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作者微信號】:bzzcaijing(也可輸入:平說財經)

【作者微信號】:bzzcaijing(也可輸入:平說財經)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臨近2017年末,國內的大型房企的銷售部門都在衝剌千億甚至5千億的銷售目標,誰也都願在此刻鬆馳下來。本來今年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企的銷售額應出現下滑。但是今年上半年大量消費貸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促使房企在今年1至9月份的銷售額總體來說形勢還不錯。

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50強房企拿地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同時,今年房企的銷售額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然,今年房企業績還能保持不錯,主因是之前政策還未完全發酵,房企又通過快速擴張,增加槓桿率。

而進入2018年,房企的日子恐怕不會像今年那樣好過了。正如萬科的鬱亮所說,萬科作為有5000億收成的“農民”風險也很大。一旦調控和銀根收緊,收成又跟不上,銷售減緩,前期巨量的債又還不上,就會面臨破產風險。況且中國房地產就是政策市,誰也無法精準預測。所以,這個農民會越來越不好當。

【作者微信號】:bzzcaijing(也可輸入:平說財經)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臨近2017年末,國內的大型房企的銷售部門都在衝剌千億甚至5千億的銷售目標,誰也都願在此刻鬆馳下來。本來今年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企的銷售額應出現下滑。但是今年上半年大量消費貸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促使房企在今年1至9月份的銷售額總體來說形勢還不錯。

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50強房企拿地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同時,今年房企的銷售額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然,今年房企業績還能保持不錯,主因是之前政策還未完全發酵,房企又通過快速擴張,增加槓桿率。

而進入2018年,房企的日子恐怕不會像今年那樣好過了。正如萬科的鬱亮所說,萬科作為有5000億收成的“農民”風險也很大。一旦調控和銀根收緊,收成又跟不上,銷售減緩,前期巨量的債又還不上,就會面臨破產風險。況且中國房地產就是政策市,誰也無法精準預測。所以,這個農民會越來越不好當。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實際上,今年房地產銷量有了新的突破,幾乎是透支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業績,2018年多數大中型房企業績下滑恐怕難以避免,弄不好整個房地產行業也會在2018年進行大洗牌。預計明年國內房企將面臨著三大風險。

首先,現如今大中型房企都在狠抓業績,特別是年末還要搞業績衝剌。因為如果業績上不去,就會導致大量的房源滯銷,而當資金無法及時收回,就會給房企帶來滅頂之災。正如一位房地產企業的高管坦言,若不加快項目銷售速度,每天醒來上億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成本支出就會拖垮企業。

2016年10月房地產進行了新一輪調控政策,首先針對的是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所以大量遊資在今年上半年都跑到了二三線城市去炒房了,顯然房地產調控需要有一個發酵過程。而國內房企恰是利用了這個契機,在二三線城市大肆推出新盤促銷。隨後到了今年10月各熱點城市紛紛出來限售令。如此一來,今年第四季度房地產銷售才開始真正步入寒冬。

【作者微信號】:bzzcaijing(也可輸入:平說財經)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臨近2017年末,國內的大型房企的銷售部門都在衝剌千億甚至5千億的銷售目標,誰也都願在此刻鬆馳下來。本來今年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企的銷售額應出現下滑。但是今年上半年大量消費貸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促使房企在今年1至9月份的銷售額總體來說形勢還不錯。

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50強房企拿地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同時,今年房企的銷售額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然,今年房企業績還能保持不錯,主因是之前政策還未完全發酵,房企又通過快速擴張,增加槓桿率。

而進入2018年,房企的日子恐怕不會像今年那樣好過了。正如萬科的鬱亮所說,萬科作為有5000億收成的“農民”風險也很大。一旦調控和銀根收緊,收成又跟不上,銷售減緩,前期巨量的債又還不上,就會面臨破產風險。況且中國房地產就是政策市,誰也無法精準預測。所以,這個農民會越來越不好當。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實際上,今年房地產銷量有了新的突破,幾乎是透支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業績,2018年多數大中型房企業績下滑恐怕難以避免,弄不好整個房地產行業也會在2018年進行大洗牌。預計明年國內房企將面臨著三大風險。

首先,現如今大中型房企都在狠抓業績,特別是年末還要搞業績衝剌。因為如果業績上不去,就會導致大量的房源滯銷,而當資金無法及時收回,就會給房企帶來滅頂之災。正如一位房地產企業的高管坦言,若不加快項目銷售速度,每天醒來上億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成本支出就會拖垮企業。

2016年10月房地產進行了新一輪調控政策,首先針對的是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所以大量遊資在今年上半年都跑到了二三線城市去炒房了,顯然房地產調控需要有一個發酵過程。而國內房企恰是利用了這個契機,在二三線城市大肆推出新盤促銷。隨後到了今年10月各熱點城市紛紛出來限售令。如此一來,今年第四季度房地產銷售才開始真正步入寒冬。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展望2018年,國內房企的日子並不會好過,住宅地產面臨持續調控發酵的影響,在限售、限價、限購等多種調控政策,再加上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逐步建立,房地產出現“量價雙跌”趨勢已在所難免。

所以,房企未來不能眼裡只盯著住宅地產開發,還要發展商業地產。同時,還可參與政府的棚戶簡屋的改造工程中來。並且與當地政府一起開發房地產租賃業務。只有對房地產業務的不斷轉型升級,才是穩定業績的最佳途徑。

再者,房企將直面債務集中到期的風險。眾多房企在2016年發債,那時發債成本低,債務平均2年多就到期了,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2019年還債進入高峰期。債務集中到來,還本付息的壓力將會拖跨房企的現金流。

但更可怕的是,國內房企的負債率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上市企業三季報披露已收官。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6.04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3.21%。

