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綜藝 李誕 內地綜藝 脫口秀 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29

“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這句出自爆款網綜《吐槽大會》的經典slogan,此時特別適合趕上中國脫口秀爆發期大潮,被笑聲推上人生浪尖的脫口秀演員李誕。

一直被稱為“有趣靈魂”“段子手”的李誕,最近遭遇了不小的麻煩——三天前(11月24日)的晚上,一段20秒的小視頻讓李誕陷入疑似出軌的風波中,人設迅速崩塌。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即便工作室立刻發佈一則“澄清聲明”,但李誕依舊被大眾吐槽深深包圍。他能正面接受這些毒舌、嘲諷、質疑和取笑嗎?

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沒有吃瓜群眾所期待的道歉或是劇情反轉的戲碼出現,到現在為止,李誕只用兩個字表達自己的心情:頭痛。

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李誕不僅僅只是一個在臺前表演的脫口秀演員,同時,他還是《吐槽大會》的幕後智囊,該節目的製作人。

值得注意的是,《吐槽大會》的出品公司笑果文化,是年輕創業公司中的翹楚,深受資本青睞,曾獲王思聰的普思資本、文化娛樂界巨頭之一華人文化等的投資。在去年A+輪融資後,公司融資超2億元,估值達到12億元。李誕也是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之一。

比起核心創始人的人設危機,擺在《吐槽大會》面前更大的危機是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的口碑接連下滑。用網友的話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李誕的朋友圈,圈子越來越大,敢說的話就越來越少。”

喜劇市場雖不飽和 但“綜N代”口碑出現分化

《吐槽大會》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綜藝形式,以吐槽來增加節目看點,用機智幽默的語言,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而迅速俘虜一大批粉絲。

笑果文化CEO賀曉曦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脫口秀喜劇改變了觀眾的理念,“也許之前,大家對喜劇脫口秀或者美式喜劇並不瞭解,但現在,大家不會再去質疑它究竟是不是一個大眾的文化產品”。賀曉曦認為,喜劇目前還是一片藍海,“喜劇並不是一個飽和市場,目前的喜劇產品還沒有滿足觀眾的需要,好的喜劇節目並不多,仍然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好的喜劇節目還是可以拿到一些很好的資源”。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吐槽大會》第一季播放量超18億、第二季播放量破20億,前兩季的成功奠定了該檔節目頭部“綜N代”的地位。

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2017年12月8日,福建廈門,“2017中國綜藝峰會 匠心盛典”在廈門集美嘉庚劇院舉行,《吐槽大會》脫口秀演員李誕(左)和池子(右)獲得年度創新藝人。(圖片來源:東方IC)

正在熱播的《吐槽大會》第三季,播出未過半,僅4期累計播放量已達9億。已有趕超第二季之勢。

不過,每經記者卻注意到,《吐槽大會》口碑卻未能如其點擊量一般,節節攀高,反而在走下坡路:從第一季的7.4分到如今的6.4分。

做為“綜N代”,《吐槽大會3》在內容上,依舊保持嚴要求,每期嘉賓都認真挑選,王力宏、楊超越、張韶涵、王晶等均是大眾耳熟能詳的娛樂圈人士。

與此同時,《吐槽大會3》也在積極創新。為了增強互動、聚攏更多粉絲,節目新設了“隔屏吐槽”,並巧妙運用短視頻,入駐微視,打破長短用戶間的壁壘,形成高密度的內容傳播形式。

心思花了不少,喜劇市場也還未飽和,但觀眾評論卻出現了兩極分化。認可者有,但也不乏吐槽節目“不好看”“沒意思”的觀眾,這些導致《吐槽大會3》如今評分狀況並不理想。

在高點擊的同時,好口碑也是一檔節目被認可的關鍵。不知“綜N代”《吐槽大會3》能否在接下來的節目中翻身。

深受資本青睞 笑果文化加速裂變

《吐槽大會》是笑果文化的“開門紅”產品,也讓脫口秀演員李誕迅速走紅,變成炙手可熱的綜藝咖,《嚮往的生活》《拜託了冰箱》《奇葩說》等多檔綜藝節目都爭相請他當座上賓。

捧紅了演員,自身節目也是滿賺。據透露,《吐槽大會》第二季招商金額近3億元,創下喜劇脫口秀網綜招商新紀錄。

比起李誕的人設危機,《吐槽大會》更大的危機是節目口碑下滑

李誕不僅是笑果文化的當家花旦,參與公司出品的大部分節目,並且還是笑果文化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圖片來源:百度百科截圖)

除了《吐槽大會》,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大會》和《週六夜現場》累計點擊均突破“10億+”。這讓笑果文化成為了第一個也是唯一個在網綜內容公司中,擁有3檔“10億+”節目的公司。

因此,在喜劇這一領域,4歲的笑果文化可謂是風頭正勁。

資本喜歡擁抱有實力的公司。從2016年開始,笑果文化先後獲得來自王思聰的普思資本、華人文化、南山資本、天圖投資、遊素資本等多家資方的投資。在天圖資本的A+輪投資交割完成後,笑果文化的估值已達12億元。

反觀笑果文化的“當家人”,由葉烽、賀曉曦、張英傑和李誕四人聯合創辦,其中葉烽任董事長、賀曉曦任CEO、張英傑統籌節目製作、李誕則負責內容創作和策劃。所以,不論是臺前還是幕後,李誕都與笑果文化深度綁定。

在遊族網絡發佈的一則關於公司關聯交易的公告中,笑果文化的經營狀況被擺上檯面:2017年公司營收達1.81億元,實現淨利1707萬元。

良好的營收,給了笑果文化繼續收割用戶,做大脫口秀市場的野心。不再滿足於在線上做視頻、音頻內容,笑果文化的整體發展定位是做全產業鏈型公司。笑果文化積極加大線下佈局,開設了集脫口秀演出、喜劇主題酒吧、快閃店等於一體的喜劇空間噗嗤HUB。“現在噗哧HUB展現的樣態更像一個樣板房,主要表現其開放性、可能性。未來,這個以內容為核心的文化空間可以滲透更多內容、更多品牌,嫁接更多有趣的東西。”賀曉曦說。

此外,為了讓年輕用戶池越做越大,笑果文化不僅在100多所高校開展線下活動,而且還在幾十所高校建立脫口秀俱樂部,孵化多元化、高質量的脫口秀人才。

此次核心創始人李誕的風波,對於《吐槽大會》和背後的笑果文化而言,是否真如張韶涵在節目吐槽李誕那樣:最近紅得好快,所以離走下坡路不遠了。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