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快乐书法营
2019-04-30

謝邀!

幾千年的漢字演化過程,就是簡化的過程。但這個演化,簡化的過程,是從三個層面交替進行的。

一是國家的文字政策,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到最後成熟的楷書,其演化的過程,核心的原則是文字的統一和規範化,兼顧從繁到簡的書寫、識讀的便利化。這是總的趨勢。
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有繁化的演變。由於語言文字的發達,漢字的發展需要再造新字,主要是為了辨義的實際需要,這個繁化不是無目的,無原由的無中生有。如“又、有、右、手、佑、佑”等字,甲骨文都只寫作“又”。但這個過程自楷書定型後,漢字的繁化就告終結,至今近兩千年來,再無大的變化。
三是民間交流的俗體,自古至今與官方的規範字並行不悖。古代由於戰亂及地域差異,為了追求書寫的效率,南北文化的差異,民間和非正式場合的信札,手抄本,約定俗成的簡體字相當普遍。到隋唐時期,顏真卿的祖父顏元孫著《的幹祿字書》,收錄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大量出現在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如“萬”、“臺”、“斷”、“盡”、“燭”等等,在唐以後的碑刻,刻帖,手札,書信,書籍中,比比皆是。

現代的簡化字,大多數就是從這些古以有之的“俗體”而來。

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簡化字總表》。列入總表的簡化字共計2238個,簡化偏旁14個。

1977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曾一度試用。由於社會各界對該方案意見較多,不久停止使用。

1981年11月對上述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後,經國務院審定公佈。至此,漢字簡化工作基本結束。

簡化漢字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簡化漢字的推行,無論在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掃除文盲,過去和當代的小學教育、人們平時的書寫方面都有極大的便利。如“幾”、“為”、“劉”、“從”、“禮、”“處”等字的書寫, 簡化字比繁體字的書寫,識讀就效率高出許多。

反對漢字簡化的理由是:

一是漢字簡化不利於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繼承。漢字簡化之後,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

二是不利於大陸與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三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削弱了漢字的學科性與邏輯性。簡化後的漢字,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途徑。現行簡化字常有例外的或類推不一致,隨機性大的情況,結果使漢字系統更繁雜,增加學習漢語的難度;

四是漢字的簡化,削弱了漢字原有的古韻和美觀。

個人認為:

一、文字首要功能就是社會交流的工具。是工具就以簡單實用為好。因此漢字的簡化利大於弊,也是歷史的必然;

二、在種種翻譯工具,電子字典普及的當今,全世界的文字的譯讀都沒有障礙,至於大陸與臺灣、港澳等地之間的文化交流,更不是難以跨越的高門檻;

三、社會分工的細化,也是歷史的必然。古文字的識讀,譯註,交給文字學家和文學家;漢字的美化,交給書法家就行了。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討論留言

關注“快樂書法營”,快快樂樂玩書法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老李有刀
2019-05-13

關於恢復繁體字的討論由來已久,多年前的兩會,馮小剛就提出過部分恢復使用繁體字的提案,他舉的例子是愛和親兩個字,繁體字分別多一個心和見,表意上確實更為清楚。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部分恢復繁體字,特別是像親和愛這種具有表意功能和傳統文化內涵的漢字,恢復使用,確實也是好的事情。

但並不是所有的繁體字都要恢復使用,恰好相反,大部分繁體字並不適合恢復,並沒有豐富的表意功能,也無傳統文化內涵,僅僅是繁複而已,有何必要恢復這種繁體字。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比較贊同的一種方式是,提倡推廣簡體字,同時又能保留部分有表意和文化內涵的繁體字。

你覺得繁體字應該徹底廢除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Deng5111222
2019-04-28

繁體字是絕對不能恢復的。漢字簡化是單向進行的,按照《簡化字表》,只能將繁體字簡化為簡化字,而絕對不能將簡化字恢復為繁體字。舉例來說,將裡一概恢復為裡,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錯誤的。作家賈平凹題寫的“傅作義將軍故裡”,書協趙清海題寫的“影後”,《水滸傳》編導的“徵南大元帥”,駐港辦的“中文繫”,“國家記憶”的“一鬥米”……等等,他們都錯誤地恢復繁體字,而忘記了漢字簡化的單向性。