截至2017年9月底,標杆房企業像綠地控股資產負債率為88.85%,萬科A資產負債率為83.53%,均超過了行業60%警戒線。事實上,由於房地產市場的過於火爆,大中型房企這幾年債務率不斷上升的也不奇怪,因為這幾年房企都在肆意擴張業務,除了併購重組之外,各地地王頻出,債務率不上升才是怪事。

展望2018年,房地產企業要面對一邊是債務的集中到期壓力,另一邊則是降低高負債率的問題,因為明年的房地產市場肯定不利於房企高速擴張,同時又需要房企保留足夠的現金流,這就意味著房企不能像今年那樣激進,只能採取保守態勢。從整體情況看,2018年將是國內大型房企最為艱難的一年。

【作者微信號】:bzzcaijing(也可輸入:平說財經)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臨近2017年末,國內的大型房企的銷售部門都在衝剌千億甚至5千億的銷售目標,誰也都願在此刻鬆馳下來。本來今年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房企的銷售額應出現下滑。但是今年上半年大量消費貸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市場,促使房企在今年1至9月份的銷售額總體來說形勢還不錯。

據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50強房企拿地金額已經超過2萬億元。同時,今年房企的銷售額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然,今年房企業績還能保持不錯,主因是之前政策還未完全發酵,房企又通過快速擴張,增加槓桿率。

而進入2018年,房企的日子恐怕不會像今年那樣好過了。正如萬科的鬱亮所說,萬科作為有5000億收成的“農民”風險也很大。一旦調控和銀根收緊,收成又跟不上,銷售減緩,前期巨量的債又還不上,就會面臨破產風險。況且中國房地產就是政策市,誰也無法精準預測。所以,這個農民會越來越不好當。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實際上,今年房地產銷量有了新的突破,幾乎是透支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業績,2018年多數大中型房企業績下滑恐怕難以避免,弄不好整個房地產行業也會在2018年進行大洗牌。預計明年國內房企將面臨著三大風險。

首先,現如今大中型房企都在狠抓業績,特別是年末還要搞業績衝剌。因為如果業績上不去,就會導致大量的房源滯銷,而當資金無法及時收回,就會給房企帶來滅頂之災。正如一位房地產企業的高管坦言,若不加快項目銷售速度,每天醒來上億元,甚至數億元的資金成本支出就會拖垮企業。

2016年10月房地產進行了新一輪調控政策,首先針對的是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所以大量遊資在今年上半年都跑到了二三線城市去炒房了,顯然房地產調控需要有一個發酵過程。而國內房企恰是利用了這個契機,在二三線城市大肆推出新盤促銷。隨後到了今年10月各熱點城市紛紛出來限售令。如此一來,今年第四季度房地產銷售才開始真正步入寒冬。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展望2018年,國內房企的日子並不會好過,住宅地產面臨持續調控發酵的影響,在限售、限價、限購等多種調控政策,再加上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逐步建立,房地產出現“量價雙跌”趨勢已在所難免。

所以,房企未來不能眼裡只盯著住宅地產開發,還要發展商業地產。同時,還可參與政府的棚戶簡屋的改造工程中來。並且與當地政府一起開發房地產租賃業務。只有對房地產業務的不斷轉型升級,才是穩定業績的最佳途徑。

再者,房企將直面債務集中到期的風險。眾多房企在2016年發債,那時發債成本低,債務平均2年多就到期了,這也就意味著2018年、2019年還債進入高峰期。債務集中到來,還本付息的壓力將會拖跨房企的現金流。

但更可怕的是,國內房企的負債率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上市企業三季報披露已收官。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6.04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3.21%。

截至2017年9月底,標杆房企業像綠地控股資產負債率為88.85%,萬科A資產負債率為83.53%,均超過了行業60%警戒線。事實上,由於房地產市場的過於火爆,大中型房企這幾年債務率不斷上升的也不奇怪,因為這幾年房企都在肆意擴張業務,除了併購重組之外,各地地王頻出,債務率不上升才是怪事。

展望2018年,房地產企業要面對一邊是債務的集中到期壓力,另一邊則是降低高負債率的問題,因為明年的房地產市場肯定不利於房企高速擴張,同時又需要房企保留足夠的現金流,這就意味著房企不能像今年那樣激進,只能採取保守態勢。從整體情況看,2018年將是國內大型房企最為艱難的一年。

2018年國內房企最艱難的時刻馬上到來?

最後,融資難度更大,成本會持續上升。面對國內融資渠道的收窄,國內發行公司債門檻提高,這些年房企也並“不差錢”,這既有房產銷售的預收款,也可以到海外低息的債券市場發債。

不過,一旦房企銷售不暢,海外低息債券融資成本上升,房企難以通過融資渠道獲得更廉價的資金,那麼大中型房企在資金鍊就會出現問題。明年地王也會大幅下降。應該說,房企在境內外融資難度的高低,主要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

那麼,房企不能向國內銀行借貸嗎?前些日子對於房企借貸比較慷慨的銀行,現在已經把自身的金融風險與房地產捆綁在一起了。明年房企通過銀行借款的難度在上升。一方面銀行的融資成本上升,貸款成本也會跟著上升。另一方面,銀行也覺察到了房地產業的風險性,出於安全考慮,也不敢再把資金投向房地產。

在經歷了2017年大肆擴張,房企業績創下歷史新高後,2018年國內大型房企將會大幅滑坡,這主要是房地產政策持續發酵會影響到房企的業績,再加上房企明年債務集中到期,未來房企“降槓桿,保業績”將會是主流,可能還會有一大批房企倒在了2018年寒流之中。所以2018才是房企真正的生死挑戰之年。

本文由平說財經(微信ID:bzzcaijing)供稿,觀點犀利、時效性強,財經愛好者喜愛內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