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進軍好萊塢,火爆全世界的《美國工廠》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世界很奇妙G
2019-08-31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員工鄙視軍事化管理,美國員工注重工作安全,對沒帶護具回收碎玻璃表示“瘋了”,美國員工主張成立工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中國員工大都沉默,中方管理層想方設法阻止工會成立,諷刺的是,福耀集團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員工沒有使命感,中國員工更多的是在集體中派出代表。

不同的體系、處境,產生了如此不同的兩類人。這顯然並不能用“參差多態”來形容。

記錄片中,最有喜感的情節,是一群美國員工前往福耀的中國總部進行學習觀摩,其實這是一次“團建”。

他們參加了2017年福耀集團的迎春晚會。當美國員工看到這樣一群工作起來像機器人,而在舞臺上繼續謳歌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多少有些感慨。參加迎春晚會的一名美國員工,面對這一切,近乎哽咽。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員工鄙視軍事化管理,美國員工注重工作安全,對沒帶護具回收碎玻璃表示“瘋了”,美國員工主張成立工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中國員工大都沉默,中方管理層想方設法阻止工會成立,諷刺的是,福耀集團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員工沒有使命感,中國員工更多的是在集體中派出代表。

不同的體系、處境,產生了如此不同的兩類人。這顯然並不能用“參差多態”來形容。

記錄片中,最有喜感的情節,是一群美國員工前往福耀的中國總部進行學習觀摩,其實這是一次“團建”。

他們參加了2017年福耀集團的迎春晚會。當美國員工看到這樣一群工作起來像機器人,而在舞臺上繼續謳歌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多少有些感慨。參加迎春晚會的一名美國員工,面對這一切,近乎哽咽。

這個美國員工認為世界是“一體的”,呵呵,他錯了,一場感人的晚會不會改變什麼。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體的,正如中美兩國藍領工人,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這是《美國工廠》隱藏的殘酷信息之一。

這次“團建”並未起到實際效果,回到美國中國總部那一套無法被複制,美國員工一樣一堆怨氣,還是要求成立工會,懷念在通用汽車的日子。

我們以為人心可以跨越界限,一切橋樑,但人心並不可靠,如同資本一樣。人心是敵不過殘酷的社會現實。

第二、中國藍領鑄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遭遇了美國藍領中產階級

福耀進軍美國,無疑是中國製造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壯觀增長,2009年中國確立了出口全球第一的地位,2010年中國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少人去追問這一“輝煌”的背後是哪些群體付出了最多的血汗。

2009年,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全國勞工委員會曾發佈了一份名為《中國的高科技苦難》的報告,指出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一家二級供應商為“血汗工廠”。

調查報告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每月只放兩天假,時薪不到3元。工人住在擁擠的寢室裡,行動受到限制。報告援引工人的話稱,食物“難以下嚥”,工作“像在監獄服刑”。(曾經因工作去過深證中山的緯創工廠和富士康一樣,真的像監獄,怕員工跳樓樓外都包一層鐵絲網)類似的高科技企業富士康曾經發生“自殺潮”。

中國底層產業工人的狀況令人揪心。據《南風窗》報道,著名勞工專家劉開明博士 1999年採訪了500多個工傷病人,這500人裡面,只有一個女孩子得到了老闆500元慰問金和一束花,那個老闆還是德國人。

福耀工廠員工的待遇,可能是那些“血汗工廠”的工人無法想象的,但是它仍然被美國員工所詬病。

高6倍的工資,也難以讓那些美國員工滿意,因為美國人習慣於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時每小時賺29美元或30美元,他們可以擁有中產階級的生活。也許他們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們可以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買一個牧場住宅,而且他們可以負擔得起一輛車並且能夠送孩子上大學。這是一個體面的生活。

就像《美國工廠》裡一名年老的非洲裔美工人所說的,他們始終不放棄美國夢,希望擁有白色的籬笆,自己的漂亮房子......被別人以禮相待,否則就沒有美國範。

《美國工廠》海報中,那名中國員工姓王,18歲就進入福耀,工作了20年。手臂上都是工作造成的燙傷。對於想要的生活,王先生也有樸實的表達:“想去哪兒玩就去哪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但以王先生工作的緊張程度來看,他被車間困住,很難擁有隨心所欲的生活。他估計算不上中產階級。

拿兩國員工來對比,或許對福耀來說並不公平。 中美工業化所處的階段不同。美國早就經過了工業化,而中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後期階段。就中產階級的數量而言,在197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就已經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在中國,“嚴格地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在1979年之前並不存在”,直到1990年代經濟起飛後才得到迅速發展。

很多年前,美國的藍領工人就可以輕鬆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可以說,《美國工廠》展現的,是一群未被視為中產的中國藍領工人,在美國工業化的腹地遭遇了一群曾下崗的美國中產階級。而在中國至今,對於底層的產業工人來說,中產的夢想仍然艱難。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員工鄙視軍事化管理,美國員工注重工作安全,對沒帶護具回收碎玻璃表示“瘋了”,美國員工主張成立工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中國員工大都沉默,中方管理層想方設法阻止工會成立,諷刺的是,福耀集團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員工沒有使命感,中國員工更多的是在集體中派出代表。

