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愚伯的自留地 2019-09-16
"

文:古岸雲沙

圖:來自網絡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離開校園已整整二十多年。彷彿一夜之間,遙遠的青春已觸不可及,只留下無盡的悵然。

"

文:古岸雲沙

圖:來自網絡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離開校園已整整二十多年。彷彿一夜之間,遙遠的青春已觸不可及,只留下無盡的悵然。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當年就讀的小學和初中校園,因著“撤點並校”,早已成了一片荒場,曾經的同窗們,也容顏更迭、身材走樣。歲月的蒼桑無情地刻上了每個人的臉龐。有些同學頭頂已白亮得過於醒目,有些發雖密,但影影綽綽的白髮已無處躲藏。

一年到頭聯繫不了幾次,然而每到合適的時間,要好的同學、朋友還是要聚一聚,打幾個電話問候一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圈子,有時是相交的,有時是分開的,然而見了面,還是那個味。或許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前日回到家裡很晚了,接到初中同學的電話,二十年沒聯繫了,說是聚一聚,可以帶家眷,於是放下包,拖家帶口的去了。

到的時候,同學還沒有來,等了很久,先來了兩個,一個是初中時挺要好的同學,另一個是同學的哥哥,大家介紹了一下,他兩個便嘀嘀咕咕地走出去買酒去了;又來一個,不認識,只好自我介紹,聊了半天,才沾了一點邊,他的二哥與我哥哥是同學,然而他與我卻不同班。

然後又接到另一個女同學的電話,說是不能來了,因為家裡去了客人。本來想想還有一個做伴的,這倒好,弄我一個措手不及,拖家帶口的,未免有點不識相了。

好在那個相邀的同學很快也來了,眼熟面花的,說認識也算認識,說熟悉,畢竟隔著二十年的距離了。

"

文:古岸雲沙

圖:來自網絡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離開校園已整整二十多年。彷彿一夜之間,遙遠的青春已觸不可及,只留下無盡的悵然。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當年就讀的小學和初中校園,因著“撤點並校”,早已成了一片荒場,曾經的同窗們,也容顏更迭、身材走樣。歲月的蒼桑無情地刻上了每個人的臉龐。有些同學頭頂已白亮得過於醒目,有些發雖密,但影影綽綽的白髮已無處躲藏。

一年到頭聯繫不了幾次,然而每到合適的時間,要好的同學、朋友還是要聚一聚,打幾個電話問候一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圈子,有時是相交的,有時是分開的,然而見了面,還是那個味。或許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前日回到家裡很晚了,接到初中同學的電話,二十年沒聯繫了,說是聚一聚,可以帶家眷,於是放下包,拖家帶口的去了。

到的時候,同學還沒有來,等了很久,先來了兩個,一個是初中時挺要好的同學,另一個是同學的哥哥,大家介紹了一下,他兩個便嘀嘀咕咕地走出去買酒去了;又來一個,不認識,只好自我介紹,聊了半天,才沾了一點邊,他的二哥與我哥哥是同學,然而他與我卻不同班。

然後又接到另一個女同學的電話,說是不能來了,因為家裡去了客人。本來想想還有一個做伴的,這倒好,弄我一個措手不及,拖家帶口的,未免有點不識相了。

好在那個相邀的同學很快也來了,眼熟面花的,說認識也算認識,說熟悉,畢竟隔著二十年的距離了。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他們聊得興高彩烈,彼此開著玩笑。看起來他們倒是經常聚的,還說起剛上班時,在一個同學的哥哥那裡蹭吃蹭喝,借盤子借碗借板凳的事情,溫情四溢的,十幾年走過來的感情自然要深厚一些。與我卻很遙遠,深悔自己來得冒失了。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初中畢業後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們還是經常聯繫的,畢業之後,雖離得近,再沒有聯繫,偶爾路上遇到,匆匆打一個招呼,也不大交流了。再見面,亦不激動。世俗的社會裡,沒有永遠的異性朋友。各自成家之後,男女同學的交往也可能僅限於此了。

初中的同學,都是家附近的,還有一些是沾親帶故的,一律都操著熟悉的鄉音,能不親切麼?況且初中三年彼此正值青春年華,毫無功利之心,在一起度過了最單純的一段歲月,不知不覺間已建立起天地可鑑的友誼。

