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關於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

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並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請從創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選“蜂”,落腳於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於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

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於冷僻之處,但並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關於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

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並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請從創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選“蜂”,落腳於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於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

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於冷僻之處,但並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是羅隱遊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

1.這首詩依次表現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5分)

2.詩歌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首聯寫寫一年兩次遊覽錦江,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②頷聯和頸聯寫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③尾聯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寫出感情2分,具體分析3分。)

2.(1)表現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擬人,④虛實結合。

(2)①頷聯中“芳草”“礙馬”,“好雲”“遮樓”,詩人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和好雲,說它們像友人一樣,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絆馬蹄遮樓臺,表現了朋友對客人(自己)的熱情和殷勤。②頸聯說山牽著“別恨”、水帶著“離聲”,表現了詩人自己對朋友的依戀難捨。(手法4分,分析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關於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

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並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請從創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選“蜂”,落腳於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於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

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於冷僻之處,但並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是羅隱遊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

1.這首詩依次表現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5分)

2.詩歌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首聯寫寫一年兩次遊覽錦江,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②頷聯和頸聯寫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③尾聯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寫出感情2分,具體分析3分。)

2.(1)表現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擬人,④虛實結合。

(2)①頷聯中“芳草”“礙馬”,“好雲”“遮樓”,詩人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和好雲,說它們像友人一樣,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絆馬蹄遮樓臺,表現了朋友對客人(自己)的熱情和殷勤。②頸聯說山牽著“別恨”、水帶著“離聲”,表現了詩人自己對朋友的依戀難捨。(手法4分,分析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閒居

姚合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何當學禪觀①,依止古先生?

【注】禪觀:即禪理、禪道。

1.本詩頷聯使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2.本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本詩使用了反襯和對比的藝術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滿庭院的蟬鳴襯托出環境的清淨,以動襯靜更顯其靜。整聯又用無馬跡和滿是蟬聲進行對比,仍是寫出詩人住處少有訪客,生活清淨。(3分)

2.本詩塑造了一個性喜清靜、追求清閒、具有閒情雅緻的人物形象。分)詩人雖居城市,但門無馬跡、蟬聲滿宅,表明其性喜清淨,心遠自偏;(2分)休官不任,無憂傷之感,反覺夢都清閒;雖染病但不廢吟詠,更顯其志趣高雅。(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關於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

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並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請從創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選“蜂”,落腳於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於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

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於冷僻之處,但並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是羅隱遊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

1.這首詩依次表現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5分)

2.詩歌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首聯寫寫一年兩次遊覽錦江,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②頷聯和頸聯寫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③尾聯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寫出感情2分,具體分析3分。)

2.(1)表現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擬人,④虛實結合。

(2)①頷聯中“芳草”“礙馬”,“好雲”“遮樓”,詩人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和好雲,說它們像友人一樣,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絆馬蹄遮樓臺,表現了朋友對客人(自己)的熱情和殷勤。②頸聯說山牽著“別恨”、水帶著“離聲”,表現了詩人自己對朋友的依戀難捨。(手法4分,分析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閒居

姚合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何當學禪觀①,依止古先生?

【注】禪觀:即禪理、禪道。

1.本詩頷聯使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2.本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本詩使用了反襯和對比的藝術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滿庭院的蟬鳴襯托出環境的清淨,以動襯靜更顯其靜。整聯又用無馬跡和滿是蟬聲進行對比,仍是寫出詩人住處少有訪客,生活清淨。(3分)

2.本詩塑造了一個性喜清靜、追求清閒、具有閒情雅緻的人物形象。分)詩人雖居城市,但門無馬跡、蟬聲滿宅,表明其性喜清淨,心遠自偏;(2分)休官不任,無憂傷之感,反覺夢都清閒;雖染病但不廢吟詠,更顯其志趣高雅。(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雪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1.本詩中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主帥形象?(2分)

2.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什麼表達方式?有何作用?(3分)

