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面膜為什麼不宜超過15分鐘?

專注健康養生,點右上角紅色關注

敷面膜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就要選擇最佳的時間和使用正確的方法,否則就是一種浪費!皮膚科醫師提醒,敷面膜的時間長短也是影響保養效果的重要關鍵!

敷面膜為什麼不宜超過15分鐘?

皮膚科專家表示,敷面膜有助於增加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讓穿透表皮的光線量增加。換句話說,就是敷完面膜後,肌膚含水量增加,能夠讓真皮層反射回來的光量提升,自然就會使皮膚外觀看來白裡透紅,比平時更加粉嫩美麗。可是事實上,想要有效改善膚況,光靠敷面膜並不足夠,平時做好妥善、恰當的清潔,並養成良好的保養習慣,以及規律的生活作息,才是養成好膚質的根本之道。

面膜敷不宜超過15分鐘

雖然敷面膜可以使皮膚即刻顯得水嫩,但不代表面膜敷的越久,水分接觸皮膚角質層的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有不少女性常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認為面膜要敷久一點,才能讓面膜中的精華通通滲進肌膚。或是,覺得面膜一張不便宜,如果沒有敷久一點不划算,因此一敷就是近半小時,甚至敷到過夜,隔天才把面膜撕下來。

敷面膜為什麼不宜超過15分鐘?

這樣的行為不僅無法有效達到預期的急救效果,肌膚在過度膨脹收縮的情況下,恐會導致角質細胞間脂質、蛋白質的比例受到影響,進而造成肌膚結構出現問題,反到使皮膚變得更為敏感、脆弱。

所以建議最好依照外包裝指示,將面膜停留於臉上的時間控制在10到15分鐘之間;並於敷完面膜後,適當塗抹上一層乳液或乳霜,來加強保溼鎖水的效果較佳。

敷面膜為什麼不宜超過15分鐘?

在常規保養下,建議1周使用1次面膜即可,若過度頻繁使用,不僅無法達到加強保養的作用,更可能因此改變角質細胞間脂質的比例,造成皮膚容易敏感、不適。

溫馨提示:面膜貼完後,最好將臉部清洗乾淨,然後進行正常的護理,抹上柔膚水、化妝水,以及乳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