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高層讚賞沈祥福帶隊:方向正確,變化巨大

記者肖良志北京報道

8月8日下午,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聽取了沈祥福為首的2024奧運希望隊教練組的彙報,他對沈祥福為首的教練組過去兩個多月的工作表示了讚賞和認可,認為沈祥福的帶隊方向正確,球隊變化巨大,達到了第一階段集訓和比賽的目的。

在李毓毅的支持下,中國足協史無前例地提前7年開始組建選拔隊備戰2024年奧運會。更關鍵的是,李毓毅提出了“大選拔隊”的思路,按照2支至4支隊伍的規模去組建選拔隊。年初在雲南瀘西基地選拔球員的時候,就有100人的候選。到5月份沈祥福率隊集訓的時候,選拔隊保持了50人的規模,兩支隊伍的建制。

李毓毅提出這樣的模式,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一是不放棄任何一個有潛力的孩子,最大限度擴大選拔隊的規模,讓這些孩子都能得到更高水平的訓練,參加更多高水平的國際性比賽;二、這些孩子是中國足球的未來和希望,保持較大的規模,7年之後,肯定能夠為中國足球培養出一大批人才,這些人才也將進入中國國家隊的人才儲備庫。

另外,保持2支4支隊伍的建制,可以形成更為激烈的良性競爭。比如沈祥福率隊參加2017年7月份的金山杯,按照平時訓練的情況將50名球員分成德國組和西班牙組。其中,德國組的身體素質更好,實力更強;西班牙組的身體素質相對弱一些,實力上也和德國組有一定差距。金山杯期間,德國組的表現較差,連平時訓練的50%都沒有發揮出來。西班牙組則放得開,發揮不錯,最終獲得亞軍。

正是因為有兩個分組,才通過國際比賽丈量出了差距,這些差距包括技戰術上的,也包括心理素質上的。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也正是因為有了兩個分組,才開闊了教練的執教思路。沈祥福說:“通過金山杯這樣高質量的國際比賽,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去選擇和使用球員,比如說身材高大的球員和身材相對矮小的球員,誰更適合攻防轉換節奏快的比賽。”

實際上,這次金山杯,主要是為了檢驗沈祥福從5月15日開始到7月21日期間的集訓成果。按照沈祥福的計劃,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主要解決體能問題、初步適應高對抗問題。金山杯期間,教練組通過高科技數據分析拿到了具體的體能數據,和以往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球員們基本適應快節奏高對抗的國際比賽,尤其是在全場逼搶和夾搶方面做得非常不錯。

8月8日,李毓毅對上述兩點非常滿意。他對沈祥福為首的教練組表示,現代足球也要講“三從一大”,只要是科學的、合理的,就是適合的。李毓毅對沈祥福為首的教練組工作給予了肯定,他希望沈祥福不僅要為中國足球帶出一批高質量的球員,也要為中國足球帶出一批高水平的教練員。

沈祥福在彙報時表示,按照計劃,球隊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決體能和高對抗的問題,第二步是解決個人的能力和位置技術,第三步是解決整體戰術問題。除了體能在短期內可以解決之外,其餘都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練,才能最終達到目的。

因此,沈祥福提出,希望中國足協每年給隊伍提供至少3個月的集訓時間,在每次國際性比賽之前,要給隊伍3周左右的磨合時間。中國足協青少部主任唐峰表示,會全力以赴保障球隊的集訓與備戰時間,每年集訓時間原則上為三個月以上,達到100天左右。唐峰說:“球隊的變化非常明顯,我們會在後勤保障方面全力支持。在國際性比賽上,我們每年為球隊保證30場左右,讓球隊在高水平的比賽中不斷提高。”

8月19日,沈祥福將在濰坊魯能基地升帳點兵,開始第二期集訓,在高強度、高對抗的訓練中提高整體能力。10月份,沈祥福將率隊參加淄博國際邀請賽,屆時2024奧運希望隊還是分為德國組和西班牙組,兩支隊伍各自參加比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