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給錢給房,這群人被當作大熊貓,但還是有人選擇回森林過原始生活
在場bepresent
1/25 兩個小時的車程裡,何諧喝了六罐啤酒。但當他沿著泥路,大踏步走向森林深處時,看不出絲毫醉態。這裡是阿龍山,距離內蒙古根河市約170公里的森林林場,現在四周全是新種上的小樹。自林場被停伐保護以來,以狩獵馴鹿為傳統的鄂溫克,也在政府主導下,走出了森林。 伍惠源\/圖
2/25 我們跟隨養鹿人的腳步進入森林深處,在一處已搭好的狹窄的圍欄旁停下。何諧開始手腳麻利地做準備。這幾年,這片地區內鄂溫克族人數減少,傳統的生活方式也被日漸邊緣化,何諧成為了割鹿茸最好的人,也許沒有之一。為了提高割鹿茸的效率,減輕馴鹿的痛苦,當鹿茸成熟時,養鹿人多數會請何諧幫忙。
3/25 綁好鹿角,手起鋸落,僅僅數秒,何諧就完成一隻鹿茸的收割。然後迅速地用土藥止血,繼續割下一隻鹿角。
4/25 鹿血從馴鹿頭上噴出,濺到何諧的鬍子、襯衫和鞋子上,他將頭湊近,把來不及收集的鹿血啜入口中。
5/25 剛割下來的鹿茸溫熱而柔軟,還帶著生命的氣息。這種鹿類未骨化的幼角一向因為傳說中強勁的壯陽滋補功效而身價金貴,現在更是貴比黃金。在新敖魯古雅鄉,鹿茸的售價最高超過每公斤5000元。
6/25 每一趟進林子割茸,除了會從養鹿人手上得到酬勞,收集來的鹿血也歸何諧。每次他都拎上一壺高度白酒,將收集的鹿血與之混合,製成鹿血酒,獨自享用。
7/25 忙完這些,何諧用T恤擦乾臉上的血跡,準備返回新敖魯古雅——結束這次“表演”。臨走前,養鹿人向我們收取了1000元的“觀看費“,包括引路費,車費,以及其中200元答謝何諧的辛苦費。養鹿人不斷向我解釋著這些費用如何划算,因為”現在你想看都看不著了,更別說這種真實的生活。“ 何諧倚在車旁一言不發,眼神迷離,不知道是累了,抑或是那幾罐酒終於發出了些許酒勁兒,我有點想知道何諧自己如何看待這種真實。
8/25 回到新敖魯古雅,何諧掏出幾大本相冊。他不時會想起在老敖魯古雅的日子——那些有槍的、與自然和馴鹿朝夕相處的曾經。在雅庫特鄂溫克(又稱使鹿鄂溫克)的森林深處,打獵、馴鹿、喝酒,撮羅子(鄂溫克人住的傳統帳篷)外搭滿了晾晒的肉條。妻子說,每當有遊客前來,何諧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在新敖魯古雅,鄂溫克人過起了另一種生活。過去的傳統,現在大概只能通過”表演”來重現,以滿足我們這些外來訪客。
9/25 新敖魯古雅的房屋由芬蘭設計師主持設計,一棟樓供兩戶居民使用,三室一廳一廚兩衛。這些北歐風情的咖啡色雙層小木屋,水電煤齊全,門前還有小小的入戶花園。2003年,在當地政府主導下,鄂溫克人走出森林,搬到距離根河市區數公里處的新定居點。按照當時《新聞聯播》的說法,他們就此過上現代化生活。
10/25 何磊說不上自己是否適應了這樣的現代生活。他身材高大,肩膀寬圓,頭髮糾結蓬亂,笑起來就像個200斤重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他和妻子、2歲的女兒以及祖母住在新敖魯古雅定居點無所事事,三分之一,陪著他的馴鹿在森林裡,另外的三分之一,在路上尋找那些重新被放養,但因為越來越少的地衣和苔蘚而四處尋找食物的馴鹿。
11/25 何磊家的牆壁上掛著女兒從小到大的成長照片,花園裡擺放著塑料充氣泳池,他們居住的新區距離過去的原始森林獵民點足有300多公里。除了紀念品商品門前的馴鹿標本,部落的狩獵馴鹿傳統在這個精巧的現代化住宅區裡難覓痕跡。在沒有遊客前來的漫長淡季,人們坐在門前,晒著太陽,從日出到日落。
12/25 2003年,鄂溫克人以生態移民的方式搬家後,馴鹿也開始了人工圈養的實驗。根河市郊附近沒有苔蘚和山泉,馴鹿不肯喝井水和自來水,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大量死去。最終,當地政府和牧民達成默契:馴鹿被放歸到森林,延續以前的放養方式,他們的主人則繼續住在新敖魯古雅,定期返回森林照料鹿群。
