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資本熱潮退去後,共享單車的狂歡持續兩年後也迅速冷卻。小鳴單車的藍色身影又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據悉,小鳴單車總共負債了4584.68萬元左右,其中12.5萬用戶的2500餘萬押金還沒有得到退還。

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從資本的寵兒跌落

2016年7月,是共享單車的風口,小鳴單車成立。核心團隊來自滴滴出行和優步,創始人是金超慧,智能硬件團隊由有30多年經驗的自行車師傅組成。2016年-2017年間,小鳴單車一共經歷過四輪融資,最近的一筆發生在2017年7月,小鳴單車完成由聯創永宣領投、碚曦投資跟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

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一流的團隊和多次融資並沒有救小鳴單車於水火,也沒有成為延長其壽命的良藥。

2017年12月,針對小鳴單車拖欠消費者押金的系列問題系列問題,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首次向法院提起消費民事訴訟。2018年5月,小鳴單車的經營主體廣州悅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消費者可以通過小鳴單車的公眾號申請退餘額和押金。

據悉,小鳴單車先後在廣州、上海等十多個城市共計投放了43萬輛,用戶數達到400多萬人。小鳴單車的押金是199元/人,公司累計收取的用戶押金約達8億元左右。

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在經歷了ofo的退押金難問題後,小鳴單車也沒有逃過魔咒,押金模式是早期共享單車的通病。今年6月1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ofo被供應商天津富士達追債2.5億元,但ofo運營主體名下已無可供執行財產。ofo要獲得源源不斷地輸血十分困難,據悉,目前它已經開始在車身上加廣告,並且APP端也開始投放廣告,但是這些盈利只是杯水車薪,相比ofo的體量來說,這些錢算不上什麼,危機依然難解。

什麼殺死了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的病根,就是押金的去向,在炙手可熱的時候,資本的操縱者一心只想建立一個夠大的互聯網金融資金池,企業發展太快了,根本無法經歷一個正常的生命週期,沒想過後續的投資盈利方向。

共享單車會失敗,本質上還是沒有穩定的盈利模式,一小時一塊錢的苦苦支撐是不夠的,小鳴單車和ofo都高估了每輛共享單車的使用頻次,也低估了每輛共享單車的折舊速度。企圖通過高額補貼的方式吸引用戶,只能起一時之效。產品本身和相關的服務的忽視,導致了損壞的單車充斥滿街,用戶體驗跌至谷底。

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共享單車的出路

資本退去後,共享單車的價格也經歷過多次上調,市場也越來越理性,那麼共享單車真的走向了絕路嗎?其實也不見得。本身共享單車要靠主要的單車租賃業務獲得盈利,可以說非常困難,共享單車企業的盈利模式已由此前依託押金和騎行費變為依靠騎行費和廣告費獲取利潤。那麼,未來共享單車還可以嘗試通過哪些渠道獲利呢?

張書樂認為,“未來核心仍舊是場景,繼續保持共享單車的覆蓋率和用戶觸及度,同時依靠共享單車的便捷和出行大數據,形成更多O2O模式下的場景解鎖。成為眾多出行場景中的一環,在其他場景中獲益,才能成功補貼主營業務的虧損。”

小鳴單車欠2500萬押金沒退,兩年前融資數億,業內稱還有機會盈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