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吳軍的“素質三連”將他推上了“輿論浪潮之巔”。

《浪潮之巔》的作者、原騰訊副總裁的吳軍,在媒體面前談到老東家時也全然不留情面,即使面對谷歌,曾經任職谷歌資深研究員的吳軍也毫不客氣:“谷歌管理很混亂,公司發展不行跟CEO(桑達爾˙皮查伊)平庸有很大關係。”

無論是對谷歌平庸的質疑,還是對騰訊不具備To B基因的diss,亦或是對百度沒有未來的論斷,事實上這樣的類似言論只是捕風捉影式的“口嗨”,但這一次,有著諸多互聯網身份標籤的吳軍在媒體面前的“素質三連”,使得三家科技巨頭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太陽黑子的光芒被掩蓋

自2018年國慶前夕,騰訊對外宣佈人事重大調整轉型To B業務以來,“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公開回應:“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那麼騰訊到底沒有To B基因?

"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吳軍的“素質三連”將他推上了“輿論浪潮之巔”。

《浪潮之巔》的作者、原騰訊副總裁的吳軍,在媒體面前談到老東家時也全然不留情面,即使面對谷歌,曾經任職谷歌資深研究員的吳軍也毫不客氣:“谷歌管理很混亂,公司發展不行跟CEO(桑達爾˙皮查伊)平庸有很大關係。”

無論是對谷歌平庸的質疑,還是對騰訊不具備To B基因的diss,亦或是對百度沒有未來的論斷,事實上這樣的類似言論只是捕風捉影式的“口嗨”,但這一次,有著諸多互聯網身份標籤的吳軍在媒體面前的“素質三連”,使得三家科技巨頭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太陽黑子的光芒被掩蓋

自2018年國慶前夕,騰訊對外宣佈人事重大調整轉型To B業務以來,“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公開回應:“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那麼騰訊到底沒有To B基因?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1998年11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廣東深圳市正式註冊成立,成立初期,公司的主用業務是拓展無線網絡尋呼系統,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當時這種網絡通信系統的主要客戶群體就是企業或單位的軟件開發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網絡服務公司,但由於彼時國內B端市場尚未成熟,1999年轉型即時通信服務的騰訊才開始C端業務。

實際上,B端業務是國內IT產業誕生的源頭,以軟件外包產業為例,1988年,國內IT產業締造者之一的劉積仁正是因為與日本企業阿爾派株式會社達成軟件開發合作才正是開啟了國內IT產業時代,而百度成立之初同樣是以B端搜索業務開始,阿里也同樣是由早期的B端業務轉型至C端業務。

一言蔽之,誕生於B端,興盛於C端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歷史的現實。

幾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人們偶然發現在太陽表面會週期性的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並引起一時的恐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在太陽的光球層上,有一些看起來像黑色斑點的渦狀氣流,天文學家稱其為“太陽黑子”,而實際上,太陽黑子本身並不黑,只是因為這些旋渦狀的氣流溫度比光球層表面的6000攝氏度要低一些而已。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在C端業務的光芒下,溫度低了些罷了。

互聯網企業從C端到B端的巨輪轉向,難免會遇到浪打船頭的情況,而轉向這件事本身也客觀存在著適應階段。

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我們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基於對企業轉型階段判斷而結論的行為本身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不能動不動就是基因宿命論。正如騰訊一位要求匿名的員工所言:“關鍵要看觀點思路對不對、批評得對不對,基因論本身就有問題,自己做得狗屎一樣,留下一堆爛攤子跑了,不找自己的原因,最後一個‘沒有做搜索的基因’,為自己開罪。現在又出來說沒有做to B的基因,(騰訊)開始做遊戲的時候也進展得不怎麼樣,怎麼不說沒有做遊戲的基因?”