3.有人說“滿”字用得好,好在哪裡呢?請具體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本詩塑造了一個具有剛毅果斷氣魄和勝利在握必勝信念的主帥形象。

2.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描繪了軍城早秋的景象,既烘托了主帥形象,又渲染了大戰來臨前陰沉肅穆的氣氛。

3.寒雲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似風雲突變的前兆,大戰前的沉默。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目錄

1.羅鄴《早發》

2.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3.王績《野望》

4.包佶《再過金陵》 劉翰《石頭城》

5.賈至《春思》

6.錢起《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7.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8.姚合《閒居》

9.嚴武《軍城早秋》

10.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11.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2.杜甫《曲江對酒》

13.戎昱《移家別湖上亭》

14錢珝《未展芭蕉》

15.劉眘虛《闕題》

16.李商隱《霜月》

17.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18.薛逢《長安夜雨》

19.盧綸《逢病軍人》 張喬《河潢舊卒》

20. 雍陶《天津橋春望》

21.薛濤《送友人》

22.柳中庸《聽箏》

23.白居易《夢微之》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24.杜荀鶴《自敘》

25.孟雲卿《寒食》 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6.鄭谷《題杭州樟亭》

27.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28.李商隱《風雨》

29.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30.張蠙(pín)《登單于臺》

31.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

32.劉方平《梅花落》

33.陸龜蒙《吳宮懷古》

34.許渾《旅夜懷遠客》

35.棲一《武昌懷古》

36.李白《清溪行》

37.韋應物《春遊南亭》

38.賈島《寄韓潮州愈》

39.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40.雍陶《塞路初晴》

41.杜甫《孤雁》

42.杜甫《嘆庭前甘菊花》

43.韋莊《憶昔》

44.戎昱《塞下曲》

45.王勃《詠風》

46.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47.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48.竇鞏《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旋歸西川,因以贈別》

49.吳融《子規》

50.杜甫《九日》

51.陳子昂《感遇》

52.李商隱《落花》 宋祁《落花》

53.趙嘏《長安秋望》

54.崔湜《邊愁》

55.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雍陶《送蜀客》

56.曹鬆《南海旅次》

57.白居易《琴茶》

58.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

59.裴磷《裴給事宅白牡丹》 白居易《惜白牡丹》

60.元稹《高荷》

61.李中《舟次彭澤》

62.高駢《風箏》

63.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64.杜荀鶴《閩中秋思》

65.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6.溫庭筠《贈少年》

67.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68.崔道融《梅花》

69.崔道融《溪居即事》

70.韋應物《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 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二)》

71.張仲素《秋閨思》 施肩吾《望夫詞》

72.李中《舟次彭澤》

73.寒山《杳杳寒山道》

74.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75.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76.劉滄《江樓月夜聞笛》

77.萬楚《驄馬》

78.李嘉祐《晚登江樓有懷》

79.徐通《春日閒居》

80.陸龜蒙《離別》

81.張喬書邊事①

82.李澄之《秋庭夜月有懷》

83.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84.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李端《春晚遊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85.高適《塞上聽吹笛》 李益《聽曉角》

86.顧況《聽角思歸》

87.戎昱《耒陽溪夜行》

88.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89.元稹《送孫勝》 沈宇《武陽送別》

90.張仲素《秋夜曲》

91.薛媛《寫真寄外》

92.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

93.孟郊《秋懷(其二)》

94.崔塗《除夜有懷》

95.王勃《別薛華》

96.韓偓《春盡》

97.馬戴《楚江懷古》

98.吳融《華清宮》 李約《過華清宮》

99.李益《汴河曲》 皮日休《汴河懷古》

100.盧照鄰《雨雪曲》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發

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早發”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

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①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②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之“早”有關。③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早發”之“早”。

這首藉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早”。

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境的最大特色是什麼?請簡要說明。

2.請分別對第三聯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雲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雲、靜渚、春草、閒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

2.(2)“過”字把雨後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隨”字形象的表現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後棄官歸隱而終。

