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語文老師談語文教學方法彙編,收藏備用

知名語文老師談語文教學方法彙編,收藏備用

於漪老師:

語文與生活同在。把學生關在教室裡,侷限在課本中,必然遠離實踐。一定要打開生活的大門,讓學生在豐富的社會實踐中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教師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學生,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要把學生思維的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因為語言文字中蘊含的語音感、語義感、語境感不是教師能夠全部講出來的

錢夢龍老師:

真正成功的語文老師,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內在功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全方位的輻射和滲透。

胡明道老師:

所謂高效率的語文教學:第一,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要得到不斷激發。教學過程緊湊、生動、熱烈。第二,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得到充分的吸收與表達的訓練,知能共進。第三,教材內容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教學內容豐富、飽滿。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尊重學生個性解讀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正確理解文本內容。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而不僅僅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要:於無疑處設疑;於無趣中引趣;於點撥中探勝;於比較中鑑賞;於揣摩中獲知;於辨析中識誤;於發散中思維。

餘映潮老師:

好的語文課應該既表現出理性特徵,又充滿著詩意手法。語文課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將老師在課堂上要做的事,化解成細膩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去試做,去進行,去完成。可以說學生的課堂活動充分是高層次的教學境界,是語文教師近乎全部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朗讀對孩子們進行著審美薰陶,進行著情感陶冶,進行著氣質培養。是讓孩子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語文實踐活動。

李鎮西老師: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帶領學生學,絕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只做學生思想的“尾巴”。教師在課堂的對話與共享中發揮與其它參與者(學生)所無以倫比的“能力培養”、“精神指導”和“人格引領”作用。語文教學技巧永遠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實感。課堂上沒有純粹的理念,一切細節同時都是理念。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前提。

程翔老師:

“熱鬧”和“虛空”不是課改的必須,更不是新課標的目的,誦讀、理解、感悟、積累、運用才是語文教學的內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用相關材料,以豐富教學內容,使課堂變得更加精彩;激發學生興趣,使課堂變得更加活潑;深化學生的理解,使課堂變得更加厚重。提問藝術在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好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扭轉被動課堂的局面。

程紅兵老師:

有缺點的課才是真實的課,如果教學沒有缺憾,那就是作秀了。語文教師的教學個性是語文教學風格的一大要素,它決定了一位教師與眾不同的個人風貌和獨特的教學創造力。語文教學要真正達成目標,實現自身價值,就必須培養人,必須發展學生的人格。課堂教學要注重認知規律與美學規律結合的創造性運用,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態和美感多渠道地誘發,來訴諸學生的智能結構和審美意識,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巧妙安排和編織,把語文課堂教學的智力內容與施教手段的審美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形象,化平淡為神奇,化枯燥為魅力。

寧鴻彬老師:

語文課堂上,文章要由學生自己讀懂;疑問要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要由學生自己分析解決;知識要由學生自己發現獲取;規律要由學生自己去概括掌握。教師只要在“指導”上下功夫,在打開學生各個學習環節的“思路”上做文章。

李衛東老師:

教學從實質上講,是一種交往,對話合作,學習的過程本質上是一種探究性活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材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

陳軍老師:

教育者應該是思想者,教育的力量說到底是思想的力量和思想感召的力量。語文教學實際上是語言教學,而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有強烈的人道、人性、人生、人格意向,所以,成功的語文教學需要師生共有一種植根於語言的人文精神,以人倫情懷、人生體驗、人性感悟充分激活本來凝固化的語言,充分施展個性,造就一種痴迷如醉迴腸蕩氣的人化情境,共同從中體悟語言的妙處,掌握運用語言的本領。一堂好課,一堂有價值的好課,一定是充滿問題的課堂,充滿思考的課堂,學生思維活躍,敢於、善於、巧於提出問題的課堂。

鄭逸農老師: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深入到課文的語言中去,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語文教學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創造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生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自主生成語文素養,自主走向精神成長,自主形成健全人格。

程少堂老師: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然具備三方面的特點:一是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二是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可愛的人;三是語文教師應該是個雜家。語文味是語文教育過程中以共存互學的師生關係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等手段讓人體驗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語文課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語文課會給師生的情感帶來強烈的衝擊,師生雙方都被感動的場面是經常可以見到的。語文課應該品味語言文字之美。

潘鳳湘老師:

語文教學的關鍵是教會學生讀書,以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因為讀書能力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條件。

高潤華老師:

語文教學可以通過朗讀來品嚐語言的魅力,把握文章的意境,理解其中的詩情畫意,感受蘊含的思想感情。語文教師自身要學習語言,錘鍊語言,不斷提高語言修養,用美的語言粘住更多學生,讓語文課堂熠熠生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