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來自維基百科

事情是這個事情,但情況是行星軌道的進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幾乎就是無法觀測的。

話分兩頭。另一方面,天文學家早在1859年就觀測到,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一直都有一個進動。

但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水星的進動。因為水星附近還有其他行星,比如金星和地球,這些行星對水星也有引力,會干擾水星的軌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了這些干擾,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進動,可以說是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

這一點點有多大呢?是每一百年,進動43弧秒。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圓周有360度,然後一度分為60弧分,然後一弧分再分成60弧秒。100年43弧秒,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察覺到的差距。但是天文學家對自己的計算非常有把握,他們認定,這43弧秒需要一個解釋。

結果1916年,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計算,得出,因為廣義相對論效應導致的水星軌道的進動……正好是每100年43弧秒!

2.光線彎曲

水星進動這個證據好是好,但是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個證據,就非常直觀了。

廣義相對論要求時空可以是彎曲的,一切物體都要沿著時空中的測地線走 —— 一切物體,其中就包括了光。如果這個地方的測地線是彎曲的,那麼光線就也會是彎曲的。比如說,如果這裡有一個大質量的星球,那麼遠方的星光經過這個星球附近的時候,就可能發生偏折。

這件事牛頓力學裡可是絕對沒有,人們一直都認為光在真空中永遠走直線。

不過如果你把牛頓引力公式和狹義相對論放在一起,其實也能預言光線的彎曲。狹義相對論說質量就是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能量就是質量。光沒有靜止質量,但是有能量啊 —— 如果我們*強行*用光子的能量除以c²,也會得到一個光子的“運動質量”,就好像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一樣。

那既然有質量,就應該能感受到引力,牛頓引力理論就足以給它一個偏轉 —— 就好像彗星略過地球一樣。

那廣義相對論還有啥用呢?所幸的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偏轉,是“牛頓引力 + 狹義相對論”預言結果的兩倍!

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直截了當的說法 ——

* 牛頓力學:光永遠走直線

* 牛頓引力公式 + 狹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但偏轉的程度較小

* 廣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而且偏轉的程度較大

所以現在只差一個觀測驗證。可是上哪找能讓光線明顯偏轉的大質量的星球呢?月亮經常跟星星在一起,但是月亮的引力太小,偏轉星光的效應看不出來,別的大質量星球都距離我們太遠。當時的天文學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陽。

比如說,從地球上看,太陽的背後方向有一顆星,它到地球的星光如果走直線的話會被太陽擋住,我們根本看不到。但是因為相對論效應,如果星光有一個偏轉,那我們就能看見這顆星,這不就證明了嗎?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來自維基百科

事情是這個事情,但情況是行星軌道的進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幾乎就是無法觀測的。

話分兩頭。另一方面,天文學家早在1859年就觀測到,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一直都有一個進動。

但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水星的進動。因為水星附近還有其他行星,比如金星和地球,這些行星對水星也有引力,會干擾水星的軌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了這些干擾,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進動,可以說是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

這一點點有多大呢?是每一百年,進動43弧秒。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圓周有360度,然後一度分為60弧分,然後一弧分再分成60弧秒。100年43弧秒,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察覺到的差距。但是天文學家對自己的計算非常有把握,他們認定,這43弧秒需要一個解釋。

結果1916年,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計算,得出,因為廣義相對論效應導致的水星軌道的進動……正好是每100年43弧秒!

2.光線彎曲

水星進動這個證據好是好,但是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個證據,就非常直觀了。

廣義相對論要求時空可以是彎曲的,一切物體都要沿著時空中的測地線走 —— 一切物體,其中就包括了光。如果這個地方的測地線是彎曲的,那麼光線就也會是彎曲的。比如說,如果這裡有一個大質量的星球,那麼遠方的星光經過這個星球附近的時候,就可能發生偏折。

這件事牛頓力學裡可是絕對沒有,人們一直都認為光在真空中永遠走直線。

不過如果你把牛頓引力公式和狹義相對論放在一起,其實也能預言光線的彎曲。狹義相對論說質量就是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能量就是質量。光沒有靜止質量,但是有能量啊 —— 如果我們*強行*用光子的能量除以c²,也會得到一個光子的“運動質量”,就好像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一樣。

那既然有質量,就應該能感受到引力,牛頓引力理論就足以給它一個偏轉 —— 就好像彗星略過地球一樣。

那廣義相對論還有啥用呢?所幸的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偏轉,是“牛頓引力 + 狹義相對論”預言結果的兩倍!

