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在香港15塊能吃頓什麼飯?“

“emmmmm”

近日,在內地圈粉無數的海底撈火鍋終於在萬千吃貨的期盼下進駐香港油麻地!去試吃過的朋友表示“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只不過價格方面——就入鄉隨俗地貴了起來,香港想吃上一頓,人均分分鐘上300港幣!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如果你正為吃海底撈感到肉疼,那麼這裡還有一組數據,值得你看看:

有調查報告表明:香港貧窮住戶中,有四成左右的家庭平均每人每餐不足15元!

15港幣!摺合成人民幣才12塊6,在深圳可能都難吃上帶肉的盒飯,今天呢,小編就帶你體驗一下香港底層市民的生活,看看繁華背後的那些“吃不飽”。

在香港15塊錢能吃飽嗎?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體會到香港的物價,中午吃飯時,小編特地拍下了茶餐廳的菜單,餐廳位於深水埗區,最划算的午市套餐(送飲料)也要40多塊。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如下圖,小夥伴在午餐時點了一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炒公仔麵,一杯凍檸茶,花費共計50港幣。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相比之下,15塊的午餐簡直不要太便宜,小編能想到的,還只有某些香港高校食堂裡的“頹飯”——學生特價飯,走出大學以後,15塊的午餐就再也沒見過了。即使是自己買菜,但算上菜價、肉價、水費、煤氣費,頓頓飯都能保持在15港幣以下難度仍然不小。

被迫少吃點,低收入者每餐不足15塊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佈的《基層家庭開支模式研究》裡,分析了香港特區政府統計署2009/2010年度至2014/15年度《住戶開支統計調查》的數據,瞭解了5年間香港貧窮住戶每月在食物、房屋及其他方面的開支情況。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研究發現,開支最低5%住戶組別每月總開支只有約6000港元,其中食物開支佔總開支比例近50%,扣除房屋開支,其他開支僅有約1800港元。

研究同時發現,低於貧窮線的住戶有41%面臨食物匱乏的情況,即以3人家庭計算,平均每人每餐不足15元,不足以達到香港樂施會建議的基本食物營養需要。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3人家庭平均每人每餐不足15元,反映沒有達到基本食物營養需要。圖:星島

吃不起,都怪住房貴?

以房屋類別劃分,社聯分析了開支最低的五成香港住戶,結果發現,居住私樓住戶用於房屋的開支佔總開支約一半,相反公屋住戶房屋開支只佔13%。

食物開支方面,私樓及公屋住戶分別只佔29%及約48%,社聯相信,私樓住戶需通過壓縮食物開支,以應付房屋上的沉重負擔。

簡單來講,就是不僅住在政府廉租房的市民壓力大,那些住在私人樓宇的市民同樣要算計著花錢。所謂的“房屋上的沉重負擔”,可能是租金、可能是貸款...總之問題又回到了“住房”上面。

有組織今年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400多位香港基層人士。結果發現,超過70%受訪者人均居住面積不足76平方尺(大概7平米),約60%受訪者租金佔收入比例平均高達34%,約19%受訪者租收比更高達50%以上。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七成基層人士居住面積只有76平方尺/資料圖

其中,居住劏房的受訪者情況最嚴重,平均居住面積僅有約48平方尺,尺租高達38元,反映居住環境最為狹小,租金負擔也最重。

我們早前曾經不止一次寫過香港基層市民的“蝸居”生活,這裡不再贅述,放上一些照片大家一起感受。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狹小空間引發情緒問題

香港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今年5月至8月對429戶居住寮屋、村屋及私人樓宇的基層人士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居住於不適切居所及租金壓力對他們造成的情緒壓力。

調查人員指,不適切的居住環境對受訪租戶測試中有抑鬱傾向及焦慮傾向分別佔約四成六及四成四,其中面對居所環境壓力,有抑鬱傾向的受訪者比沒有抑鬱傾向高出16%,面對安定居所壓力及租金壓力也分別高出11%及8%,包括因害怕搬遷、加租、收入不足、地方衛生、蚊蟲老鼠等問題構成沉重壓力。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專家呼籲特區政府應為輪候公屋的基層人士提供恆常式租金津貼,並同時訂立租金管制及租住權保障,以提供穩定居住環境。

港府研究推出“貨櫃屋”

這些問題特區政府也看在眼裡,於是最近打起了貨櫃屋的主意。有傳政府正研究發展貨櫃組合屋作過渡性房屋。發展局長、運輸及房屋局長及房協代表等,上月就到廣東江門考察貨櫃屋,並探討在香港實行的可行性。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內地近年出現貨櫃箱廉租房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認為,該措施值得探討,政府會拆牆鬆綁,挑戰傳統思維去做事。而社聯就表示,這大半年來都有研究在香港推出貨櫃屋或組合屋的可行性,也有與部分發展商討論相關土地供應問題,初步有發展商願意以象徵式1港元租出土地數年。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貨櫃屋的例子,例如東倫敦的碼頭Trinity Buoy Wharf的貨櫃屋村Container City。荷蘭也用貨櫃屋解決大學生的住宿問題。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有工程師認為貨櫃屋技術上可行,但不宜太高,最適合3至4層。本地學者也同意建貨櫃屋租予基層市民,有助租住市場回覆合理水平。他以一幅500平方尺的土地可興建6間、每間150平方尺的貨櫃屋推算,只需77公頃閒置土地,便可以提供9.2萬個房間,足以衝擊整個劏房市場。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香港北區其實已經存在違法貨櫃屋的情況

然而,不少網民對這個想法並不買賬,認為建貨櫃屋如同退步幾十年,比起以前的居住環境更差,又擔心安全和消防等問題。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社聯也分析了住戶入不敷出的情況,發現51%非綜援貧窮住戶表示入不敷出,達16.6萬人,其中私樓住戶高達75%。另外,即使收入高於貧窮線的住戶,仍有約30%住戶表示出現入不敷出。

新特首提出扶貧政策

在剛剛公佈的新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出了扶貧政策,備受關注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改名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容許一人家庭申請,以及合併計算所有住戶成員的工時,並調高津貼金額。

每頓只吃15塊,能在香港活下來嗎?

施政報告放寬“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申請門檻。

特首林鄭月娥舉例說,有兩名合資格兒童的4人住戶,如果月入19000港元或以下,而該住戶的總工作時數達每月192小時,可獲得的津貼將由目前的每月2600元,增加23%至3200元。

除此之外,根據新施政報告,明年年中將推出“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向合資格長者每月發放3435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