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臘梅山禽圖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臘梅山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芙蓉錦雞圖

另外我還臨過趙佶的《六鶴圖》、《梔雀圖》等。像已被劫運出國的《臘梅山禽圖》軸,像《芙蓉錦雞圖》軸(現在故宮博物館繪畫館),也都是趙佶好的作品,但我都沒有臨過。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臘梅山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芙蓉錦雞圖

另外我還臨過趙佶的《六鶴圖》、《梔雀圖》等。像已被劫運出國的《臘梅山禽圖》軸,像《芙蓉錦雞圖》軸(現在故宮博物館繪畫館),也都是趙佶好的作品,但我都沒有臨過。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黃筌 寫生珍禽圖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臘梅山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芙蓉錦雞圖

另外我還臨過趙佶的《六鶴圖》、《梔雀圖》等。像已被劫運出國的《臘梅山禽圖》軸,像《芙蓉錦雞圖》軸(現在故宮博物館繪畫館),也都是趙佶好的作品,但我都沒有臨過。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黃筌 寫生珍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黃筌寫生珍禽圖

初期學畫白描我初期(公元1935年)學畫是從白描入手,用“六吉料半”生紙, “小紅毛”畫筆,學畫水仙、竹子。那時,尚沒有想到對水仙、竹子寫生,只覺得南宋趙子 固畫的水仙、晚明陳老蓮畫的竹子好,我特別喜歡。我就用柳炭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 畫把它朽在紙上,再用焦墨去白描。趙子固白描水仙是用淡墨暈染的,我也在生紙上 畫出像趙子固那樣的暈染,這是經過許多困苦的練習,才能在生紙上暈染自如的。在 生紙上我不但是練習到用淡墨,還可以使用各種顏色,直到最後,我練習的白描勾線 和趙、陳ニ家毫無不似之處。但是偶然看一下真水仙、真竹子,不但我畫的不如真的, 名家如趙子固、陳老蓮他們也ー樣的不如。水仙的葉是肥厚的,勁挺的,花瓣是柔嫩 的,花托和花梗又是那麼挺秀有鋒稜,這絕不能用同一的線描,就把它各個部分表達 出來。竹子的老葉、嫩葉、小枝、包籜等的軟硬、厚薄、剛柔等,各有不同,也不是用一 種筆法所能描繪下來的。因此,我試對著養成的水仙,活生生的竹子進行寫生,在初期,只覺得比按照趙子固、陳老蓮的畫對臨,有了一些變化,還未學會盡量發揮寫生白 描的作用與功能。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子固 水仙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陳洪綬 幼竹蜻蜓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課徒畫稿

學習趙佶的花鳥畫這一段時期較長,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自小即聽 到祖父、父親講趙佶的花鳥畫是被人喜愛的。我家那時也還有幾軸宋代的好畫,趙子固畫九十三頭水仙長卷,也在我家。我很早就知道趙佶的花鳥畫是總結唐、五代、北宋而加以發展的。同時,他也形成他自己獨特的花鳥畫風格。趙佶人物畫多半都是臨古之作,很少新意。獨他的花鳥畫,一方面汲取遺產上的長處,一方面發揮他獨創的新意。他使用勾勒或沒骨的畫法,著色或用水墨的變幻,都是純從所畫的主題 內容出發,因此,他的畫並不墨守成規,而是變化多端,時出新意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題跋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祥龍石圖卷局部

我第一次臨他現在繪畫館陳列的《祥龍石》畫卷,墨筆工細,他把這塊石頭畫得玲瓏剔透,層次前後左右到九層之多,就是用科學的透視法來衡量它,也不覺得有什麼彆扭之處。在這裡, 我所說的“臨”,是對著原跡用朽炭畫在另紙或絹上,然後按照他的用筆和我的意思 把它畫出來,這裡面我的主觀成分比較多,同時,又主觀地汲取它的好處(我自認為是它的好處)。這樣“臨”,有時只一次,有時要到四五次才感到滿足。我後面還要說到“摹”,是在原畫上鋪上ー層透明的紙,把原畫在透明紙上用墨勾下來,再過到所要畫的紙或絹上,然後按照原畫把它復原,並不做出舊的樣子。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臨趙佶《御鷹圖》於非闇