同學們雖是來自同一鄉鎮,為了生存之需,而今已分佈於五湖四海。

我想人雖有變化,有隔膜,人性卻是相通的,沒有距離的,只不過熟悉的程度不同而已。人都有自己交往的圈子,他們有他們的圈子,我亦有自己的圈子。

頭幾天已經電話聯繫,到今年的國慶節回家時,一定要聚一聚。當然,聚會時不必要求人人都到場,能來的就來,只要真心真意,只要盡情盡興,人員不齊又何妨?再說,事物總是不斷地發展變化著,往樂觀處想,某些同學這次不參加不代表下次不來,今天抱有的心結也許明天便釋懷了。

"

文:古岸雲沙

圖:來自網絡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般,離開校園已整整二十多年。彷彿一夜之間,遙遠的青春已觸不可及,只留下無盡的悵然。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當年就讀的小學和初中校園,因著“撤點並校”,早已成了一片荒場,曾經的同窗們,也容顏更迭、身材走樣。歲月的蒼桑無情地刻上了每個人的臉龐。有些同學頭頂已白亮得過於醒目,有些發雖密,但影影綽綽的白髮已無處躲藏。

一年到頭聯繫不了幾次,然而每到合適的時間,要好的同學、朋友還是要聚一聚,打幾個電話問候一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圈子,有時是相交的,有時是分開的,然而見了面,還是那個味。或許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前日回到家裡很晚了,接到初中同學的電話,二十年沒聯繫了,說是聚一聚,可以帶家眷,於是放下包,拖家帶口的去了。

到的時候,同學還沒有來,等了很久,先來了兩個,一個是初中時挺要好的同學,另一個是同學的哥哥,大家介紹了一下,他兩個便嘀嘀咕咕地走出去買酒去了;又來一個,不認識,只好自我介紹,聊了半天,才沾了一點邊,他的二哥與我哥哥是同學,然而他與我卻不同班。

然後又接到另一個女同學的電話,說是不能來了,因為家裡去了客人。本來想想還有一個做伴的,這倒好,弄我一個措手不及,拖家帶口的,未免有點不識相了。

好在那個相邀的同學很快也來了,眼熟面花的,說認識也算認識,說熟悉,畢竟隔著二十年的距離了。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他們聊得興高彩烈,彼此開著玩笑。看起來他們倒是經常聚的,還說起剛上班時,在一個同學的哥哥那裡蹭吃蹭喝,借盤子借碗借板凳的事情,溫情四溢的,十幾年走過來的感情自然要深厚一些。與我卻很遙遠,深悔自己來得冒失了。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初中畢業後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們還是經常聯繫的,畢業之後,雖離得近,再沒有聯繫,偶爾路上遇到,匆匆打一個招呼,也不大交流了。再見面,亦不激動。世俗的社會裡,沒有永遠的異性朋友。各自成家之後,男女同學的交往也可能僅限於此了。

初中的同學,都是家附近的,還有一些是沾親帶故的,一律都操著熟悉的鄉音,能不親切麼?況且初中三年彼此正值青春年華,毫無功利之心,在一起度過了最單純的一段歲月,不知不覺間已建立起天地可鑑的友誼。

同學們雖是來自同一鄉鎮,為了生存之需,而今已分佈於五湖四海。

我想人雖有變化,有隔膜,人性卻是相通的,沒有距離的,只不過熟悉的程度不同而已。人都有自己交往的圈子,他們有他們的圈子,我亦有自己的圈子。

頭幾天已經電話聯繫,到今年的國慶節回家時,一定要聚一聚。當然,聚會時不必要求人人都到場,能來的就來,只要真心真意,只要盡情盡興,人員不齊又何妨?再說,事物總是不斷地發展變化著,往樂觀處想,某些同學這次不參加不代表下次不來,今天抱有的心結也許明天便釋懷了。

學生時代挺要好的同學,因著各有各的圈子,心的距離也越來越遠了


人都是需要交往,需要感情聯絡的。生活的圈子大同小異,可是還是自己的圈子更自在一些。

再者,我們的餘生很短,同學們見一面即少一面,若是方便的話,還是多聚聚吧。等年紀老了,牙床搖了,腿腳不利索了,只怕想聚也聚不起來。你說,是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