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熱性驚厥(高熱驚厥),是因體溫驟然升高或降低,而導致大腦出現異常放電活動,從而引發全身肌肉的痙攣性發作。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體溫急劇上升,或者是發熱開始的24小時內,偶而會發生在退熱時。抽搐一般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就結束。

部分孩子在嬰幼兒時期(6個月-5歲),會發生一次或多次的熱性驚厥,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因為它有非常強的家族性。

熱性驚厥的發生沒有溫度限制,有的孩子可能燒到38.5度就發生了,有的可能燒到40度都沒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還伴隨短暫的意識喪失。就認為孩子肯定得了癲癇!

熱性驚厥不等於癲癇,但它的症狀反應與癲癇類似,而且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通常僅發生一次,且抽搐時間不超過1-2分鐘。這種屬單純性熱性驚厥,結束後孩子精神狀態無異常,家長不用太緊張。

如果驚厥發生多次,且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及以上,結束後精神萎靡或嗜睡,狀況就複雜了,家長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熱性驚厥雖並不等於癲癇,但與癲癇的關係很密切,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在7歲時發生癲癇的可能性稍高。

發燒的兩個小貼士

孩子發燒家長鬧心,說了那麼多,就為了讓大夥正確認識發燒,不要盲目的掉進誤區陷阱。補充兩個小貼士:

1. 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

  • 寶寶小於3個月,突然出現發燒症狀。

  • 發燒已經超過5天尚未緩解,需要就醫查明準確原因。

  • 體溫超過38.5度,已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個小時後仍未退熱。

  • 寶寶精神極度萎靡,幾乎不說話,也不想吃東西。

  • 已出現中重度脫水現象,小便次數及尿量大幅減少。

  • 出現熱性驚厥的現象,且程度較重不止一次。

  • 寶寶剛接種過疫苗,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需要就醫。

2. 該怎麼給寶寶吃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協會、中國的發熱指南中,均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高熱首選的退燒藥是: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熱性驚厥(高熱驚厥),是因體溫驟然升高或降低,而導致大腦出現異常放電活動,從而引發全身肌肉的痙攣性發作。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體溫急劇上升,或者是發熱開始的24小時內,偶而會發生在退熱時。抽搐一般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就結束。

部分孩子在嬰幼兒時期(6個月-5歲),會發生一次或多次的熱性驚厥,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因為它有非常強的家族性。

熱性驚厥的發生沒有溫度限制,有的孩子可能燒到38.5度就發生了,有的可能燒到40度都沒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還伴隨短暫的意識喪失。就認為孩子肯定得了癲癇!

熱性驚厥不等於癲癇,但它的症狀反應與癲癇類似,而且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通常僅發生一次,且抽搐時間不超過1-2分鐘。這種屬單純性熱性驚厥,結束後孩子精神狀態無異常,家長不用太緊張。

如果驚厥發生多次,且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及以上,結束後精神萎靡或嗜睡,狀況就複雜了,家長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熱性驚厥雖並不等於癲癇,但與癲癇的關係很密切,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在7歲時發生癲癇的可能性稍高。

發燒的兩個小貼士

孩子發燒家長鬧心,說了那麼多,就為了讓大夥正確認識發燒,不要盲目的掉進誤區陷阱。補充兩個小貼士:

1. 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

  • 寶寶小於3個月,突然出現發燒症狀。

  • 發燒已經超過5天尚未緩解,需要就醫查明準確原因。

  • 體溫超過38.5度,已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個小時後仍未退熱。

  • 寶寶精神極度萎靡,幾乎不說話,也不想吃東西。

  • 已出現中重度脫水現象,小便次數及尿量大幅減少。

  • 出現熱性驚厥的現象,且程度較重不止一次。

  • 寶寶剛接種過疫苗,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需要就醫。

2. 該怎麼給寶寶吃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協會、中國的發熱指南中,均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高熱首選的退燒藥是: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關於服用退燒藥,以下要點要注意(部分整理自美國兒科協會網站):

  • 必須為單一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藥品,而不是複方。

  •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除了口服劑型外,還有栓劑可以選擇。

  • 3-6個月的嬰幼兒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不要給不斷嘔吐或脫水的孩子服用[5]。

  •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孩子的發燒或不適。阿司匹林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最嚴重的是瑞氏綜合徵[5]。