不同的體系、處境,產生了如此不同的兩類人。這顯然並不能用“參差多態”來形容。

記錄片中,最有喜感的情節,是一群美國員工前往福耀的中國總部進行學習觀摩,其實這是一次“團建”。

他們參加了2017年福耀集團的迎春晚會。當美國員工看到這樣一群工作起來像機器人,而在舞臺上繼續謳歌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多少有些感慨。參加迎春晚會的一名美國員工,面對這一切,近乎哽咽。

這個美國員工認為世界是“一體的”,呵呵,他錯了,一場感人的晚會不會改變什麼。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體的,正如中美兩國藍領工人,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這是《美國工廠》隱藏的殘酷信息之一。

這次“團建”並未起到實際效果,回到美國中國總部那一套無法被複制,美國員工一樣一堆怨氣,還是要求成立工會,懷念在通用汽車的日子。

我們以為人心可以跨越界限,一切橋樑,但人心並不可靠,如同資本一樣。人心是敵不過殘酷的社會現實。

第二、中國藍領鑄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遭遇了美國藍領中產階級

福耀進軍美國,無疑是中國製造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壯觀增長,2009年中國確立了出口全球第一的地位,2010年中國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少人去追問這一“輝煌”的背後是哪些群體付出了最多的血汗。

2009年,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全國勞工委員會曾發佈了一份名為《中國的高科技苦難》的報告,指出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一家二級供應商為“血汗工廠”。

調查報告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每月只放兩天假,時薪不到3元。工人住在擁擠的寢室裡,行動受到限制。報告援引工人的話稱,食物“難以下嚥”,工作“像在監獄服刑”。(曾經因工作去過深證中山的緯創工廠和富士康一樣,真的像監獄,怕員工跳樓樓外都包一層鐵絲網)類似的高科技企業富士康曾經發生“自殺潮”。

中國底層產業工人的狀況令人揪心。據《南風窗》報道,著名勞工專家劉開明博士 1999年採訪了500多個工傷病人,這500人裡面,只有一個女孩子得到了老闆500元慰問金和一束花,那個老闆還是德國人。

福耀工廠員工的待遇,可能是那些“血汗工廠”的工人無法想象的,但是它仍然被美國員工所詬病。

高6倍的工資,也難以讓那些美國員工滿意,因為美國人習慣於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時每小時賺29美元或30美元,他們可以擁有中產階級的生活。也許他們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們可以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買一個牧場住宅,而且他們可以負擔得起一輛車並且能夠送孩子上大學。這是一個體面的生活。

就像《美國工廠》裡一名年老的非洲裔美工人所說的,他們始終不放棄美國夢,希望擁有白色的籬笆,自己的漂亮房子......被別人以禮相待,否則就沒有美國範。

《美國工廠》海報中,那名中國員工姓王,18歲就進入福耀,工作了20年。手臂上都是工作造成的燙傷。對於想要的生活,王先生也有樸實的表達:“想去哪兒玩就去哪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但以王先生工作的緊張程度來看,他被車間困住,很難擁有隨心所欲的生活。他估計算不上中產階級。

拿兩國員工來對比,或許對福耀來說並不公平。 中美工業化所處的階段不同。美國早就經過了工業化,而中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後期階段。就中產階級的數量而言,在197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就已經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在中國,“嚴格地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在1979年之前並不存在”,直到1990年代經濟起飛後才得到迅速發展。

很多年前,美國的藍領工人就可以輕鬆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可以說,《美國工廠》展現的,是一群未被視為中產的中國藍領工人,在美國工業化的腹地遭遇了一群曾下崗的美國中產階級。而在中國至今,對於底層的產業工人來說,中產的夢想仍然艱難。

第三、中美競爭中,美國製造業已落後中國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 進一步的開放讓中國處於上升的軌道。福耀和華為等中國企業一樣,受益於中國開放的紅利,在入世之後突飛猛進,在全球實現佈局。福耀玻璃成功打入美國曾經發達的工業地,這是一個讓美國震撼的事情。所以曹德旺會在片中提醒手下:不要刺激美國人。

美國俄亥俄州被譽為“鐵鏽地帶”,曾是美國充滿活力的工業中心,因汽車製造業而繁榮。用《美國工廠》裡“曹主席”本人的話說,“代頓當年是非常發達的一個地方”。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滑坡”,通用汽車陷入困境,直至宣告破產。

福耀玻璃成為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在當年的《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赫然寫著,“福耀重振美國‘鐵鏽地帶’”。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低估中國,他們突然發現美國的製造業已經空心化,競爭力遠遠落後於中國。

《美國工廠》所折射的,正是美國在製造業領域大概率輸給中國:

中國在一下方面佔絕對優勢:人力資源的成本低、人力利用率高、軍事化管理人員不散漫。

《美國工廠》製片人之一朱莉婭·賴斯特也很關注中美競爭。她在一篇專訪中說,“我們都知道,在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著競爭。這是我們都關注的一件大事,我們想看看它的結果如何。”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之間的衝突是可以預見的。