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直截了當的說法 ——

* 牛頓力學:光永遠走直線

* 牛頓引力公式 + 狹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但偏轉的程度較小

* 廣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而且偏轉的程度較大

所以現在只差一個觀測驗證。可是上哪找能讓光線明顯偏轉的大質量的星球呢?月亮經常跟星星在一起,但是月亮的引力太小,偏轉星光的效應看不出來,別的大質量星球都距離我們太遠。當時的天文學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陽。

比如說,從地球上看,太陽的背後方向有一顆星,它到地球的星光如果走直線的話會被太陽擋住,我們根本看不到。但是因為相對論效應,如果星光有一個偏轉,那我們就能看見這顆星,這不就證明了嗎?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http://www.lukemastin.com/physics/topics_relativity_general.html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來自維基百科

事情是這個事情,但情況是行星軌道的進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幾乎就是無法觀測的。

話分兩頭。另一方面,天文學家早在1859年就觀測到,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一直都有一個進動。

但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水星的進動。因為水星附近還有其他行星,比如金星和地球,這些行星對水星也有引力,會干擾水星的軌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了這些干擾,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進動,可以說是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

這一點點有多大呢?是每一百年,進動43弧秒。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圓周有360度,然後一度分為60弧分,然後一弧分再分成60弧秒。100年43弧秒,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察覺到的差距。但是天文學家對自己的計算非常有把握,他們認定,這43弧秒需要一個解釋。

結果1916年,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計算,得出,因為廣義相對論效應導致的水星軌道的進動……正好是每100年43弧秒!

2.光線彎曲

水星進動這個證據好是好,但是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個證據,就非常直觀了。

廣義相對論要求時空可以是彎曲的,一切物體都要沿著時空中的測地線走 —— 一切物體,其中就包括了光。如果這個地方的測地線是彎曲的,那麼光線就也會是彎曲的。比如說,如果這裡有一個大質量的星球,那麼遠方的星光經過這個星球附近的時候,就可能發生偏折。

這件事牛頓力學裡可是絕對沒有,人們一直都認為光在真空中永遠走直線。

不過如果你把牛頓引力公式和狹義相對論放在一起,其實也能預言光線的彎曲。狹義相對論說質量就是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能量就是質量。光沒有靜止質量,但是有能量啊 —— 如果我們*強行*用光子的能量除以c²,也會得到一個光子的“運動質量”,就好像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一樣。

那既然有質量,就應該能感受到引力,牛頓引力理論就足以給它一個偏轉 —— 就好像彗星略過地球一樣。

那廣義相對論還有啥用呢?所幸的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偏轉,是“牛頓引力 + 狹義相對論”預言結果的兩倍!

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直截了當的說法 ——

* 牛頓力學:光永遠走直線

* 牛頓引力公式 + 狹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但偏轉的程度較小

* 廣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而且偏轉的程度較大

所以現在只差一個觀測驗證。可是上哪找能讓光線明顯偏轉的大質量的星球呢?月亮經常跟星星在一起,但是月亮的引力太小,偏轉星光的效應看不出來,別的大質量星球都距離我們太遠。當時的天文學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陽。

比如說,從地球上看,太陽的背後方向有一顆星,它到地球的星光如果走直線的話會被太陽擋住,我們根本看不到。但是因為相對論效應,如果星光有一個偏轉,那我們就能看見這顆星,這不就證明了嗎?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http://www.lukemastin.com/physics/topics_relativity_general.html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https://www.bbvaopenmind.com/en/the-eclipse-to-confirm-the-general-theory-of-relativity/

這個思路好是好,可問題在於太陽太亮,它周圍的星光都被太陽給掩蓋了。

但是天文學家想到一個極端的情況,日全食。

日全食的時候,月亮會幫我們擋住太陽光,使得我們能看見太陽周圍的星光。那如果我們事先算一算這個時候有哪些星星應該在太陽背後,你本來應該看不見,結果卻在太陽周圍看見它們了,這不就說明太陽彎曲了星光的路線嗎?

