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養出個“啃老族”,這3個建議家長不得不聽,不然有你後悔的

???? 服裝 工作這一年 發現佩奇 孕嬰幫幫媽 2019-04-21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幫媽的一個遠房表哥在25歲之前一直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從小學習特別好,也特別的乖,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那種類型。25歲,表哥研究生畢業,本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工作,但是他找了很多工作都不理想,往往是試用期還沒過就離開了,理由是:太累了,工作期間還常常和領導吵架。在北京難以立足便回家了,回家之後每天在家裡上網,打遊戲,日常開支全靠父母支撐,父母幫忙找工作他也不去面試。就這樣,從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啃老族”。

不想養出個“啃老族”,這3個建議家長不得不聽,不然有你後悔的

“啃老族”,是用來形容那些成年後但是還在依靠父母經濟支持生活的群體。他們大多工作在城市,卻混得不好,而他們的父母年過半百,不但要負擔自身的生活壓力,還得要負擔子女的生活壓力。而孩子變成“啃老族”,決不是成年之後才變成的,我們還是要追溯到孩子的幼年。那麼,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沒出息的“啃老族”呢?

1、以孩子為中心

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全都圍著一個孩子轉,無論吃飯、喝水還是玩耍,寫作業身邊至少也有一個人“伺候”。孩子吃飯吃多少,每天需要什麼營養,什麼時候睡覺,去哪裡玩耍,甚至和誰交久朋友,都有人出謀劃策。久而久之,孩子會習慣更多的依賴大人,認為什麼時候都會有大人的幫忙,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也會生活的舒舒服服。在孩子長大後,不想去工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總是要靠父母的經濟支持才可以生活下去。

建議:在家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3歲的孩子就可以自己決定一些事情,比如:今天穿什麼衣服,今天可以吃什麼,喜歡和誰玩耍。這些事情雖然小,卻是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好機會。要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家長雖愛孩子,但是不可以包辦一切,以後的路還是要孩子一個人走的,在孩子自己做決定時,家長可以提出一些想法或建議,但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不想養出個“啃老族”,這3個建議家長不得不聽,不然有你後悔的

2、不讓孩子做家務

現在的孩子學業繁忙,一些小學生每天晚上寫作業要寫到十點甚至十一點。家長為了體恤孩子,也為了讓孩子安心學習,包攬一切家務,甚至孩子的襪子,孩子往往吃完飯碗也不會收,就直接回屋幹自己的事情。這就導致孩子認為做家務就是大人的事情,他只要吃完飯,好好學習就可以了。什麼都不會做的孩子在長大後步入社會,難以適應社會,難以融入工作崗位,幹一點事情就會覺得很累。沒有工作收入,自然而然就會向父母伸手。

建議:孩子學習雖然重要,但是可以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比如自己收拾書包、自己洗襪子、自己打洗腳水,在週六日時也可以讓孩子幫助家裡掃地、拖地、洗碗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勤勞獨立。

不想養出個“啃老族”,這3個建議家長不得不聽,不然有你後悔的

3、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價值觀

一些父母喜歡炫耀自己,誇大家裡的財富,孩子要什麼就會買什麼,這樣會讓孩子認為家中很有錢,不用辛苦工作也會想要什麼有什麼。還有一些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總說自己家裡沒有錢,孩子一旦想買什麼東西,就說沒有錢不給買,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覺得努力也是沒有用的。還有一些父母總是對孩子說:“我這麼累,都是因為你,又得給你買房,又得給你買車”,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房子、車子這些東西不用工作就會有,父母會準備好的。

建議: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讓孩子知道想要什麼東西就要自己努力的工作,不要給孩子灌輸家裡很有錢或家裡很窮的觀念,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3–6歲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之後以後孩子的個性會有變化,但變化不會很大,在這段時間裡,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