1.簡析頷聯和頸聯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

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餘輝中越發顯得蕭瑟;頸聯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在閒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鬱和苦悶。(4分)

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閒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後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用典表明在現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

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

再過金陵①

包佶

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

石頭城

宋 劉翰

離離芳草滿吳宮③,綠到臺城④舊苑東。

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

【注】①此詩寫於安史之亂後。②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③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④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於辦公、居住的場所。

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相同點:①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淒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①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②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淒涼蕭瑟之景;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

2.①包詩抒發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作者對安史之亂後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②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思

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雲,春日偏能惹恨長。

【注】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

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麼作用?(5分)

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在情感的抒發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

參考答案

1.①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②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

2.①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②“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

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

行客淒涼過,村籬冷落開。

晚溪寒水照,晴日數蜂來。

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

【注】蜂,一本作“峰”。

關於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

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並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2.請從創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選“蜂”,落腳於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於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於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藉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

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於冷僻之處,但並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

一年兩度錦江遊,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是羅隱遊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

1.這首詩依次表現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5分)

2.詩歌中間兩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首聯寫寫一年兩次遊覽錦江,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②頷聯和頸聯寫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③尾聯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寫出感情2分,具體分析3分。)

2.(1)表現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移情,③擬人,④虛實結合。

(2)①頷聯中“芳草”“礙馬”,“好雲”“遮樓”,詩人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和好雲,說它們像友人一樣,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絆馬蹄遮樓臺,表現了朋友對客人(自己)的熱情和殷勤。②頸聯說山牽著“別恨”、水帶著“離聲”,表現了詩人自己對朋友的依戀難捨。(手法4分,分析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閒居

姚合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

何當學禪觀①,依止古先生?

【注】禪觀:即禪理、禪道。

1.本詩頷聯使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2.本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本詩使用了反襯和對比的藝術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滿庭院的蟬鳴襯托出環境的清淨,以動襯靜更顯其靜。整聯又用無馬跡和滿是蟬聲進行對比,仍是寫出詩人住處少有訪客,生活清淨。(3分)

2.本詩塑造了一個性喜清靜、追求清閒、具有閒情雅緻的人物形象。分)詩人雖居城市,但門無馬跡、蟬聲滿宅,表明其性喜清淨,心遠自偏;(2分)休官不任,無憂傷之感,反覺夢都清閒;雖染病但不廢吟詠,更顯其志趣高雅。(2分)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雪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1.本詩中塑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主帥形象?(2分)

2.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什麼表達方式?有何作用?(3分)

3.有人說“滿”字用得好,好在哪裡呢?請具體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本詩塑造了一個具有剛毅果斷氣魄和勝利在握必勝信念的主帥形象。

2.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描繪了軍城早秋的景象,既烘托了主帥形象,又渲染了大戰來臨前陰沉肅穆的氣氛。

3.寒雲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似風雲突變的前兆,大戰前的沉默。

「唐詩鑑賞」唐代詩歌鑑賞100例|閱讀並回答問題(附答案)(一)

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韋莊①

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②。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

繡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卻愁宴罷青娥③散,揚子江頭月半斜。

【注】①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五代前蜀詩人。韋莊曾經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寫作此詩時正值黃巢兵亂。②吳娃:吳俗謂好女為娃。③青娥: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1.分析全詩的結構層次。(5分)

2.詩中“愁”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全詩是如何表現“愁”的?(6分)

參考答案

1.全詩共分二層。(2分)第一層,前六句,寫夜宴的歡樂景象。第二層,後兩句,寫宴罷後的愁苦之情。(3分)

2.愁兵亂家危身被病困,富貴歡樂短暫一現,安寧難保。(2分)①以樂寫哀,以夜宴之樂反襯愁苦。(2分)②借景抒情,江頭月半,寄託愁情。(2分)

1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遙聞精舍鍾,泊舟微徑度深鬆。

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講道說法之所。

1.從體裁角度看,這首詩是 。(1分)