愛因斯坦1916年計算出光線彎曲的正確結果,然後1919年5月29號,就有一次日全食。那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專門說服英國政府給了一筆經費,組織了兩個觀測團隊,一個去巴西一個去非洲,專門為了驗證廣義相對論觀測這次日食。

結果愛丁頓的團隊就真的看到了原本不該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幾顆星 ——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來自維基百科

事情是這個事情,但情況是行星軌道的進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幾乎就是無法觀測的。

話分兩頭。另一方面,天文學家早在1859年就觀測到,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一直都有一個進動。

但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水星的進動。因為水星附近還有其他行星,比如金星和地球,這些行星對水星也有引力,會干擾水星的軌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了這些干擾,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進動,可以說是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

這一點點有多大呢?是每一百年,進動43弧秒。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圓周有360度,然後一度分為60弧分,然後一弧分再分成60弧秒。100年43弧秒,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察覺到的差距。但是天文學家對自己的計算非常有把握,他們認定,這43弧秒需要一個解釋。

結果1916年,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計算,得出,因為廣義相對論效應導致的水星軌道的進動……正好是每100年43弧秒!

2.光線彎曲

水星進動這個證據好是好,但是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個證據,就非常直觀了。

廣義相對論要求時空可以是彎曲的,一切物體都要沿著時空中的測地線走 —— 一切物體,其中就包括了光。如果這個地方的測地線是彎曲的,那麼光線就也會是彎曲的。比如說,如果這裡有一個大質量的星球,那麼遠方的星光經過這個星球附近的時候,就可能發生偏折。

這件事牛頓力學裡可是絕對沒有,人們一直都認為光在真空中永遠走直線。

不過如果你把牛頓引力公式和狹義相對論放在一起,其實也能預言光線的彎曲。狹義相對論說質量就是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能量就是質量。光沒有靜止質量,但是有能量啊 —— 如果我們*強行*用光子的能量除以c²,也會得到一個光子的“運動質量”,就好像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一樣。

那既然有質量,就應該能感受到引力,牛頓引力理論就足以給它一個偏轉 —— 就好像彗星略過地球一樣。

那廣義相對論還有啥用呢?所幸的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偏轉,是“牛頓引力 + 狹義相對論”預言結果的兩倍!

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直截了當的說法 ——

* 牛頓力學:光永遠走直線

* 牛頓引力公式 + 狹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但偏轉的程度較小

* 廣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而且偏轉的程度較大

所以現在只差一個觀測驗證。可是上哪找能讓光線明顯偏轉的大質量的星球呢?月亮經常跟星星在一起,但是月亮的引力太小,偏轉星光的效應看不出來,別的大質量星球都距離我們太遠。當時的天文學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陽。

比如說,從地球上看,太陽的背後方向有一顆星,它到地球的星光如果走直線的話會被太陽擋住,我們根本看不到。但是因為相對論效應,如果星光有一個偏轉,那我們就能看見這顆星,這不就證明了嗎?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http://www.lukemastin.com/physics/topics_relativity_general.html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https://www.bbvaopenmind.com/en/the-eclipse-to-confirm-the-general-theory-of-relativity/

這個思路好是好,可問題在於太陽太亮,它周圍的星光都被太陽給掩蓋了。

但是天文學家想到一個極端的情況,日全食。

日全食的時候,月亮會幫我們擋住太陽光,使得我們能看見太陽周圍的星光。那如果我們事先算一算這個時候有哪些星星應該在太陽背後,你本來應該看不見,結果卻在太陽周圍看見它們了,這不就說明太陽彎曲了星光的路線嗎?

愛因斯坦1916年計算出光線彎曲的正確結果,然後1919年5月29號,就有一次日全食。那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專門說服英國政府給了一筆經費,組織了兩個觀測團隊,一個去巴西一個去非洲,專門為了驗證廣義相對論觀測這次日食。

結果愛丁頓的團隊就真的看到了原本不該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幾顆星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費曼的博士導師,也是“黑洞”這個概念的提出者。惠勒曾經對量子力學有這麼一個評論 —— 我們接觸量子力學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從邊遠地區來的人第一次看見汽車。他會覺得汽車這個東西顯然是有用的,而且肯定有重要的用處,可到底是什麼用處呢?

