姓,才是真正的守陵人。

清朝時,守陵人都是有工資的,而且工資不低,孩子上學有專門撥的學費,另外也有補助。可以說,曾經的守陵人待遇不錯,不事生產,還能富裕度日,這也造成了早期守陵人除了每天在陵墓轉轉,就開始了遊手好閒的日子。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晚清時期,大清朝被帝國列強欺凌,不是割地,就是賠款,工資就發的少了。

辛亥革命後,守陵人工資進一步減少,至於政治身份,則基本沒有,一水的都是守陵百姓,都聚居在了守陵村。

可是,後來情況繼續惡化,在1924年,馮玉祥把溥儀趕出京城後,守陵人徹底沒有了收入,日子艱難,可是守陵人除了守陵,其他都不會幹,因此日子就難過了。於是開始在村子周邊進行耕種,以便餬口。

因此,年輕的守陵人開始了外出當兵,或者謀求其它生計,至於守陵則漸漸被忽略了起來。於是,盜墓者們有了更多的機會。

守陵人目前生存狀態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進入新中國,剩餘的守陵人還是通過耕種艱難度日。到了十年動亂年代,守陵沒有了任何意義,因為到處都在破四舊,於是,守陵人最重要的職責,巡查陵墓,防範盜墓,這些都不敢做了。但是,這只是暫時的,他們心中還是印刻著他們的職責。

改革開放後,守陵村的人繼續守陵,沒有工資,年齡稍長的,在村裡種種地,糊個嘴。年齡比較輕的,出去打工,據忠義村的調查,80%的守陵村青年出去到大城市打工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入新世紀後,除了出門打工,守陵人開始發展旅遊業、養殖業,形勢越來越好,獲得了不少收入。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如今,守陵人早已不是一份職業了,只是,守陵村的村民們習慣性的,常常在陵墓周邊轉轉。


注:參考資料 那鳳英《清西陵探源》

孤客生
2019-05-11

按照道理來說,在清朝滅亡之後,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守陵人因為清朝滅亡、發不了工資給他們,他們就會很快地丟下手中的守陵工作,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清東陵和清西陵中的守陵人們並沒有馬上這樣做,接下來,他們仍然留在了清東陵和清西陵附近、仍舊擔負了以往的守陵工作。

這時候,想必大家會非常疑惑,不明白這些守陵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明明清朝都已經滅亡了,還要這樣的堅持。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信仰、忠誠並不是主要原因

很多人都說是信仰、是對清朝的忠誠支撐著他們,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在清朝滅亡之後,民國確實出現了很多這樣的案例。

比如在清朝滅亡之後,曾經的兩江總督張勳雖然投靠了北洋政府,但他卻一直對清朝念念不忘,不僅沒有剪掉自己頭上的辮子,還下令自己軍隊中的所有士兵保留頭上的辮子,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清朝的緬懷,最後,他更是反叛民國、打起了復辟的主意。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還有在開國之後、當溥儀被放出監獄走在大街上時,還有一大群滿清的遺老遺少們專程趕來在大街上參拜溥儀,口中大呼著萬歲。

從這種種方面,我們就可以知道封建時代裡這些信仰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有多麼重了。

不過這方面的原因雖然也對清東陵和清西陵守陵人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卻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民國一如既往給予的待遇是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跟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策略有關。

清朝在滅亡之際雖然爆發了辛亥革命這樣的流血衝突,但是當清朝真正滅亡的時候,清朝卻是以和平方式終結的。

那時候,在袁世凱向南方革命黨的妥協下,清朝皇室為了防止遭受到滅頂之災,他們就選擇了和平退位,把江山大權轉交給了袁世凱、轉交給了民國北洋政府。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正是由於他們在此過程中籤訂了一系列的和平協議,溥儀這位清朝的末代皇帝才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保住了在紫禁城中的居住權,然後享受到了每年400萬大洋的補貼。

在進入民國之後,清朝的軍隊全部融入民國軍隊中或者解散。

而在這個時候,北洋政府為了保護溥儀皇帝和紫禁城,他們就專門派駐了一支軍隊把守在紫禁城,防止其他人等任意靠近紫禁城危害到溥儀的安全以及奪走紫禁城中的大量珍寶。

在溥儀長大之後,他還專門讓自己弟弟偷偷把紫禁城中的大量珍寶拿出去賣錢,在此過程中,為了瞞住那些駐守士兵們,他和他弟弟可謂是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