有人將正體字改稱繁體字,其實,徒增混亂,既無必要,更為不妥,有害無益。譬如,說裡是裡的繁體字,是正確的。說裡是裡的正體字,就大錯特錯了。可見,繁體字和正體字的概念,混淆不得! 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620000冊《正草隸篆四體字典》,建議用錯正體字的朋友們(如寫故裡,皇後,徵服,星鬥),可查此字典。

以下澄清幾個問題。

1.要恢復正體字,何不恢復甲骨文,更傳統,更古老。

漢字有正草隸篆簡五種字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簡化字最古老。

有人一定會說,你說錯了吧!

我說,不憑感覺,得尊重事實。

確實,簡化字古已有之。部分簡化字是古漢字。眾、從、遊,篆書作眾、從、遊,可見,這幾個簡化字和篆字同齡。更有部分簡化字比篆字的年紀還大,和甲骨文同齡,如裡裡合一,雲雲合一,就是甲骨文的用法。

再看下去,餘餘合一,舍捨合一,背揹合一,卷捲合一,錶表合一,鬍胡合一,鬚須合一,製制合一,咚冬合一,麵面合一,糰團合一,緻致合一,鹹鹹合一,禦御合一,築築合一,準準合一,滷鹵合一,佈布合一,蓆席合一,佔佔合一,凶凶合一,迴回合一,塗塗合一,彙滙合一,歷曆合一,蘋蘋合一,籤簽合一,秋鞦合一,千韆合一,別彆合一,沈瀋合一,適適合一,鬆鬆合一,蘇甦合一,壇罎合一,傭傭合一,鬱鬱合一,髒臟合一,折摺合一,徵徵合一,只隻合一,豐豐合一,準準合一,黨黨合一,種種合一,幾幾合一,盡儘合一,再看下去,系係繫三合一,升陞昇三合一,周週賙三合一,幹幹乾三合一,蒙懞矇濛四合一。 這實際上是返回到遠古時代大量使用通假字的情況。

抱殘守缺,復古倒退,理應歸於何者,簡化字當之無愧!

2.簡化字是漢字的發展和進步,事物只能向前發展,不能倒退。

其實,漢字簡化是滅亡漢字的第一步。即消滅漢字不成,退而求其次的臨時措施。漢字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消滅漢字,實現拼音文字,走世界各國共同的拼音方向。所謂“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者也。所以,文改的倉促和草率,自在意料之中,反正要拉丁化了,隨便找手頭字、錯別字、破字、俗字、殘體字來臨時應付一下,就行!

請看,一個簡化部件,替代了多少原來的正體字部件。

雲雲,償償,運運,嘗嘗。

趙趙,區區,風風,綱綱,鹵滷。

歡(歡),漢(漢),雞(鷄),對(對),聖(聖),鳳(鳳),戲(戲),僅(僅),鄧(鄧),疊(疊),雙(雙),轟(轟),聶(聶),樹(樹)。

難怪人言:又字是個框,什麼都往裡裝。有什麼規律性,怕是談不上了。

反過來,一個正體字部件,又被簡化得五花八門。

場場,陽陽,傷傷。

證證,鄧鄧,燈燈,鐙鐙。

滬滬,廬廬,盧盧,蘆蘆,爐爐,驢驢。

此類問題,可謂俯拾即是。

將一個意在消滅漢字的嚴重步驟,說成是漢字的發展和進步,顯然有失公允。

3.大道至簡,越簡單越好!

“越簡單越好!”未必其然!

馬車比汽車簡單,未必更好。

木船比航母簡單,未必更好。

風箏比飛機簡單,未必更好。

算盤比計算機簡單,未必更好。

一簡字比正體字簡單,未必更好。

二簡字比一簡字簡單,未必更好。

結繩記事比二簡字簡單,未必更好。

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結構日趨複雜,功能日趨完備。不惜廢除其功能而一味求簡,與抱殘守缺復古倒退何異?