《外交政策》雜誌作者Michael Hirsh看到了這一點。他最近撰文稱, 紀錄片《美國工廠》描述的令人不安的文化衝突,也是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前幾屆美國政府在對華問題上吃盡苦頭的寫照。他寫道——

自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以及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以來,美國一直試圖讓北京融入以規則為基礎的西方式經濟體系中,但強硬派發現事與願違。

中國和美國不能分享同樣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空間:生活的標準以及對社會、意識形態的期望大相徑庭。而與此同時,他們(強硬派)認為,中國人正在竊取美國的工作、知識產權,損害美國的繁榮。

他指出,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推動總統採用的解決方案是與中國decouple(分離)。

眼下的局面似乎有朝著這個方向演進的端倪。

在中國宣佈對75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後,8月23日特朗普發出了一系列推文,他宣稱:

“多年來我們愚蠢地失去了數萬億美元。他們每年偷走了我們價值數百億美元知識產權,他們希望繼續這樣做。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不需要中國,坦白地說,沒有它們會更好……我們偉大的美國公司,應立即開始尋找中國的替代者,包括回到美國並在美國生產產品。”有評論人士認為,特朗普所暗示的就是“decoupling”。

Michael Hirsh指出,大多數經濟學家和貿易專家都認為這絕對是幻想。在尋求將美國與中國脫鉤的同時,特朗普只會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使美國與全球經濟脫鉤。這將意味著美國被歐洲、日本以及中國超越。

但一切其實正在發生,貿易戰、金融戰,甚至科技戰等,《美國工廠》所呈現的中美製造業格局的改變、競爭力疲軟、文化衝突正預示著中國製造業已超越美國。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員工鄙視軍事化管理,美國員工注重工作安全,對沒帶護具回收碎玻璃表示“瘋了”,美國員工主張成立工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中國員工大都沉默,中方管理層想方設法阻止工會成立,諷刺的是,福耀集團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員工沒有使命感,中國員工更多的是在集體中派出代表。

不同的體系、處境,產生了如此不同的兩類人。這顯然並不能用“參差多態”來形容。

記錄片中,最有喜感的情節,是一群美國員工前往福耀的中國總部進行學習觀摩,其實這是一次“團建”。

他們參加了2017年福耀集團的迎春晚會。當美國員工看到這樣一群工作起來像機器人,而在舞臺上繼續謳歌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多少有些感慨。參加迎春晚會的一名美國員工,面對這一切,近乎哽咽。

這個美國員工認為世界是“一體的”,呵呵,他錯了,一場感人的晚會不會改變什麼。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體的,正如中美兩國藍領工人,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這是《美國工廠》隱藏的殘酷信息之一。

這次“團建”並未起到實際效果,回到美國中國總部那一套無法被複制,美國員工一樣一堆怨氣,還是要求成立工會,懷念在通用汽車的日子。

我們以為人心可以跨越界限,一切橋樑,但人心並不可靠,如同資本一樣。人心是敵不過殘酷的社會現實。

第二、中國藍領鑄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遭遇了美國藍領中產階級

福耀進軍美國,無疑是中國製造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壯觀增長,2009年中國確立了出口全球第一的地位,2010年中國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少人去追問這一“輝煌”的背後是哪些群體付出了最多的血汗。

2009年,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全國勞工委員會曾發佈了一份名為《中國的高科技苦難》的報告,指出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一家二級供應商為“血汗工廠”。

調查報告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每月只放兩天假,時薪不到3元。工人住在擁擠的寢室裡,行動受到限制。報告援引工人的話稱,食物“難以下嚥”,工作“像在監獄服刑”。(曾經因工作去過深證中山的緯創工廠和富士康一樣,真的像監獄,怕員工跳樓樓外都包一層鐵絲網)類似的高科技企業富士康曾經發生“自殺潮”。

中國底層產業工人的狀況令人揪心。據《南風窗》報道,著名勞工專家劉開明博士 1999年採訪了500多個工傷病人,這500人裡面,只有一個女孩子得到了老闆500元慰問金和一束花,那個老闆還是德國人。

福耀工廠員工的待遇,可能是那些“血汗工廠”的工人無法想象的,但是它仍然被美國員工所詬病。

高6倍的工資,也難以讓那些美國員工滿意,因為美國人習慣於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時每小時賺29美元或30美元,他們可以擁有中產階級的生活。也許他們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們可以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買一個牧場住宅,而且他們可以負擔得起一輛車並且能夠送孩子上大學。這是一個體面的生活。

就像《美國工廠》裡一名年老的非洲裔美工人所說的,他們始終不放棄美國夢,希望擁有白色的籬笆,自己的漂亮房子......被別人以禮相待,否則就沒有美國範。

《美國工廠》海報中,那名中國員工姓王,18歲就進入福耀,工作了20年。手臂上都是工作造成的燙傷。對於想要的生活,王先生也有樸實的表達:“想去哪兒玩就去哪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但以王先生工作的緊張程度來看,他被車間困住,很難擁有隨心所欲的生活。他估計算不上中產階級。

拿兩國員工來對比,或許對福耀來說並不公平。 中美工業化所處的階段不同。美國早就經過了工業化,而中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後期階段。就中產階級的數量而言,在197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就已經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在中國,“嚴格地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在1979年之前並不存在”,直到1990年代經濟起飛後才得到迅速發展。

