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投行今年的年終獎,真的要到2019年發?這個週末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指引》(徵求意見稿),被“口水”最多的就是這個話題。

券商中國昨日推出的《"大包乾"過度激勵遭封殺!券商投行迎最嚴內控新規,價格戰成過去式,這類投行怕是"活"不下去了》報道(點擊藍字,閱讀原文),對新政進行了詳細報道,下一步將著力解決的就是投行業務活動管控不足,過度激勵等導致投行類業務風險產生的根源性問題。這會對投行人的收入帶來怎樣的影響目前尚無法定論,我們先來看看收入這個重要變量。

前8個月的券商投行IPO保薦業務情況如何?誰家多收了三五斗?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今年前8個月,新股發行從以往的一月發行10至20家攀升至了平均每月39.25家,堪稱IPO新速度,逾越A股歷史任何一個時候。今年前8個月,共有314家公司完成A股IPO上市,同比增長超過300%。這314公司首發融資金額共計1571.95億元,增長尤為亮眼。

IPO常態化之下,共59家券商加入了今年前8個月的IPO承銷大戰,所獲承銷保薦費收入共計107.63億元,其中有26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廣發證券、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四家券商今年前8個月的IPO承銷保薦收入已超過7億元。

1

IPO項目承銷募資額

廣發、海通、中信前三

從今年前8個月A股IPO項目募集資金總額來看,廣發證券以136.94億元高居行業榜首,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位列第二、三名,分別為101.43億元、101.14億元。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加入了今年前8個月IPO項目承銷大戰的59家券商中,有26家券商IPO項目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其中,東興證券、民生證券、東方花旗證券、中泰證券、國元證券、中德證券、長城證券、平安證券及華融證券的市場份額排名在上升。

2

IPO項目承銷數量

廣發、海通、國信前三

從今年前8個月IPO承銷數量看,廣發證券以承攬承銷26單IPO項目穩居第一位;緊隨其後的是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分別承銷了24單和22單IPO項目;中信證券、國金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前8個月的IPO項目承銷數量超過17單。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IPO承銷保薦業務格局日趨集中,行業排名前十的投行A股IPO承銷市場佔有率超過50%,佔比持續上升,“強者恆強”格局凸顯。

今年前8個月,新時代證券、江海證券、南京證券、財富證券、太平洋證券、財富證券、廣州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等券商尚未完成一單IPO項目承銷保薦,顆粒無收。

3

IPO承銷收入

廣發、海通、中信賺最多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前8個月,58家券商的IPO承銷保薦業務錄得收入107.63億元,其中有26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今年前8個月,首發“最掙錢”的依然是廣發證券,落袋9.47億元。緊隨其後的是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前8個月IPO承銷保薦費總額分別為7.93億元、7.71億元。

前8個月IPO承銷保薦費總額超過5億元的,還有國信證券、安信證券、國金證券及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金公司、興業證券、民生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等券商前8個月IPO承銷保薦收入累計均已超過3億元。

不過,IPO提速作為今年以來投行條線的最大亮點,卻未能起到拉動投行業績的實質效果。

從今年上半年的投行收入結構來看,佔比最大的仍是債券承銷,儘管較2016年底 79%下降不少,仍有接近60%。債承規模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投行的業績方向。

以港股上市券商中信建投證券為例,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證券的四大主營業務的收入均表現為同比下滑,投資銀行業務同比下滑最多,降幅為28.37%,而債務融資業務同比大幅下滑是主要因素。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證券債券項目的主承銷金額合計1129.99億元,同比下滑了51.68%。

今年上半年投行收入同比下滑最為明顯的A股上市券商分別是西南證券、中原證券、中國銀河證券、東北證券、光大證券,與2016年上半年投行業務收入相比,下滑均超過50%。

今年前8個月,方正證券、國盛證券、新時代證券、廣州證券、中原證券、江海證券、紅塔證券、財達證券、財富證券、南京證券、開源證券、太平洋證券、中山證券、大通證券、華菁證券等券商均無IPO項目承銷保薦收入。

4

IPO“存貨”

中信建投、招商、廣發稱雄

A股IPO維持常態化,IPO項目儲備豐富的券商將更為獲益。

及時調整投行業務結構是多數券商的當下選擇,如申萬宏源證券在半年報明確:“在股權融資條線持續加大項目開拓力度、增加業務發展後勁的基礎上,積極發揮項目儲備較多的有利條件,利用當前IPO業務加速的市場機遇,高效推動IPO和再融資等項目落地。”

證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7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597家,其中,已過會45家,未過會55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15家,中止審查企業37家。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中信建投證券IPO承銷保薦項目“存貨”最多,共有40單IPO項目處於正常審核狀態(含已通過發審會,聯合保薦計入)。中信建投證券保薦的A股IPO企業中,包括“成都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江蘇紫金農村商業銀行、蘭州銀行、長城證券”等傳統金融機構。

IPO儲備項目數量居於行業第二的是招商證券,共有39單IPO項目處於正常審核狀態(含已通過發審會),包括廣州富力地產、華林證券、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蘇州銀行、鄭州銀行等備受市場關注的排隊企業。

IPO儲備項目數量居於行業第三的是廣發證券,共有38單IPO項目處於正常審核狀態(含已通過發審會),主要分佈在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傢俱製造業、金屬製品業及零售業等為主。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體量不同的券商來說,分化也將更加明顯,“新股大幅增加,銷售能力較弱的投行可能存在發售困難,因此好的項目越來越傾向於大券商。”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5

IPO現場檢查進行時

據證監會近日通報的2017年上半年IPO企業現場檢查及問題處理情況,經現場檢查35家企業後,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未嚴格執行會計政策、部分業務會計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招股說明書部分信息披露口徑前後不一致、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現金使用不規範、會計憑證編制不規範、在建工程轉固不及時等問題。

證監會已通過反饋意見函形式告知並督促發行人及中介機構予以整改、落實。此次檢查,向稽查局移送了2家企業涉嫌違法違規線索,分別是廣東科茂林產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翰林航宇科技發展股份公司,這兩家企業的保薦機構為西南證券和華融證券。

檢查中發現,廣東科茂林產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賬外支付費用、虛構利潤,實際控制人近親屬涉嫌虛假轉讓股權消除同業競爭等問題;北京翰林航宇科技發展股份公司涉嫌存在將公司資金大額提現存入實際控制人個人銀行賬戶,通過供應商虛開發票後返還款項、個人賬戶收取公司貨款等方式將公司資金轉移至實際控制人個人賬戶,賬外支付費用等問題。

檢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原材料投入產出存在明顯異常、銀行存款日記賬記載的交易對手方與資金流水顯示的對手方不一致、部分費用確認金額與後附發票不符、開具無實際銷售活動的發票等問題,在成本核算、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涉嫌違反發行條件,證監會會將視問題性質和重要性採取相應監管措施;部分中介機構存在招股說明書信息披露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項盡調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問題,證監會也將按程序採取相應監管措施。

通過現場檢查,持續向市場傳導監管壓力,其間有13家企業提交撤回申請。現場檢查對淨化審核環境、支持真正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發行上市起到了良好作用。

未來,證監會將繼續開展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督促發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促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更好服務於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資本市場風險,促進經濟金融穩定。

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IPO保薦誰家多收了三五斗?廣發海通中信收入最多,中信建投招商“存貨”爭雄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