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補脾,十分重要,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健脾補脾呢?現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

具體做法,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鹽,不加任何東西,把粥吃光即可。

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補脾,十分重要,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健脾補脾呢?現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

具體做法,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鹽,不加任何東西,把粥吃光即可。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二、喝“四寶粥”

四寶有蓮子肉、山藥、薏米和芡實。將這四樣東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時候放上幾勺即可。也可以先把這四樣東西一起煮熟,然後放在料理機中打碎後食用。

三、每頓飯吃七成飽

中醫講,吃少了補氣,吃多了食氣。諺語有云:少吃多滋味,多吃傷脾胃。我們本應該像養生家說得那樣,餓了才食。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不知什麼時候該吃東西,不是餓了再吃,而是聽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聽鼻子的,一聞好香就吃;聽嘴的,一吃好味就吃;聽廣告的,一說有好處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總想著吃,而且勞動量越來越小,把脾胃都吃壞了。那麼什麼時候該吃東西呢?我們應該聽肚子的,肚子餓了再吃,做到飯前腸鳴,不餓不吃。

四、晚飯少吃

著名學者南懷瑾說,僧人是過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罰。我們到沒有必要做到過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飯少吃,那天不餓就不吃。如此,節約糧食,節約時間,減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飽食即睡危害大,勸君晚飯要少吃》

五、捏脊

捏脊就是捏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行走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到兩條經絡。事實上,捏脊的好處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以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

另外,捏脊還有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別簡單,捏起皮肉,放開,再捏起皮肉,旋即放開,不斷重複即可。

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補脾,十分重要,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健脾補脾呢?現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

具體做法,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鹽,不加任何東西,把粥吃光即可。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二、喝“四寶粥”

四寶有蓮子肉、山藥、薏米和芡實。將這四樣東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時候放上幾勺即可。也可以先把這四樣東西一起煮熟,然後放在料理機中打碎後食用。

三、每頓飯吃七成飽

中醫講,吃少了補氣,吃多了食氣。諺語有云:少吃多滋味,多吃傷脾胃。我們本應該像養生家說得那樣,餓了才食。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不知什麼時候該吃東西,不是餓了再吃,而是聽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聽鼻子的,一聞好香就吃;聽嘴的,一吃好味就吃;聽廣告的,一說有好處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總想著吃,而且勞動量越來越小,把脾胃都吃壞了。那麼什麼時候該吃東西呢?我們應該聽肚子的,肚子餓了再吃,做到飯前腸鳴,不餓不吃。

四、晚飯少吃

著名學者南懷瑾說,僧人是過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罰。我們到沒有必要做到過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飯少吃,那天不餓就不吃。如此,節約糧食,節約時間,減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飽食即睡危害大,勸君晚飯要少吃》

五、捏脊

捏脊就是捏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行走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到兩條經絡。事實上,捏脊的好處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以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

另外,捏脊還有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別簡單,捏起皮肉,放開,再捏起皮肉,旋即放開,不斷重複即可。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六、經常按摩十大補氣的穴位

這十個補氣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裡、膻中穴、湧泉穴、關元穴、氣海穴、太溪穴、百會穴、肺腧穴、懸鐘穴。

七、多吃補氣的食物,祛溼的食物,白色的食物

補氣食物有一個共性,就是生長在土裡的食物,多有補氣作用,因為這些食物吸收的地氣最多。還有白色的東西多數也有補氣的作用。還有那些可以祛溼的食物也多有補脾的作用。這些補氣的食物有:山藥、土豆、紅薯、香菇、白鵝、土雞肉、糯米、蜂蜜等。

八、千年補脾第一方

據史料記載,清朝晚期慈禧太后(“老佛爺”)獨攬朝政大權後愛動肝火、脾氣暴躁。光緒六年九月的一天,她由於大吃大喝,嗜食油膩肥甘食物,結果病倒在宮中。她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

結果眾太醫都說“老佛爺”的病是脾胃虛弱所致。於是給“老佛爺”開出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處方:茯苓、芡實、蓮子、苡仁、山藥、扁豆、麥芽、藕粉各二兩,共研細末,加白糖七兩,用水調合後做成香甜可口的糕點。

