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10 個回答
步武堂
2019-07-08

很多的文字,尤其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 ,諸如詩詞歌賦,嚴格的講,有時候任何的註解都是多餘的,都會打破那些文字原有的意境。

意境,是直通心靈的一種感應,詩詞歌賦的意境,讀懂了,心靈感受到了,或會心一笑,或掩卷長嘆,或淚灑衣衫。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的傳世奇文《滕王閣序》裡的經典絕句(非詩詞)之一。這樣的絕句,在《滕王閣序》當中還有好多。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最美的,美到讓人“絕望”。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意境呢?

落霞與孤鶩齊飛——夕陽西下留下的最後一抹溫暖的視覺色彩,是視覺的溫暖,動態的、漸漸消失的溫暖的色彩,就像在這一抹色彩中越飛越遠的孤鶩,很快就會一起消失在天邊。這是極具畫面感的短暫的但是會成為腦海中永恆的一幕。

秋水共長天一色——感覺上水的冷豔與天空靈融合在一起,是感受上的清冷和空曠。其中的一個“共”,把秋水和長天的相互融合,相互浸染和相互依存的“必然”詮釋的淋漓盡致。

以我個人的主觀感受,也只能領悟到這樣的意境,但這樣已經讓我等對王勃的“文采”敬佩到“絕望”。我想,這肯定不會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一何鄙
2019-02-24

  • 意境之美,只有意會不可言傳。

  •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從王勃落筆的那一刻起就被世人奉為經典,為何?

  • “落霞”遠,“孤鶩”近,這是橫向描寫;“秋水”在下,“長天”在上,這就縱向描寫,空間感有了。“落霞與孤鶩齊飛”這是動態描寫,“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靜太描寫,運動感有了。合在一起,一幕絢麗的秋色就從紙上浮現在讀者眼前,美得不可方物,讓人身臨其境、心馳神往、心曠神怡,陶醉在王勃描寫的景色中。

  • 在寫景時,可以通過描寫“空間感”和“運動感”來構造意境?是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入“色彩”,讓意境更進一層。
  •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 ——隋煬帝楊廣《晚春詩》

  • 鷺“白”蓮“紅”,色彩鮮明;“鷺”動“蓮”靜,運動感有了;“鷺”上“蓮”下,“鷺”遠“蓮”近(或反之),空間感(層次感)有了;一幕清晰明快的景色就從紙上浮現在讀者眼前,能不美嗎?

  • 把景色的空間感和運動感寫出來,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若是色彩鮮明那就更好了,古人多采用此種方法構造景色的意境,再比如: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沒有孤煙如何凸顯空間感,只有橫向描寫,沒有縱向描寫,好乾癟的景色,趕快生火。
  •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元好問《穎亭留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白鳥快來啊,沒有你,不僅空間感沒了,運動感也沒了,這樣的景色都沒活力了。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宴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好多大雁,要是一雙燕,人就更孤單了。不過也不錯,大雁回來了,心上人在哪?

  • 這是我的理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张念一
2019-07-03

我是張念一,我來回答。

這句詩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王勃字子安,出生於古絳州龍門,他與楊烔、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王勃《滕王閣序》佳句迭出,最著名的就是這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本句對仗工整,幾近“工對”。上句的“落霞”,“孤鶩”與下句的“秋水”,“長天”,對仗考究。

霞和鶩“齊飛”寫動,水、天“一色”寫靜,一動一靜,一動襯靜,上句側重於目隨景而動,突出景物神態;下句側重於心因景而靜,突出景物色彩,畫面和諧,美不勝收,巧化成句,別出新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迷迭香629
2019-02-04

先附上一段名人的看法

化用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好似齊飛.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日本遣唐使抄寫版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版有研究價值.最早實出自“夫麟風與麏雉懸絕,珠玉與礫石超殊”(劉勰《文心雕龍 知音》

意思就是對仗十分整齊,不僅上下成對,而且自己也成對,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四個意象描繪了一副夕陽西下,孤鶩起飛的景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關於這句的意境我們要先從出處說起。這句詩出自王勃的 滕王閣序 而滕王閣序呢 又被稱為駢文之最 全文對仗都十分工整,一舉奠定了王勃的地位

滕王閣序之中,這局可謂是千古名句,一直來都被世人稱讚,又因為滕王閣序是駢文的緣故所以一直以來對這句詩都有兩種理解

其一,也是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落霞即是晚霞的意思,上半句落霞與孤鶩齊飛,描寫的事野鴨在夕陽中飛翔,夕陽下一切都十分溫馨,下半句秋水共長天一色,如若直譯的話則是,秋天的長河與天空連成一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這種觀點的

