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副屏利用率不高,被廠商無奈的增加一些強行改變用戶習慣的功能,加上小眾,這本身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學習成本的增加,從而導致購買慾降低。

所以我對於z20的配置是中規中矩,雙屏的討論點在於差異,而非好用。當然,努比亞官方也並沒有著重宣傳雙屏這個點,重點在於努比亞的老本行“影像”。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副屏利用率不高,被廠商無奈的增加一些強行改變用戶習慣的功能,加上小眾,這本身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學習成本的增加,從而導致購買慾降低。

所以我對於z20的配置是中規中矩,雙屏的討論點在於差異,而非好用。當然,努比亞官方也並沒有著重宣傳雙屏這個點,重點在於努比亞的老本行“影像”。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拍照攝影作為賣點沒有錯,只不過這個賣點已經過了最熱鬧的時間段,從小米上就可以看出,2017年,小米6的宣傳語是“變焦雙攝,拍人更美”,同年小米note3是“自拍美,拍人更美”,到了今年,小米9的宣傳語是好看又能打,開始強調外觀。華為Nova5系列宣傳語是“你比夜色更美”,賣點在於外觀。連剛剛發佈的三星旗艦,外觀上也出現了色彩斑斕,由此可見,手機配色上營銷越來越重。

這對努比亞z20來說是個劣勢,為了隱藏掉副屏,z20色調單一,也是無奈,只好宣傳拍照攝影。

不過相比於產品賣點宣傳語是情懷、熱愛、堅守的魅族,努比亞可好太多了。

為什麼手機廠商們都轉移賣點了?外觀是最能衝擊用戶眼球的,而線上品牌主流是進入線下,所以一定要在外觀上做文章,即使如努比亞z20外觀顏值很高,但是苦於困守與線上,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副屏利用率不高,被廠商無奈的增加一些強行改變用戶習慣的功能,加上小眾,這本身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學習成本的增加,從而導致購買慾降低。

所以我對於z20的配置是中規中矩,雙屏的討論點在於差異,而非好用。當然,努比亞官方也並沒有著重宣傳雙屏這個點,重點在於努比亞的老本行“影像”。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拍照攝影作為賣點沒有錯,只不過這個賣點已經過了最熱鬧的時間段,從小米上就可以看出,2017年,小米6的宣傳語是“變焦雙攝,拍人更美”,同年小米note3是“自拍美,拍人更美”,到了今年,小米9的宣傳語是好看又能打,開始強調外觀。華為Nova5系列宣傳語是“你比夜色更美”,賣點在於外觀。連剛剛發佈的三星旗艦,外觀上也出現了色彩斑斕,由此可見,手機配色上營銷越來越重。

這對努比亞z20來說是個劣勢,為了隱藏掉副屏,z20色調單一,也是無奈,只好宣傳拍照攝影。

不過相比於產品賣點宣傳語是情懷、熱愛、堅守的魅族,努比亞可好太多了。

為什麼手機廠商們都轉移賣點了?外觀是最能衝擊用戶眼球的,而線上品牌主流是進入線下,所以一定要在外觀上做文章,即使如努比亞z20外觀顏值很高,但是苦於困守與線上,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最重要的原因是,衡量拍照攝影,已經有了尺度。各家都說自家產品最好,消費者只會看到拍得最好的照片,最難理解的技術。為了讓消費者更好理解拍照水平的高低,拍照跑分的出現,讓消費者有了衡量尺寸。

在營銷拍照之前,這個跑分是性能跑分。歷史總是相似的,就是把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東西用數字表示強弱關係。儘管每一個裁判都充滿了爭議。

其他硬件方面,z20達到了旗艦水平,正如我前文所說,曲面屏加價,雙屏嚐鮮加價,努比亞z20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是撐住了這個價格。


生不逢時的旗艦

z20配置中規中矩,只是放在現在來說。

如果能提前發佈幾個月,這款產品足以吸引眼球,可以和上半年眾多旗艦一戰,為什麼發佈如此晚?我想產能和技術成熟是最大的問題。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副屏利用率不高,被廠商無奈的增加一些強行改變用戶習慣的功能,加上小眾,這本身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學習成本的增加,從而導致購買慾降低。