2.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畫”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4分)

3.劉熙載說過:“畫山者心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筆,為餘筆所拱向。……善書者必爭此一筆。”你認為這首詩中的“主峰”“主筆”是哪一句?其餘三句又是如何“拱向”這一句的?(5分)

參考答案

1.七言絕句。(1分,答出絕句即可得分)

2.“峰”本來是景物中的客觀存在。用一“畫”字,似乎說“峰”本來並不存在,卻由造物以云為毫,蘸霖作墨,以天為紙即興“畫”出,不僅寫出“峰”的美妙如畫,而且傳達出“觀者”的驚奇與喜悅,使整首詩別有情趣。(4分,意思對即可)

3.這首詩的“主峰”“主筆”是結尾一句。全詩先有溪上值雨聞鐘被吸引,又接微徑深鬆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雲的襯托,“四五峰”被畫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離開了前面三句的“拱向”則“四五峰”之“主筆”難以突出。(5分,指出最後一句主峰得1分,說出如何拱向給3分,語言表達1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曲江對酒

杜甫

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

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縱飲久判①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

吏情更覺滄州②遠,老大徒傷未拂衣。

【注】①判:同“拚”,不顧一切,豁出去。這裡是“甘願”。②滄州:水邊綠洲,古時常用來指隱士的居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苑外江頭坐不歸”,“苑”是指“宮苑”,“坐不歸”寫出了詩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無奈。

B.“水精宮殿轉霏微”,“霏微”是迷濛的樣子,這句話營造了一種虛空寥落的意境。

C.尾聯表達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的意思。

D.這首七律詩表現了杜甫在官場中無所作為,抱負難展,理想落空的苦痛。

2.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述杜甫將“桃花與共楊花語”,改為“桃花細逐楊花落”,請簡要分析這樣改的妙處。(3分)

3.本詩中的“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與《旅夜書懷》詩中“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共同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對偶除外)?試分析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3分)

參考答案

1.A(詩人不想回去)(2分)

2.改後更切合詩人的心境,情景相諧。(2分)原句顯得過於恬適,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1分)

3.反語(1分)我整日縱酒早就甘願被人嫌棄,我懶於朝參的確有違世情,實際是說既然人家嫌棄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參。這樣正話反說更顯其牢騷愁苦之盛,妙在含蓄委婉。(2分)

1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採用什麼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

2.“系”字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了它們依戀主人不忍離去的深情;“啼”字寫出了黃鶯嗚叫的特點,似殷殷挽留,悽悽惜別之情。

1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未展芭蕉

錢珝(xǔ)

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

1.詩歌首句描寫未展芭蕉,從哪兩個方面設喻?(2分)

2.詩歌前兩句由物及人,“芳心猶卷怯春寒”一句展現了怎樣的畫面?請具體描述。(2分)

3.詩中的“會、暗”兩字,對深化詩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談談你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形狀 色澤

2.在料峭春寒中捲縮這“芳心”的芭蕉,彷彿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由於寒意襲人的環境的束縛,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情懷隱藏在心底。

3.“會”讓人感到芭蕉由怯於春寒而不展,到被東風吹開,是順乎自然規律的;“暗”則極精細地顯示出這一變化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芳春到來,美好的情愫總會呈露在無邊的春色中,既如此,又何必深藏內心的奧祕,不主動地坦露情懷,迎接東風,歡呼春天的到來呢?