類似的還有微軟。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硬件業務的失敗使其走下互聯網世界的神壇。2014年2月4日,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正式出任微軟CEO,之後,納德拉對微軟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雲計算和企業服務為核心業務,改革軟件買斷制度實行付費訂閱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納德拉上任初期,業務重心的轉變以及對“微軟傳統”的革新也使其遭受各界質疑,如今,微軟市值重回5000億美元,超過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谷歌平庸?偉大往往來源於看似平庸式的堅守

仔細分析谷歌,我們發現谷歌對趨勢的把握極為準確。

讓谷歌在移動時代領先的重要因素是其超凡的遠見——2006年收購了YouTube,2005年收購了安迪·魯賓的Android。如今,YouTube在谷歌強大的技術、資金和推薦算法的加持下已成為全球網民的重要娛樂入口,也是谷歌展示廣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源源不斷為谷歌貢獻收入。

"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吳軍的“素質三連”將他推上了“輿論浪潮之巔”。

《浪潮之巔》的作者、原騰訊副總裁的吳軍,在媒體面前談到老東家時也全然不留情面,即使面對谷歌,曾經任職谷歌資深研究員的吳軍也毫不客氣:“谷歌管理很混亂,公司發展不行跟CEO(桑達爾˙皮查伊)平庸有很大關係。”

無論是對谷歌平庸的質疑,還是對騰訊不具備To B基因的diss,亦或是對百度沒有未來的論斷,事實上這樣的類似言論只是捕風捉影式的“口嗨”,但這一次,有著諸多互聯網身份標籤的吳軍在媒體面前的“素質三連”,使得三家科技巨頭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太陽黑子的光芒被掩蓋

自2018年國慶前夕,騰訊對外宣佈人事重大調整轉型To B業務以來,“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公開回應:“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那麼騰訊到底沒有To B基因?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1998年11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廣東深圳市正式註冊成立,成立初期,公司的主用業務是拓展無線網絡尋呼系統,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當時這種網絡通信系統的主要客戶群體就是企業或單位的軟件開發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網絡服務公司,但由於彼時國內B端市場尚未成熟,1999年轉型即時通信服務的騰訊才開始C端業務。

實際上,B端業務是國內IT產業誕生的源頭,以軟件外包產業為例,1988年,國內IT產業締造者之一的劉積仁正是因為與日本企業阿爾派株式會社達成軟件開發合作才正是開啟了國內IT產業時代,而百度成立之初同樣是以B端搜索業務開始,阿里也同樣是由早期的B端業務轉型至C端業務。

一言蔽之,誕生於B端,興盛於C端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歷史的現實。

幾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人們偶然發現在太陽表面會週期性的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並引起一時的恐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在太陽的光球層上,有一些看起來像黑色斑點的渦狀氣流,天文學家稱其為“太陽黑子”,而實際上,太陽黑子本身並不黑,只是因為這些旋渦狀的氣流溫度比光球層表面的6000攝氏度要低一些而已。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在C端業務的光芒下,溫度低了些罷了。

互聯網企業從C端到B端的巨輪轉向,難免會遇到浪打船頭的情況,而轉向這件事本身也客觀存在著適應階段。

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我們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基於對企業轉型階段判斷而結論的行為本身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不能動不動就是基因宿命論。正如騰訊一位要求匿名的員工所言:“關鍵要看觀點思路對不對、批評得對不對,基因論本身就有問題,自己做得狗屎一樣,留下一堆爛攤子跑了,不找自己的原因,最後一個‘沒有做搜索的基因’,為自己開罪。現在又出來說沒有做to B的基因,(騰訊)開始做遊戲的時候也進展得不怎麼樣,怎麼不說沒有做遊戲的基因?”

類似的還有微軟。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硬件業務的失敗使其走下互聯網世界的神壇。2014年2月4日,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正式出任微軟CEO,之後,納德拉對微軟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雲計算和企業服務為核心業務,改革軟件買斷制度實行付費訂閱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納德拉上任初期,業務重心的轉變以及對“微軟傳統”的革新也使其遭受各界質疑,如今,微軟市值重回5000億美元,超過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谷歌平庸?偉大往往來源於看似平庸式的堅守

仔細分析谷歌,我們發現谷歌對趨勢的把握極為準確。

讓谷歌在移動時代領先的重要因素是其超凡的遠見——2006年收購了YouTube,2005年收購了安迪·魯賓的Android。如今,YouTube在谷歌強大的技術、資金和推薦算法的加持下已成為全球網民的重要娛樂入口,也是谷歌展示廣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源源不斷為谷歌貢獻收入。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而Android系統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當年只花5000萬美金收購不到60人的Android團隊,為谷歌鞏固移動時代的優勢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了Android這個開放的系統,除蘋果之外所有智能手機的默認搜索變成了谷歌,而為此Android不需要付一分錢。要知道據Bernstein研究公司分析師預計,為了讓所有售出的iPhone的默認搜索引擎設置成谷歌,谷歌每年要付給蘋果30億美金。