所以我對於z20的配置是中規中矩,雙屏的討論點在於差異,而非好用。當然,努比亞官方也並沒有著重宣傳雙屏這個點,重點在於努比亞的老本行“影像”。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拍照攝影作為賣點沒有錯,只不過這個賣點已經過了最熱鬧的時間段,從小米上就可以看出,2017年,小米6的宣傳語是“變焦雙攝,拍人更美”,同年小米note3是“自拍美,拍人更美”,到了今年,小米9的宣傳語是好看又能打,開始強調外觀。華為Nova5系列宣傳語是“你比夜色更美”,賣點在於外觀。連剛剛發佈的三星旗艦,外觀上也出現了色彩斑斕,由此可見,手機配色上營銷越來越重。

這對努比亞z20來說是個劣勢,為了隱藏掉副屏,z20色調單一,也是無奈,只好宣傳拍照攝影。

不過相比於產品賣點宣傳語是情懷、熱愛、堅守的魅族,努比亞可好太多了。

為什麼手機廠商們都轉移賣點了?外觀是最能衝擊用戶眼球的,而線上品牌主流是進入線下,所以一定要在外觀上做文章,即使如努比亞z20外觀顏值很高,但是苦於困守與線上,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最重要的原因是,衡量拍照攝影,已經有了尺度。各家都說自家產品最好,消費者只會看到拍得最好的照片,最難理解的技術。為了讓消費者更好理解拍照水平的高低,拍照跑分的出現,讓消費者有了衡量尺寸。

在營銷拍照之前,這個跑分是性能跑分。歷史總是相似的,就是把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東西用數字表示強弱關係。儘管每一個裁判都充滿了爭議。

其他硬件方面,z20達到了旗艦水平,正如我前文所說,曲面屏加價,雙屏嚐鮮加價,努比亞z20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是撐住了這個價格。


生不逢時的旗艦

z20配置中規中矩,只是放在現在來說。

如果能提前發佈幾個月,這款產品足以吸引眼球,可以和上半年眾多旗艦一戰,為什麼發佈如此晚?我想產能和技術成熟是最大的問題。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由於小廠的供應鏈話語權不強,上半年如果發佈z20,恐怕不會有如今這樣的設計,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強,面對的是機海的壓力;如今發佈,產品足夠強,價格也公道,但面對的是換機空檔期的壓力,努比亞選擇了後者。

出名要趁早,下半年發佈旗艦也是,下半年的新機無非兩種,一種是堆料堆黑科技新技術足夠強大,一種是價格足夠低還降價,前者會稍晚推出,後者已經出現,努比亞z20發佈的較早,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是努比亞取捨之後決定在下半年最正確的時間。

產品沒問題,價格沒問題,如此困難的抉擇歸根到底終究是體量太小,不光努比亞,手機小廠們都面臨這樣的抉擇,被大廠逼迫強行差異化突圍,無奈選擇時間發佈,還要面臨大環境的侵蝕。

熬過這個半年,會有更多的廠商結束遊戲。


努比亞還更新了努比亞α,這款產品寄託了努比亞的希望,希望不是失望了。

"

TASTER深度|努比亞z20

努比亞z20,是一個縮影


8月8日立秋,努比亞正式發佈了今年的首款z系列旗艦努比亞z20。

一個月前,我寫了一篇文章2019,努比亞的亂節奏和拖節奏,認為努比亞的亂節奏在於最為代表的z系列一直拖更到下半年,而遊戲手機紅魔有些喧賓奪主,上半年發佈,差異化更大的努比亞α也放在了競爭壓力相對(下半年)較小的上半年,節奏亂;品牌命名的旗艦遲遲未到,拖節奏。

現在即使努比亞z20產品發佈,我也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合情合理的價格

如何評價努比亞z20這款產品?

最好的對比就是一加。

到現在為止,努比亞2019年並沒有發佈千元機,僅僅推出了紅魔3(遊戲手機)和努比亞α(柔性屏腕機),主打差異化,有種側翼突圍的味道,而z20,則直接3499元起步,定位高端。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再看一加,同樣是只做旗艦,今年推出一加7走性價比,常規升級;一加7pro定位高端,價格衝上了4000還賣得不錯。

排除差異化產品,從“獨子”z20上看,努比亞似乎也有一種專注旗艦的味道。

再看產品:曲面屏,這種早就出現但是一直沒有廣泛使用的設計,目前只出現在了國產高端機上,不用沒影響,用上就大氣,看到曲面屏,就知道這款產品不便宜。其他方面,三攝,真全面屏設計,27w快充,旗艦標配。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如果非要給這款產品找亮點的話,我認為就是這個曲面屏,價格上努比亞Z20的6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499元,8GB RAM+128GB ROM版本售價為3699元,8GB RAM+512GB ROM星空藍配色版本售價為4199元。

一加7pro多了個90hz屏幕,3999起步,相同配置版本差不多貴了個七八百,再和其他友商產品比較,同價位上,多了一個曲面屏,小升級了處理器,貴個兩三百,努比亞z20定價合情合理。


中規中矩的配置

雙屏是不是賣點?