13/25 何磊是現在少數還在養鹿的鄂溫克人。他的森林小屋坐落在一片鬆海之中,距離根河市有90分鐘的車程。鄂溫克人的馴鹿是半野生的,這種“半”其實也是不得已——在固定的狹小範圍內,馴鹿沒有充足的食物,必須依靠人力補給。過去何磊的父輩依靠常年積累的經驗尋找鹿群,如今他依靠GPS,也不一定能跟蹤到。
14/25 馴鹿數量越來越少,只能近親繁殖,鹿的發育情況越差,繁殖能力也逐漸降低,為了保持種鹿群的活性,何磊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割鹿茸了。想要買兩隻健康的雄鹿來補充下,又不得不面對飛漲的鹿價:這兩年,一頭鹿的價格從五千一路飆升至兩萬五。
15/25 不養鹿的鄂溫克,有些搞起了旅遊業。新敖魯古雅的旅遊紀念品商店裡,掛著滿牆鹿製品,女店主坐在幽暗的室內等著鮮少上門的遊客。在外人看來,鄂溫克人過得不錯——有這麼漂亮的房子,也不必擔心生計,政府給予鄂溫克人優厚的補貼和福利,“管自己做大熊貓就行”
16/25 新敖魯古雅在規劃之初的定位是定居點和旅遊區,十幾年過去,發展得似乎並不成功。儘管政府一直表示對這塊區域有信心,並且數據也顯示每年的遊客量在增加,人們的收入得到相應的提高。但無法改變的是,在短暫的旺季之外,居民們依然需要面對不知如何是好的漫長淡季。四月份時,整個定居點裡冷冷清清,鮮少看到遊人。
17/25 2003年獵槍被收繳後,鄂溫克幾百年的狩獵生活宣告結束。無所事事,失去目標感的鄂溫克人,除了沒事喝點小酒,不知道該幹什麼。鄂溫克人的嗜酒由來已久。在森林裡生活時,寒冷的天氣讓大部分的鄂溫克人染上了好酒的習性,酒精將鄂溫克人性格中的敏感成倍放大,這份敏感有時會撞出一種情緒,劇烈釋放後又迴歸平靜。而在新奧魯古雅,人們甚至不太知道,該找什麼對象來釋放。
18/25 柳霞是少數拒絕走出森林的鄂溫克人之一。儘管分配了房子,但56歲的她還是習慣住在森林裡,和她心愛的鹿群在一起。在這個木結構的、用帆布和塑料膜圍成的房子裡,柳霞生活了許多年。”一旦我離開這裡,我就想這裡 “,柳霞說。
19/25 與新敖魯古雅相比,這裡的生活要艱苦得多,但柳霞享受森林裡的寧靜。她的塑料小窩棚裡,有高低床、鋪蓋捲兒、一把舊椅子和一個磚砌的爐灶。窩棚外,兩個太陽能電池板為她提供維持生活最低需求的電能。
20/25 獵槍被收繳後,柳霞的日常生活補給需要依靠親戚和朋友從市區定期帶進森林。
21/25 森林深處沒有信號,手機在這兒成了板磚,柳霞無法與獨子聯繫。她不願跟隨其他鄂溫克人的腳步去經營旅遊業,覺得要錢很尷尬。“夠我吃飯,我就沒事”。
22/25 柳霞每天的日常就是清理一下馴鹿地,鋸掉一些冒出頭來的樹幹,分開幾個調皮的馴鹿,以及保持著爐子裡的白煙一直在冒——用樺樹皮、木柴、鹿糞和一種叫拉日不卡的草燒火,為馴鹿驅蟲。
23/25 柳霞至今養著十幾只馴鹿,她認得每一隻鹿的模樣,給它們取名。今年春天,她養的一隻母鹿下了小鹿崽,柳霞給它取名“小太陽”,因為“這孩子出生後,老愛抬頭盯著太陽”。對柳霞來說,在森林裡守著心愛的馴鹿們生活,比在新敖魯古雅享受便捷和富裕,更踏實。
24/25 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被強大的力量裹挾著前進,鄂溫克人也不例外。十字路口,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篝火熄滅,鹿鈴停擺,樺皮船漂向了博物館,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就此慢慢消失在森林深處。同時,一些新的東西,也在緩緩生長。
25/25 《在場》欄目長期徵集優質圖片故事及拍攝線索,稿酬5000—10000元,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018-12-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