AI被稱為互聯網的下一幕,而谷歌就是那個拉幕的角色。2014年1月,Google宣佈6億美元收購這家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公司。2015年底,DeepMind搞出了AlphaGo。2016年,AlphaGo開始名滿天下,也全面引爆了AI,將此推向了向所未有的高度,持續至今。

自1998年問世以來,谷歌一直是科技行業的推動力,谷歌之所以基業長青,離不開對趨勢的準確把握。近兩年,谷歌給人平庸的感覺,也正是吳軍此次抨擊的重心,但是谷歌真的平庸嗎?作為一家知名的廣告公司,Google九成收入都來自賣廣告。但在主營業務之外,他們又有一堆非常神奇且燒錢的side projects,比如無人駕駛車、炫酷硬件、熱氣球,甚至是長生不老藥。

我們再看5G時代,物聯網時代,谷歌佈局長遠,未來仍有再次沖天的可能性。今年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佈了Fuchsia系統的諸多想法,如今谷歌正式推出了Fuchsia OS開發者網站Fuchsia.dev。網站上提供了大量關於Fuchsia的官方文檔,來幫助開發者瞭解Fuchsia OS系統。

谷歌開發新系統或為提前搶佔市場。物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發展方向之一,隨著5G時代到來,物聯網的發展進一步加速,智能家居等產品都將包含智能終端,以實現物聯網的統一發展。而智能終端都需要操作系統,這對谷歌來說是很大的一塊市場,這次推出的Fuchsia OS,其重大特徵之一就是能夠適配各種智能終端,谷歌上線官網預熱或許就是為了未來物聯網的發展。

大的爆發,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時機,一個點。PC時代,是谷歌搜索的時代背景,移動互聯網是谷歌安卓系統的賴以發展的土壤,時勢造英雄。如今正處AI與5G時代大爆發的前夜,看似沒有新奇發明,其實任何量變到質量,都是需要時間的,請給時間一點時間,慢慢來,路是對的,爆發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偉大正是從看似平庸的堅守中誕生的。

質疑百度?人家其實是在開闢新道路

要論未來潛力,成長速度,百度依然是最有望領跑中國科技企業,而非吳軍所說的那樣。

我們先看百度的當下:

2017年2月6日,李彥宏在內部演講中反覆強調:“百度從本質來講,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這也是搜索的本質。2017年,百度在內部已定下目標,要用2年到3年的時間,用信息流再造一個“搜索”,屆時信息流廣告和搜索廣告總額有望達到現在的兩倍。對於用戶來說,利用算法+人工智能推薦的信息流模式,本質是一種被動搜索,以百度的算法和數據基礎想做並不難,事實確實如此,據QuestMobile數據,2018年(手機)百度成為資訊信息流媒介平臺日均活躍用戶數最多的App。

我們再看百度的“詩與遠方”:

從長遠來看,沒有一家企業是永恆存在的,任何企業都會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到“成熟期”、“衰敗期”的生命週期,其運動軌跡被稱為“第一曲線”。為了能夠實現持續發展,避免衰敗,企業需要在高峰到來之前,開闢一條新道路,這條道路發展的軌跡被稱為“第二曲線”。這就是第二曲線理論。

"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吳軍的“素質三連”將他推上了“輿論浪潮之巔”。

《浪潮之巔》的作者、原騰訊副總裁的吳軍,在媒體面前談到老東家時也全然不留情面,即使面對谷歌,曾經任職谷歌資深研究員的吳軍也毫不客氣:“谷歌管理很混亂,公司發展不行跟CEO(桑達爾˙皮查伊)平庸有很大關係。”

無論是對谷歌平庸的質疑,還是對騰訊不具備To B基因的diss,亦或是對百度沒有未來的論斷,事實上這樣的類似言論只是捕風捉影式的“口嗨”,但這一次,有著諸多互聯網身份標籤的吳軍在媒體面前的“素質三連”,使得三家科技巨頭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太陽黑子的光芒被掩蓋