1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闕題

劉眘虛(shèn)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詩人簡介

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江東人。8歲能屬文,上書,召見,拜童子郎。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唐才子傳》作“開元十一年徐徵榜進士”。據徐鬆<登科記考>,徐徵是開元二十一年狀元,則“開元十一年”當為“開元二十一年”之誤),調洛陽尉,遷夏縣令。性高逸,不慕榮利,交遊多山僧道侶。曾擬在廬山卜宅隱居,未成。早年逝世。

【注】闕題:即缺題,原題缺失,故作此。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道由白雲盡”,雲路並寫,表現了道路之高遠,環境之清幽。

B.“閒門向山路”,敘中含情,寫出了作者遠離塵世的寧靜生活。

C.“深柳讀書堂”,融情於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學的沉靜安詳。

D.“清輝照衣裳”,直抒胸臆,傳達出作者真實自然的心理感受。

2.這首詩中的寫水之句堪稱妙筆,其中“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最為突出。請結合全詩對此二句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D(“直抒胸臆”的理解與分析失當)

2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寫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載著花的芬芳靜靜流淌到很遠的地方。詩人將水塑造成可視、可聽、可嗅的形象,不但賦予水春的氣息與活力,而且通過這迷人的景緻傳達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閒愜意、怡然自樂的心情。

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注】①青女:青霄玉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月裡的嫦娥。

1.本詩描寫的是 時節的景色,末句中“嬋娟”的意思是 。

2.從表現手法上看,本詩首二句與後二句之間運用 的寫法,詩中“青女”、“素娥”分別是 和 的象徵,末句“鬥”字用得妙,產生的表達效果是 。

參考答案

1.深秋(據詩題、徵雁,特別是“無蟬”可得,答為“秋天”則欠準確。)

2.虛實相間(或“由實到虛”)霜月 化靜為動,更好地突出了女神爭豔鬥妍的動感及神采風貌。

1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②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①孟浩然:40歲遊京師,應進士不第,以隱士終身。此詩即隱居襄陽所作。②羊公碑:晉人羊祜鎮守荊襄時,常登峴山,曾對同遊者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者勝士登此望遠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傷悲。”羊祜頗有政績,他死後,百姓在峴山立廟樹碑,以示懷念。

1.詩人孟浩然與_______齊名,同為唐代________詩派代表詩人,但本詩在題材上屬於____________。

2.尾聯中,詩人“淚沾襟”的原因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王維 山水田園 詠史懷古詩

2.羊公碑至今還屹立在峴山上,令人仰慕;而詩人自己空有匡世濟國的願望,卻報國無門,無所作為,死後難免如羊祜所說“湮滅無聞”。想及於此,詩人不免黯然神傷。

1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長安夜雨

薛逢①

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

心關桂玉②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

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溼無聲。

當年志氣俱消盡,白髮新添四五莖。

【注】①薛逢,字陶臣,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屢忤權貴,仕途頗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貴的柴米。

(1)這首詩的“詩眼”是首聯中的哪個字?試結合全詩內容簡要分析。(4分)

(2)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其中兩種,並簡要說明。(4分)

參考答案

1.“詩眼”是首聯中的“憂”字。(1分)全詩先寫作者生活的艱辛(“心關桂玉”);次寫命途的不順(“運落風波”);最後寫生命的衰老(“志氣俱消”“ 白髮新添”)。(答出相關意思即可,3分)

2.其一,借景抒情。如首聯通過描述滯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側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憂愁之久,內心無時無刻不被憂愁纏繞。(也可分析頸聯)。其二,比喻手法,將“百憂”比喻為雨中生機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現出憂愁的煩亂紛雜。其三,視覺與聽覺結合。樹上集聚的早鴉,是作者所見之景;沉悶的鼓聲是作者所聞之景。這些景物淒冷蕭條,傳達出作者愁悶落寞的心情。(答出兩種表現手法即可,正確指出是何種手法各1分,舉例說明各1分;共4分。)

1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逢病軍人

盧綸

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

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河潢舊卒

張喬

少年隨將討河潢,頭白時清返故鄉。

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1.兩首詩描寫的人物有何異同?試簡要概括。

2.盧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3.請簡析張詩的主要表達特色。

參考答案

1.(1)同:都是返鄉士兵(2分)。異: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歸鄉(1分)。

2.對病軍人的同情。(2分)

3.以少年出征與頭白返鄉對比,突出戍邊之長;以十萬將士與我對比,突出戰爭的殘酷。(4分,每點2分)