  • 如果孩子嘔吐,不能口服藥物,可能需要直腸栓劑。對乙酰氨基酚栓劑可以幫助減少嘔吐兒童的不適[5]。

當然再安全的藥,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發燒在38.5度以下,沒有明顯感覺不舒服,也沒其它基礎疾病,不建議服藥。

如果孩子本身有貧血、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發燒會加快代謝,導致病情加重比如出現心衰,哪怕溫度沒有達38.5度,也應及時用藥。

另外,有癲癇史的孩子也應及早用藥。

上文已經提到,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劑量。具體可參照藥品說明書,不要隨意加減量。

有的麻麻可能會問,兩種藥物可以交替使用嗎?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熱性驚厥(高熱驚厥),是因體溫驟然升高或降低,而導致大腦出現異常放電活動,從而引發全身肌肉的痙攣性發作。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體溫急劇上升,或者是發熱開始的24小時內,偶而會發生在退熱時。抽搐一般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就結束。

部分孩子在嬰幼兒時期(6個月-5歲),會發生一次或多次的熱性驚厥,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因為它有非常強的家族性。

熱性驚厥的發生沒有溫度限制,有的孩子可能燒到38.5度就發生了,有的可能燒到40度都沒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還伴隨短暫的意識喪失。就認為孩子肯定得了癲癇!

熱性驚厥不等於癲癇,但它的症狀反應與癲癇類似,而且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通常僅發生一次,且抽搐時間不超過1-2分鐘。這種屬單純性熱性驚厥,結束後孩子精神狀態無異常,家長不用太緊張。

如果驚厥發生多次,且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及以上,結束後精神萎靡或嗜睡,狀況就複雜了,家長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熱性驚厥雖並不等於癲癇,但與癲癇的關係很密切,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在7歲時發生癲癇的可能性稍高。

發燒的兩個小貼士

孩子發燒家長鬧心,說了那麼多,就為了讓大夥正確認識發燒,不要盲目的掉進誤區陷阱。補充兩個小貼士:

1. 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

  • 寶寶小於3個月,突然出現發燒症狀。

  • 發燒已經超過5天尚未緩解,需要就醫查明準確原因。

  • 體溫超過38.5度,已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個小時後仍未退熱。

  • 寶寶精神極度萎靡,幾乎不說話,也不想吃東西。

  • 已出現中重度脫水現象,小便次數及尿量大幅減少。

  • 出現熱性驚厥的現象,且程度較重不止一次。

  • 寶寶剛接種過疫苗,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需要就醫。

2. 該怎麼給寶寶吃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協會、中國的發熱指南中,均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高熱首選的退燒藥是: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關於服用退燒藥,以下要點要注意(部分整理自美國兒科協會網站):

  • 必須為單一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藥品,而不是複方。

  •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除了口服劑型外,還有栓劑可以選擇。

  • 3-6個月的嬰幼兒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不要給不斷嘔吐或脫水的孩子服用[5]。

  •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孩子的發燒或不適。阿司匹林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最嚴重的是瑞氏綜合徵[5]。

  • 如果孩子嘔吐,不能口服藥物,可能需要直腸栓劑。對乙酰氨基酚栓劑可以幫助減少嘔吐兒童的不適[5]。

當然再安全的藥,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發燒在38.5度以下,沒有明顯感覺不舒服,也沒其它基礎疾病,不建議服藥。

如果孩子本身有貧血、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發燒會加快代謝,導致病情加重比如出現心衰,哪怕溫度沒有達38.5度,也應及時用藥。

另外,有癲癇史的孩子也應及早用藥。

上文已經提到,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劑量。具體可參照藥品說明書,不要隨意加減量。

有的麻麻可能會問,兩種藥物可以交替使用嗎?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提到聯合使用退燒效果可能更好,但反覆強調要警惕由此帶來的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6]。

加拿大兒科協會以及最新版《尼爾森兒科學》,都建議只選用其中的一種。

既然服藥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感覺更舒適,還是建議只服用一種藥物。交替使用的話,如果劑量掌握不好,有可能因藥物積蓄體內產生毒副作用。

文章最後再囉嗦一句哈,給寶寶測體溫最好用電子體溫計。美國兒科協會的指南[1]和中國的兒童發熱指南[3]中都是這麼建議的喲。

參考資料:

1.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pediatrics/early/2011/02/28/peds.2010-3852.full.pdf

2.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fever_and_temperature_taking