很多年前,美國的藍領工人就可以輕鬆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可以說,《美國工廠》展現的,是一群未被視為中產的中國藍領工人,在美國工業化的腹地遭遇了一群曾下崗的美國中產階級。而在中國至今,對於底層的產業工人來說,中產的夢想仍然艱難。

第三、中美競爭中,美國製造業已落後中國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 進一步的開放讓中國處於上升的軌道。福耀和華為等中國企業一樣,受益於中國開放的紅利,在入世之後突飛猛進,在全球實現佈局。福耀玻璃成功打入美國曾經發達的工業地,這是一個讓美國震撼的事情。所以曹德旺會在片中提醒手下:不要刺激美國人。

美國俄亥俄州被譽為“鐵鏽地帶”,曾是美國充滿活力的工業中心,因汽車製造業而繁榮。用《美國工廠》裡“曹主席”本人的話說,“代頓當年是非常發達的一個地方”。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滑坡”,通用汽車陷入困境,直至宣告破產。

福耀玻璃成為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在當年的《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赫然寫著,“福耀重振美國‘鐵鏽地帶’”。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低估中國,他們突然發現美國的製造業已經空心化,競爭力遠遠落後於中國。

《美國工廠》所折射的,正是美國在製造業領域大概率輸給中國:

中國在一下方面佔絕對優勢:人力資源的成本低、人力利用率高、軍事化管理人員不散漫。

《美國工廠》製片人之一朱莉婭·賴斯特也很關注中美競爭。她在一篇專訪中說,“我們都知道,在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著競爭。這是我們都關注的一件大事,我們想看看它的結果如何。”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之間的衝突是可以預見的。

《外交政策》雜誌作者Michael Hirsh看到了這一點。他最近撰文稱, 紀錄片《美國工廠》描述的令人不安的文化衝突,也是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前幾屆美國政府在對華問題上吃盡苦頭的寫照。他寫道——

自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以及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以來,美國一直試圖讓北京融入以規則為基礎的西方式經濟體系中,但強硬派發現事與願違。

中國和美國不能分享同樣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空間:生活的標準以及對社會、意識形態的期望大相徑庭。而與此同時,他們(強硬派)認為,中國人正在竊取美國的工作、知識產權,損害美國的繁榮。

他指出,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推動總統採用的解決方案是與中國decouple(分離)。

眼下的局面似乎有朝著這個方向演進的端倪。

在中國宣佈對75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後,8月23日特朗普發出了一系列推文,他宣稱:

“多年來我們愚蠢地失去了數萬億美元。他們每年偷走了我們價值數百億美元知識產權,他們希望繼續這樣做。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不需要中國,坦白地說,沒有它們會更好……我們偉大的美國公司,應立即開始尋找中國的替代者,包括回到美國並在美國生產產品。”有評論人士認為,特朗普所暗示的就是“decoupling”。

Michael Hirsh指出,大多數經濟學家和貿易專家都認為這絕對是幻想。在尋求將美國與中國脫鉤的同時,特朗普只會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使美國與全球經濟脫鉤。這將意味著美國被歐洲、日本以及中國超越。

但一切其實正在發生,貿易戰、金融戰,甚至科技戰等,《美國工廠》所呈現的中美製造業格局的改變、競爭力疲軟、文化衝突正預示著中國製造業已超越美國。

第四、未來機器自動化與人,又一次變革

記錄片的結尾福耀工廠其實找到了解決人力成本問題的方法,對工廠逐步進行自動化改造。

《美國工廠》奧巴馬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國資本與美國工人的故事。還是值得看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帶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的光環,在Netflix這個視頻流媒體平臺的加持下,拍攝的又是中國人在美國“鐵鏽地帶”開辦工廠的事情,幾乎就是流量神器。媒體關於本片討論的焦點,都來自於奧巴馬伕婦新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甚至全球化、中國投資美國這樣的話題。

曾經在HBO上有部被奧斯卡短片獎提名的短片,講的是2008年12月通用汽車作為俄亥俄州最後一家汽車公司,關閉代頓市最後一個工廠,大量當地人失業,城市陷入蕭條,淪為“鐵鏽地帶”的故事,叫《最後一輛卡車:通用工廠的關閉》。導演是斯蒂夫(Steve Bognar)和朱莉婭(Julia Reichert)夫婦兩人,他們也是《美國工廠》的導演。其實講的一個故事,只不過《美國工廠》更加深入、透徹。

記錄片以通用汽車工廠下線,導致3000名美國工人失業,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日子的故事開始了序幕,之後就是6年後,一家名為福耀玻璃的中國製造業公司買下曾經通用汽車在代頓市的舊工廠,重新開張、運作,並在當地召集美國工人的歷程。

不得不說,《美國工廠》在這個時代是最重要的紀錄片直以,片中的描述其實是很剋制的,因為在這其中隱藏這一些關於世界、關於中國、關於每個人的殘酷訊息。

第一、我們同在地球上,這個世界並不完整完美,實際上是分裂的世界

美國《華盛頓郵報》有評論稱:“當一位中國企業家在俄亥俄州開設工廠後會發生什麼?這部紀錄片給出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美國工廠》所呈現的文化衝突僅僅是答案的一小部分,紀錄片最令人觸動的是,它隱性的折射出兩國藍領工人的反差:

美國員工一個月休息8天,加班免談;

中國員工可以如機器人般地長時間工作,可以要求其加班,很少休假;

美國員工的薪水是中國員工的6倍(據《華爾街日報》2016年報道),仍然抱怨工資低;

中國員工任勞任怨;

福耀集團對員工是軍事化管理,分班,每個版每天都有班前例會。而帶著紋身的美國工人驚呆了,什麼時候見過這場面。福耀美國工廠想要推行班前例會,美國員工不太配合。

美國員工鄙視軍事化管理,美國員工注重工作安全,對沒帶護具回收碎玻璃表示“瘋了”,美國員工主張成立工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但是中國員工大都沉默,中方管理層想方設法阻止工會成立,諷刺的是,福耀集團的工會主席是曹德旺的妹夫,美國員工沒有使命感,中國員工更多的是在集體中派出代表。

不同的體系、處境,產生了如此不同的兩類人。這顯然並不能用“參差多態”來形容。

記錄片中,最有喜感的情節,是一群美國員工前往福耀的中國總部進行學習觀摩,其實這是一次“團建”。

他們參加了2017年福耀集團的迎春晚會。當美國員工看到這樣一群工作起來像機器人,而在舞臺上繼續謳歌工作的中國人,他們多少有些感慨。參加迎春晚會的一名美國員工,面對這一切,近乎哽咽。

這個美國員工認為世界是“一體的”,呵呵,他錯了,一場感人的晚會不會改變什麼。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體的,正如中美兩國藍領工人,他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平行世界,這是《美國工廠》隱藏的殘酷信息之一。

這次“團建”並未起到實際效果,回到美國中國總部那一套無法被複制,美國員工一樣一堆怨氣,還是要求成立工會,懷念在通用汽車的日子。

我們以為人心可以跨越界限,一切橋樑,但人心並不可靠,如同資本一樣。人心是敵不過殘酷的社會現實。

第二、中國藍領鑄造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遭遇了美國藍領中產階級

福耀進軍美國,無疑是中國製造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過三十多年的壯觀增長,2009年中國確立了出口全球第一的地位,2010年中國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很少人去追問這一“輝煌”的背後是哪些群體付出了最多的血汗。

2009年,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全國勞工委員會曾發佈了一份名為《中國的高科技苦難》的報告,指出IBM、微軟、戴爾、聯想和惠普的一家二級供應商為“血汗工廠”。

調查報告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7天,每月只放兩天假,時薪不到3元。工人住在擁擠的寢室裡,行動受到限制。報告援引工人的話稱,食物“難以下嚥”,工作“像在監獄服刑”。(曾經因工作去過深證中山的緯創工廠和富士康一樣,真的像監獄,怕員工跳樓樓外都包一層鐵絲網)類似的高科技企業富士康曾經發生“自殺潮”。

中國底層產業工人的狀況令人揪心。據《南風窗》報道,著名勞工專家劉開明博士 1999年採訪了500多個工傷病人,這500人裡面,只有一個女孩子得到了老闆500元慰問金和一束花,那個老闆還是德國人。

福耀工廠員工的待遇,可能是那些“血汗工廠”的工人無法想象的,但是它仍然被美國員工所詬病。

高6倍的工資,也難以讓那些美國員工滿意,因為美國人習慣於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時每小時賺29美元或30美元,他們可以擁有中產階級的生活。也許他們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們可以在俄亥俄州的代頓買一個牧場住宅,而且他們可以負擔得起一輛車並且能夠送孩子上大學。這是一個體面的生活。

就像《美國工廠》裡一名年老的非洲裔美工人所說的,他們始終不放棄美國夢,希望擁有白色的籬笆,自己的漂亮房子......被別人以禮相待,否則就沒有美國範。

《美國工廠》海報中,那名中國員工姓王,18歲就進入福耀,工作了20年。手臂上都是工作造成的燙傷。對於想要的生活,王先生也有樸實的表達:“想去哪兒玩就去哪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但以王先生工作的緊張程度來看,他被車間困住,很難擁有隨心所欲的生活。他估計算不上中產階級。

拿兩國員工來對比,或許對福耀來說並不公平。 中美工業化所處的階段不同。美國早就經過了工業化,而中國的工業化總體上處於中後期階段。就中產階級的數量而言,在197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就已經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在中國,“嚴格地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在1979年之前並不存在”,直到1990年代經濟起飛後才得到迅速發展。

很多年前,美國的藍領工人就可以輕鬆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可以說,《美國工廠》展現的,是一群未被視為中產的中國藍領工人,在美國工業化的腹地遭遇了一群曾下崗的美國中產階級。而在中國至今,對於底層的產業工人來說,中產的夢想仍然艱難。

第三、中美競爭中,美國製造業已落後中國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 進一步的開放讓中國處於上升的軌道。福耀和華為等中國企業一樣,受益於中國開放的紅利,在入世之後突飛猛進,在全球實現佈局。福耀玻璃成功打入美國曾經發達的工業地,這是一個讓美國震撼的事情。所以曹德旺會在片中提醒手下:不要刺激美國人。