4.我使用簡化字已經習慣了。要我重新學習正體字,太難!

解決這個問題,可謂易如反掌。

組織計算機軟件工程師,開發一款軟件,以詞組為單位,建立“拼音-簡化字-正體字”三者的一一對應。你輸入簡化字或拼音,而計算機輸出正體字。使每一個不熟悉正體字的朋友,不學自會。

另一方面,正不廢簡,簡化字繼續通用,以解除不熟悉正體字者後顧之憂。

話說到這份上,我的主張是:簡不禁正,正不廢簡。取長補短,正簡並用。一如憲法之規定: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有人提議在字頭加篆字,我看,何不正草隸篆簡五種字體全加。人們在使用便捷的簡化字的同時,有興趣者,熟悉一下其他字體,傳承中華文化,無興趣者,使用簡化字即可。

施修术SHT892050
2019-05-01

對恢復漢字的繁體,我是持堅決反對的態度的,這無疑是一次歷史的倒退。

我國現在的確出現了那麼一些所謂的“大家”們,對恢復漢字的繁體書寫隔空喊話,樂此不彼。這類人大部分是那些拿著豐厚待遇,玩弄所謂的藝術,整天閒的身體裡每個部件都不舒服的那些人。

我們現在所用的漢字,無論她的書寫性,還是字意解釋,都是無可厚非的。祖先創造文字,首先是把它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而決非藝術,而漢字的藝術性是後人在學習發展的過程中所賦予它的。既然是工具,那麼就應該講究它的便利高效,否則古人也不會去創造文字,乾脆還用繫繩好了。

我尊敬的奉勸一句各個“大協”的諸位“大家”們,您要寫繁字沒人反對您,但不可開歷史的倒車。就像書法,一些“大家”的書法很多人連他們寫的是什麼都看不懂,何好之有?真不知道王羲之如果要是還活著會怎樣看您們這些徒子徒孫的好古惡新的嘴臉。因為王義之就是文字的改良派。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對舊的東西進行改革,否則何來進步?那種以恢復繁字為名,企圖否定開國領袖們的豐功偉績,實在是不可取的!

不知深淺亂彈琴,希望還有知音。

大韩966
2019-05-13

磚家閒得無聊搬磚去!磚家白拿國家和人民的工資是不是時間久了,不好意思啦?想假巴一二搞點新花樣,新名堂出來誘惑大眾刷存在感?中國漢字簡化幾十年已經深入幾代人心中,現在幾個狗屁磚家閒得無聊了象跳樑小醜一樣突然跳出來突出其想要恢復漢文繁體字,真是閒得無聊說話不腰痛!還正正有詞以各種理由說改字就改字,這是在誤國,這是在禍國秧民!這是在給國家和人民添麻煩!恢復漢字簡單一句話,說者容易做者難!中國漢字隨著時代的進步要的是簡單易懂!而不是復古難記難懂筆畫多!簡單易懂造就時代進步,幾十年亊實證明中國漢字簡寫好記,好寫利大益病,深入幾代人心中!建議磚家省省心,多用些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更深更難的科學的東西造福益人類,什麼都不行,就幹老本行,磚家搬磚去!

鱼者佩之
2019-05-16

我個人倒是贊同這個觀點的,這種華夏文明自我價值的認可,是歷史的進步。說道繁體漢字的復興,就不得不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那場聲勢浩大、頗受爭議的漢字廢除運動。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魯迅曾經說過一句話——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話一直以來都很受爭議,尤其是現在,更有斷章取義的人曲解魯迅的意思。其實,在魯迅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裡,“廢除舊漢字”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積極意義。

廢除漢字並非是魯迅的一家之言,錢玄同、陳獨秀、瞿秋白、劉半農、蔡元培等,包括魯迅,都是這場“漢字運動”的支持者和倡導人。或許許多人會說魯迅憤青,大腦發熱後說了這樣的話,但是總不會這諸多學者、優秀先輩都如此看不清現實啊?歸根結底,所謂廢除漢字並非是否定中國文化,相反的,這是一場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運動,是為了解放思想的運動,“新文字”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文化知識傳播,讓其擔當起最基本的角色。