3.https://wenku.baidu.com/view/a57108681a37f111f1855beb.html

4.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and-Your-Baby.aspx

5.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Medications-Used-to-Treat-Fever.aspx

6.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7/3/580.full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熱性驚厥(高熱驚厥),是因體溫驟然升高或降低,而導致大腦出現異常放電活動,從而引發全身肌肉的痙攣性發作。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體溫急劇上升,或者是發熱開始的24小時內,偶而會發生在退熱時。抽搐一般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就結束。

部分孩子在嬰幼兒時期(6個月-5歲),會發生一次或多次的熱性驚厥,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因為它有非常強的家族性。

熱性驚厥的發生沒有溫度限制,有的孩子可能燒到38.5度就發生了,有的可能燒到40度都沒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還伴隨短暫的意識喪失。就認為孩子肯定得了癲癇!

熱性驚厥不等於癲癇,但它的症狀反應與癲癇類似,而且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通常僅發生一次,且抽搐時間不超過1-2分鐘。這種屬單純性熱性驚厥,結束後孩子精神狀態無異常,家長不用太緊張。

如果驚厥發生多次,且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及以上,結束後精神萎靡或嗜睡,狀況就複雜了,家長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熱性驚厥雖並不等於癲癇,但與癲癇的關係很密切,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在7歲時發生癲癇的可能性稍高。

發燒的兩個小貼士

孩子發燒家長鬧心,說了那麼多,就為了讓大夥正確認識發燒,不要盲目的掉進誤區陷阱。補充兩個小貼士:

1. 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

  • 寶寶小於3個月,突然出現發燒症狀。

  • 發燒已經超過5天尚未緩解,需要就醫查明準確原因。

  • 體溫超過38.5度,已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個小時後仍未退熱。

  • 寶寶精神極度萎靡,幾乎不說話,也不想吃東西。

  • 已出現中重度脫水現象,小便次數及尿量大幅減少。

  • 出現熱性驚厥的現象,且程度較重不止一次。

  • 寶寶剛接種過疫苗,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需要就醫。

2. 該怎麼給寶寶吃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協會、中國的發熱指南中,均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高熱首選的退燒藥是: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關於服用退燒藥,以下要點要注意(部分整理自美國兒科協會網站):

  • 必須為單一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藥品,而不是複方。

  •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除了口服劑型外,還有栓劑可以選擇。

  • 3-6個月的嬰幼兒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不要給不斷嘔吐或脫水的孩子服用[5]。

  •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孩子的發燒或不適。阿司匹林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最嚴重的是瑞氏綜合徵[5]。

  • 如果孩子嘔吐,不能口服藥物,可能需要直腸栓劑。對乙酰氨基酚栓劑可以幫助減少嘔吐兒童的不適[5]。

當然再安全的藥,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發燒在38.5度以下,沒有明顯感覺不舒服,也沒其它基礎疾病,不建議服藥。

如果孩子本身有貧血、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發燒會加快代謝,導致病情加重比如出現心衰,哪怕溫度沒有達38.5度,也應及時用藥。

另外,有癲癇史的孩子也應及早用藥。

上文已經提到,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劑量。具體可參照藥品說明書,不要隨意加減量。

有的麻麻可能會問,兩種藥物可以交替使用嗎?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提到聯合使用退燒效果可能更好,但反覆強調要警惕由此帶來的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6]。

加拿大兒科協會以及最新版《尼爾森兒科學》,都建議只選用其中的一種。

既然服藥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感覺更舒適,還是建議只服用一種藥物。交替使用的話,如果劑量掌握不好,有可能因藥物積蓄體內產生毒副作用。

文章最後再囉嗦一句哈,給寶寶測體溫最好用電子體溫計。美國兒科協會的指南[1]和中國的兒童發熱指南[3]中都是這麼建議的喲。

參考資料:

1.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pediatrics/early/2011/02/28/peds.2010-3852.full.pdf

2.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fever_and_temperature_taking

3.https://wenku.baidu.com/view/a57108681a37f111f1855beb.html

4.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and-Your-Baby.aspx

5.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Medications-Used-to-Treat-Fever.aspx

6.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7/3/580.full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米粒媽碎碎念

