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82戶人家堅守戈壁灘400年古城,過著牧羊農耕的原始生活不願遷出
大河鄉土
1/19 從甘肅白銀市景泰縣縣城向西出發,沿著一條穿越戈壁灘的柏油公路行駛約27公里,祁連山餘脈下的永泰古城就呈現在眼前。永泰古城始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一座抵禦外寇的軍事要塞,距今已412年。古城由黃土夯築,周長1717米,牆高12米,佔地面積318畝,整體形狀如同一隻烏龜,因此也被稱為“龜城”。圖為俯拍的永泰古城。
2/19 據地方誌及史書記載,清代以前,永泰城一直有軍隊駐紮,曾駐有士兵2000名,馬隊500人,且周邊附屬設施齊備。清朝建立後,因疆域大幅擴展,邊塞前推,永泰城漸漸由軍事防禦變為屯兵開墾之地。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當地雨水稀少,土地沙化嚴重,人類生存變得困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政府開始啟動居民搬遷工程,古城內陸續遷出2000餘人到黃河灌區。圖為夕陽西下,古城裡的牧羊人趕著羊群穿過南城門。
3/19 “城裡人口最多時,有三百多戶三千多口人,經過四輪搬遷,目前只剩82戶400多口人,全部靠種地和養殖為生。”68歲的文保員李崇仁介紹,古城內的居民基本是明代駐兵的後代,祖先們分別來自陝西、甘肅臨洮一帶。上世紀50年代,城裡還有30多個姓,現在僅剩10個。圖為一隊羊群走在城內狹窄的小巷內。永泰城年降雨量100多毫米,蒸發量1000多毫米,乾旱少雨,城中居民大多養羊,每家都有上百頭。
4/19 李崇仁曾任永泰小學第24任校長,是古城裡的文化人。他的祖上李萬疆來自甘肅臨洮,明萬曆三十七年到永泰城任總督參將。作為守城四個李氏家族之一的第13代後人,李崇仁的家族已在古城生活了410年。雖家族成員和多數古城人一樣,靠種地養羊生活,但也有出類拔萃者外出做官,其中李崇仁的二太爺就做過民國時的縣長,後來建了到目前還完好的永泰小學,被當地人廣為讚頌。圖為李崇仁展示他的文保員證書。
5/19 退休後,李崇仁擔任永泰古城文保員和旅遊宣傳員,負責對古城保護進行巡視、向遊客講解古城歷史。和古城的5個文保員一樣,他沒有工資,只有一年1500元的補貼。“永泰城是明朝三邊總督李汶上奏朝廷要求修築的,兵備副使邢雲路督工建造完成。清雍正帝二年,在永泰城出生的岳飛的後代嶽鍾琪,在主街上修鑿了5眼井,在城北角建了甘露池,完善了古城的‘五臟六腑’。”李崇仁拿出自己手繪的古城圖娓娓道來。
6/19 李崇仁說,五口水井的水是從山上走暗渠引入的,和城南的太極圓池、城北的甘露池、環城的護城河形成一道水系。井水供人飲用,太極圓池的水供應牲畜,使人畜飲水分離,講究衛生,既有實用價值,又增添了龜城的靈氣。“雍正二年(1724)距今已經295年,我們現在還吃著這5口井的水呢。”圖為城南的太極圓池(也叫汲海)。
7/19 圖為在太極圓池喝水的羊群。每天清晨放牧和傍晚歸家,羊群經過圓池,都會停下腳步喝水,這樣的場景已經持續了上百年。
8/19 清晨,30歲的小常在井旁打水。小常高中畢業後到溫州打工,後來就嫁到了那裡。雖然已經在繁華的城市生活了10多年,回家探親的小常對於打井水依然熟門熟路,她將水桶放進井中,輕輕一擺,一桶水就被提了出來。兩桶水打滿,小常用一根扁擔挑著,慢悠悠地就挑回了家。
9/19 南依祁連山餘脈老虎山,東北接永泰川,西臨大砂河的永泰古城,一度是河西走廊東端的門戶,也曾有著“酒肆商行,旗幌昭然;茶亭飯館,四時飄香”的繁華。然而隨著1953年大規模搞建設,之後的破四舊和大鍊鋼鐵,城裡100多棵大樹被盡數砍伐,明清時期的廟宇高樓也被一拆而空。後來,加上搬遷,原住民越來越少,古城中的空房子越來越多。圖為城中的一棟空房子。這些房子多為清末、民國時期的土坯房。