美國俄亥俄州被譽為“鐵鏽地帶”,曾是美國充滿活力的工業中心,因汽車製造業而繁榮。用《美國工廠》裡“曹主席”本人的話說,“代頓當年是非常發達的一個地方”。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滑坡”,通用汽車陷入困境,直至宣告破產。

福耀玻璃成為了“救世主”一樣的存在。在當年的《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赫然寫著,“福耀重振美國‘鐵鏽地帶’”。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低估中國,他們突然發現美國的製造業已經空心化,競爭力遠遠落後於中國。

《美國工廠》所折射的,正是美國在製造業領域大概率輸給中國:

中國在一下方面佔絕對優勢:人力資源的成本低、人力利用率高、軍事化管理人員不散漫。

《美國工廠》製片人之一朱莉婭·賴斯特也很關注中美競爭。她在一篇專訪中說,“我們都知道,在2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著競爭。這是我們都關注的一件大事,我們想看看它的結果如何。”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之間的衝突是可以預見的。

《外交政策》雜誌作者Michael Hirsh看到了這一點。他最近撰文稱, 紀錄片《美國工廠》描述的令人不安的文化衝突,也是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前幾屆美國政府在對華問題上吃盡苦頭的寫照。他寫道——

自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以及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以來,美國一直試圖讓北京融入以規則為基礎的西方式經濟體系中,但強硬派發現事與願違。

中國和美國不能分享同樣的經濟和地緣政治空間:生活的標準以及對社會、意識形態的期望大相徑庭。而與此同時,他們(強硬派)認為,中國人正在竊取美國的工作、知識產權,損害美國的繁榮。

他指出,特朗普的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推動總統採用的解決方案是與中國decouple(分離)。

眼下的局面似乎有朝著這個方向演進的端倪。

在中國宣佈對75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後,8月23日特朗普發出了一系列推文,他宣稱:

“多年來我們愚蠢地失去了數萬億美元。他們每年偷走了我們價值數百億美元知識產權,他們希望繼續這樣做。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我們不需要中國,坦白地說,沒有它們會更好……我們偉大的美國公司,應立即開始尋找中國的替代者,包括回到美國並在美國生產產品。”有評論人士認為,特朗普所暗示的就是“decoupling”。

Michael Hirsh指出,大多數經濟學家和貿易專家都認為這絕對是幻想。在尋求將美國與中國脫鉤的同時,特朗普只會在一件事上取得成功:使美國與全球經濟脫鉤。這將意味著美國被歐洲、日本以及中國超越。

但一切其實正在發生,貿易戰、金融戰,甚至科技戰等,《美國工廠》所呈現的中美製造業格局的改變、競爭力疲軟、文化衝突正預示著中國製造業已超越美國。

第四、未來機器自動化與人,又一次變革

記錄片的結尾福耀工廠其實找到了解決人力成本問題的方法,對工廠逐步進行自動化改造。

《美國工廠》中,那名負責自動化改造的中國高管,應該是該片最凌厲可怕的角色。人在他眼裡,完全成為了器物。

那些被機器替代下來的員工,將陷入失業,或者接受更低的薪資。機器與人“搶飯碗”的時代早已到來,“過去20年間,由於自動化,導致全球高達3億7千5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顯然,中國的藍領工人也包含在這些失業的人群之中。

智能化的時代又已呼嘯而來,一切的不確定性都包含在紀錄片末尾那讓人茫然的音樂之中。那些匆匆忙忙上班打卡的藍領們,他們沒法把握自己的命運。

在一個不確定世界,誰又能把控自己的命運?這是該紀錄片隱藏又一殘酷的訊息!

就像片中美國工人Bobby所說的,那些在通用的好日子結束了,通用給了他很好的生活,他們關門時,一切就斷了。

东部往事
2019-08-30

影片《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一箇中國老闆到美國開設工廠的歷程,通過影片我看到了現實工作的殘酷,影片戳痛了中美工人的心,也戳痛了資本家(老闆)的心!

影片《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一箇中國老闆到美國開設工廠的歷程,通過影片我看到了現實工作的殘酷,影片戳痛了中美工人的心,也戳痛了資本家(老闆)的心!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中國億萬富翁(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在當地一家廢棄的通用汽車工廠中開設新工廠,並僱傭了 2000 名美國工人。這注定了會產生矛盾,工人工作效率與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是主要的矛盾。

對於美國工人來說“我們不想進入工廠到中國上班,我們想在美國上班,以美國的方式”,認為進入了中國“血汗工廠”工作,不到以前工作時薪29美元的一半,失去了體面的生活,現實是,你要上班,只能選擇這間低薪(其實也不低)工廠工作,這狠狠戳痛了美國工人的心!

對於遠赴海外的中國工人來說,我為什麼選擇一個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遠離父母妻兒的地方來工作?我們中國工人們拼命加班,不重視社保醫保公積金,滿心想著的都是早些攢到十萬,二十萬,五十萬,而美國同事提出的各種權利要求,狠狠地戳痛了中國工人的心!