眾太醫們將此糕點取名為“健脾糕”。慈禧太后吃了此糕後,便覺症狀減輕。幾天後,病狀竟完全消失了,並食量大增,感到周身有力了。從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

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如何健脾補脾,十分重要,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更是如此。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健脾補脾呢?現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早晨喝薏米粥

具體做法,每日早餐用60克薏苡仁做成粥,不加鹽,不加任何東西,把粥吃光即可。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二、喝“四寶粥”

四寶有蓮子肉、山藥、薏米和芡實。將這四樣東西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成粉,每次熬粥的時候放上幾勺即可。也可以先把這四樣東西一起煮熟,然後放在料理機中打碎後食用。

三、每頓飯吃七成飽

中醫講,吃少了補氣,吃多了食氣。諺語有云:少吃多滋味,多吃傷脾胃。我們本應該像養生家說得那樣,餓了才食。不過現在有很多人不知什麼時候該吃東西,不是餓了再吃,而是聽眼睛的,一看好看就吃;聽鼻子的,一聞好香就吃;聽嘴的,一吃好味就吃;聽廣告的,一說有好處就吃;……吃吃吃,一天到晚總想著吃,而且勞動量越來越小,把脾胃都吃壞了。那麼什麼時候該吃東西呢?我們應該聽肚子的,肚子餓了再吃,做到飯前腸鳴,不餓不吃。

四、晚飯少吃

著名學者南懷瑾說,僧人是過午不食,如果吃了就要受罰。我們到沒有必要做到過午不食,但完全可以做到晚飯少吃,那天不餓就不吃。如此,節約糧食,節約時間,減少猝死,少生病,真是一件大好事。《飽食即睡危害大,勸君晚飯要少吃》

五、捏脊

捏脊就是捏脊樑骨。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行走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到兩條經絡。事實上,捏脊的好處非常多,能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氣;還可以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

另外,捏脊還有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捏脊的方法特別簡單,捏起皮肉,放開,再捏起皮肉,旋即放開,不斷重複即可。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六、經常按摩十大補氣的穴位

這十個補氣的穴位是:脾腧穴、足三裡、膻中穴、湧泉穴、關元穴、氣海穴、太溪穴、百會穴、肺腧穴、懸鐘穴。

七、多吃補氣的食物,祛溼的食物,白色的食物

補氣食物有一個共性,就是生長在土裡的食物,多有補氣作用,因為這些食物吸收的地氣最多。還有白色的東西多數也有補氣的作用。還有那些可以祛溼的食物也多有補脾的作用。這些補氣的食物有:山藥、土豆、紅薯、香菇、白鵝、土雞肉、糯米、蜂蜜等。

八、千年補脾第一方

據史料記載,清朝晚期慈禧太后(“老佛爺”)獨攬朝政大權後愛動肝火、脾氣暴躁。光緒六年九月的一天,她由於大吃大喝,嗜食油膩肥甘食物,結果病倒在宮中。她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

結果眾太醫都說“老佛爺”的病是脾胃虛弱所致。於是給“老佛爺”開出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處方:茯苓、芡實、蓮子、苡仁、山藥、扁豆、麥芽、藕粉各二兩,共研細末,加白糖七兩,用水調合後做成香甜可口的糕點。

眾太醫們將此糕點取名為“健脾糕”。慈禧太后吃了此糕後,便覺症狀減輕。幾天後,病狀竟完全消失了,並食量大增,感到周身有力了。從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

健脾養胃,沒那麼複雜,就在這些日常生活中,只是很少人在意

其實八珍糕的組方,就是由八味道地的食材熬製而成。方中茯苓能健脾補中、利水滲溼。芡實能補脾止瀉、開胃進食。薏米健脾開胃、補中去溼。山藥能健脾胃、益肺腎、補虛勞、祛風溼。扁豆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蓮子能健脾補心、益氣強志、強筋骨。

它們配伍使用具有健胃消食,補脾祛溼,調理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面色萎黃等之效。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不偏,所以也被人稱為千年養生第一糕。

本文來源:中醫技術殿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