從這方面,我們就可以得知民國政府對清朝皇室退位後的態度。

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守陵人在民國後之所以擔負著以往的工作,就跟民國一如既往給予他們的待遇有關。

正如同每年給予溥儀皇帝補貼、派兵保護紫禁城一樣,在民國時期,北洋政府仍舊給以往的那些守陵人們派發了工資,這不間斷的工資,才是那些守陵人們會繼續留在清東陵和清西陵的原因。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守陵人成為盜墓賊的幫凶

如果沒有這些工資的話,信仰和忠誠並不能讓這些守陵人們堅守太長的時間。

在溥儀被趕出皇宮、在民國政府斷絕了給予清朝遺老遺少們的各種優待後,這些守陵人們的工資也隨之被斷絕,這個時候,就有不少守陵人為賺錢離開了清東陵和清西陵。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至於那些沒離開的人,是因為他們的家就坐落在清東陵和清西陵附近,他們習慣了種田維生,這才留在了當地。

不過他們雖然沒有離開,但是他們以往所擔負的守陵工作也隨之放下,沒有再做這己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而這些人在後來就有一部分人成為了盜墓賊們的幫凶,為清東陵、清西陵被盜埋下了伏筆。

清東陵和清西陵在歷史中都遭受過盜墓賊們的洗劫,其中,清東陵受創最為嚴重,眾多皇帝陵墓中只有順治一人的陵墓沒有被盜,清西陵受創最輕,眾多皇帝陵中只有光緒一人的陵墓被盜。

在歷史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孫殿英之外,清東陵和清西陵還吸引了不少的土匪以及周圍百姓們的洗劫。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在孫殿英以及那些土匪們想盜清東陵和清西陵而找不到路口的時候,就是這些守陵人的後人或者曾經的守陵人們帶領他們找到了路口,然後他們才可以用炸藥或者盜墓工具把清朝密封的皇陵給破開,盡數盜走了裡面的珍寶。

无笔史官
2019-05-26

隨著武昌起義的一聲炮響,敲響了大清王朝的喪鐘。義軍旗幟迅速在中華大地紛紛舉起,大清王朝的最後一股軍事力量北洋陸軍開往武昌準備鎮壓。結果沒想到北洋陸軍居然和革命黨人私自議和並揮軍北上,北洋陸軍主官袁世凱奏請清帝退位,以造共和之國。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於是,大清帝國的中樞——紫禁城,一對孤兒寡母正在裡面嚎啕大哭。哭泣的女人正是隆裕太后,而那個一臉懵逼也跟著哭泣的小孩正是當時的名義上的大清國的主人——宣統皇帝。

宣統皇帝正式在隆裕太后的幫助下籤訂了《清帝退位詔書》,玉璽蓋下的那一刻,統治中國長達兩百七十六年的大清帝國終於壽終正寢。與《清帝退位詔書》相配套的還有一個《清室優待條例》。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對於已經退位的溥儀,袁世凱還是很夠意思的,允諾每年給他四百萬兩白銀、可以繼續暫居紫禁城、允許保留外國元首的排場和地位等等,這些對於清室的優待確實在當時讓許多遺老遺少心裡稍微好受了一點,只不過,他們都沒想到,等到袁世凱死後,這些曾經許諾的東西,無不立刻大打折扣。

這也沒辦法,袁世凱暴斃之後,清室優待幾乎成為廢紙,就連廢帝溥儀本人每年的年俸都會遭到各種剋扣,更不用說原本說好的對八旗子弟的繼續供養,到了袁世凱死後,甚至連一年一百二十個銅板都不發了,八旗子弟紛紛日益窘迫,不得不從事許多苦力,更有不濟的會賣兒賣女,淪落風塵。甚至還會有大量曾經的王子皇孫淪落到沿街乞討。