10/19 “永泰古城是國家級文保單位,城中的房子不允許隨意拆建。”77歲的李志仁介紹。李志仁也是明總督參將李萬疆的第13代後人,但和李崇仁不是一個太爺爺。李崇仁的太爺爺兄弟四個,排行老大,李志仁的太爺爺排行老二,也就是那位民國時期的縣長。現在,李志仁和曾當過教師的妻子在縣城居住,二兒子在白銀市工作,留下大兒子一家在古城中留守。圖為李志仁(前右)一家在古城老宅前合影。
11/19 “還在古城裡生活的人,大多是年齡大些的,有的人是生活久了留戀這裡,不願意遷出去。有的是拿不出新村房子的錢,乾脆就不遷了。所以,現在城裡住的大都是老弱病殘。”李志仁說,他一輩子生活在古城中,也幹了一輩子的農活,年齡大了後才在兒女們的堅持下,和老伴住到了縣城,最近正是夏收,他回來幫大兒子收扁豆。圖為8月3日,李志仁和兒子一家在戈壁灘上碾小扁豆、揚場。
12/19 永泰古城周邊都是戈壁灘,降雨少、風沙大,土地上方都用石頭子鋪蓋,以防止大風將稀缺的土壤吹走,同時為土壤蓄水保墒。李志仁介紹,當地人少地多,每家都有一二十畝的土地用來耕種,但農產品的產量很低,“我們的夏糧以種小麥為主,普通年景的畝產在200斤左右,而小扁豆是一種雜糧,產量更低,一畝只產六七十斤。”圖為正在晾晒的小麥和待脫粒的小扁豆。
13/19 圖為永泰古城中的居民開著拖拉機到戈壁灘上夏收。即使現在小汽車已經很普遍,但拖拉機在戈壁灘上仍舊是最好用的交通工具和農耕利器。
14/19 圖為65歲的李成玉和老伴在家裡清理剛剛收穫的小麥。李成玉是李萬疆的第12代後人,比李志仁、李崇仁在輩分上高一輩,他的爺爺被李志仁叫做三太爺。據瞭解,目前李萬疆的後代在古城裡還有五家,約30多口人,其他的都遷出古城,分散在周圍的各個村莊中生活。
15/19 8月4日清晨,自我介紹叫小陳的女子和丈夫一起幫著羊販子挑羊。小陳介紹,當地的羊多為灘羊,春夏售賣按只論價,每隻1000元,秋冬季節則是按重量。城中人家靠養羊,每年收入普遍都能在10萬左右。當天,小陳家的羊被羊販子看中了3只,她收穫了3000元。
16/19 圖為70歲的王大娘坐在永泰古城一處空地上用月草綁掃把。當地有兩種隨處可見的草可以做掃把,一種是芨芨草,一種是月草。月草短,做的掃把小,可用來掃炕、掃案桌。芨芨草比較高大,可以做清掃院子的大掃把。這兩種草在戈壁灘很常見,閒暇時採一些做成掃把就夠用很久,完全不用掏錢去買。
17/19 圖為兩名兒童奔跑著穿過古城南門的門洞。時值暑假,古城內還能見到一些孩子。平時,這些孩子要麼在縣城或者鄉鎮上學,要麼跟著年輕的父母在打工的城市生活,只有節假日,他們才會回到古城。
18/19 “現在,我們這裡的46萬畝土地要集中流轉給新疆一家企業種油葵、甘草等經濟作物,聽說以後還要禁牧。土地少了,我們就要到企業裡去做幫工,如果禁了牧,收入可能會大幅度降低。”李崇仁說,他現在除了每天做好文保員的工作,就是給老伴做飯,因為老伴去了流轉土地的企業打工,一天可以收入110元。圖為傍晚時分,給流轉企業打工的兩名婦女回到古城,坐在巷子口聊天。
19/19 入夜,勞累一天的人們早早入睡,加上城中沒有路燈,整個古城在戈壁灘上顯得愈加寧靜。此時,仰望天空,銀河和星星是那麼的明亮、美麗。“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了400多年,雖然現在因環境變化,條件艱苦,生活也相對原始,但我們習慣了,真的不想搬出去了。近幾年,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或許不久之後,這裡會變得更好一些吧。”看著夜空,耳畔響起城裡一位老人的話。故土難離,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可以理解的。
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