趙佶的 《御鷹圖》大立軸上面有蔡京題的字,我就是這樣“摹”下來的。我還做過古人所謂的“背臨”,因為原畫我只能借看,不許留在我家過夜,持有人只許我看幾個鐘頭,就須交還,我只好把原畫放在對面,另用紙比照原畫的尺寸,與原畫平列在畫案上,用朽炭勾出,用力記憶它用墨用色的方法,至於它所畫的花和鳥或昆蟲,只要瞭解它們的生活,是比較容易記憶的。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梅花繡眼圖頁

如宣和原裝趙佶的《五色鸚鵡圖》卷ー書一畫,是一件 “紙白板新”的毫無損傷的好東西。我見到它,前後只看了幾個鐘頭,就被日本人買去了。另一件趙佶的《金英秋禽圖》,它是匯合花卉翎毛草蟲為ー卷,也是 趙佶的好東西,放在我家只兩天半時間,但我終於把這兩卷背臨了。《金英秋禽圖》也被盜運出國,在反動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我國古代的文物進行 掠奪與盜運(不只是古代繪畫這一祥),還有專門販賣繪畫的商人,他們把古代繪畫分成‘‘東洋莊”、“西洋莊”來從事販運。同時,帝國主義者又派來文化特務,從事就地收購。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趙佶《金英秋禽圖》

上述的這些趙佶的畫,不過是盜運的一例。我為了學習遺產,從商 販手中還看到不少好畫,如趙佶的《寫生珍禽圖》卷,我曾花費了相當的時間與物力,才能拿回家裡來對臨。這卷是紙本,十二接,每接縫都有趙佶的‘‘雙龍璽”,前段有“政和”、“宣和”印,後段較短,已被截去了些,只剰“御書大印的右邊。每一段,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畫兩隻鳥,有的畫花,有的畫柏枝, 有四段都畫了墨竹。所謂趙佶“以焦墨寫竹,叢密處微露白道”這一畫竹方法的記載,在這卷裡卻得到了證明。我也用宋紙臨了ー卷,由這卷看趙佶的瘦金書, 只在鳥的嘴爪、竹的枝葉上著眼,就可以看出書與畫的密切關聯。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瑞鶴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局部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瑞鶴圖題跋

我在東北博物館曾複製(這是依樣畫葫蘆純客觀的描寫)了趙佶的《瑞鶴圖》,他畫了北宋汴京的端門 和丹闕,在端門上畫了二十隻白鶴,十八隻在飛翔,兩隻落在端門的鴟尾上。他用石青填出天空,下面襯著紅雲(祥雲),後面也像《祥龍石》、《五色鸚鵡圖》 那樣題了二百多字,用來說明“祥瑞”。但就這幅畫的構圖來說,確是富麗堂皇 人人喜愛的作品。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臘梅山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趙佶 芙蓉錦雞圖

另外我還臨過趙佶的《六鶴圖》、《梔雀圖》等。像已被劫運出國的《臘梅山禽圖》軸,像《芙蓉錦雞圖》軸(現在故宮博物館繪畫館),也都是趙佶好的作品,但我都沒有臨過。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黃筌 寫生珍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於非闇 臨黃筌寫生珍禽圖

於非闇:我從臨摹中學到的花鳥畫

黃居寀 山鷓棘雀圖

在這裡特別提出的是在去年我臨過繪畫館收藏的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它畫了十隻四川的留鳥,十二隻草蟲,兩隻龜。用它畫的鳥和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來比較,在描寫上是同一家法。不過,黃筌的《寫生珍禽圖》的骨法用筆更加老辣活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