活人已經這麼慘了,已死掉的人總不會太慘吧?答案是否定的,死掉的人也要倒黴,在當時,清朝滅亡之後,曾經是清朝最神聖的地方——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由於清朝迅速滅亡,這裡原有的守陵人紛紛逃亡或者淪落為土匪。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失去了朝廷供養的周邊大量守陵戶的後人紛紛開始盜發祖宗的墓穴,發死人財。後來到了軍閥混戰的時候,甚至還出現了那起震驚中外的東陵大盜案件——軍閥孫殿英將歷代皇帝以及慈禧遺骨撥出,洗劫了一番。

東陵大盜的案子使得遺老遺少心裡非常不是滋味,清室派出專人前來收斂遺骨,並堅持上告軍閥孫殿英,作為已經長大成人的溥儀,也深以為恥,搬出條條框框的民國法律,試圖讓軍閥孫殿英付出代價。只不過,孫殿英長袖善舞,賄賂了大量高官,最後依舊活的非常滋潤,那可能就有人不解了,難道袁世凱當年沒有提到保護陵墓的事情?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並不是這樣,《清室優待條例》當中關於清朝歷代皇帝的陵寢與宗廟是有相關規定的:說是酌情增加守衛。事實上,的確增加了些許守陵衛士,這些守陵衛士大都隸屬於北洋陸軍軍部,而北洋陸軍部的軍餉都由北洋政府分發。但是到了後來,北洋政府財政日益窘迫,多次欠薪,加之軍閥混戰,逐漸對陵寢喪失了控制。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後來陵寢被盜後,新聞震驚中外之餘,由國民政府派遣警察軍隊進行新一輪督守,他們屬於國民政府序列,拿的是國民政府的軍餉工資,後來偽滿洲國建立後,陵寢成為了日本人的控制範圍,這一時期在溥儀的強烈要求和建議下,日本人派遣日軍和偽軍以及偽警察對陵寢嚴密保護,工資由日本軍部和偽滿洲國分發。

小镇月明
2019-05-16

歷朝的陵墓,哪怕是到了現代,雖然有過盜墓賊的侵略,但是總體來說保存還是相對完好的。而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後朝對於前朝的保護。

一來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已彰顯仁德,而這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於前朝陵墓的修繕。試想,當朝都能對前朝皇家有仁愛之心,何況是百姓?所以這守陵人的工資自然就是當朝皇家發放的。但清朝滅亡之後,一個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之前的傳統做法似乎進入了僵局。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而在清朝存在之時,當然守陵人的工資是由當朝發放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清朝滅亡,屬於一場不流血的滅亡,相反清朝皇家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優厚待遇。

雖然溥儀等人被人趕出了紫禁城,但是民國政府卻給了一個月400大洋的工資。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講,溥儀的生活一點都不亞於今日的貴族,只是身份的轉換,其他方面都沒有什麼變化。而這就能夠解釋得清楚,為何還有守陵人了。

民國政府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忌憚溥儀,畢竟身份也是特殊,而且溥儀的存在還能對當時的百姓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不至於失去了信念,引來百姓的暴動和社會動盪。所以,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陵自然也是頗為照拂,盡心盡力的做出保護,這守陵人也就繼續存在,而工資自然就是民國政府發放了。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這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就是清朝在百姓心中留下的信仰了。

正如每個朝代滅亡之後,都會有一些有志之士想要推翻新朝光復舊朝。一般來說,這種事情幾乎新朝前期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民眾暴動。所以清朝自然也就不為過,百姓心目中的觀念早已經根深蒂固,哪怕清朝被滅亡,仍然在百姓心目中有著一定的地位。

溥儀被趕出皇宮之後,老百姓夾道痛哭流涕,甚至有些人發生暴動。這就是存在於百姓心目中的信仰,溥儀的倒臺就是他們信仰的倒臺。而光復舊朝,就成為了他們心目中的信念。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為不起眼的就是這守陵人。陵墓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頗為重要,相當於家族的基業。所以守陵守得就是這個,一部分原因他們可能覺得只要陵寢還在,那就代表基業還在,所以守陵他們是心甘情願,工資方面根本不在計量之中。