是,但是這個賣點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去年百花齊放的滑蓋、升降、雙屏等設計,今年只剩下了升降,vivo試過升降和雙屏兩種方案,如今也只剩下升降,雙面屏的處境如同魅族的對稱全面屏,有的人喜歡,但不是主流。

大廠做“非主流”設計往往是測試,小廠做“非主流”設計,只能談堅守和情懷了,努比亞z20繼續採用雙屏設計,目的是強行差異化,撐得住這個價位,而非雙屏更好。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副屏利用率不高,被廠商無奈的增加一些強行改變用戶習慣的功能,加上小眾,這本身對於用戶來說就是學習成本的增加,從而導致購買慾降低。

所以我對於z20的配置是中規中矩,雙屏的討論點在於差異,而非好用。當然,努比亞官方也並沒有著重宣傳雙屏這個點,重點在於努比亞的老本行“影像”。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拍照攝影作為賣點沒有錯,只不過這個賣點已經過了最熱鬧的時間段,從小米上就可以看出,2017年,小米6的宣傳語是“變焦雙攝,拍人更美”,同年小米note3是“自拍美,拍人更美”,到了今年,小米9的宣傳語是好看又能打,開始強調外觀。華為Nova5系列宣傳語是“你比夜色更美”,賣點在於外觀。連剛剛發佈的三星旗艦,外觀上也出現了色彩斑斕,由此可見,手機配色上營銷越來越重。

這對努比亞z20來說是個劣勢,為了隱藏掉副屏,z20色調單一,也是無奈,只好宣傳拍照攝影。

不過相比於產品賣點宣傳語是情懷、熱愛、堅守的魅族,努比亞可好太多了。

為什麼手機廠商們都轉移賣點了?外觀是最能衝擊用戶眼球的,而線上品牌主流是進入線下,所以一定要在外觀上做文章,即使如努比亞z20外觀顏值很高,但是苦於困守與線上,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最重要的原因是,衡量拍照攝影,已經有了尺度。各家都說自家產品最好,消費者只會看到拍得最好的照片,最難理解的技術。為了讓消費者更好理解拍照水平的高低,拍照跑分的出現,讓消費者有了衡量尺寸。

在營銷拍照之前,這個跑分是性能跑分。歷史總是相似的,就是把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東西用數字表示強弱關係。儘管每一個裁判都充滿了爭議。

其他硬件方面,z20達到了旗艦水平,正如我前文所說,曲面屏加價,雙屏嚐鮮加價,努比亞z20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是撐住了這個價格。


生不逢時的旗艦

z20配置中規中矩,只是放在現在來說。

如果能提前發佈幾個月,這款產品足以吸引眼球,可以和上半年眾多旗艦一戰,為什麼發佈如此晚?我想產能和技術成熟是最大的問題。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由於小廠的供應鏈話語權不強,上半年如果發佈z20,恐怕不會有如今這樣的設計,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強,面對的是機海的壓力;如今發佈,產品足夠強,價格也公道,但面對的是換機空檔期的壓力,努比亞選擇了後者。

出名要趁早,下半年發佈旗艦也是,下半年的新機無非兩種,一種是堆料堆黑科技新技術足夠強大,一種是價格足夠低還降價,前者會稍晚推出,後者已經出現,努比亞z20發佈的較早,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是努比亞取捨之後決定在下半年最正確的時間。

產品沒問題,價格沒問題,如此困難的抉擇歸根到底終究是體量太小,不光努比亞,手機小廠們都面臨這樣的抉擇,被大廠逼迫強行差異化突圍,無奈選擇時間發佈,還要面臨大環境的侵蝕。

熬過這個半年,會有更多的廠商結束遊戲。


努比亞還更新了努比亞α,這款產品寄託了努比亞的希望,希望不是失望了。

努比亞z20:一款被時間、友商、環境抉擇的產物

更多深度觀點,請關注TASTER科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