米粒小時候挺愛發燒的,也曾出現過熱性驚厥的現象。看娃燒的一抽一抽給我嚇的,趕緊往醫院跑。生怕給腦子燒傻了…

後來聽醫生介紹又研究了不少資料,才發現很多家長關心則亂,對發燒產生了很多誤解。

專門總結了這篇發燒指南,希望能幫到親愛的們~孩子發燒不可怕,沒用正確方法應對才可怕!冬天是感冒發燒的高發季,趕緊擴散出去讓更多滴麻麻學習吧!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文|米粒媽(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發燒,是孩子常見的症狀,父母也很擔心這個問題。

擔心很正常,但因擔心產生各種錯誤認知,還四處散播可就不對了。

例如:發燒會把腦子燒傻,必須捂汗才能退燒,體溫越高病情越重…等等,總之流言一大波。

弄得只要孩子一發燒,家長就驚慌失措。關於發燒的這件事,真得好好說一說。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關於發燒的常見誤區

1. 發燒是病

發燒…真的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某種疾病引發的症狀。真正的敵人是細菌和病毒。

普通感冒、肺炎、扁桃體炎、代謝免疫出現問題,或剛接種完疫苗等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發燒。

未弄清楚發燒原因,盲目給孩子吃退燒藥,溫度會下降,但不意味著病也治好了。

2. 發燒會把腦子燒傻

產生這種想法的家長,很多是被髮生熱性驚厥時,孩子全身僵硬,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搐的樣子給嚇著了…

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恆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後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發燒是由腦膜炎引起的。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症狀。一定要區分這兩個概念。

3. 體溫越高病情越重

有的孩子發高燒還能跑著玩,有的發低燒卻精神萎靡不振。如果是6個月以內的寶寶,體溫高低與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性,存在一定關聯但並不絕對。

家長更應關注的,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仔細觀察孩子的體徵。是不是很不舒服?是否已有脫水跡象?精神是不是很不好?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幼兒急疹或腦膜炎。不能單純從溫度高低來判斷病情,孩子是否有活力反而更具參考意義。

總之,自己別瞎判斷,有任何擔心趕緊上醫院。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4. 發燒必須趕緊退熱

首先,發燒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防禦機制,代表自身免疫系統正與外來病原體感染作鬥爭,這對鍛鍊孩子的抵抗力有好處。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指出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3度,沒有明顯不適,精神比較正常,不用吃退燒藥降溫。

崔玉濤醫生的建議,也是體溫超過38.5度,孩子明顯感覺不適,再用藥退熱。

其次,剛才也說了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急著退燒雖然可以降溫,並不代表病已完全治癒。

5. 想退燒只能吃藥

這種說法太絕對了。孩子發燒的原因很多,呼吸道和腸道病毒感染最常見。這些大多是自愈性疾病,病完全好了體溫自己就會降下來,不一定非要吃藥。

當然,如果他燒得很難受,情緒煩躁,覺也睡不好,還伴有嚴重細菌感染。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遵醫囑服藥,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

什麼時候該吃藥,上條已有詳細解釋,請注意參考並多遵守醫囑。

6. 退燒藥吃一半就行(或必須加倍吃)

如果孩子確定需要服用退燒藥,很多家長本著“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的原則,只給娃吃一半的劑量。

還有些家長執著的認為,吃藥尤其是第一頓,必須加倍給藥才更管用。

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給孩子尤其是小寶寶吃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藥物劑量。既不是年齡也不是你們認為的奇葩理由。

如果不按準確劑量給孩子吃藥,還不如不吃…

7. 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還不正常?

必須再次強調:發燒只是伴隨疾病產生的症狀!只要疾病本身未愈,退燒藥效一過(通常4-8小時左右)體溫還會升上來。

退燒藥的起效也需要時間,在30分鐘至1個小時左右。吃藥只能暫時性降低體溫,一般下降1-1.5度,但不會降到正常體溫。

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吃退燒藥只能讓他感覺舒服一些,不影響日常活動,並不是讓他體溫正常。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8. 相比吃藥更喜歡打點滴

中國人對點滴的執念真是…是否需要給孩子打點滴,必須經過醫生判斷,一定要嚴格杜絕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除非孩子發生了嚴重的細菌感染,重度脫水,甚至完全無法進食,否則完全不需要打點滴!