自2018年國慶前夕,騰訊對外宣佈人事重大調整轉型To B業務以來,“騰訊沒有To B基因”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

對此,騰訊總裁劉熾平公開回應:“很多人說我們只有To C的基因,沒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你看進化中的成功物種,不是一開始就有那種基因,都是演化出來的。

那麼騰訊到底沒有To B基因?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1998年11月,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在廣東深圳市正式註冊成立,成立初期,公司的主用業務是拓展無線網絡尋呼系統,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當時這種網絡通信系統的主要客戶群體就是企業或單位的軟件開發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網絡服務公司,但由於彼時國內B端市場尚未成熟,1999年轉型即時通信服務的騰訊才開始C端業務。

實際上,B端業務是國內IT產業誕生的源頭,以軟件外包產業為例,1988年,國內IT產業締造者之一的劉積仁正是因為與日本企業阿爾派株式會社達成軟件開發合作才正是開啟了國內IT產業時代,而百度成立之初同樣是以B端搜索業務開始,阿里也同樣是由早期的B端業務轉型至C端業務。

一言蔽之,誕生於B端,興盛於C端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歷史的現實。

幾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人們偶然發現在太陽表面會週期性的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並引起一時的恐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在太陽的光球層上,有一些看起來像黑色斑點的渦狀氣流,天文學家稱其為“太陽黑子”,而實際上,太陽黑子本身並不黑,只是因為這些旋渦狀的氣流溫度比光球層表面的6000攝氏度要低一些而已。

騰訊沒有To B基因?只是在C端業務的光芒下,溫度低了些罷了。

互聯網企業從C端到B端的巨輪轉向,難免會遇到浪打船頭的情況,而轉向這件事本身也客觀存在著適應階段。

馬克思主義哲學要求我們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基於對企業轉型階段判斷而結論的行為本身就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不能動不動就是基因宿命論。正如騰訊一位要求匿名的員工所言:“關鍵要看觀點思路對不對、批評得對不對,基因論本身就有問題,自己做得狗屎一樣,留下一堆爛攤子跑了,不找自己的原因,最後一個‘沒有做搜索的基因’,為自己開罪。現在又出來說沒有做to B的基因,(騰訊)開始做遊戲的時候也進展得不怎麼樣,怎麼不說沒有做遊戲的基因?”

類似的還有微軟。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硬件業務的失敗使其走下互聯網世界的神壇。2014年2月4日,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正式出任微軟CEO,之後,納德拉對微軟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雲計算和企業服務為核心業務,改革軟件買斷制度實行付費訂閱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納德拉上任初期,業務重心的轉變以及對“微軟傳統”的革新也使其遭受各界質疑,如今,微軟市值重回5000億美元,超過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谷歌平庸?偉大往往來源於看似平庸式的堅守

仔細分析谷歌,我們發現谷歌對趨勢的把握極為準確。

讓谷歌在移動時代領先的重要因素是其超凡的遠見——2006年收購了YouTube,2005年收購了安迪·魯賓的Android。如今,YouTube在谷歌強大的技術、資金和推薦算法的加持下已成為全球網民的重要娛樂入口,也是谷歌展示廣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源源不斷為谷歌貢獻收入。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而Android系統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當年只花5000萬美金收購不到60人的Android團隊,為谷歌鞏固移動時代的優勢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了Android這個開放的系統,除蘋果之外所有智能手機的默認搜索變成了谷歌,而為此Android不需要付一分錢。要知道據Bernstein研究公司分析師預計,為了讓所有售出的iPhone的默認搜索引擎設置成谷歌,谷歌每年要付給蘋果30億美金。

AI被稱為互聯網的下一幕,而谷歌就是那個拉幕的角色。2014年1月,Google宣佈6億美元收購這家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公司。2015年底,DeepMind搞出了AlphaGo。2016年,AlphaGo開始名滿天下,也全面引爆了AI,將此推向了向所未有的高度,持續至今。

