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肝轉移除了手術化療還有什麼辦法?

癌症 腫瘤 氣胸 肺炎 腸癌互助圈 腸癌互助圈 2017-09-28

很多腸癌患者在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轉移了,肝轉移往往是最經常發生的。那麼肝轉移的治療除了手術化療之外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1、肝動脈栓塞和灌注化療

織肝動脈灌注(HAI),包括經肝動脈臨時插管給藥及經永久置管重複給藥,此項治療併發症發生率可達57%,包括出血、感染、血腫、系膜缺血、肝動脈堵塞等,沒有相關的死亡病例出現。肝動脈灌注(HAI)作為局部化療與全身化療聯合對疾病的進展沒有太大的影響。也沒有明顯的總生存期優勢,隨著更有效的全身化療藥物的出現,局部化療有望減少。經動脈化療栓塞治療(TACE):此項治療據報道80%的患者獲益,隨著治療用藥平均生存期在9~62個月。最近有研究報道其作為二線治療二年生存率28%。

2、消融技術治療

消融技術包括熱消融、射頻消融(RFA)、激光誘導熱療(LITT)、微波治療、高強度聚集超聲波治療及冷凍治療。

(1)熱消融法

熱織通過髒織的熱能波產生,導致組織溫度升高而壞死。當細胞溫度達到42-45℃持續30-60分鐘,不可逆的細胞損害就會發生。原位消融技術要求轉移灶周圍大約0.5-1cm的熱安全範圍以減少腫瘤再發的可能。

(2)射頻消融(RFA)

射頻消融應用廣泛,其臨床治療價值已被廣泛認可。治療時用射頻針刺入轉移灶中心作為一個電極,用15-50瓦功率和350-480赫茲的交流電,電流使腫瘤細胞組織離子產生振動,導致摩擦熱使局部溫度可以升至100℃,從而導致凝固壞死和不可逆的組織損傷。常見的併發症有發熱、疼痛、肺部併發症(如胸腔積液、氣胸)、肝功能失償、肝膿腫、血管或膽道損傷致出血、膽漏及胃腸穿孔。數據表明RFA治療一年存活率達78%,兩年達64%,三年25%。射頻消融聯合全身化療5年生存率存活率可達30%。

腸癌肝轉移除了手術化療還有什麼辦法?

3、激光誘導熱療(LITT)

直徑400-600微米的石英晶體纖維放入轉移灶,用波長800-1064納米的激光產生局部熱效應摧毀轉移灶細胞。併發症發生率大約是7.5%,包括胸腔積液、氣胸、肝膿腫、膽道出血、膽管炎、肝臟血腫、心動過緩、肺栓塞、發熱和疼痛。30天內死亡率約0.1%。接受治療的病人中97%可使腫瘤獲得局部控制。

4、微波消融治療(MWA)

900MHz頻率的微波攪動組織的水分子產生熱量導致凝固性壞死。用70-90瓦的高能1分鐘就可以產生2cm的凝固性的消融帶。與RFA比較,微波消融在腫瘤內產生的熱量更高,治療時間更短,腫瘤滅活更徹底。微波治療的併發症包括無症狀胸腔積液,肝膿腫,腹腔內出血、腫瘤種植和膽管狹窄。有數據證實微波治療三年生存率可達51%,五年生存率32%。與單純化療比較,微波治療聯合肝動脈灌注或全身化療可以明顯改善未切除肝轉移患者的生存期。

5、高強度聚集超聲波治療

高強度聚集超聲波是一個革新技術,用於各種腫瘤如前列腺癌、腎癌的體外治療,它能使組織溫度升到60℃,導致腫瘤細胞凝固性壞死,除了溫度升高,其機械效應也有助於摧毀腫瘤細胞。脂肪肝或肝纖維化等肝組織改變不適合此項治療,因為高強度聚集超聲波治療可能導致過多的細胞損傷。

6、冷凍治療

冷凍治療是用液氮或氬使腫瘤組織達到-180℃,細胞內形成冰晶機械損傷腫瘤細胞,消融帶邊緣組織被破壞是由於脫水和小血管堵塞。治療的併發症發生率約30%,包括出血、膽道感染、肝膿腫、肺炎、一過性轉氨酶升高、血小板減少、腎衰。死亡率在1.5%-4%。如果接受治療的肝組織超過35%,發生冷休克的風險增加。由細胞因子誘導的系統紊亂會出現,如發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可以出現ARDS和DIC及腎小管壞死。肝臟的冷凍外科治療三年生存率44%,五年生存率26%。由於局部複發率和併發症比例高,此項治療的應用已減少。

這裡介紹的主要還是局部治療辦法,手術還是根治的主要辦法,如果在接受了這些局部治療後能獲得手術機會,還是爭取手術治療。

腸癌肝轉移除了手術化療還有什麼辦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