“廢除漢字”的本質是破處傳統禮教的束縛,讓所有人都可以很快的掌握交流溝通的工具——文字。讓更易懂、易學、易寫、易認的文字取代神壇之上、繁重難懂的“舊漢字”。

中國人知識普及的阻礙物多得很,但是最禍害的,只有兩條:第一是死人的話給活人用,第二是初民笨重的文字保持在現代生活的社會裡。——傅斯年

當然,時至今日反觀以魯迅等人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也有很大的歷史侷限性,但其初衷是積極的,正能量的。經過近百年的努力,我們的漢字演變成為如今的簡體版本,現在又有呼聲要求恢復繁體字,似乎這是歷史的倒推,甚至很多人直接認為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提議。這種看法真的是大錯特錯。

我們不能忽略漢字中的民族力量、民族精神、民族認同感!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字不僅僅是交流溝通這麼簡單!我們之所以如此輕視迴歸繁體字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缺失的一種表現。可以這麼說,現在大部分人都是“識字不認字”,這個字我認識,但是這個字的來歷、歷史淵源,甚至真實的本意,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這難道不是一種文化缺失嗎?我們忘記的不是一個單純的繁體字,而是歷史!此處推薦大家聽聽徐文兵老師的《黃帝內經》,然後就知道自己為什麼讀不懂古書,對於漢字又是多麼的無知了。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關於繁體字和簡體字的關係,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來說,這就是九年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簡體字是上學必然都要學的,基本都會的,但是要想更精進就要再認真備考,考大學了。這個例子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提過,九年義務教育不是目的,它基本是屬於“掃盲”,為考大學做最基礎的準備。所以我個人認為恢復繁體字是非常重要、當務之急的事,畢竟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高精尖的專業人才。這就像是簡體字和繁體字,初級漢字是用於交流、溝通、傳播等,但是漢字本身蘊含了幾千年的歷史承載和內涵,這些也是我們無法捨棄的精神財富、文化寶藏,而這就需要繁體字來解鎖。

御风逐浪
2019-05-11

這些無聊的磚家們,除了無事生非的搞一些噱頭混稿費,出風頭之外,就不會幹些正事嗎?時代在發展,漢字也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改進的。從象形字,到甲骨文,再到篆字(其中分為大篆,小篆),直至金文、隸書、草書、楷書發展到今天的簡化字。這是歷史的選擇,大勢所趨。簡化字本身是為了書寫方便、快捷、易學、易寫。你重新改用繁體字,這是歷史的倒退,逆歷史潮流而行,這是不可取的!文字的發展歷史,本就是由簡到繁,由繁到簡的過程!因此,決不能重新啟用繁體字。當然,一些書法家、古漢語研究者,出於學術的需要,可以學習使用繁體字。作為平民百姓和官方文字,還是使用簡化字最好!

若愚趣谈
2019-04-28

恢復繁體字應該是前些年某些專家提出來的。專家們認為,簡化字不夠美觀,對閱讀古文時找不到那種古色古香的味道,有些字完全失去了漢字象形文字的本真。這話聽起來一套一套的。

不過,當這樣提議被媒體曝光後卻引來了鋪天蓋地的批評。人們為什麼要批評?因為這一提議是個餿主意。漢字簡化已經已經過去六十多年,人們早就習慣了讀寫簡化字。雖然今天的人也能認識一些繁體字,但要是動筆書寫,除了書法家外,真沒幾個人能寫幾個繁體字。如果恢復繁體字,勢必要讓人們重新來一次學習,假如是什麼新生事物,能促進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學習則無可厚非,可是,恢復繁體字是為了復古,這當然就沒有再學習的必要了。

