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岱祠樓,也叫東嶽行祠,位於大寨村東崖畔,始建於宋代重修。原來規模宏大,雕樑畫棟,建築精巧,現僅存岱祠岑樓。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岱祠樓,也叫東嶽行祠,位於大寨村東崖畔,始建於宋代重修。原來規模宏大,雕樑畫棟,建築精巧,現僅存岱祠岑樓。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金龍寺塔,位於東嶽行祠內,始建於唐代,明未重建,八角七層,高約25米,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朝邑縣十二景觀之一。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岱祠樓,也叫東嶽行祠,位於大寨村東崖畔,始建於宋代重修。原來規模宏大,雕樑畫棟,建築精巧,現僅存岱祠岑樓。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金龍寺塔,位於東嶽行祠內,始建於唐代,明未重建,八角七層,高約25米,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朝邑縣十二景觀之一。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大荔縣地處黃河、渭河交匯處,土地平坦,爐齒面是當地傳統小吃,將手擀麵切時,在中間用刀劃開而不切斷,其形似爐齒而得名。吃起來麵條柔韌光潤,臊子香辣味濃,去往關中東府的不可不食。村裡流傳至今的剪紙、花饃、秧歌等均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岱祠樓,也叫東嶽行祠,位於大寨村東崖畔,始建於宋代重修。原來規模宏大,雕樑畫棟,建築精巧,現僅存岱祠岑樓。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金龍寺塔,位於東嶽行祠內,始建於唐代,明未重建,八角七層,高約25米,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朝邑縣十二景觀之一。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大荔縣地處黃河、渭河交匯處,土地平坦,爐齒面是當地傳統小吃,將手擀麵切時,在中間用刀劃開而不切斷,其形似爐齒而得名。吃起來麵條柔韌光潤,臊子香辣味濃,去往關中東府的不可不食。村裡流傳至今的剪紙、花饃、秧歌等均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大寨村位於大荔縣朝邑鎮,這裡為朝邑縣城舊址,歷史遺蹟豐富。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該村於明崇禎時組建得名泰安堡,清時稱大寨子,1983年更名大寨村。現有村民790戶,人口約2871人。村中傳統建築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70%,有多處關中典型傳統民居,土坯磚砌坡屋頂結構,保存完整。村內有古建築豐圖義倉(清代)、岱祠岑樓(明代)、金龍高塔(唐代)等三個保存完好的國家級文保。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豐圖義倉是一座以磚結構為主的窯群式倉城,佔地20多畝,被慈禧太后批為"天下第一倉",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外面看,酷似一座古城,環內城一週排列窯洞58面,每窯可儲糧90噸,共可儲糧5200噸,是集儲存糧食、軍事要塞、觀光聖地為一體的絕佳境地。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岱祠樓,也叫東嶽行祠,位於大寨村東崖畔,始建於宋代重修。原來規模宏大,雕樑畫棟,建築精巧,現僅存岱祠岑樓。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金龍寺塔,位於東嶽行祠內,始建於唐代,明未重建,八角七層,高約25米,密簷式磚構建築,原為朝邑縣十二景觀之一。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大荔縣地處黃河、渭河交匯處,土地平坦,爐齒面是當地傳統小吃,將手擀麵切時,在中間用刀劃開而不切斷,其形似爐齒而得名。吃起來麵條柔韌光潤,臊子香辣味濃,去往關中東府的不可不食。村裡流傳至今的剪紙、花饃、秧歌等均屬非物質文化遺產。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陝西國家級傳統村落(第四批)——大荔縣大寨村

【美食與遠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