2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天津橋春望

雍陶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注】天津橋,是當時東都洛陽著名的景點。上陽:宮名,上元年間,唐高宗下令修建,位於天津橋北。

1.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描述。

2.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一二句作者描繪出一幅明媚綺麗的津橋春日圖。(2分)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雲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遊絲隨風飄揚(2分)。

2.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詩的一二句寫津橋春日,明媚綺麗,三四句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後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表達了詩人弔古傷今,感嘆昔盛今衰的沉鬱的感情。(手法1分,分析2分,感情2分)

2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送友人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詩人簡介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後薛濤居於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後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祕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製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後人仿製,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1.詩的前兩句化用了那首詩中名句?這樣寫有何作用?

2.詩的第三句中的“誰言”兩字有助於表達作者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

1.化用了《詩經·秦風·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此寫出別時水邊晚景,渲染氣氛,突出一種冷意,襯托人物因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情緒。使用引用(暗引)的修辭手法使詩句的內涵更為深厚(或內容更為豐富)。

2.“誰言”即“誰說”,也即“不要說”,句意為不要說從今晚起你我就要離別千里。用“誰言”一反遺憾之意,從而表達出對友人的勸慰和對友情的執著(或情意之長、思念之深)。

2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詩人簡介

柳中庸,(生卒年不詳)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曆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徵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徵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1.這首詩題目是“聽箏”,頷聯主要運用哪些藝術手法來描寫音樂?試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2.有人說頸聯中“獨”與“空”堪稱詩人煉字的典範,請對這兩個字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這一聯主要運用了通感、比喻、擬人手法。通過對“柳態”和“啼鳥”的描摹,以視覺寫聽覺,化無形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寫出了分別的傷感。

2.“獨”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對孤燈的形象,“空”表現離人遠行、無所依從的情景;這兩個字渲染了一種孤寂、悽清的氣氛,抒寫了人物內心的憂鬱和思念。(能將兩個字結合詩歌準確分析即可得分)

2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夢微之

白居易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酬樂天頻夢微之①

元稹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注】①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貶通州(今四川達川);八月,白居易貶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詩為該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夢微之》而酬和次韻之作。

1.白居易詩“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寫法獨特,談談你的認識。

2.兩首詩都寫了“夢”,但夢境內容與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試作簡要說明。

參考答案

1.這兩句詩表面上寫詩人殷勤詢問元稹因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見了你;實際上是寫詩人對元稹關切、思念之情難以自已,以至形之於夢。(2分)這是從對方著筆,換位去寫,構思精巧,表達含蓄委婉。(2分)

2.白詩用故人入夢書寫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2分)元詩用故人不曾來入夢寫自己的悽苦之情、對白居易關心自己的感激之情。(2分)

2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自敘

杜荀鶴①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

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②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髮吾唐一逸人。

【注】①杜荀鶴: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人才華橫溢,仕途坎坷。②奈值:奈何。

1.此詩首聯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

2.這首詩在謀篇佈局上構思精巧,結構層層推演,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請根據提示分析中間兩聯。(4分)

首聯:“樂於貧”,帶出頷聯“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表明“樂於貧”的心跡;

頷聯: ;

頸聯: ;

尾聯“平生肺腑無言處”,又與開頭“酒甕琴書伴病身”相呼應,滿篇皆活,渾然一體。

參考答案

1.概述了自己的境遇和處事態度。(2分)是一個整日以酒澆愁,以琴書為伴,不得不安於貧窮的,封建社會中失意潦倒而又孤高悲憤的知識分子形象。(2分)

2.頷聯“閒吟客”帶出頸聯“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點出“吟”的內容和造成“閒吟”的原因;(1分)

頸聯“不容真”,帶出尾聯“平生肺腑無言處,白髮吾唐一逸人”,(1分)說明“不容真”的結果。(1分)