對於老闆來說,最初滿懷希望和樂觀去美國設廠,希望能掙到大錢,但中美文化的差別,中美工人工作方式的差別,特別是工會要求進入,讓老闆遭受了挫折。這些都狠狠地戳痛了老闆的心!

影片《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影片講述了一箇中國老闆到美國開設工廠的歷程,通過影片我看到了現實工作的殘酷,影片戳痛了中美工人的心,也戳痛了資本家(老闆)的心!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中國億萬富翁(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在當地一家廢棄的通用汽車工廠中開設新工廠,並僱傭了 2000 名美國工人。這注定了會產生矛盾,工人工作效率與企業的利益最大化是主要的矛盾。

對於美國工人來說“我們不想進入工廠到中國上班,我們想在美國上班,以美國的方式”,認為進入了中國“血汗工廠”工作,不到以前工作時薪29美元的一半,失去了體面的生活,現實是,你要上班,只能選擇這間低薪(其實也不低)工廠工作,這狠狠戳痛了美國工人的心!

對於遠赴海外的中國工人來說,我為什麼選擇一個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遠離父母妻兒的地方來工作?我們中國工人們拼命加班,不重視社保醫保公積金,滿心想著的都是早些攢到十萬,二十萬,五十萬,而美國同事提出的各種權利要求,狠狠地戳痛了中國工人的心!

對於老闆來說,最初滿懷希望和樂觀去美國設廠,希望能掙到大錢,但中美文化的差別,中美工人工作方式的差別,特別是工會要求進入,讓老闆遭受了挫折。這些都狠狠地戳痛了老闆的心!

锦阳
2019-08-30

本片是一部記錄片,記錄一箇中國人拯救了一個工廠,還拯救了上千個失業的美國家庭。

2008年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美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位於俄亥俄州的工廠因此關閉。工廠的美國工人也因此失業,就在工人們都找不到工作,花光所有積蓄,已經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時候。

來自中國的一個老闆買下了這個工廠,這人就是曹德旺,他將工廠改名為“福耀”,用來生產汽車玻璃。電影講述曹德旺僱傭了這批失業的工人,對於這批工人來說,曹老闆就是他們的救世主。

本片完全就是講述曹德旺拯救美國這個工廠的真實記錄。通過本片,凸現了美國的經濟,美國的社會正在退步,而我們中國缺正在崛起、日益強大!


本片是一部記錄片,記錄一箇中國人拯救了一個工廠,還拯救了上千個失業的美國家庭。

2008年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美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位於俄亥俄州的工廠因此關閉。工廠的美國工人也因此失業,就在工人們都找不到工作,花光所有積蓄,已經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時候。

來自中國的一個老闆買下了這個工廠,這人就是曹德旺,他將工廠改名為“福耀”,用來生產汽車玻璃。電影講述曹德旺僱傭了這批失業的工人,對於這批工人來說,曹老闆就是他們的救世主。

本片完全就是講述曹德旺拯救美國這個工廠的真實記錄。通過本片,凸現了美國的經濟,美國的社會正在退步,而我們中國缺正在崛起、日益強大!



本片是一部記錄片,記錄一箇中國人拯救了一個工廠,還拯救了上千個失業的美國家庭。

2008年的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美國,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位於俄亥俄州的工廠因此關閉。工廠的美國工人也因此失業,就在工人們都找不到工作,花光所有積蓄,已經對生活失去希望的時候。

來自中國的一個老闆買下了這個工廠,這人就是曹德旺,他將工廠改名為“福耀”,用來生產汽車玻璃。電影講述曹德旺僱傭了這批失業的工人,對於這批工人來說,曹老闆就是他們的救世主。

本片完全就是講述曹德旺拯救美國這個工廠的真實記錄。通過本片,凸現了美國的經濟,美國的社會正在退步,而我們中國缺正在崛起、日益強大!



小灶影视
2019-08-30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紀錄片《美國工廠》作為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投資的首部作品,在Netflix平臺播出後,大獲好評。本片講述了美國傳統汽車城市俄亥俄州代頓市,因金融危機使得整個城市的汽車工業陷入蕭條,導致所在的通用公司汽車工廠難以為繼,宣告倒閉,留下眾多失業家庭,而7年後中國企業家曹德旺決定投資這裡的廢棄工廠,生產汽車玻璃,並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不僅講述了中國資本和美國工人的故事,更反映了全球化時代變革的縮影。一如宣傳語所描述的那樣,中國資本帶來了希望,但早期的希望和樂觀卻被挫折所取代,中國的公司文化與美國工人階級發生了衝突。

從這部片子裡面,可以看出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中方與美國之間在勞資衝突、文化差異、人工與自動化衝突、組織與文化衝突的種種圖景。

《美國工廠》沒有對其展現的問題給予答案,只是客觀記錄了雙方在勞資登多方面的矛盾,一方面美國工人對重獲工作機會感到無比欣喜,一方面又對工廠得工作環境、加班制度、人員交流間的文化隔閡等等產生諸多不滿,繼而演化為支持工會與否得衝突。而反觀中國工人的狀態,在具有中國人獨有的任勞任怨、加班作業等風格外,也從側面看出了中國工人的程序化生存狀態,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等問題。在價值觀、技術等諸多層面,雙方都有很大的差異。

