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個川足球迷一起看球是怎樣的體驗?

他會操著一口你聽不懂的方言,向你娓娓道來川足的歷史;他會心甘情願地買下上百元的門票,只為支持如今無人敢接手的主隊;他會在球隊最危難之際,喊出那聲振奮人心的“雄起!”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本輪中甲,當今足壇最能折騰的四川FC主場迎戰青島黃海,共有7700名球迷到現場觀戰。這一人數,甚至超過了球隊上個主場比賽的免票時期。而現如今,為了度過危機,球隊制定的全新單場票價分別為60元、80元、100元。這樣的票價甚至超過了部分中超球隊。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上賽季的川足曾經何等輝煌!球隊上下一心,球迷鼎力支持,黎兵馬明宇更是時隔多年再相聚於四川。球隊在中乙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摧枯拉朽般升入中甲。如今卻淪落至此,不說對得起球隊,俱樂部老闆對得起球迷的心嗎?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這一切都讓我們的記憶飄回到了那個特殊的1995年。當年,球隊核心馬明宇遠走廣東,球隊兩位外援也相繼因工資問題離開,再加上當時資歷尚淺的少帥餘東風指揮不力。整個賽季,全興都在降級邊緣徘徊,眼看就要遭遇降級厄運。9月28日,《足球》報總編輯嚴俊君振臂一呼“保衛成都”。在那個網絡尚未普及的年代,掀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成都保衛戰。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11場比賽,44.2萬人次的總觀眾數,冠絕甲A!在那個看球成為一種時尚,加油成為一種責任的年代,川足球迷把四川變成了全國最火爆的球市。

聯賽倒數第二輪,全興主場迎戰青島。年僅20歲的小將姚夏成為了左右比賽的關鍵人物,正是他的梅開二度,幫助全興隊3-2力克青島海牛,保住了保級的希望。而現場更是有4位球迷過於激動暈倒,被送往附近醫院。

比賽一結束,剛出體育場的球迷就開始排隊購買最後一場四川全興對陣八一隊的門票。可比賽結束當天是11月12日晚,而球票要在11月14日午間才出售,這意味著球迷要熬兩個通宵,40多個小時的時間才能買到!當時正值嚴冬,然而瘋狂的球迷依然沒有停止排隊,最多的時候將近一萬人,他們發誓要親自見證最後一戰。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11月19日晚,八一隊在數十輛警車的護送下,硬是走不出珠峰賓館;11月19日晚,原本只能坐4萬人的成都體育中心湧入了6萬川足球迷;11月19日晚,接近30萬人圍堵了後子門,春熙路,天府廣場,提督街,西玉龍街,順城大街;11月19日晚,靠著翟飈的制勝一球,川足驚險保級。那一晚,無數漢子激動得難以自控,熱淚長流,雄起響徹四方。

你沒有看錯,這不是1943,不是列寧格勒,這是1995,這是保衛成都。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然而川足球迷的瘋狂又何止於此!1995年,108名球迷包下兩架客機飛往泰國,為川足征戰“泰王杯”“紮起”。當年9月,為了運送2754名四川球迷去西安,成都鐵路局從倉庫裡湊了20多節快報廢的車廂,組成了一趟臨時球迷專列,創造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首列球迷專列。

當時,四川擁有中國球迷人員最多的組織——四川省球迷協會(原始稱呼是四川全興足球會員俱樂部)。俱樂部在成都、重慶、自貢等地設了29個分會,會員達到了6000人,成了中國球迷人數最多的組織。

至今,協會仍有超過500個鐵桿球迷,年紀最大的78歲,最小的才兩歲多。三年前,骨灰級會員肖衛替才出生20天的女兒申請入會,自那以後,這個組織陸續迎來10多個萌娃球迷。傳承,自此也成為了川足球迷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內涵。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成都球迷的瘋狂還體現在他們的口號上:可能是覺得“加油”這兩個字聽起來不帶勁,1994年6月,成都體育中心的一場比賽中,觀眾席裡有個人終於喊出個另類的口號——“雄起”,它乾脆、利落、霸氣側漏。從一個人的“雄起”到四萬人的沸騰聲浪,在場上比賽的球員據說當場耳鳴。而球隊的外援馬麥羅也表示,他雖然聽不懂口號是啥子意思,但確實也被嚇慘了。

喊出雄起口號的那個人,叫雷開元。67歲那年,雷開元因病去世。中乙成都賽區在中場休息時不僅為他準備了悼文,還在比賽第67分鐘讓全場球迷起立,喊出“雷大爺,一路走好!”

無論俱樂部怎麼作,他們都沒有放棄過,這樣的球迷怎能不愛?

“雄起”之聲不滅,“雄起”之人猶在,縱有萬般困難,川足球迷總會和球隊一起承擔。不拋棄,也不放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