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阿富汗為何有一條長廊與我國相鄰?本屬我國,只因3個因素而形成

中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在中亞地區要說誰是強國,當屬阿富汗。因為此國在歷史上戰爭不斷,是大國爭奪的地區。蘇聯沉陷阿富汗戰爭10年,最後不得不撤兵,美國在蘇聯解體後,也借反恐之命發動阿富汗戰爭,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勢力延伸到中亞。但美國在阿富汗已經18年了,也未打服塔利班。因此,阿富汗還有一個稱呼叫“帝國墳場”,而還稱為“打不爛的小強”。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但阿富汗在歷史上與我國淵源較深,曾經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但近代以來,由於清朝無暇顧及而導致阿富汗成為近代大國的爭奪地區。

從地圖上看,我國與阿富汗有一條狹長的走廊相連,北部是塔吉克斯坦,南部是巴基斯坦,這種邊境模式在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邊界都是少有的。為什麼我國與阿富汗形成如此奇怪的地形呢?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簡介

瓦罕走廊的名稱是英語譯名,此走廊又稱阿富汗走廊和瓦罕帕米爾。歸屬阿富汗巴達赫尚省,是到我國新疆的一條東西走向的狹長山谷。位於興都庫什山脈東北端。

該走廊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的支流帕米爾河,東到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塔吉克縣。整個走廊長約300公里,南北最窄處是15公里,最寬約有70多公里。我國與阿富汗的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是阿富汗與我國的唯一陸路通道。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我國與阿富汗的邊界是於1963年劃定的。瓦罕走廊大部分在阿富汗地區,但該走廊由於海拔較高,處於高寒缺氧地區,而且每年還有長達9個月的大雪封山,能適合人類生存的面積較少,因此人口較少。據統計,整個瓦罕走廊只有一萬餘人,大都是遊牧族人。

但不要小看我國與阿富汗這條長長的走廊,這裡卻是古代我國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向北向南都是高山,通行難度大。而走廊正好便於通行。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瓦罕走廊在世界上並不出名,但卻是世界五大文明的碰撞交流融合之地,華夏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亞文明、歐洲文明都從這裡彙集交往。因此,可以說瓦罕走廊也是一條“文明走廊”。只不過現代以來它的作用已經弱化。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歷史

瓦罕走廊不僅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而且曾是我國的領土。華夏文明曾經延伸到這裡,東晉高僧法顯、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經漢譯創始人安息高等,他們都曾從這條走廊前往印度研佛。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唐朝時,我國就在瓦罕走廊地帶設立“蔥嶺守捉”,唐朝名將高仙芝遠征小勃律國時,也是依靠瓦罕走廊突襲而滅了小勃律國。到了清朝時,帕米爾地區已經有清朝官員和駐軍在此鎮守,並對整個帕米爾地區實行管轄權。

那麼瓦罕走廊什麼時候歸了阿富汗的呢?

現在很多國人都把瓦罕走廊丟失歸於清朝的責任。的確瓦罕走廊是從清朝手裡丟的,但清末時期,清朝內憂外患,連東部、南部、北部地區都照應不過來,何談經略西部荒無人煙的帕米爾地區。

但清朝無暇顧及,歐洲日不落帝國英國卻將勢力延伸到這裡。因為英國殖民印度後,其勢力不斷向中亞地區延伸,於是就到了阿富汗地區。但同時,北部崛起的沙俄帝國也向南拓展勢力,因此英國與俄國便在阿富汗發生碰撞。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1895年,英國與俄國為了避免發生衝突,就揹著清朝劃了條隔離帶作為緩衝,此隔離帶就是瓦罕走廊,但已經送給阿富汗。此時清朝不知道,後來清朝聽說此事後,向英俄兩國提出抗議和交涉,但無濟於事。不過清朝並未從法律文本上確認此事。

當時英國作為歐洲強國,沙俄也是新興強國,清政府根本鬥不過他們。清朝與沙俄態勢已經處於劣勢。從1895年這個年份看,甲午戰爭剛結束一年,清朝與日本爭鬥中失敗,已經元氣大傷,何談再派兵去西部收復一塊不毛之地。清朝也只能通過外交抗議表達了。

因此可以說整個瓦罕走廊被人划走,並不能全怪清朝。一是清末衰弱,西方列強從東部加緊對清朝侵擾。二是英俄強大,清朝無法與之抗衡。三是人煙罕至,不利於生存。這3個因素也是決定因素。

中國與阿富汗邊界為何有一條狹長走廊?不能全怪清朝,還有3因素

現狀

在我們眼裡,如今阿富汗戰亂不斷,瓦罕走廊肯定也不消停,其實瓦罕走廊卻是阿富汗最為安靜地方。除了這裡生存條件惡劣以外,主要因為瓦罕走廊不在塔利班手中,受北方聯盟控制。因此戰火併未延伸到這裡,況且我國加強中阿邊境的控制,即使有人進入該走廊也如進入“死衚衕”,想出來都難。因此,阿富汗瓦罕走廊的安全還應感謝我國。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