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支持派也是很多: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支持派也是很多: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質疑不敢苟同的也有之: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支持派也是很多: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質疑不敢苟同的也有之: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一位家長的提問,說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尹老師,一年級,拼音和加減法有必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嗎?它們是所謂的一定要掌握牢靠的基礎嗎?”

下面是尹老師的回答:

“你的兩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沒必要”,“不是”。”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

一、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

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

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這個邏輯的形成十分淺薄,就像是有人想學做菜,而做菜的順序是先切菜切肉,切菜切肉的刀偶爾不夠鋒利,那就需要一小塊磨刀石備著——於是學習做飯的順序就變成先備磨刀石,研究磨刀石、通過磨刀的考試……時間長了,磨刀石就變成了學做飯的“基礎”,每個學習者都被灌輸不會磨刀就不會做飯的觀念,於是磨刀石變得無比重要,一個本來只需花極少時間就可掌握的東西,卻要耗費學習者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反覆練習。黃金般的學習時光被浪費,學習的熱情被打擊,甚至噁心——當下的拼音學習,就是那塊磨刀石。它只是個有用的小僮,現在卻被供奉成進入山門的大師。磕錯頭的孩子,可能被傷得一生都找不到修行的熱情和信心。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一個想學做飯的人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研究一塊磨刀石,兒童也完全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去學拼音。

二、從認知心理學來看,先學拼音後學漢字是錯誤的。

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

而當下語文教育中先學拼音後學字詞的做法,顛倒了語言學習的順序,是反認知規律的設計。

一上學就把十分稚嫩的小學生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的東西。把拼音放到低幼兒童中進行教學,這完全是拍腦袋設計;把拼音看得至高無尚,看作是“基礎”更是笨蛋邏輯——如果有人看到這樣的評價感覺過分,那麼請捫心自問一下,你當年拼盡全力學習的拼音,對於你後來的認字及閱讀真的有基礎性的作用嗎?當年拼音學得好或不好,對現在的認字、打字有很大影響嗎?拼音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工具,任何一個具有正常心智的人都可以在任何時間輕而易舉地學會,就像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它最不應該的是放到一年級或幼兒園去學習,更不應該“花很大精力去學”。 幼兒學說話不需要家長先教啊喔哦咦嗚籲,認字也不需要先學拼音。

如果要我給出一個學拼音的時間點和長度,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再學即可,同時不需要佔用太長時間去學。學自行車用多長時間,學拼音用多長時間就夠了,先熟悉一下,練幾次,然後在生活中運用,沒有掌握不了的。

三、拼音學不好,影響未來的語文學習、語言表達嗎?

完全不影響。

只需要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拼音和語言學習幾乎無關,中國古代一直沒有拼音,對於個別生僻字,古人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注音,這個方法我就不解釋了,它很少被用到,更沒有進入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沒有拼音,並不影響中華語言文字傳承幾千年,人才輩出。到了近代,清末及民國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增多,才第一次出現漢語注音字母,這種注音字母是一些像日文一樣缺胳膊少腿的符號,在民間也不普及。我理解,它當時的出現,更多的功能是幫助老外學漢語,而不是為了讓小孩認字。

我們現在通用的“拼音”,是新中國建國後才出現的,它確實為漢字的普及和學習提供了方便。但再方便也是工具的工具,就像一把掃帚再得心應手也沒必要登堂入室地被供奉一樣。

如何學好語文,如何應付當下的語文考試?

這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

第一,語文學習成績只和一件事有關,豐富的課外閱讀。

沒有課外閱讀,語文絕對學不好,即使在低年級通過用功和認真能獲得好的語文考試成績,到了高年級,尤其在高考賽場上,擁有豐富的閱讀才能為語文成績打下良好基礎。當然,這句話不能理解為只要有閱讀,就一定有好的語文成績,因為影響成績的因素會很多。所以,關心孩子的語文成績,不需要關心他的拼音學得如何、寫得好不好,唯一要關心的是孩子的課外閱讀。有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即使在小學或初中時語文成績不理想,到了高中階段及之後,優勢一定會顯現出來——關於這方面內容,在我的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陳述了,這裡亦不贅述。

第二,雖然拼音學得好壞與最終的語文水平沒有關係,但它卻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語文成績,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畢竟孩子是在這樣一個考試評價系統中。

我的建議是:想辦法寓教於樂,比如家長當小學生,讓孩子每天把學校學的拼音回來給家長講講,還可以弄個一模一樣的作業本,和孩子一起寫作業,互相批改。生活中發現一些像拼音字母的物件,可以跟孩子說,這個像“m”,那個像“y”等等,如果孩子要寫的拼音很多,家長可以替他寫,總之一定不要“花很大精力”去學。對小學生談“用功”和“努力”那是在坑害他,家長責任是讓孩子不斷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葆有學習熱情。

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每個孩子都這樣,之所以不愛學習,是被大人破壞了。

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位媽媽看完尹老師回答的反省: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支持派也是很多: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質疑不敢苟同的也有之: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尹建莉:從3個方面闡述小學拼音不重要!兩點建議提升語文成績!

這是不是也是你的煩惱呢?看了尹老師的觀點是否受益匪淺?

歡迎關注小編【珺珺寶貝有三個耳朵】,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想了解更多可以查看尹建莉的微博《小學的拼音和加減法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