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和比你勇敢的傢伙待在一個掩體裡

美國拍了一部電視連續劇,一經火爆登場,就讓觀眾看得連呼“過癮”。

這就是《兄弟連》。

歷史上的“兄弟連”是二戰時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他們作為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先鋒,屢建奇功。二戰史專家安布羅斯對E連的倖存者進行了採訪,寫就了《兄弟連》一書。電視劇就是據此書拍攝的。

《兄弟連》中講到這麼一個人物,他就是E連的第一任連長赫伯特·索貝爾中尉。

索貝爾連長個頭挺高,身材細長,大大的鷹鉤鼻,長臉,下巴內凹。這傢伙在E連裡並不受士兵們歡迎。為什麼?他渾身傲氣,自認為最勇敢,其實是個既沒有常識又沒有軍事經驗的傢伙。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比如有一天夜裡,E連到樹林裡演習。預定的任務是打防禦戰,呆在指定位置,等著敵人進入伏擊地帶。戰士們分散進入各人的位置,靜靜地等待。突然,一陣風颳起,樹葉嘩嘩作響。這時,索貝爾跳起身,大喊:“敵人來了!敵人來了!”

他倒是不怕死,可是,要真是打仗,整個連隊不就暴露、完蛋了嗎?

E連的弟兄們都說:“可不能跟這個傢伙一起上戰場廣他們的共同心願是“一定要活得比索貝爾長。”

後來,E連進入了實戰,他們的第一次傑出戰鬥是以相當於一個班的兵力,消滅了一個扼守2號堤道、控制了猶他海灘的德國炮兵連。而這次戰鬥,所幸不是由索貝爾指揮的。

指揮這次戰鬥的是溫特斯少尉。他在戰後說,如果由索貝爾來指揮,他一定會親自率領這13個人從正面發動攻擊,他自己犧牲不說,還要搭上大多數人的性命。

那麼,E連的大兵們是如何作戰的呢?一位叫利普頓的參戰士兵說:“我們協同作戰,沒有突出的明顯。我們就像一部機器。我們誰也沒有從地上躍起衝向敵人的機槍。我們依靠運動、協同以及迫擊炮把它擊倒,或者迫使它後撤。我們表現得很出色,但沒有很多閃光的英雄主義行為。我們知道,英雄主義非但不能完成任務,反而會把命丟了。完成任務是最重要的。”

“別和索貝爾一起上戰場!”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或者說,“別和比你勇敢的傢伙待在一個掩體裡。”

這就是美國大兵從實戰中得到的寶貴經驗。

如果你的攻擊很順利,那你一定是中了圈套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9月,美軍在仁川地區登陸成功。到10月,美軍在強大的制空權下,先後佔領了平壤、元山等地,並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

中國人民志願軍隨即出兵朝鮮,並在10月25日,與美國陸軍王牌軍第1騎兵師不期而遇,打了一場遭遇戰,全殲美軍第8騎兵團。

美軍雖遭此打擊,卻沒有把志願軍放在眼裡。從11月上旬開始,美軍集中21萬人,開始發動進攻。而志願軍先後放棄了黃草嶺、飛虎山、博川、德川等陣地。美軍被志願軍的一連串後退所迷惑,認為志願軍兵力“最多不過六七萬人”,志願軍是“怯敵退走”,於是,加快了進攻速度。美軍總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聲稱,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朝鮮戰爭”。

麥克阿瑟忘了他的士兵總結出的作戰條例:“如果你的攻擊很順利,那你一定是中了圈套。”

實際上,就在美軍一路順利地進攻時,38萬志願軍已張開了一個大口袋,就等著“甕中捉鱉”了——

11月25日,志願軍在西線發起反擊。美軍和李承晚的軍隊陷入志願軍的包圍之中。美軍拼命突圍,撤退。美第9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慌亂中翻車送命。

在東線戰場,美軍也陷入志願軍的重圍,損失慘重。

到了1 2月24日,就在聖誕夜,美軍被全部打退到“三八線”以南。

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發明並普及了“BUG OUT”這個俚語。BUG在英文中是臭蟲的意思。BUG OUT就是用來形容美軍像臭蟲一樣四散而逃的情形。

作戰、做生意、做任何事,都不要驕傲自大,不可麻痺輕敵。不可自以為是。不可被眼前的順利迷惑了你的判斷力,搞得你飄飄然。要小心,前面可能正有一個大陷阱、大口袋、大圈套等著你。到那時,你就要成為大BUG,掉進去爬不出來了!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惟一比敵方炮火還精確的是友軍的炮火

美國大兵的這一條作戰條例並不是誇友軍,兌友軍的炮火可以更精確地打擊敵方。

它是在提醒你:友軍的炮火會比敵方更精確地落在你的頭上!