其次古人的孝道觀念是與生俱來的,儘管清朝滅亡,但是愛新覺羅還在,溥儀還在。作為大清朝的最後一個帝王,溥儀本身就擔負著保護好陵寢的責任,自然在這方面就會多加註意。不過念在當時溥儀還是一個孩子,可能這方面的照顧不夠,但是總體來說應該還是有的。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對於歷代的陵墓都在做著一定的保護。在這方面來說,文物保護局就變相的成為了守陵人,這工資自然也就是國家給予的。

小姐姐讲史
2019-05-22

自古以來帝王死後都有專門人員守護皇陵。古代的皇帝大都喜歡厚葬,他們生前享盡榮華,死後也想繼續享受,墳墓裡自然會陪葬很多的奇珍異寶。為了保護這些寶貝,為了死後不受人打擾,為了繼續生前的榮耀,他們就會安排守陵人去守護皇帝的陵墓。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從秦始皇開始就有專門的守陵人,據說,守陵人有約定,每20年就換一代守陵人,每換一次至少守夠20年。當時的蒙氏一族都是守陵人,有猜測說是蒙恬的後人。項羽在挖秦始皇墓的過程中,突然從秦始皇陵中衝出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和項羽的部隊交戰,天氣突變項羽撤退。由於後來的戰亂,這支守陵隊伍最後消失了。

據《史記》、《漢書》 記載,

項羽攻入關中後,挖掘秦始皇陵。劉邦擊敗項羽,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對秦始皇陵妥為保護,著令20戶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對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護,守陵制度正式開始於西漢。

此後歷朝歷代的皇陵都有專人守護。《漢書·安帝紀》注云:

“謂宮人無子,守陵園者也。”

因為沒有子嗣被安排去守陵的宮女就叫“諸園貴 人”。

韓愈《豐陵行》:

“設官置衛鎖嬪妓,供養朝夕象平居。”

守陵的宮人要在山陵伺候死皇帝的日常起居,像照顧他活著的時候一樣,一日三餐,歌舞陪伴。

清朝的守陵人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共歷經12皇帝,統治295年。對於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昌瑞山,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為了保護這些陵墓中的寶貝,也為了他們列祖列宗的榮耀,清朝皇室專門組織了一支護衛隊,皇陵守衛隊的人員是鑲黃,正白,正黃這上三旗裡的包衣,有內務府派官員管理。黃陵駐紮八旗軍隊,嚴禁閒雜人等近前。守陵人基本就是世代相傳的。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朝廷給這些守陵人世代的榮譽,不需要納稅和服役。守陵這個工作相比其它行業是最輕鬆的,幾乎不受約束,清政府屹立的這些年,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在皇陵上動手腳 。這些守墓人的日子也算清閒,只有在祭祀的日子忙碌些。他們主要負責大大小小的祭祀和一些打掃。祭祀規模最大時,有3千多守陵人忙碌。

守陵人的工資和待遇

清朝存在時,守陵人的工資都皇室發放。朝廷除去每一年賜與一定的俸祿外,會分給他們一些地,分給他們獨立的帶小院的房子,大概一畝三分地。清政府解決守陵人子女教育的問題,設立滿漢雙語學校,教給他們的後代讀書識字,在祭祀方面接受更多的培訓。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晚清時期,內憂外患,一系列的割地賠款,導致朝廷庫銀入不敷出。守陵人員俸祿銳減。大批人員散去。

隆裕皇后的退位召書籤訂以後,剛開始國民政府還允許溥儀在紫禁城內生活,給他400萬兩生活費,皇宮的財物還是屬於他,國民政府答應溥儀派兵守護皇陵。那時清朝的皇陵有著兩撥守陵人,溥儀安排的人和國民政府派去的人。

清朝滅亡以後,皇族後裔各奔東西,沒有功夫去管理和保護皇陵,籌錢留了幾個人守護皇陵。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後,他沒錢給守陵人發放工資,又一批人散去。最後守護皇陵的是主要是國民政府的人。皇陵守護人基本上名存實亡。有些守陵人監守自盜,在1928年幫孫殿英指路盜掘清東陵!大量的古文物被破壞,一些國寶流失。

關外三陵,因遠離政治中心,陵寢的祭祀活動得以照常進行。在世代保護的制度下,關外三陵逐步形成了守陵人鄉村。直到1912年,清代正式淪亡,他們不再有任何俸祿可拿,但他們已然堅守著那份責任。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現在存在的守陵人

