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太太,8元的生意做到60億,最後把自己的股份送出去

CCTV 羅納爾多 卡卡 老乾媽 柳先說 柳先說 2017-09-02

71歲老太太,8元的生意做到60億,最後把自己的股份送出去

不上市、不貸款,年銷45億,老乾媽成為婦孺皆知的創業女神。然而,就在500多公里外的柳州,流傳著和老乾媽一樣的女神傳奇。

這位“江老孃” ,沒有董明珠出名,但一說到“金嗓子”,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她就是廣西金嗓子的大當家江佩珍。

1946年11月,江佩珍出生於廣西平南。1959年9月,13歲的江佩珍輟學到柳州糖果二廠打工,只為養活4個弟弟妹妹。“再也不上學了,我要掙錢養活弟弟妹妹!”

為了生活,也為了讓四個弟弟妹妹上得起學,江佩珍無奈之下打算先去工廠打工,結果因為年紀太小,找工作屢屢碰壁,眼看就要走投無路了,有一家工廠的負責人看她實在可憐,於是就破例讓她去柳州市糖果二廠當了學徒工。

江佩珍在廠裡每個月都能超額完成任務!此後5年,江佩珍一年一個臺階,從生產組長、副主任,一路升到車間主任,18歲那年她被選為副廠長。

當上副廠長後的江佩珍並沒有感覺輕鬆,她利用下班的時間學習,因為差得多,經常一學就學到了後半夜,她就趕緊睡一會,早上準時上班。靠著這股狠勁,江佩珍自學完了中學到大學的全部課程,還兼修了很多管理上的知識,全廠上下,沒有一個不服她的。

到了1979年,33歲的江佩珍憑藉狠勁又當上了廠長。她在南寧和上海之間頻繁奔波,引進了很多先進技術,當年就使糖果二廠的產量創了歷史新高,成為全國十大糖果廠家之一。

隨後她帶領技術人員到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學習先進技術,引進先進的生產線。

中國第一顆果醬夾心糖、中國第一塊花生巧克力,就連攻克了世界糖果業最高技術壁壘的酒心巧克力都是江佩珍生產出來的。

到了1988年,糖果二廠的產值超過了9700多萬元,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全國第一。

90年代後,市場上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整個行業魚龍混雜,加上原材料也在不斷的上調,糖果廠的產量不斷下降。

江佩珍帶著廠裡的全部積蓄——7萬元,跑到上海的各個大學裡尋找拯救糖果廠的辦法,她一眼就看中了生物學家王耀發的成果。最終,糖果廠成功研製出了具有潤喉功效的糖果,江佩珍給這款產品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金嗓子喉寶。

金嗓子喉寶研製成功後,全廠人感覺特別納悶,這是什麼玩意?然而還沒等奇怪完,江佩珍就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而又非常大膽的決定:轉型,從糖廠轉為藥廠!

把糖果廠原有的鍋臺和磨具全部砸爛,送到廢鐵回收站。舊設備賣了50多萬,但生產潤喉糖還有70萬的資金缺口。那一個月,江佩珍跑了9家銀行,卻沒有一個銀行敢借給她。

最後全廠員工集體籌錢,眾人拾柴火焰高,資金問題就這麼消無聲息解決了。

到了1993年年底,“金嗓子喉寶”順利投產,首批實現產量2000噸。王耀發教授的頭像就印在包裝盒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江佩珍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王耀發的感激之情。

71歲老太太,8元的生意做到60億,最後把自己的股份送出去

1996年,金嗓子在全國遍地開花,營收突破1個億,市場佔有率在咽喉類產品中躍居第一。

2003年,江佩珍開始主打國際市場,江佩珍找到羅納爾多,從此,羅納爾多拿著金嗓子喉寶在央視傻傻笑了4年,每天吆喝“好嗓子,用金嗓子喉寶。廣西金嗓子!”金嗓子也走出國們,在南美、印度、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暢銷起來。

2007年,三個月平息了“羅納爾多將起訴金嗓子,索賠1000萬歐元”事件。並敲定巴西足球巨星卡卡代言金嗓子。

此後,江佩珍式營銷再次襲來,卡卡手拿金嗓子喉寶又在央視喊了7年,“保護嗓子,請使用金嗓子喉片”傳遍了大江南北。

隨後2年的時間,金嗓子產值超過8億元,創造了連續20年保持全國銷量第一的奇蹟。

71歲老太太,8元的生意做到60億,最後把自己的股份送出去

2015年7月15日,金嗓子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60億。當時,江佩珍以馬踏飛燕的姿勢霸氣敲鐘,震撼全場。

按照公司改制規定,江佩珍可以拿10%-15%的股份,但她說65%給員工,本來就少,若最後只剩40%怎麼夠員工分?最後她只拿了3.1%。

她個人及公司先後資助各項公益事業6000多萬元,曾榮獲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十大品牌女性等稱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