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了9次融資後,中國人工智能視覺識別市場的“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8月最後一個週日的晚上,港交所公開了這份文件。文件揭示了這家由25家子公司獨角獸是如何運轉的,而在此之前,商業模式是人工智能行業最大的謎團。

2011年,三個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又稱“姚班”)的學生創建了曠視。八年後,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1歲,公司已成為中國人工智能視覺識別市場的“四小龍”之一,其他的還包括商湯、依圖和雲從。這些年輕的創業公司在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興起,因技術殺出重圍而獲得客戶,因投資者青睞而獲得高估值。

然而,曠視的招股書卻描述了虧損不斷膨脹的業務現狀。這份迄今為止關於曠視最詳細的財務報告顯示,該公司為籌備此次IPO而完成了重組。從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收入翻了一番,達到14.269億元人民幣,但年度虧損也持續擴大到33.51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經歷了9次融資後,曠視的股東體系龐大,阿里巴巴、國新控股旗下公司、鴻海精密、陽光保險、SK、中銀集團、科威特投資局皆現身其中。從持股比例來看,印奇、唐文斌和楊沐三個姚班同學並不佔優,但曠視設計了A、B股結構,加大了這三人的投票權,從而對公司實現了掌控。2019年5月,印奇三人簽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

不可否認的是,這仍是一個投資人催化下的IPO,因為投資人需要變現。

豪華背景:創始人等眾多員工來自微軟,阿里等巨頭加持

這是幾個別人家孩子的故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印奇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充滿奇蹟。高中未畢業就已被清華自主招生錄取,進入了“姚班”。他與另一位創始人負責研發的唐文斌同期畢業,而負責工程的楊彬是他兩人的師弟,唐楊兩人都曾獲得過國際信息編程奧林匹克比賽的金牌,唐文斌還做過全國競賽的總教練。

至於所謂的“姚班”,是由唯一一位華人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在清華開辦的。事實上,姚期智也參與了曠視的工作。他領銜了技術與戰略顧問委員會,而該委員會成員還包括前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以及前金山集團CEO張宏江。招股書中稱,這個委員會對管理層進行指導。

招股書對印奇的介紹極為簡單,但在媒體的報道中,這位1988年出生的首席執行官在本科時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參與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發,這些技術目前應用在微軟的遊戲主機Xbox和搜索引擎Bing中,也是曠視創業後的早期就商業化的核心技術。微軟的研究機構在業內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的黃埔軍校,曠視的競爭對手商湯聯合創始人徐冰也曾在這裡工作。

事實上,不只是印奇,曠視的很多人與微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唐文斌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該公司首席科學家孫劍曾是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獨立非執行董事張宏江曾是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技術總監;技術與戰略顧問委員會成員李開復更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建者和前領導者。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6月30日,該公司研發團隊由1400餘名計算機科學家、算法工程師及產品開發人員組成,佔員工總數的61%;研發開支為4.683億元人民幣,已超過2018年一半。通過IPO融資,曠視的計劃中包括更新換代基礎設施能力、潛在的投資、擴展海外市場,以及擴展人才庫。

與微軟相比,投行高盛也在影響著這家公司,為曠視最終上市保駕護航。此次擔任聯繫保薦人排名第一的是高盛亞洲,摩根大通證券遠東和花旗環球金融亞洲位列其後。

不僅如此,曾在高盛工作十年,擔任直接投資部執行董事的王海桐2018年加入曠視,擔任首席財務官,負責財務、法律及投資事宜,而她擔任過拉夏貝爾和浩澤淨水兩家港股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前高盛證券工程部技術分析師曹志敏,2012年加入曠視擔任首席研究員,2019年4月升任高級副總裁,與楊沐分別負責城市物聯網和個人物聯網兩個重要的業務板塊。

作為戰略投資人的阿里巴巴,入局更加複雜。其進場時間為2014年8月,螞蟻金服參與了曠視的B輪融資。招股書披露,目前螞蟻金服間接持股15.08%,淘寶中國控股持股14.33%,也就是說阿里系共持股29.41%,是創始人及員工持股計劃後第一大機構股東。不止如此,螞蟻金服和淘寶中國控股持股所擁有的投票權為每股一票,並且不計入公眾持股。