2015年5月份,有記者來到了永陵鎮,見到守陵人的後世 趙德新。他明白記者的來意後,很熱情地拿出家譜向記者講述守陵人的故事。 他說自己是班布里的後人,班布里是努爾哈赤的伯父。

一天,班布里的一個奴僕犯錯逃到努爾哈赤家中,班布里找努爾哈赤要人,努爾哈赤承認奴僕在他這。 他發怒砍了努爾哈赤門前的廊柱。惹怒了努爾哈赤,因而招致班布里一家人被罰去當守陵人。

守陵人中除去出錯的愛新覺羅氏之外,有些他們的親戚也會被罰去守陵,比方喜塔臘氏的先人。依據史乘紀錄,喜塔臘十世祖就是被康熙帝下旨守皇陵的。

當今守陵人祭祀先人的風俗幾乎不再,但這些守陵人依然生存在關外三陵附近,默默地保護著他們的先人。

清代滅亡的100多年來,守陵人的生活習慣已與外界融為一體,與漢人的習慣融合,也有很多年輕人外出闖蕩。在世代的守陵人中,還有很多人在默默守衛著清皇陵。雖然沒有工資,沒有報酬,但他們心中有著那份責任、那份信念和那份堅持,傳承者祖輩的文化。現在在河北唐山遵化市,仍有很多的守陵人在守護著清東陵。

瀚海说史
2019-05-31

守皇陵的說法自古有之,以至於現在還有守陵人的存在!

第一批守陵人的出現並沒有明確記載,據有關記載,始於秦始皇時期,有一群蒙姓族人一直守護著秦始皇陵,後來逐漸銷聲匿跡!可能是隨著時間流逝,太多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導致守陵人的消失了!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那麼說起大清皇陵,守陵人就自然而然也是存在的!

作為二百多年的朝代,歷經幾任皇帝,且有康乾盛世的巔峰期,大清皇陵的規模與陪葬物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守陵人的規模也隨之增加,且形成了分工明確的特定衙門,人數最多時高達3000人!

清朝的皇陵分為關外關內兩片地域!關外有三個祖陵,即福陵、昭陵、永陵。埋的分別是太祖、太宗和四個遠祖,其中建造最早的是埋有四個遠祖的永陵。關內有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個個陵區。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昌瑞山,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大清皇陵的守陵人有著特定人選,一般為八旗中的上三旗鑲黃、正白、正黃的包衣!人員安排由內務府直接調配!同時,皇陵外駐紮著八旗軍隊!

包衣是什麼意思呢?是滿族社會的最低層,包括戰俘、罪犯、負債破產者和其所生的子女等,有滿人,也有漢人。無人身自由,為滿族貴族佔有,被迫從事各種勞動。即使因戰功等而置身顯貴,對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不過雖說包衣稱呼難聽,也會有翻身機會,比如乾隆的令妃就是包衣出生,結果受寵幸生下了嘉慶帝!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守陵人類似於皇家公務員,工資由國家發放,待遇很豐厚!

作為大清皇陵的守陵人,正值清朝統治時,無疑是最輕鬆最舒服的工種了,沒有盜墓賊敢興風作浪,領著工資養著膘,悠哉悠哉!

然而,隨著歷史進程一切都變了!清王朝的沒落,意味著這些守陵人鐵飯碗的失落!尤其到了清朝末期,甚至出現發不了工資的情況,致使大多數的守陵人選擇轉行,直至溥儀與國民政府協議,守國民政府指定了專人進行守陵,守陵工作才有所好轉!

不過這也就導致守陵人人員混雜,國共時期、抗戰時期,許多守陵人監守自盜,與盜墓賊裡應外合,致使國家文物大量丟失!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現在仍存在守陵人,不過均為自給自足!

前文有說過大清皇陵分為關外關內兩個地域,而關外是大清的發源地,關外的三陵,因遠離政治中心,守陵人的生活未被太大打擾!

在半與世隔絕的背景下,這些守陵人有著不同於關內守陵人的心態!關外守陵人將守陵作為終生事業在做,關內的守陵人卻只是看作一份解決溫飽的工作!