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落霞與孤鶩相對,則落應為散落的意思,而霞則與鶩同譯,應是一種飛鳥(意境的話我描繪不出來)但這種說法一直不被認可 因為前一種說法水天相接,再加上晚霞,則全是一種溫馨的色調,而如果霞為飛鳥的話,則全文都是青色調而顯的太單一

那麼回到這句詩,他到底好在哪裡?其實並不是這一句美,而應聯繫全文來看,這一句是氣韻的頂峰

第一段,王勃向大家表示敬意 而到了第二段王勃才開始展露出真正的水平 自水兒起,登霄臨殿 以水和山為支點 將意境直接深化 視野自上而下十分開闊,之後再俯雕甍,披秀闥 然後是雲銷雨霽,彩徹區明,瞬間豁然開朗

之後王勃再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依你現在所立之情,所感之情,那一幅畫面自然就出現在眼前,王勃只是告訴你,你能看到。

张永科38
2019-02-05

此句出自王勃的巜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①以對仗的文式,畫龍點睛般的神奇筆法,通過落霞與孤騖構成的桔紅色,和秋水與長天構成的碧藍色形成的鮮明對比,把夕陽晚霞對應碧水藍天的美麗秋色,展現在人們的面前!②此句蘊含著總體相同中的大小之別!落霞何其大,孤騖何其小,一大一小顏色相類,渾然一體!秋水何其小,長天何其大,一小一大顏色相同,一體渾然!③1935年十月毛主席長征到陝北,毛主席會見徐海東在分手時說:一定要在陝北建立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這就好比″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家說說,主席對此句是怎麼理解的?有沒有團結各方(大小)革命力量於一體的含義呢?

画者沈乾坤
2019-02-09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此句被稱為千古絕唱,它那強大的藝術魅力究竟來自何處?

是源於它給予讀者的五彩斑斕的自然之美?還是引人遐思的想象之美?


作者登高望遠的暢快之情並沒有直接宣洩出來,而是寓情於景,“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使整句變得意境深遠,讓人回味無窮,從而成為千古絕唱。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正值雨過天睛,虹消雲散,陽光朗煦,淡紅色的煙霞伴著夕陽沉醉,宛若驚鴻一瞥,隨孤鶩消失在天邊,然而細看來卻不知究竟是天還是水。


長空凌於秋水之上,又與秋水渾然一體,雄偉、遼闊仍舊充滿了柔美和恬淡。

青天與碧水,天水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微風過處,水面不斷泛起漣漪,平滑如鏡的水面上倒映著的景物盪漾開來,依稀透出水下的水草、魚蝦,這分明是一幅流動著的美麗圖畫。

朦朧的景象彷彿綺麗的夢幻!讓人看不真切,亦真亦假。

在天邊,孤鶩就像是一個匆匆過客,踏著雲彩翩然而過,鳴聲唳唳,迴盪在衡陽的水邊,不一會兒,就已經變成斑駁的幾點,連成一條細線。

落霞如同玄女飛天騰空而起,五彩斑斕,耀映天際。

秋水也向長天頻送秋波,豔羨其亮麗,終兩情相悅,水天一色,融為一體。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兩句話的意境是什麼?

洛鸢之滨704
2019-02-09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紅霞在天上飄動,野鴨在紅霞中翱翔,造成藍天上一紅一白的色彩對照;無生命的晚霞與有生命的飛鳥並舉,構成的畫面更為明麗鮮活,超出前人甚遠. 落霞自天而下,孤鶩自下而上,故曰齊飛;秋水碧而連天,長天淨而映水,故曰一色.王勃把這種景象用對偶句的形式來表現,描繪出一個曠遠的背景,在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點綴以紅霞、野鴨,構成色彩明麗的畫面,意境優美動人.

寸米阳光897
2019-04-27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大一小,一動一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落霞之大與鶩,秋水之小與長天。自上而下,由下而上,霞水一色,天地渾然,自成詩情畫意之美,意境十分精湛,令人心曠神怡,身臨其境,可言傳亦意會。

用户9610265037192
2019-03-07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善於觀察的人一定會看過這個景色,不然怎麼有人人皆贊,因為詩人把這個景色用絕句表現得淋漓盡致,既淺顯易懂又如畫般呈現在眼前,豈有不讚賞的。

了然翁523
2019-07-04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即落霞自天而下,孤鶩自下而上,故曰齊飛; 秋水碧而連天,長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通過這些屢見疊出的珍詞繡句的描繪,筆鋒一轉寫出“有懷投筆“和“無路請纓”的感慨,抒發出了埋伏在心底的報國之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