曠視為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的若干業務提供過支持,包括智慧物流解決方案服務天貓超市,身份驗證解決方案允許螞蟻金服的信用評分服務芝麻信用為其部分企業客戶提供身份驗證功能。曠視的合併聯屬實體北京曠視與芝麻信用簽訂合作,每次最低1元人民幣的認證費,曠視抽成85%。與此同時,北京曠視還採購了阿里雲的多種雲計算服務,預計未來三年服務費將增至2021年的3000萬元人民幣。

此外,高德創始人成從武通過全資擁有的公司持股2.00%,前高德首席財務官張勤目前擔任曠視獨立非執行董事,負責督導檢查董事會並提供獨立判斷。2014年,阿里巴巴在戰略投資之後全資收購高德,成從武和張勤隨後逐步退出高德。

不僅如此,曠視的股東席還有多家知名機構,經過多層穿透,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31%,富士康持股1.58%,陽光保險持股1.13%,韓國SK持股1.70%,BHR持股1.70%,曾參與OPPO和英特爾專利轉讓的Sky Royal Trading持股2.05%,Grand Vision Plus持股3.27%,中銀集團持股4.89%,阿布扎比投資局持股1.22%,科威特投資局持股1.22%。

IPO前重組,經歷了9輪融資

招股書披露的曠視歷史可追溯至2011年10月,印奇、唐文斌和楊沐成立了北京曠視,註冊資本僅為3萬元人民幣,印奇佔了75%,唐楊二人分了剩下的25%。在這之後,公司進行過了多次股權變更。2011年,北京聯想之星增資,佔當時股權的20%,後向天津聯想之星轉讓。

為引入外國投資者,2013年,曠視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作為集團的控股公司,並通過原合約安排控制北京曠視。

於是,曠視在架構分為北京邁格威和北京曠視。這也是曠視在2018年一度傳出籌劃赴美上市的原因。儘管曠視從未承認選擇美股上市,但改道香港被認為與國際市場環境有關。由於國際關係變化多端,外部環境將導致曠視的成本提高,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都將因此受到影響。招股書中,曠視披露了這些因素的風險。

聯想旗下的聯想之星是該公司的天使投資者。2013年1月此次上市實體註冊成立以來,經歷了9輪融資,平均已付每股成本從0.24美元漲至28.48美元,累計募集資金約為13.51億美元。2013年7月,創新工場參與了A輪融資,2015年,啟明創投和創新工場又參與了B輪融資。在這之後,曠視甚少披露其他投資者,直至2019年5月,其宣佈完成D輪融資。

也是在這一時間,曠視選擇港交所上市,並進行企業重組,將不受外商投資限制的業務轉讓給港股上市實體直接持有,並簽訂了新的合約安排。不僅如此,天津聯想之星、上海雲鑫、董事長為李開復的北京貝眉鴻等分別向印奇三人轉讓了所持有的全部北京曠視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造成利潤波動的公允價值變動恰恰與這些股東變化有關。招股書顯示,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從2018年前六個月的5.74億元人民幣猛增至2019年同期的51.214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792.2%。這被認為早期投資者資金接近到期,亟需變現。

與曠視同是“四小龍”的商湯科技也隨著不斷融資推高估值。2014年開始,這家公司共完成了4輪7次融資,如今估值已過百億人民幣。2017年,商湯董事長湯曉鷗曾表示,計劃最早在2018年進行IPO,但該公司隨後改口。在2018年4月,商湯引入了阿里巴巴的6億美元投資。2019年科創板興起,商湯因人工智能而被外界列入科創板種子公司。

其他兩家公司則相對簡單。作為計算機視覺頭部企業中唯一的國家隊,雲從科技從成立之日起就確定將登陸A股,所以也從未設置VIE架構。2018年,該公司副總經理葉晗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預計兩年左右實現上市。依圖創始人兼CEO朱瓏也曾表態,“條件合適將考慮在國內上市”,外界猜測上市地或為科創板。

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358.8%

印奇在寫給投資者的信中稱,其希望成為各行各業的“大腦”創建者,為物聯網上下游企業提供核心技術,並表示強化核心技術優勢比擴大業務規模更重要。但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曠視目前通過25家子公司經營業務,其中10家由擬上市實體直接或間接持有,15家因政策要求而通過合約安排持有。