兒童用藥的首要原則是安全!不能為了效果“立竿見影”就亂打退燒針或點滴,相比較而言,口服退燒藥仍是最安全的。

除了上面這八個,還有幾個在我看來尤為重大的誤區,必須單獨說一說。

發燒能自愈,堅決不吃藥

本文已經一再指出,發燒的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免疫代謝都有可能,其中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見的。

感冒、流感、幼兒急疹等疾病,都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目前也沒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確實主要靠自愈。

但有個重點,我們同樣一直在強調:

對於自愈型疾病導致的發燒,吃退燒藥是為了孩子更舒服,儘量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和學習。

這就好比世上有了麻醉藥,做手術肯定要打呀,否則不把人疼死?但你說它能治病嗎?當然不能。所以做事千萬別走極端!

別拿鍛鍊抵抗力當藉口,只要藥品安全,在孩子確實需要的情況下,讓他舒適點沒壞處。

此外,除了上述常見的能自愈的疾病,有些凶險的病毒感染同樣能引起孩子發燒,例如腦膜炎。其它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或川崎病也可以引起發燒。

家長不是醫生,沒有專業判斷的前提下,盲目堅持自愈大法,如果碰上這些嚴重疾病,簡直就是加重孩子的傷害。

發燒捂出汗就好了

2016年,福州一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為發燒,被家人裹被捂汗致死。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類似事件還有不少,但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感冒發燒了?捂捂汗就好啦。我只想說,什麼年代了,家長的無知,硬把孩子捂死了…

因為他們都不懂,什麼是“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過度保暖而引發的一種常見疾病,尤其多發於1歲以內的小嬰兒。

冬季是這種病的高發期,因為家長們太怕孩子們凍著了。但孩子發燒後最需要的是散熱,絕不是人為的“加熱”!

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那麼多汗是出了,可體溫上升更高更快,同時伴隨脫水、缺氧,不久就會抽搐昏迷。再嚴重就會導致多臟器衰竭甚至死亡!

人為給娃捂汗,和他因發燒自己出汗,一個是升溫,一個是自體降溫,根本就是兩回事。

娃還小不會說話,感覺痛苦也說不出來,等家長髮現不對通常都晚了…就算沒生命危險,很可能會有後遺症。

降溫首選物理方式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發燒了給他洗澡擦身,或冰袋敷頭,既能降溫讓他舒服一些,還沒有副作用。因此物理降溫是首選,實在不行了才吃藥。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曾反覆強調: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資料截圖,參考PDF見文末

除非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而且它有利於對抗感染。一些引起發燒的疾病,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是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但除非孩子有明顯的不適,並不需要進行退燒。

由此可見家長的退燒執念,本身就不正確。其實,無論泡澡擦身或是冰敷、使用退熱貼等,都是讓皮膚接觸外界環境,利用流動水和空氣將熱量帶走。

這種物理降溫的方式效果並不好,持續時間也很短(30分鐘左右)。有時候孩子正燒的迷迷糊糊,你非要拉著他洗澡,反而會因哭鬧、寒戰感覺更難受。

美國兒科協會關於《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的指南[1]裡提到: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也指出: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2]。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2016年2月版)[3]中也指出: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記住:只要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精神狀態尚佳,比較有活力,不用給他退燒降溫!

他明顯不舒服,可以服用退燒藥,會讓他更舒適且保持較長時間的效果。若孩子燒的很厲害,物理降溫手段可作為輔助手段,但一定要孩子舒適為前提。

補充一句:酒精擦身要嚴格禁止哈,因為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會有中毒隱患。

熱性驚厥就是癲癇

關於熱性驚厥,美國兒科協會旗下網站www.healthychildren.org上有詳細介紹[4],這裡總結並補充幾個關鍵點。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熱性驚厥(高熱驚厥),是因體溫驟然升高或降低,而導致大腦出現異常放電活動,從而引發全身肌肉的痙攣性發作。

熱性驚厥通常發生在體溫急劇上升,或者是發熱開始的24小時內,偶而會發生在退熱時。抽搐一般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就結束。

部分孩子在嬰幼兒時期(6個月-5歲),會發生一次或多次的熱性驚厥,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會發生。因為它有非常強的家族性。

熱性驚厥的發生沒有溫度限制,有的孩子可能燒到38.5度就發生了,有的可能燒到40度都沒反應。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全身僵直,雙眼上翻,四肢痙攣或抽動,還伴隨短暫的意識喪失。就認為孩子肯定得了癲癇!

