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零基礎寫作,年入20萬”、“空閒時間寫作,月入10萬”、“每天30分鐘,21天靠寫作月入5萬”……

現在打開微信,我們總看到很多吸引大家去寫作的廣告,很多想要學習寫作的朋友,往往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些廣告到底是真是假,這些寫作班的質量如何,往往難以保證。

對於想要寫作的朋友,渴望得到權威性、有保障的指導,那麼我們不妨先去了解下世界著名大師是如何寫作的。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書籍封面

《納博科夫最喜歡的詞》這本書,用數學概率和統計學分析了世界著名寫作大師的上千本書籍,總結出了一套大師們慣用的寫作技巧,告訴我們偉大作家都有什麼寫作偏好,暢銷作品都有什麼規律,這對我們寫作者,尤其是寫作新手很有啟發和指導。

本書作者本・布拉特,曾任《石板》、《哈佛諷刺家》等雜誌撰稿作家,喜歡使用大數據來分析論證文學,並將此方法應用於廣泛的藝術題材,包括音樂、影視劇、文學創作等等,成績菲然。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從這些著名作家身上我們可以窺見哪些寫作祕訣?

一、寫作要專注,細節把握要精準

俗話說,成功始於專注。

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說:“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納博科夫最喜歡的詞》一書,通過分析歷年來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暢銷書作家的作品,驗證了作家的專注度和細節精準度對作品的重要性。

拿副詞使用這一點來舉例,我們一起看看大師們是如何駕馭的。

比如,著名作家恰克·帕拉尼克反對使用以ly結尾的副詞。他認為,如果我們想在作品中表達一個角色是多麼的瞌睡、暴躁或悲傷,正確的做法是通過上下文去設置場景渲染這種情感氛圍,而不是簡單地依靠睏倦地(sleepily)、暴躁地(irritably)、悲傷地(sadly)這些副詞讓讀者去聯想。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再比如,著名作家託妮·莫里森曾說:“我從來不寫‘她柔聲地說’(She says softly)這種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沒有體現出溫柔,我絕對會花費時間和篇幅圍繞溫柔進行描寫,直至讓讀者感覺出溫柔。”

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就像表達思念的時候,“我很想你”這句話,就遠不如“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打動人心。

作者本・布拉特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雖然不同的作家,對於副詞的使用頻率有所差異,但是作家使用副詞少的作品,往往他們最受歡迎的作品,副詞用的越多,得到的評分往往也越少。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自拍書籍

換言之,大概率上越是優秀的作品,副詞往往用的就越少。

但是請注意,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大師們的建議,我們也要有所甄別。一方面,我們要看大師們的言行是否一致,他自己是這樣做的嗎?聽從建議的人,有人獲得了成功嗎?另一方面,凡事都有例外,適合的才是最好。比如,海明威推崇寫作中要少用副詞,但是納博科夫最成功的作品《洛麗塔》偏偏是他使用副詞數量最多的一部。

因此,相比寫作的具體技巧,我們更應該向大師學習的是他們對寫作的專注態度和對細節的精準把握。

正如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所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成功的作品,往往都是作家字斟句酌打磨的產物,細化到每個詞語的取捨,每個標點符號的使用,每個場景的設置。

二、明確寫作的風格,打造自己的寫作指紋

人的手指指紋生而有之,一生不變,而著名的作家也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指紋。正如美國作家凱瑟琳・安・波特所說:“你的風格是你本人的化身。”

美國史上有一樁著名的懸案:美國憲法的聖經《聯邦黨人文集》中有12篇文章,作者到底是漢密爾頓還是麥迪遜,歷史學家爭論了150多年都難下定論。直到統計學教授莫斯特勒和華萊士,把文字作為隨機變量,使用概率進行定性分析,才鑑定出了作者是誰,破解了這個百年謎題。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自拍書籍

兩位教授莫斯特勒和華萊士,假設作家的風格用詞基本不變。比如,麥迪遜寫文章會用whilst,但從不會用while,漢密爾頓則恰恰相反。在這個前提下,統計分析《聯邦黨人文集》中個別單詞的使用頻率。如上圖所示,很顯然就能推斷出爭議文章的作者。

這個難題之所以能被統計學破解,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用詞風格。

當然,我們也會有疑問:如果作家故意變換了寫作的類型呢,他們的寫作風格會不會隨之改變?

作者本・布拉特曾做了一系列測試進行檢驗。比如,魔法小說《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就曾用化名羅伯特・加爾佈雷思創作偵探小說《斯特萊克》系列。魔法與偵探,青少年與成人,兩部作品的題材不同,面向的讀者群體也完全不同。但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仍能輕易辨別出《斯特萊克》系列的作者就是羅琳。

原因就在於,寫作類型的改變並不會改變作家的詞頻,作家的核心文風是不變的。換句話說,作家可以輕易改變作品的類型,但很難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比如遣詞造句、行文方式、詞彙偏好。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千篇一律的寫作風格,毫無新意,總是讓人厭煩,獨具一格的寫作特色,往往更能吸引讀者。因此,我們學習寫作必須要明確自己的寫作風格,養成自己的獨特的“風格指紋”,增加自己的讀者辨識度,收穫自己的讀者群體。

三、作品越簡單,反而越容易成功

一方面,開始寫作之前,我們要明確:作品是寫給誰看的。

如果是目標讀者是兒童,那麼就不能使用太深奧的詞彙,以免孩子理解不了;如果目標讀者是大學教授,那麼數據和理論支撐一定要嚴謹;如果目標讀者是職場新人,那麼顯然寫身為公司管理層的經驗做法就不合適。

就像兒童文學家蘇斯博士,他的作品面向正在學習閱讀的孩子,所以他的作品涉及詞彙數量就很少,比如《綠雞蛋和火腿》只用了50個單詞,《戴帽子的貓》只用了220個單詞。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想要寫出暢銷的作品,就要:保證閱讀內容的同時,儘可能地降低閱讀難度,擴大閱讀的受眾面。

魯道夫・弗萊施提出了用弗萊施-金凱德公式,即0.39x(總單詞數/總句子數)+11.8x(總音節數/總單詞數)-15.59,來測試閱讀的難度。其中,公式計算的數據結果就是閱讀這本書所要求的學校年級水平。比如,如果計算結果為3,那麼高於或等於3年級的學生應該都能理解這本書的內容。

作者本・布拉特收集了1960年至今《紐約時報》暢銷榜首的563部作品,經過弗萊施-金凱德公司計算髮現:暢銷榜首書籍的閱讀難度越來越低,尤其是通俗類作品下降的幅度更為明顯。

寫作新手入門難?大數據告訴你寫作大師們的套路

自拍書籍

這是因為隨著閱讀難度的降低,閱讀群體的受眾面隨之增大。就像以前可能要大學文化才能讀懂的作品,現在只需要小學文化就能理解,那麼必然帶來作品銷量的增加。

尤其是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緊張,快餐文化流行,相比於專業厚重的大頭鉅著,人們更喜歡閱讀那些簡單明瞭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文章。

正如小說家傑克·凱魯亞克所說:“有一天,我將找到恰當的話語,而且這些話語將是簡單的。”

因此,寫作者要做的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一句話能講清楚的,就不要用大段的篇幅去囉嗦了;通俗詞語能解釋的,就不要去賣弄專業生僻的詞彙了;單句能夠表達的,就不要用複雜冗長的句子了。

自媒體火熱的時代,我們都有一個寫作夢。與其迷戀各種高價的寫作班,不如跟隨作者本・布拉特,用統計學大數據去揭開大師們的創作面紗,從他們的創作經歷中找到經驗,開啟你我的寫作生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