2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

寒食①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②寒食草青青。

詩人簡介

孟雲卿,字升之,平昌(今山東德州)人。約生於725年(唐開元十三年)。天寶年間赴長安應試未第,30歲後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實,為杜甫、元結所推重。孟雲卿與杜甫友誼篤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軍,行前夜飲話別,並以詩相贈,即《酬孟雲卿》。同年冬,他們在洛陽相遇,同到劉顥家中暢飲。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

韋應物, 737-約792),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田園派詩人。玄宗時,曾在宮廷中任「三衛郎」,後應舉成進士,歷官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由於他長期擔任地方行政官吏,親身接觸到戰火離亂的社會現實,所以寫了不少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對當時的政治腐敗黑暗的一面有所認識,但又缺乏抗爭的勇氣,感到無可奈何。這樣,就使得他的心情陷於苦悶的矛盾狀態中。其詩多送別、寄贈、感懷之作,情感真摯動人。田園山水諸作,語言簡淡,風格秀朗,氣韻澄澈。著有《韋蘇州集》。

【注】①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於這天禁火寒食。②杜陵:位於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內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寒食》前兩句在景與情的關係處理上有何獨到之處?請作簡要賞析。(3分)

2.兩首詩所寫內容都與“寒食”相關,但表達的情感卻不盡相同,請概述兩首詩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孟詩的前兩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競麗的美好景象,抒發了詩人在他鄉過寒食節的極度悲傷的感情。(2分)這兩句詩一寫繁華,一寫悲苦,用的是“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1分)

2.孟詩表達了詩人佳節思親的傷感和同情民間疾苦的情懷。(2分)韋詩抒發了詩人離家在外的孤獨之感和思念故鄉、親人的一往深情。(2分)

2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題杭州樟亭

鄭谷

故國江天外,登臨返照間。

潮平無別浦,木落見他山。

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閒。

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

詩人簡介

鄭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生卒年不詳。少穎悟,7歲能詩,前輩詩人司空圖稱許其“當為一代風騷主”(《唐詩紀事》引述)。光啟三年(887)登進士第,授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乾寧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歸。卒於家鄉別墅。世稱鄭都官。鄭谷在當時詩名頗盛。鄭谷曾修改僧齊己《早梅》詩中“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的“數枝”為“一枝”,齊己拜為“一字師”。又與許棠、任濤、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

鄭谷詩反映生活面不廣,情感也欠深沉。所以《郡齋讀書志》批評鄭谷“格韻凡猥,語句浮俚不競”。但其詩筆調清新,思致宛轉,律對中時有警句。絕句如《淮上與友人別》、《席上貽歌者》、《越鳥》、《鷺鷥》,亦復風神搖曳,有悠然不盡之意。尤工詠物,《鷓鴣》、《燕》、《竹》、《海棠》諸篇皆能狀物而得其神,《鷓鴣》中“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一聯傳誦廣遠,致有“鄭鷓鴣”之稱。《唐才子傳》用“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來概括其詩風,是比較恰當的。

【注】故國:即故鄉。

1.詩中寫了哪些“登臨”所見之景?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點?

2.本詩寫思鄉之情,或寓於景物之中,或直抒胸臆,請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

1.寫了潮水、遠山、沙鳥和漁人。寫潮水,突出其大,浩漫一片,分不清浦岸;寫遠山,突出其樹葉落後,眾峰秀出,望得很遠;寫飛鳥,突出其遠去;寫漁人,突出其閒適。

2.詩的第四、五、六句,寓情於景。第四、五句是從遠觀的角度寫懷念故鄉:第四句,寫故鄉在江天之外的遠處,木葉落後山峰顯露,可以遠望;第五句,寫看著鳥在晴空中遠遠飛去。第六句,寫眼前的江面上,漁人在夜晚閒唱,引發了自己的思鄉之情。最後一句直抒胸臆,寫自己的心隨著遠去的船帆返回故鄉,表達了思鄉之情的濃烈。

2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此詩作於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