自1998年問世以來,谷歌一直是科技行業的推動力,谷歌之所以基業長青,離不開對趨勢的準確把握。近兩年,谷歌給人平庸的感覺,也正是吳軍此次抨擊的重心,但是谷歌真的平庸嗎?作為一家知名的廣告公司,Google九成收入都來自賣廣告。但在主營業務之外,他們又有一堆非常神奇且燒錢的side projects,比如無人駕駛車、炫酷硬件、熱氣球,甚至是長生不老藥。

我們再看5G時代,物聯網時代,谷歌佈局長遠,未來仍有再次沖天的可能性。今年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佈了Fuchsia系統的諸多想法,如今谷歌正式推出了Fuchsia OS開發者網站Fuchsia.dev。網站上提供了大量關於Fuchsia的官方文檔,來幫助開發者瞭解Fuchsia OS系統。

谷歌開發新系統或為提前搶佔市場。物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發展方向之一,隨著5G時代到來,物聯網的發展進一步加速,智能家居等產品都將包含智能終端,以實現物聯網的統一發展。而智能終端都需要操作系統,這對谷歌來說是很大的一塊市場,這次推出的Fuchsia OS,其重大特徵之一就是能夠適配各種智能終端,谷歌上線官網預熱或許就是為了未來物聯網的發展。

大的爆發,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時機,一個點。PC時代,是谷歌搜索的時代背景,移動互聯網是谷歌安卓系統的賴以發展的土壤,時勢造英雄。如今正處AI與5G時代大爆發的前夜,看似沒有新奇發明,其實任何量變到質量,都是需要時間的,請給時間一點時間,慢慢來,路是對的,爆發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偉大正是從看似平庸的堅守中誕生的。

質疑百度?人家其實是在開闢新道路

要論未來潛力,成長速度,百度依然是最有望領跑中國科技企業,而非吳軍所說的那樣。

我們先看百度的當下:

2017年2月6日,李彥宏在內部演講中反覆強調:“百度從本質來講,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這也是搜索的本質。2017年,百度在內部已定下目標,要用2年到3年的時間,用信息流再造一個“搜索”,屆時信息流廣告和搜索廣告總額有望達到現在的兩倍。對於用戶來說,利用算法+人工智能推薦的信息流模式,本質是一種被動搜索,以百度的算法和數據基礎想做並不難,事實確實如此,據QuestMobile數據,2018年(手機)百度成為資訊信息流媒介平臺日均活躍用戶數最多的App。

我們再看百度的“詩與遠方”:

從長遠來看,沒有一家企業是永恆存在的,任何企業都會經歷一個從“起始期”、“成長期”到“成熟期”、“衰敗期”的生命週期,其運動軌跡被稱為“第一曲線”。為了能夠實現持續發展,避免衰敗,企業需要在高峰到來之前,開闢一條新道路,這條道路發展的軌跡被稱為“第二曲線”。這就是第二曲線理論。

百度騰訊谷歌“被噴”,短期不被理解是轉型期的必經之路

5月17日發佈的的Q1財報,已經預示了百度的轉型路徑——以移動為基因、以AI為支撐,從內容到技術多個維度落地到各種產業中。百度AI正在與產業進行更深刻地融合。從智能家居、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百度正致力於以AI能力去改造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產業智能化”成為百度未來的爆發點,這也標誌著百度的產業化向縱深發展。

在人工智能的佈局上,百度AI已經形成了以百度大腦為核心,DuerOS、Apollo、智能雲三架馬車的佈局。作為百度AI的技術平臺,百度大腦已經推出5.0版本。在百度投入巨大的Apollo方面,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已經可以實現量產。對於百度來講,目前正處於轉型期,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曲線,處於大爆發的前夜,其價值被大大的低估。不是沒救了,相反是否極泰來,最有望一飛沖天。

寫在最後:

當一家企業備受質疑之時,也是恰恰是其生態孕育之時,在陣痛過後量變引發質變,行業的未來也將就此改寫。

吳軍作為科技行業觀察者,其多部暢銷書著實為從業者帶來了思想啟蒙,但創業維艱,篳路藍縷,行業、公司興替有其固有規律,不在脣槍舌戰,更不在書生空談,創業註定是艱苦的馬拉松長跑,而絕對不是百米衝刺,以偏概全,以一時觀一世的虛妄結論,著實難以永駐浪潮之巔。

*此內容為【科技向令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