我猜你第一次聽說廣義相對論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廣義相對論的思想跟牛頓引力公式是如此的不一樣,這個理論是如此的精妙,它肯定有深刻的內涵,可到底是什麼內涵呢?要知道就算你要登陸火星,牛頓力學也足夠精確了。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普遍承認相對論的價值,但是愛因斯坦在公眾眼中並沒有什麼聲望。愛因斯坦就好像是一個互聯網圈的創業者,每個瞭解他的人都承認他的想法是顛覆性的,能“改變世界”,但是沒人知道他的公司應該有多大的估值,他還從來沒在市場上賺到過錢。

不過愛因斯坦不用等太久。1916年,愛因斯坦提出,有三件事,能證明廣義相對論是對的,牛頓力學是不那麼對的。咱們先說其中兩件。

1.水星進動

我們知道行星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你應該知道行星公轉的軌道通常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橢圓有個長軸有個短軸,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們就這麼兢兢業業地、年復一年地沿著自己的橢圓軌道運動。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www.phys.ncku.edu.tw

牛頓力學告訴我們,相對於太陽,這些橢圓軌道的位置是固定的。

按天文的標準,我們這個太陽的質量不算太大,整個太陽系內部的引力都不算太強。而只要引力不是特別強,廣義相對論的計算結果跟牛頓力學都高度吻合,也是一樣的橢圓軌道。但是廣義相對論有個很微妙的性質 —— 用廣義相對論算出來的橢圓軌道,並不是真正閉合的。

也就是說,行星公轉一圈之後並不是恰好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會有一個小小的偏移!表現出來,就是橢圓軌道並不是完全固定的,每一圈都跟前一圈有個小小的差別。橢圓的長軸,會有一個慢慢的轉動 —— 物理學家稱之為“進動”。

下面圖中紅色橢圓代表牛頓力學計算出的行星軌道,藍色的線代表有進動的行星軌道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下面這張動圖是對行星進動的一個誇張的演示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來自維基百科

事情是這個事情,但情況是行星軌道的進動通常都非常、非常小,幾乎就是無法觀測的。

話分兩頭。另一方面,天文學家早在1859年就觀測到,太陽系裡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一直都有一個進動。

但是19世紀的天文學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水星的進動。因為水星附近還有其他行星,比如金星和地球,這些行星對水星也有引力,會干擾水星的軌道。天文學家精確計算了這些干擾,最後只剩下一點點進動,可以說是牛頓力學無法解釋的。

這一點點有多大呢?是每一百年,進動43弧秒。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知道圓周有360度,然後一度分為60弧分,然後一弧分再分成60弧秒。100年43弧秒,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察覺到的差距。但是天文學家對自己的計算非常有把握,他們認定,這43弧秒需要一個解釋。

結果1916年,愛因斯坦做了一個計算,得出,因為廣義相對論效應導致的水星軌道的進動……正好是每100年43弧秒!

2.光線彎曲

水星進動這個證據好是好,但是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愛因斯坦提出的第二個證據,就非常直觀了。

廣義相對論要求時空可以是彎曲的,一切物體都要沿著時空中的測地線走 —— 一切物體,其中就包括了光。如果這個地方的測地線是彎曲的,那麼光線就也會是彎曲的。比如說,如果這裡有一個大質量的星球,那麼遠方的星光經過這個星球附近的時候,就可能發生偏折。

這件事牛頓力學裡可是絕對沒有,人們一直都認為光在真空中永遠走直線。

不過如果你把牛頓引力公式和狹義相對論放在一起,其實也能預言光線的彎曲。狹義相對論說質量就是能量,反過來也可以說能量就是質量。光沒有靜止質量,但是有能量啊 —— 如果我們*強行*用光子的能量除以c²,也會得到一個光子的“運動質量”,就好像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一樣。

那既然有質量,就應該能感受到引力,牛頓引力理論就足以給它一個偏轉 —— 就好像彗星略過地球一樣。

那廣義相對論還有啥用呢?所幸的是,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光線偏轉,是“牛頓引力 + 狹義相對論”預言結果的兩倍!