在世代保護的制度下,關外三陵的守陵人的後代逐步形成了守陵人鄉村。他們雖說不再有任何工資可拿,但他們已然堅守著守陵人的本質工作,堅持著心中獨有的那份責任。

那是一種信仰,與生俱來的信仰!

岳飞的飞
2019-05-07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的皇家陵墓是與世隔絕的聖地,清朝統治者特別注重對皇家陵園的看管與守衛。

清朝統治者認為,皇陵是蟠龍臥虎之土、蘊藏王氣之地。

清朝皇家修建陵墓,都是從全國各地遍選優良質地、華美材料。

清朝皇家陵墓建築富麗堂皇,殉葬品也是奢華無比。

清朝皇族對陵墓極其重視。民國時期,東陵被盜,清朝遺老遺少選出代表,火速趕往東陵,重新安排遺骨安葬。

清朝皇家確實非常重視陵墓的守衛工作,因此誕生了一批特殊人員——守陵人。

守陵人守的是對祖先的敬畏,守的是信念的執著,守的是對兒孫的祈願。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守陵人——對祖先充滿敬畏

清朝不用活人殉葬,而是派遣活人看護陵墓。清朝的守陵人絕大部分出身於愛新覺羅家族。

清朝統治者和守陵人都認為,祖先為他們創立了基業、打下了江山,所以,後代要尊敬祖先。

守陵人擔負了不少職責,最基本的職責是不讓陵墓被人損壞、更不能讓陵墓被人盜掘。

清朝的守陵人要保證正常祭品供奉、擺放整齊,發現腐敗祭品,必須及時更換。

皇家祭祀祖先時,守陵人必須早早做好準備工作,包括生活安排、以及祭拜秩序。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守陵人——對信念的堅定執著

因為有地位才有資格擔當守陵人,所以,守陵人會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為自豪,守陵人會把守好陵墓看成是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守陵人總是把守護好皇家陵墓,當成無上光榮。

守陵人總是把做好每一次祭拜活動,當成自己聖神的任務,也當成自己巨大的業績。

守陵人一度成為清朝愛新覺羅家族羨慕的職業,很多人爭著去當守陵人,最高峰清朝皇家陵墓擁有3200多名守陵人。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守陵人——對兒孫的美好祈願

清朝皇室和普通百姓一樣,信奉祖先有靈,可以保佑子孫幸福、安康、發達。

為了得到祖先的保佑和庇護,每年特定時間、每逢重大事項,都會舉行祭拜活動。

守陵人精心組織每一次祭拜活動,就是真誠希望祖先在天之靈,庇護子孫不遭受傷害,保佑子孫平安健康、富裕充盈、江山永固。

因為對祖先魂靈充滿希望,所以守陵人兢兢業業、常年堅守陵墓;清朝皇室對守陵人也不薄待。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清朝統治時期,清政府給守陵人發放不菲的俸祿,也給予相當不錯的政治地位,都能享受到縣令一樣的待遇。

清政府在陵墓所在地設立專門的衙門,管理陵墓事務,當然也就享受衙門官場的待遇。

每一個守陵人都擁有一畝三分地的小院子。

守陵人經濟條件優裕,空閒時間很多,工作人員綽綽有餘,所以,守陵人大部分時候都是十分自在、十分舒服的。

清政府滅亡後,根據民國政府所作出的承諾,守陵人的工資津貼全部由民國政府保障提供。

民國混亂時期,有少數守陵人蔘與土匪或者軍閥的盜墓活動,以獲取不義之財。

隨著收入越來越少,守陵人的生活越來越艱難,大部分守陵人不再守陵,而是另尋謀生之路。

但是,直至現在,還有幾十個愛新覺羅後裔,憑著傳統觀念的支撐,仍然在為清朝皇帝守陵,他們聚集在一個叫永陵鎮的地方。

大清滅亡後,為何還有人在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

現代守陵人基本上都是歲數較大的老人,生活來源主要是政府發放的津貼、以及他們在屬於陵園的土地上耕種所帶來的收穫。

在僅存的守陵人的血液裡,頑強地流淌著傳統文化的精粹,始終活躍著期盼子孫幸福發達的美好願望。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