曠視認為,其是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自研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是一個統一的底層架構,為其算法訓練及模型改進過程提供支持。目前其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包括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曠視收入分別為6780萬元人民幣、3.132億元人民幣和14.269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為358.8%;該公司在這三年分別虧損3.428億元人民幣、7.588億元人民幣和33.516億元人民幣。

2019年前六個月,曠視收入為9.4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0.3%;虧損為52.002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擴大超過了6倍。對於2018年和2019年的六個月虧損擴大,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解釋稱,由於其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以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撇除管理層認為不能反映經營表現的項目的影響,曠視在2018年經調整淨利潤為3220萬元人民幣,2016年和2017年調整後的淨虧損分別為9200萬人民幣和1.424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的六個月經調整淨利潤為3270萬元人民幣,2018年同期為淨虧損1.369億元人民幣。

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貢獻7成營收,毛利率相對較低

目前,曠視針對三個業務領域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而收入模式包括固定授權或按出貨量計算的專利費,按調用量計費,以及根據項目具體情況收費不同的模式。不過,儘管曠視許多直接客戶為系統集成商,但其業務模式並不屬於分銷模式。這些集成商是政府機關或企業制定的執行項目代理人。

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六個月,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收入佔比為21.8%,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8個百分點,但收入同比增長133.82%;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收入佔比為73.2%,增長了12.1個百分點,收入同比增長273.33%;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佔比為5.0%,下降了5.1個百分點,收入同比增長了51.21%。

但是,毛利率與收入佔比恰好相反。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中SaaS(軟件即服務)方式最高,為87.2%,按個人設備方式銷售為77.9%,收入佔比最高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為59.0%,而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為62.8%。

這與其業務對象有關。2012年,曠視就推出了基於雲端的計算機視覺開放平臺Face++,同年底進入個人物聯網領域。曠視引用獨立機構灼識諮詢報告稱,按2018年收入計算,其在中國雲端人臉識別身份驗證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為60%,是第二名的三倍。當年製造生產的配備身份驗證功能的安卓手機超過了70%使用了其基於人臉識別的設備解鎖方案。

在個人物聯網業務上,其為小米、OPPO、vivo提供即時人臉識別解鎖和攝影功能;為招聯金融等金融科技公司、中國幾家主要銀行,以及首汽約車等網約車平臺為其移動應用提供身份驗證功能;國際市場上則為東南亞網約車平臺和摩托羅拉等智能手機公司提供方案。

2015年10月,曠視進入城市物聯網領域,推出解決方案。其引用灼識諮詢報告稱,按照2018年收入計算,其是中國最大的聚焦於人工智能的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解決方案應用於中國100多個城市。報告顯示,在中國智慧城市及社區管理垂直領域,曠視市場份額為7.4%排名第三,前兩名公司分別為36.9%和14.7%,但均為非人工智能技術為主的公司。

在這一市場,業內普遍認為公共安全是最可見的收入來源。曠視也推出了相關的智慧公共安全解決法案,可以實時分析攝像頭錄得的視頻,提高執法效率和公眾安全。2018年,其成為有關部門一項總價值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合同的供應商,2019年,其成為公安局總預算超過7000萬元人民幣公共安全項目的供應商。

面臨政策風險,如何保護數據背後的個人隱私?

在招股書中,曠視對潛在的市場風險列舉的極為詳細。另外,其風險還包括政策風險,而對用戶數據隱私的保護成了各地監管重點,隨著政府監管加劇,最終也將被置於政策風險之中。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數據的爆發密不可分。通過數據對算法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企業才能得出其所需要的人工智能算法,進而將其應用。從對數據的收集和應用層面,曠視在招股書中披露,會對個人信息進行匿名化處理,並使用不同的軟硬件加密技術,安全保存,不可能被解密或以擬向工程方式重新識別任何個人。

根據相關法律及法規,曠視終端用戶數據均儲存於其提供服務所在司法權區的當地服務器。為減低數據流失或外洩的風險,定期進行數據備份及恢復測試,並僅授權少數員工在確有必要時才能訪問這些經匿名化處理及加密的數據。曠視還表示,其不會出售、分享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第三方收集的個人信息也不會用於曠視的算法訓練。

招股書顯示,曠視在董事會下設置了人工智能道德委員會,負責監督技術核心原則的實施,成員包括三名董事及高管和三位外部專家。

與此同時,隨著曠視進一步向海外擴展,國際貿易政策與貿易壁壘改變都可能對其業務造成影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