這是在開玩笑吧?是不是開得忒過了一點?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戰場上的事兒。

英國是美國“倒薩”戰爭的最堅定的盟友,可是在伊拉克戰場上,美軍的炮火卻頻頻射向英國部隊,致使不少英軍士兵倒在“友軍”的槍口下。

2003年3月29日,一架美軍A—10攻擊機在巴士拉以北約30公里處,精確地射中了英軍的兩輛輕型裝甲車,造成1名英國士兵死亡,4名受傷。兩輛裝甲車被炸成一堆廢鐵。

受傷的陸軍中尉麥克尤恩事後回憶說, 當時他們正準備到一個小鎮上偵察。在穿過伊軍的炮火後,他們終於靠近了小鎮。這時,他們看到村民們正站在一道防護堤後面揮舞著白色的旗子。他說:“他們顯然是受到了驚嚇,我為此感到非常抱歉,於是向他們揮手。”可就在這時,一架美軍攻擊機竟然向他們投下了炸彈。“我立即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味道,那居然是我的眉毛被燒著了!”

另一個受傷的是一等兵傑勒德,他說,當時他開始大喊:“打錯啦!打錯啦!”沒想到,沒過多久,那架攻擊機又開始了新一輪轟炸……

傑勒德說,“飛機當時離我們很近。但那個愚蠢的飛行員就是沒有認出裝甲車上的英國標記。要知道,我們其中一輛裝甲車的後部還插著一面巨大的英國國旗!”

麥克尤恩心有餘悸地說:“離開英國時,我的朋友和家人曾跟我開玩笑說,不要擔心伊拉克人,你應該提防的是那些美國人。沒想到,這個玩笑竟然變成了現實。”

現在,你還會把美國大兵的這條作戰條例當玩笑看嗎?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專業士兵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但世上卻充滿了業餘玩家

美軍佔領了伊拉克,伊拉克反美武裝不斷襲擊美軍,讓美軍大吃苦頭。

2003年11月21日早晨,位於巴格達市中心的兩家高檔飯店和伊拉克石油部大樓幾乎同時遭到火箭彈襲擊,造成至少一人受傷。

襲擊者是怎樣乾的呢?他們將火箭發射器安放在毛驢車上,然後悄悄接近目標,發射之後,丟棄驢車,迅速逃離現場。

美軍指揮官布拉德·梅上校對此感到十分意外。他說:“許多人根本不會想到驢車能夠用來作為發射火箭彈的平臺。這表明他們正試圖搶在我們前面使用各種新方法發動襲擊。”

美軍隨後在附近展開搜索。他們在薩阿頓大街發現了一輛驢車,車上放著一個能夠發射3Q枚火箭彈的發射器。隨後,美軍在石油部附近也發現了一輛“毛驢戰車”。

美軍第一裝甲師的曼蘇爾上校沮喪地說:“襲擊者將發射器藏在驢車上的農作物下面,躲過了檢查……”

在驢車上,襲擊者還留下了一張用不標準的英文書寫的便條:“……所有軍隊……離開殘們的國家,不要讓你們的母親哭泣。”驢車還在同時進行著戰地宣傳戰呢!

比起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的美軍,這些反美武裝的“玩法”是夠業餘的。但就是這“業餘”,卻讓訓練有素的美軍防不勝防。

這正應了美國大兵作戰條例所官:“專業士兵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但世上卻充滿了業餘玩家。”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重要的事總是簡單的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林肯的故事。

1862年9月,林肯總統簽署了將於1863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

隨後於1864年結束的南北戰爭,確保了這項宣言的實行。壓在千百萬黑奴頭上的一座大山終於讓林肯搬走了。

曾有記者問林肯,據他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有簽署它。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下來,讓你去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說:可能有這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簽署它,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林肯說完這話,就坐著馬車走了。

這位記者一直沒有弄明白林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後,這位記者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

美國大兵的作戰條例

信中是這樣寫的: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上面有許多石頭。正因如此,父親才得以低價買下它。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這塊地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

有一年,父親去城裡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所想像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記者終於明白了林肯當初給他說的那句話的意思,這就是,許多非常重要的事,完成它其實是很簡單的。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

林肯的故事從一個方面印證了美國大兵作戰條例所言:“重要的事總是簡單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