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直截了當的說法 ——

* 牛頓力學:光永遠走直線

* 牛頓引力公式 + 狹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但偏轉的程度較小

* 廣義相對論:光線會被偏轉,而且偏轉的程度較大

所以現在只差一個觀測驗證。可是上哪找能讓光線明顯偏轉的大質量的星球呢?月亮經常跟星星在一起,但是月亮的引力太小,偏轉星光的效應看不出來,別的大質量星球都距離我們太遠。當時的天文學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太陽。

比如說,從地球上看,太陽的背後方向有一顆星,它到地球的星光如果走直線的話會被太陽擋住,我們根本看不到。但是因為相對論效應,如果星光有一個偏轉,那我們就能看見這顆星,這不就證明了嗎?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 http://www.lukemastin.com/physics/topics_relativity_general.html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圖片來自https://www.bbvaopenmind.com/en/the-eclipse-to-confirm-the-general-theory-of-relativity/

這個思路好是好,可問題在於太陽太亮,它周圍的星光都被太陽給掩蓋了。

但是天文學家想到一個極端的情況,日全食。

日全食的時候,月亮會幫我們擋住太陽光,使得我們能看見太陽周圍的星光。那如果我們事先算一算這個時候有哪些星星應該在太陽背後,你本來應該看不見,結果卻在太陽周圍看見它們了,這不就說明太陽彎曲了星光的路線嗎?

愛因斯坦1916年計算出光線彎曲的正確結果,然後1919年5月29號,就有一次日全食。那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專門說服英國政府給了一筆經費,組織了兩個觀測團隊,一個去巴西一個去非洲,專門為了驗證廣義相對論觀測這次日食。

結果愛丁頓的團隊就真的看到了原本不該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幾顆星 ——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相對論10: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

愛丁頓在皇家科學院宣讀了觀測結果,證明是廣義相對論說得對。英國泰晤士報的報道用了個通欄標題 —— 《科學革命 —— 關於宇宙的新理論 —— 牛頓思想被推翻!》

愛因斯坦一夜成名。

3.愛因斯坦的運氣

咱們現在考察廣義相對論被世界接受的這段歷史,你不能不承認,愛因斯坦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首先是這次日全食。愛因斯坦的計算結果剛出來三年,就趕上了日全食。我特意查了一下,地球上下一次有日全食得等到1937年6月8日。愛因斯坦動作稍慢一點,或者愛丁頓未能促成這次觀測,相對論搞不好就得再等18年才能被人接受。

而這一次日全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周圍正好是畢宿星團的星星 —— 這個星團特別亮!再等下一次,還沒有這麼強的星光讓你容易測到。

更巧的是,愛丁頓選擇的這兩個觀測地點,在日食發生前後都是陰雨天氣。巴西那個地方在日食當天早上還是多雲,可是在日食發生前一分鐘,天空中太陽那個位置的雲居然散開了,給天文學家開了一小片晴天。非洲那個地方也是有云,也是恰好在日食期間讓太陽露出來一小會兒。

愛因斯坦要是個中國人,他也許會說一句“天助我也”。

而且人和也很重要。如果愛因斯坦是個注重聲望的人,他除了感謝愛丁頓還應該感謝泰晤士報。“牛頓被推翻”這個標題直接把愛因斯坦送上了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的位置。如果咱們“得到”報道這次科學發現,肯定不會用這個充滿民科味道的標題,最起碼應該用《光線可以被引力彎曲!》

我曾經聽後來的人分析,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從“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物理學家”變成“世界偉人”,跟他1921年訪問美國的旅程關係很大。美國媒體和老百姓都非常喜歡愛因斯坦……不過那時候他們並不怎麼了解一般的科學家都什麼樣。

不論如何,愛因斯坦配得上所有這些幸運和榮譽。但我還是想說,愛因斯坦最大的幸運,是他生在了那個時代的歐洲。

天文學家之所以能在1856年(大清咸豐六年)發現水星進動,是使用了從1697年(大清康熙三十六年)到1848年一百五十年的水星活動記錄。這個發現非常非常不容易,你要知道水星的軌道幾乎就是一個圓形,並不怎麼“橢”,那些古代的天文學家首先得準確判斷這個橢圓的長軸在哪裡,然後還得記錄這個長軸的變化。

然後他們還能精確計算金星和地球引力對水星軌道的影響,最後得出一個非常非常小,但是無比堅定的,跟牛頓力學的差異。而且那時候可沒有什麼計算機。

想想相對論的歷史,你肯定會感嘆“愛因斯坦不可能這麼幸運!”但是別忘了精英日課以前說過,幸運是這個宇宙的通行證。

現在廣義相對論既然被接受了,咱們下一講不管講到它的什麼離奇的推論,你都得接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