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TED 蘇斯博士 J·K·羅琳 聖誕老人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2017-11-04

關注毛媽Carol微信公眾號:maomcarol

300多個繪本解讀,1200多首英文童謠

100多篇育兒經驗與你分享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寫在前面

內向的孩子就是孤僻、無趣,沒出息?

10年跟拍5個孩子的紀錄片【零零後】告訴我們,父母對待內向孩子的不同態度,真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

這5集紀錄片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個叫一一的3歲小女孩。

在幼兒園裡,內向的她只喜歡一個人待著,不去交哪怕一個朋友。但一一的父母並不覺得女兒有什麼奇怪。媽媽甚至笑著說,我們都是安靜型的人,所以,我覺得一一這樣很正常。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她特立獨行:

一個人也能在園裡面玩、看書,很是自得其樂。她剪壞了頭髮也不帶帽子,老師問起來時,一一說,我就要剪得像個男孩,我有權利這樣。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堅持自己的原則:

老師問為什麼總是一個人待著?一一說,我有權利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當老師努力說服她交朋友時,一一傷心地哭了,因為不願對現實妥協而哭。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也有足夠的知識量:

一一3歲可以背誦石猴出世的故事。小學跟朋友畫畫時,用詩句責備亂吹的風,稍後還給出了這句話的典故: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一一長大後意識到,獨處和與朋友交往,對她來說都很重要。

朋友的存在,可以讓她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獨處的時候,她可以通過整理這些信息來理解世界。所有的這些,都讓她成為更好的人。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長成安靜怡然的樣子。

另一個安靜內向的小女孩辰辰,在媽媽的眼裡是“古怪”的。媽媽一直想糾正女兒的性格,卻沒有成功。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長大的辰辰,成了一個會在床頭放刀、緘默孤獨的女孩,她不跟父母交流,只愛跟動物相處。

  • 孩子內向性格測試

不對辰辰的人生觀做出評價,只是覺得遺憾。忍不住會想,如果我們的孩子也是內向的,該怎麼培養呢?

在這之前,先來做一個問題參考表,測試孩子是否是內向的性格:

  • 在一群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他會退到一邊默默觀察;

  • 刺激性的活動後,他會回到自己安靜的房間角落裡重新“充電”獲取能量;

  • 老師、助教等人,經常用“害羞”、“安靜”或“慢熱·”等詞語形容孩子;

  • 跟同齡人比起來,他更容易觀察到細節;

  • 他有豐富生動的想象力,經常愛做白日夢;

  • 他不介意一個人待著。

    ……

如果答案大多是【是】,那孩子很可能更偏於安靜內向的。

  • 內向者的困惑和優勢

內向者的困惑

因為內向,太多孩子被打上【孤僻、無趣,沒出息】的標籤。

這些標籤甚至影響到了孩子的一生,面對別人時,內向者會懷疑自己:為什麼我無法像他們那樣自如?我是不是一個無趣的人?人們是不是都會覺得我看起來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歡?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即便是大名鼎鼎的蘇斯博士,也會因內向而覺得困擾——

蘇斯博士甚至害怕見到自己的小讀者,害怕他們失望——也許孩子們想象中的自己就像聖誕老人一樣,親切而和善,但真實的他是緘默寡言的。

內向者的優勢

內向真的等於沒出息嗎?歷史上23位著名的內向者,用他們的成就證明,內向者更容易取得非凡的成績,成為世人眼中的英雄。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肖邦、牛頓、愛因斯坦、J.K.羅琳、諾貝爾和居里夫人等

為什麼內向者更容易成為英雄?

因為他們更瞭解自己:內向者喜歡深入思考並善於自省,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優勢、劣勢往往更加了解。

他們不喜歡寒暄,更喜歡深度的交流。因此,雖然朋友不多,但朋友間的關係更穩定。比如一一回到芭學園後,和同樣內向的小朋友有有,立刻成為了親密朋友。

十年跟拍5個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內向,帶他看看這部紀錄片!

除此之外,Susan Cain在TED演講中告訴我們,內向者還有很多優勢,比如細心、想象力豐富,觀察力敏銳,更適合當領導等等。

  • 對待內向孩子的態度和方法

很多心理學專家,會給內向者提供各種建議,真正的目的還是讓內向者成為更外向的人。這些建議,通常不會讓內向者解脫感,只會更焦慮——

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性格是種缺陷,需要改變成外向的人。

只有Susan在演講中提到了真正適合內向者的建議。

Susan說,內向不等於害羞,不參與活動是他們的自主選擇。

同樣是內向者的她,提出了兩個建議:

一是儘量減少團隊協作的機會(對內向者而言);

一是越給內向者自由讓他做自己,他就越能做好,能想出他獨特的關於問題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點,是尊重內向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就像一一隻想一個人待著,是因為她對內心世界的興趣更大,獨處讓她感覺更舒適和更安靜。

而且,外向的人是通過與外界的交往獲得力量,內向的人,則會在獨處的過程中,重新獲得力量。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恰巧也是個內向者,一定要看看這部紀錄片。

關注毛媽Carol微信公眾號:maomcarol

300多個繪本解讀,1200多首英文童謠

100多篇育兒經驗與你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