熱性驚厥不等於癲癇,但它的症狀反應與癲癇類似,而且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導致腦損傷,神經系統問題,癱瘓,智力障礙或死亡。

熱性驚厥在24小時內,通常僅發生一次,且抽搐時間不超過1-2分鐘。這種屬單純性熱性驚厥,結束後孩子精神狀態無異常,家長不用太緊張。

如果驚厥發生多次,且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及以上,結束後精神萎靡或嗜睡,狀況就複雜了,家長一定要及時送醫院。

熱性驚厥雖並不等於癲癇,但與癲癇的關係很密切,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在7歲時發生癲癇的可能性稍高。

發燒的兩個小貼士

孩子發燒家長鬧心,說了那麼多,就為了讓大夥正確認識發燒,不要盲目的掉進誤區陷阱。補充兩個小貼士:

1. 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

  • 寶寶小於3個月,突然出現發燒症狀。

  • 發燒已經超過5天尚未緩解,需要就醫查明準確原因。

  • 體溫超過38.5度,已服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個小時後仍未退熱。

  • 寶寶精神極度萎靡,幾乎不說話,也不想吃東西。

  • 已出現中重度脫水現象,小便次數及尿量大幅減少。

  • 出現熱性驚厥的現象,且程度較重不止一次。

  • 寶寶剛接種過疫苗,體溫超過38.5度且持續24小時以上,需要就醫。

2. 該怎麼給寶寶吃退燒藥?

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兒科協會、中國的發熱指南中,均推薦3個月以上嬰兒,及兒童高熱首選的退燒藥是: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英文好可直接點擊放大看圖片

關於服用退燒藥,以下要點要注意(部分整理自美國兒科協會網站):

  • 必須為單一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藥品,而不是複方。

  • 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除了口服劑型外,還有栓劑可以選擇。

  • 3-6個月的嬰幼兒可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只能用於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不要給不斷嘔吐或脫水的孩子服用[5]。

  •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治療孩子的發燒或不適。阿司匹林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腸道出血等副作用,最嚴重的是瑞氏綜合徵[5]。

  • 如果孩子嘔吐,不能口服藥物,可能需要直腸栓劑。對乙酰氨基酚栓劑可以幫助減少嘔吐兒童的不適[5]。

當然再安全的藥,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還是那句話,如果孩子發燒在38.5度以下,沒有明顯感覺不舒服,也沒其它基礎疾病,不建議服藥。

如果孩子本身有貧血、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或遺傳代謝性疾病。發燒會加快代謝,導致病情加重比如出現心衰,哪怕溫度沒有達38.5度,也應及時用藥。

另外,有癲癇史的孩子也應及早用藥。

上文已經提到,給孩子服用退燒藥一定要嚴格依據體重計算劑量。具體可參照藥品說明書,不要隨意加減量。

有的麻麻可能會問,兩種藥物可以交替使用嗎?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美國兒科學會的指南,提到聯合使用退燒效果可能更好,但反覆強調要警惕由此帶來的用錯藥用過量的風險[6]。

加拿大兒科協會以及最新版《尼爾森兒科學》,都建議只選用其中的一種。

既然服藥主要目的是讓孩子感覺更舒適,還是建議只服用一種藥物。交替使用的話,如果劑量掌握不好,有可能因藥物積蓄體內產生毒副作用。

文章最後再囉嗦一句哈,給寶寶測體溫最好用電子體溫計。美國兒科協會的指南[1]和中國的兒童發熱指南[3]中都是這麼建議的喲。

參考資料:

1.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pediatrics/early/2011/02/28/peds.2010-3852.full.pdf

2.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fever_and_temperature_taking

3.https://wenku.baidu.com/view/a57108681a37f111f1855beb.html

4.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Fever-and-Your-Baby.aspx

5.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Medications-Used-to-Treat-Fever.aspx

6.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27/3/580.full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米粒媽碎碎念

米粒小時候挺愛發燒的,也曾出現過熱性驚厥的現象。看娃燒的一抽一抽給我嚇的,趕緊往醫院跑。生怕給腦子燒傻了…

後來聽醫生介紹又研究了不少資料,才發現很多家長關心則亂,對發燒產生了很多誤解。

專門總結了這篇發燒指南,希望能幫到親愛的們~孩子發燒不可怕,沒用正確方法應對才可怕!冬天是感冒發燒的高發季,趕緊擴散出去讓更多滴麻麻學習吧!

停!寶寶發燒千萬別這麼做!90%的家長都中招了!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