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阿里、騰訊入局!一個“超級巨頭”將誕生!

文/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

繼銀聯、網聯之後,一個“超級巨頭”或呼之欲出!

根據媒體報道,央行已經決定由互金協會牽頭成立個人信用信息平臺,首批個人徵信牌照試點的8家機構分別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由於沒有具體的名稱,外界暫且給他起個名字:信聯。

按照公開的信息,信聯成立的目的是把央行徵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到目前為止,對這個消息,官方和業內機構沒有否認,僅表示“不方便回覆”,引發積極想象。

什麼是信聯?

說白了就是國家要成立一個機構,把分散的個人信用信息統一到一個平臺下,形成一個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

舉個例子:

你在A銀行申請貸款,逾期不還,再向B銀行貸款,將會被斷然拒絕,原因:A、B等金融機構信用信息已經納入央行徵信中心,你的不良記錄直接可以被B銀行查詢到。但你這時候完全可以向P2P平臺申請貸款,因為央行徵信系統沒有覆蓋,平臺與平臺之間始終陷入信息“孤島”的尷尬。

現在好了,信聯的成立,不僅把金融機構的數據納入,還會把互聯網金融、徵信機構、網貸平臺的信息納入,你在金融市場上打滾,有任何不良信息將暴露無疑。

對國家來說,也將能掌握更多的動態信息,原來國家主導的徵信系統主要是央行徵信中心,還有發改委主導的國家信息中心,這兩大平臺掌握的更多是結構化數據。而信聯不僅包含官方徵信信息,還含民間機構徵信信息,意味著非結構數據將會納入,比如聊天記錄、網絡圖片、網購、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等。

按照媒體報道,首批個人徵集牌照試點的8家機構在“信聯”中會持有一定的股份,8家機構主要是芝麻信用、騰訊徵信、深圳前海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考拉徵信、北京華道徵信。

可見如果“信聯”能夠成立,將為成為繼銀聯、網聯後金融體系又一“超級樞紐”:銀行卡領域-銀聯;線上支付領域-網聯;徵信領域-信聯。

那麼問題來了,“信聯”如果能夠成立,對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1、國家:有了信聯,你在銀行或者民間機構的信貸信息將會被國家掌握,國家能夠實施更精準的政策調控,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貸款規模為1121.1萬億元,這當中大部分錢央行是沒法知道流向的,比如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現金貸、消費貸,你的資金來源和去向到底合不合規?有了信聯都好辦。

2、互聯網金融(P2P):對P2P公司來說,風控是企業最重要一環,為什麼最近幾年接二連三地看到平臺跑路?那是因為平臺對資產端把控不力,大量的投資資金收不回來。而這是由於信息“孤島”造成的,由於平臺之間徵信信息不能共享,你在這裡借錢我很難摸清你的底細。有數據統計,P2P超過50%的壞賬是由於欺詐造成的,信聯的成立,會讓互聯網金融多一雙眼睛,降低壞賬和平臺跑路的風險。

3、個人:現代社會信用就是金錢,信聯的成立能讓失信的人寸步難行,你的借貸有沒有欺騙行為?有沒有超過債務風險上限?或者你的話費、水電費有沒有按時繳納,這些信息都有可能被查到。當然未來倘若信聯能成立,如何加強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的保護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我們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聽得懂的大白話,讓你學財經,懂理財,跟著小白讀財經,財經從此so easy!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