由此可見,《美國工廠》的鏡頭表達是剋制又包容的,中國人在裡面沒有被醜化,美國人也沒有被美化,展現的就是無可奈何的文化衝突以及產業轉型其間當代工人的生存狀態。它體現出全球化浪潮心裡企業在經濟組織之間會經歷的陣痛歷程以及各國文化相互磨合的過程。







异点放映
2019-08-30

這部紀錄片很不錯,滿足優秀紀錄片一切特徵。

選題新穎。曹德旺到美國辦廠一直惹人爭議,而時逢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以點帶面,通過這個紀錄片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中美之間差異,為中美競爭和合作探索新的道路。

立場客觀沒有偏向中,美任何一方。該紀錄片既表現了曹德旺等中方管理者的面對美國文化,工人習慣,思維的無奈。也表現了美國工人對報酬,中方管理方式的不滿。

調查細緻。《美國工廠》對底層工人,家屬到中層管理者,再到高層決策者,甚至政府,工會都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採訪,力求論據客觀,真實,全面。

张晨
2019-08-30

這部記實片所體現的內容是開放性,各個方面,各個國家,各個領域的人所體會的信息都是不一樣的,大家都可以對此有一個定論,從自身角度出發,從國家層面考慮,從美國當下所處的環境思考,都會有著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點就是,裡面體現的了一點就是中國的崛起。

小小周还很小
2019-08-30

前幾天我發表了一篇有關這樣的文章,也發表了2段《美國工廠》的視屏,點擊瀏覽量都很高

前幾天我發表了一篇有關這樣的文章,也發表了2段《美國工廠》的視屏,點擊瀏覽量都很高 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

无帆亦可远航10703767
2019-08-30

《美國工廠》也許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紀錄片。儘管兩位導演的立場是含蓄的,且影片涉及不少美國工人生活艱難的段落,但在它平實的拍攝風格和技巧下面,仍然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喜劇感。這種喜劇感首先來源於勞資雙方的會錯意。一方面,中國資方赴美開廠,試圖輸出先進經驗來“拯救”美國失業工人,扭轉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工人態度從感謝到不滿的轉變,他們為捍衛本土化的勞動待遇而展開組建工會的鬥爭。儘管這種鬥爭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薄弱,以至於他們完全失敗了。


《美國工廠》也許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紀錄片。儘管兩位導演的立場是含蓄的,且影片涉及不少美國工人生活艱難的段落,但在它平實的拍攝風格和技巧下面,仍然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喜劇感。這種喜劇感首先來源於勞資雙方的會錯意。一方面,中國資方赴美開廠,試圖輸出先進經驗來“拯救”美國失業工人,扭轉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工人態度從感謝到不滿的轉變,他們為捍衛本土化的勞動待遇而展開組建工會的鬥爭。儘管這種鬥爭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薄弱,以至於他們完全失敗了。



《美國工廠》也許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紀錄片。儘管兩位導演的立場是含蓄的,且影片涉及不少美國工人生活艱難的段落,但在它平實的拍攝風格和技巧下面,仍然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喜劇感。這種喜劇感首先來源於勞資雙方的會錯意。一方面,中國資方赴美開廠,試圖輸出先進經驗來“拯救”美國失業工人,扭轉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工人態度從感謝到不滿的轉變,他們為捍衛本土化的勞動待遇而展開組建工會的鬥爭。儘管這種鬥爭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薄弱,以至於他們完全失敗了。




《美國工廠》也許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紀錄片。儘管兩位導演的立場是含蓄的,且影片涉及不少美國工人生活艱難的段落,但在它平實的拍攝風格和技巧下面,仍然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喜劇感。這種喜劇感首先來源於勞資雙方的會錯意。一方面,中國資方赴美開廠,試圖輸出先進經驗來“拯救”美國失業工人,扭轉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工人態度從感謝到不滿的轉變,他們為捍衛本土化的勞動待遇而展開組建工會的鬥爭。儘管這種鬥爭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薄弱,以至於他們完全失敗了。





《美國工廠》也許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紀錄片。儘管兩位導演的立場是含蓄的,且影片涉及不少美國工人生活艱難的段落,但在它平實的拍攝風格和技巧下面,仍然透露著一種難以掩飾的喜劇感。這種喜劇感首先來源於勞資雙方的會錯意。一方面,中國資方赴美開廠,試圖輸出先進經驗來“拯救”美國失業工人,扭轉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則是美國工人態度從感謝到不滿的轉變,他們為捍衛本土化的勞動待遇而展開組建工會的鬥爭。儘管這種鬥爭非常溫和甚至有些薄弱,以至於他們完全失敗了。





无藏南即九百五十一万
2019-08-30

全球化拉低了美國人的生活水平。資本向低成本地區流動,美國人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只能無奈接受低工資了。當然中國也會面臨這種問題,現在資本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就是這種苗頭。

旅行的意义7872
2019-08-30

就客觀上說我們的成就不值得炫耀,他們的不滿不值得同情!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好了。

你當不了狼到哪都是被吃肉吸血的下場!中國是,美國也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