1.頷聯兩句中的“獨”“空”二字用得十分傳神,請簡要賞析。

2.這首詩表現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獨,獨自,在蕭條冷落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表現出其對賈誼的景仰嚮慕和難掩的孤獨落寞。空,形象地寫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氣氛,表現了詩人傷斯人已去的痛苦、悵惘之情。兩字共同創造出悲涼感傷的意境氛圍。

2.表現了作者對自身遷謫命運的無限感傷和對強加於身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詩歌前四句借感慨賈誼悲涼的命運和對賈誼故宅蕭條冷落的景象描寫,寄寓了詩人對遷謫命運的悲嘆;後四句表面上寫賈誼的見疏實際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借對賈誼命運的悲慨、哀憐表達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哀惋嘆喟和對現實的諷刺。

2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風雨

李商隱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鬥幾千。

1.本詩題為“風雨”,請解釋一下詩題的含義。

2.請解釋“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聯句的含義,並點評其在煉字煉句方面的獨到之處?

3.請指出本詩在表現手法方面的最突出的特點。

參考答案

1.風雨一詞一語雙關,既有事實上的摧殘黃葉的風雨,也有羈泊異鄉的身世之感;同時,它還象徵著包圍壓抑摧殘才智之士冷酷的社會現實和社會氛圍。

2.“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上句實中有虛,以風雨中飄零遍地的黃葉象徵著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際與下句實寫青樓管絃形成鮮明的對比。詩句中的“仍”和“自”極富神韻。“仍”有“更”、“兼”意,不僅寫出了風雨的無情,更有力地透出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有轉折意,又含有“自顧”的意思刻畫出青樓豪貴自顧享樂的情態,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冷酷的社會和人間關係的憤激之情。

3.表現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比鮮明,即環境的冷酷和作者的內心的熱情、抗爭的巨大反差。

2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范蠡②,參差煙樹五湖東。

【注】①此詩寫於唐文宗開成年間,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團練判官時。八年前,他供職於沉傳師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盤桓。②范蠡,春秋時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後,乘扁舟歸隱於五湖一帶。

1.談談對這首詩“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一聯的理解。

2.這首詩,古人曾說:“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灑脫,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見《瀛奎律髓匯評》在二、三兩聯中任選一聯,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是如何“景中寫情”的。

參考答案

1.聯借對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達出仕途失望的惆悵;以似煙如霧的景語作結,更加重了惆悵之感。

2.頷聯:“鳥去鳥來山色裡,人歌人哭水聲中。”

[景]對詩人心中的居住在宛溪兩岸的百姓的生活畫面有所描述。[情]承上聯“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卻是有限的。於是頓生無法讓人生永駐的感慨。或:聯想八年前曾遊此地,今故地重遊,雖明麗的風景依舊,無奈年華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於是頓生人世變易的感慨。(意思對即可)

頸聯:“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景]能對“深秋”、“落日”、“雨簾”、“笛聲”等略顯悲涼的意象有所分析。或:對詩句中景物描寫的特色,如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有色(夕陽晚照)有聲(風裡笛聲),虛實結合等,擇其一點有所分析即可。[情]略顯悲涼的意象,勾畫出秋天特有的情韻,隱隱透露出傭悵、哀涼之情。(以麗景寫哀情)或:時間上並不連續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景象同時湧入腦海,引發詩人人生多變的感慨。(意思對即可)

3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登單于臺

張蠙(pín)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

1.首聯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列舉兩點並加以解說。

2.頸聯“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是如何緊扣題目描寫景物的?

參考答案

1.①總領下文,交待下文都是登高望遠所見景色。②“回”表明邊地無戰事,交待了登高的原因,表現了所見景色的奇特。③“獨”,突出了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給全詩定下了情感基調。(答出兩點即可)

2.頸聯兩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緊扣題目“登”字,描寫了登高遠眺所見景物。因為登高才看到沙浪滾滾,才感知風如雷響,詩人登高遠眺,由遠及近,由上到下,表現出詩人的喜悅情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