當然,希望恢復繁體字的人會說,港澳臺不是一直保留繁體字嗎?人家不是也很現代化嗎?可是,你知道港澳臺為什麼保留繁體字嗎?因為他們根本沒能力搞簡化字,而大陸所提倡的簡化字,在那些兩岸對峙的歲月裡,他們是不好隨便拿去用的。至於科學技術現代化,只是向世界先進國家學習的結果。

其實,繁體字好還是簡化字好,新加坡的選擇就充分證明了。新加坡除了將英語作為國家官方語言外,華語也是主要語言。要按社會制度,新加坡跟寶島更近,但在使用漢字這點上,新加坡卻使用了大陸的簡化字,而非寶島的繁體字。這就證明,在新加坡人的眼裡,大陸簡化字才是中國漢字文化的主流和代表。

如果不講科學只談古老,甲骨文更有資格,金文也不錯。可是,因為這些文字很複雜,不易辨識,才出現了後來的文字演變,一步步變到了今天的簡化字。如果覺得簡化字不夠古色古香,那我們的服裝也一樣過於簡潔,是不是大家都應該穿上寬衣大袖的服裝坐著讀竹簡呢?顯然是不行的,因為那是倒退。

把複雜的事情辦簡單是聰明,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是愚蠢。簡化字就是從複雜變得簡單了,這是聰明人做的事情,已經得到了大眾認可並應用了數十年,成了漢字文化的主流,有的人卻閒的蛋疼,還想把簡化字恢復成繁體字,這無疑是愚蠢的。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步武堂
2019-05-03

恢復繁體字其實是一種比較天真和迂腐的想法。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從幾千年來漢字的發展演變來看,總的趨勢是在向“簡化”的方向發展。

漢子從甲骨文到篆書,讓文字的作用從“占卜符號”到“事件記載”,發展成隸書的時候,漢字的應用已經是相當的普遍,實際上隸書的產生就是為了更加簡便得傳播和記錄。

漢字演化成為楷體和宋體之後,字體和筆畫構成就基本上固化了,這種固化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次簡化漢字方案的出臺。

簡化漢字的目的,是為了漢字的普及,更直接的原因是為了“掃盲”的需要。漢字簡化了,老百姓就更容易識別和記憶,簡化漢字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掃盲運動”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簡化也不是毫無底線的,保留漢字的文化內涵,保持漢字的歷史傳承是基本底線也是基本原則。所以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臺的最後一個漢字簡化方案最終被廢棄,就是因為這個方案傷到了漢字的文化根本。

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漢字已經使用了幾代人,得到了包括國際上的認可,並且當今使用的簡化漢字,應該是能夠承擔漢字傳承使命的方案。

對於恢復漢字的繁體字,這個提議的初衷是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但是我想這裡面還是有“復古”的思想在作怪,在我們的“文化人”當中,“崇古復古”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石头说历史
2019-05-13

先說個段子:想恢復繁體字的朋友請用繁體字寫一百遍“憂鬱的臺灣烏龜(憂鬱的臺灣烏龜)”。

我估計很多人寫上十遍就成了那隻憂鬱的烏龜了。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其實這個段子就很好的說明了繁體字的最大問題,那就是寫起來太麻煩,耗時間。

不過有些專家卻認為,這也正是繁體字的優點,可以完整的表達出漢字的本意,而簡體字則不然。

我想說的是,這純粹是吃飽了撐的。

首先,繁體字也是由甲骨文簡化而來的,而甲骨文的字意字形是最為原本的,為何不恢復甲骨文呢?

第二,現行簡體字也不是毫無底線的簡化(文革時期的版本後來被廢止了),並不影響人們理解漢字的意思。

至於傳統文化的消失就更談不上了。
中國某些專家想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第三,新中國推行簡化字是為了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提高識字率,效果非常顯著。

第四,簡體字推廣已經很長時間了,人們都很喜歡使用,這說明簡體字有很強的生命力,是成功的。

第五,大陸並沒有完全廢止繁體字,也不禁止人們學習繁體字。繁體字經常出現於書畫作品中。

最後,說要恢復繁體字的專家,你們的一百遍“憂鬱的臺灣烏龜”寫好了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